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柿子湾的老屋(散文)

精品 【晓荷】柿子湾的老屋(散文)


作者:深深山人 童生,596.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66发表时间:2024-02-27 21:53:59

老屋在百多里外的大山里,那地方叫柿子湾。大哥一家离开老屋外出谋生后,老屋就成为了个别姓人家的寄住居所,但老屋于我却如母胎,那通往老家的路,就是我与老屋之间的脐带。
   每一次回老家,总想去老屋看看,如果时间允许,便要去老屋坐坐。那里有太多的回忆、眷念与不舍。
   老屋是母亲的第一座高标,谈起老屋,她便有太多的自豪和辛酸。老屋兴建时,母亲才二十三岁,我大哥四岁,二哥不足半岁。母亲执着于建房,是因为窝居在父亲乡政府的两间小小居室,伸脚、打娃娃、说话都不自由。母亲连做梦都想着有一处独立的属于自己的房,不求高大宽敞,只求能养鸡养鸭,能大声地说话,能自由地生火做饭。
   对于建房,父亲是极不赞成的——困难时期,作为干部更应该为百姓做好榜样。父亲干工作保持着军人的作风,果断而雷厉风行,但对于家务事却极不在行,同时对于参窝居在单位的两间小居室中,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父亲结婚时一穷二白,没有半分祖业。他十七岁被迫离乡,三十二岁返乡,期间经历过太多的生死磨难,回乡时乡音已改,因他的同袍兄弟中主要是山东人,所以父亲的口音夹杂着不少山东口音。能活着回来,就是一桩天大的幸事,对于家业,他没有想过太多。而母亲是富农子女,当时能不被嫌弃,能嫁出去就是外公外婆最大的心愿了。至于嫁妆,就只有一口旧箱子,后来是婚后一年多,大舅又做了一口柜子送来。在一穷二白中,能有两间小屋居住,还有什么企求呢?
   所以对于建房,一字不识的母亲比基层干部的父亲更具有远见。自从大哥出生后,母亲建房的决心便一天天的膨胀,在黑夜里往往睁着眼在计算着,每天天一亮,这个念头便涌现在自己的大脑中,一切在母亲的计划中暗暗地进行着。
   首先母亲与闺蜜合伙,去开了一