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见闻】路(散文)

精品 【晓荷·见闻】路(散文)


作者:淡文竹雅 秀才,2221.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26发表时间:2024-02-23 12:15:16
摘要:一路通,百业兴。随着时代日新月异地快速发展,当年的“痴人说梦”如今变为了现实,而且超出了当时的预想百倍之余。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我们的脚步也随之快捷起来!庆幸我们赶上了新时代,愿我们合着时代的节拍在宽阔的复兴大路上疾步前行,更多的福利、更广阔的天地、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等着我们呢!

自从到齐齐哈尔市定居以后,我们经常回家乡泰来县,从市区到水师营高速口上嫩泰高速,只需一个半小时就到泰来县城了。有时候,接到亲友的邀请,我们就驱车前往,赴约聚会,来回十分方便。
   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那种感觉特别舒畅,春天看榆叶梅、紫丁香盛情绽放;夏日赏绿树婆娑,稻花飘香;秋日看红叶缤纷,色彩艳丽;冬日赏白雪皑皑,芦花飘荡,真可谓一睹四季风光。谈笑间车子已经驶入美丽的泰来小城。这一路的风景足以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在这样的感受中,经常会想起早年的路况,那可是一言难尽啊!
   一
   在泰来境内有一条江,是无污染的嫩江,嫩江的源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的中段,在泰来流经长度140公里,进入吉林界内与松花江汇合。泰来地处嫩江的下游。江的西南有13个乡镇(合并乡镇之前),嫩江的东北有三个乡镇。早年,这条江上只有一条铁路桥,震惊世界的江桥抗战——马占山打响反击法西斯侵略的第一枪,就是在江桥镇到大兴镇之间。
   这条铁路是平齐(四平至齐齐哈尔)线,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泰来可以说是交通比较发达的县城,因为有铁路,南到沈阳、北京有直达火车停靠。当年公路还不甚发达,有了铁路显得十分便捷。泰来县城虽然不大,但是人们的文化素养、生活习惯以及吃穿住行都比北部县份显得时尚、开明。这些都与铁路的贯通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
   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公路建设逐渐发达起来,汽车的使用量也明显增多,嫩江便成为了一个天堑,因为没有公路大桥,要开车过江只能绕道而行。
   我们去市里开会,要开车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扎赉特旗绕到黑龙江省的龙江县景兴镇,再到齐齐哈尔市。如果去哈尔滨开会、办事,也要这样绕行。记得有一次去哈尔滨开会,也是我第一次乘坐县里的212北京吉普车去哈尔滨。当时的公路等级普遍很低,都是土路,路窄不说,还凹凸不平,一路颠簸。半路经过肇东时,我们去一个机关的洗手间方便一下,当我下车的时候,腿都不会迈步了,僵硬的双腿好半天才缓过劲儿来。
   还有一次我们也是走这条路,因为出发太晚了,龙江境内修路,路不好走,便在龙江县的一个旅馆住下,第二天再出发,到省城真是比进京还难啊。当时路况、车况都不好,出来开会、办事真是诸多不便啊。
   当时即便乘坐火车,也要在齐齐哈尔或者榆树屯站换车,去一趟哈尔滨得一小天时间,甚至有时在齐齐哈尔住一晚,第二天晚上才能到达,因为当时的火车快车少,慢车多。
   三
   随着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嫩江大桥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当时的县领导也积极向省里争取项目,建嫩江公路桥。那个年代这么大的项目也是天文数字,如痴人说梦一样可望不可及啊。虽然如此,争取项目的想法始终坚持着,希冀着有一天实现泰来人的梦想。
   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江面上怎么能走出路来呢?江桥当地人想出一个办法:用船摆渡汽车过江。摆渡的船很小,一次只能摆渡几辆车,重点保证县里四个班子及有关科局使用。这个办法不错,解决了过江的问题。可是汽车上船谈何容易啊!当年只用两条建筑用的钢质跳板搭在船上,司机一人开车上去,比考票还难呢,有时候司机把握不准或者跳板搭的距离失偏都会让车掉下来。过江汽车上下船真是对司机驾驶技术的考验啊。就这样,人们也逐渐适应了摆渡过江。一两只摆渡船根本就不够用,过江的车排着长队等待过江。
   记得有一年,我和县文化局局长、新华书店经理开车去省城,联系新华书店基建项目,返回到江边已经天黑了,只见排着长长的车队,等待过江。没办法,我们只好耐心地排队等候。一直等到夜间十点多钟才过了江。当时没有手机,通讯联络十分不便。书店经理是我的同学,一位女士,她很少出差,即使出差也是乘坐火车往返,家里人都知道哪个车次回来。我们开车出门,只知道今天回来,却迟迟不见人影,家里人都慌了神,以为出了事儿,急得火上房。这是后来我听同学和我说的。可见,当时过江多么艰难。
   后来,县里又引进了两艘大型趸船和摆渡船,来回摆渡车辆,缓解了过江的问题。但是,在汛期和封江、开江前后,大摆渡船也是无法运行。
   封江的日子里,我们只能从江面上开车通过。每年封江、开江前后都会出现汽车掉到江里的事故。
   有一次,我和教育局领导乘县政府的车去省城开会,回来的时候江已经封上了,冰面像玻璃镜子一样光滑,没有车走过的轨迹,司机不知道从哪里过江。看到有车下到江面上,我们的车也下到江面上,车也打滑,我们下了车想推车走,人却站不住,教育局局长一下子滑倒了,把手脖子挫了一下。我们寸步难行,赶紧又回到车上。不一会儿看到一个渔民(经常开小船的)过来,他说可以给我们做向导,带我们过江。他挤进我们的车里指挥司机先从有雪的地方上江面,然后向西侧绕到铁路桥西边,再向对岸开去,才安全过了江。他说:“江是从西北方向开始封江的,这样行走比较安全,东南方向的江面封得晚,冰层薄,不安全。”
   比这艰难的是1998年,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把铁路冲开了,嫩江铁路桥也成为危桥,铁路也中断了。县委书记在江北的大兴镇指挥抗洪救灾,县长在江南县城指挥救灾重建。过江去市里或者省里只有靠摆渡船,一时间,交通严重受阻。县里组织赈灾义演大会,派我去大庆采油九厂募捐。我带着车及一行人来到了江桥渡口,只见水与天相连,岸边没有摆渡船。渡口工作人员说:“上午没有船了,等到下午能过来一条小渡船拉面粉。”他看出我焦急的样子,又说:“您别着急,现在就是这种局面,中午在这里吃饭吧,下午您一定能过江的。”面对一片汪洋,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等到下午乘船过江了。等到下午两点左右,过来一条小摆渡船,装了一些面粉,然后我们的车子上了船,以往过江只需十几分钟就到了对岸,现在洪水过后,江桥渡口到大兴镇得绕到大岗子屯,有接近二十里的水面,小船如一枚漂浮的叶子,在江面上行走,直到下午四点多,才到了大岗子。从县城到大兴镇本来一个小时的行程,用了一小天的时间。
   后来,县里又引进了浮桥,车辆来回通行方便了许多。到了汛期,江水暴涨,桥中间必须断开,防止阻水。江水水位最高时,可以淹没浮桥,过江还得用摆渡船。泰来小城本来地理位置处在三省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远离省城。再加上交通不便利,省里的领导很少来县里检查指导工作。好多招商引资的项目也因为交通问题,难以引进。
   三
   物流的迅速发展,路桥的问题不仅阻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更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几届县领导与省里汇报争取项目,等待时机,实现梦想。有梦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成功!
   机会终于来了!省里确定了修建嫩泰(嫩江县至泰来县)高速公路项目,2008年立项,2009年施工,2010年通车!对于泰来人这是天大的喜讯啊!高速公路中就有嫩江公路大桥的建造工程。
   2010年,嫩泰高速公路正式通车,1432.52米的公路大桥横跨嫩江,真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望着那壮观的大桥,百般滋味涌上心头,多少年,多少代泰来人的梦啊,今天终于实现了!天赐良机,党和国家的恩泽,滋润着几十万人的心田,如同久旱逢甘露一般。
   此刻,我是最开心的了,因为我2008年调入齐齐哈尔工作,经常与老伴开车回泰来与亲友相聚,从我家小区出发用半个小时出市区到水师营高速路口,再用一个小时,就到了泰来县城,来来往往十分便利。甚至可以接到朋友电话,一个多小时就回到家乡与亲友团聚。尤其是今年的大年初三,我们早上七点出发,到县城酒店点菜宴请亲人,下午两点半就回到了市里。多便捷啊!
   后来,嫩泰高速变为嫩双(嫩江县到双辽市)高速,2015年又进入国家高速网,嫩丹(齐齐哈尔到双辽再到丹东)高速,经由黑吉辽三省。高速公路的发达,带来了经济上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便利。
   从那时起,泰来县的经济逐步发展起来了,嫩江两岸的稻花香大米畅销国内各地,并被评为国家级金奖;招商引资企业纷纷来泰来县落户。飞鹤集团、北大荒米业、荣程泰来健康食品产业园、风能发电等项目落户泰来。泰来特有的大米、杂粮、杂豆、塔子城白酒以及水产品畅销省内外。泰来县实施了“项目富县,产业富民”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现代畜牧、健康食品、绿色能源、特色中药”的主导产业和“云服务”的“4+1”新兴产业格局。泰来的“塞北江南”“鱼米之乡”“诗词之乡”之美誉也名扬天下了。
   一路通,百业兴。随着时代日新月异地快速发展,当年的“痴人说梦”如今变为了现实,而且超出了当时的预想百倍之余。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我们的脚步也随之快捷起来!庆幸我们赶上了新时代,愿我们合着时代的节拍在宽阔的复兴大路上疾步前行,更多的福利、更广阔的天地、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等着我们呢!
   2024.2.22.

共 35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这篇散文,以经济社会大发展大变化的视角,对当地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来了一个“俯瞰”。嫩江成了当人出行最大障碍,经过嫩江来来来往往办事经商都极为不便。后来有了渡船,但还是得排队等候,熬时间。遇到洪峰,更是过江难。江面封冻之后,开车可以过江,但不安全。特别是临封江时和开江之前的时期又不能行车。总之,一条横亘的大江,就是两岸人过江的“天堑”。随着国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扶持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嫩江建大桥成为了可能。在嫩江两岸人民的企盼中,终于在这条亘古受阻的大江上建起了大桥,“天堑变通途”,两岸人民实现了在大江上建桥的梦想。“一路通,百业兴”,大桥给两岸人民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好处,自不待言。作者亲历了这一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人人便捷了,自己自然便捷了。文章以时间先后安排材料,语言流畅,层次清晰,主题鲜明,正能量满满。一篇佳作,力荐共赏!【晓荷编辑:一路顺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229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路顺风        2024-02-23 12:21:12
  老师文风朴实,语言平和,好文。创作辛苦,祝新春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4-02-24 10:49:12
  谢谢编辑老师辛苦编撰!元宵节快乐!
2 楼        文友:何叶        2024-03-01 15:31:58
  恭喜精品。姐最棒!
何叶
回复2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4-03-01 16:00:38
  谢谢美女社长极力举荐!谢谢!
3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3-01 15:43:03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3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4-03-01 15:44:17
  谢谢美女社长举荐!谢谢!
回复3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4-03-01 16:01:17
  谢谢小雨鼓励!谢谢!
4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2-13 07:12:58
  给老师点赞!周四向老师问好!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路》优秀作品,被老师精美的文笔吸引,那质朴无华中蕴藏的幸福快乐让人沉迷其中,感谢老师精彩创作分享!
回复4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5-02-15 20:04:06
  谢谢老师的美评!祝您新春愉快!敬茶!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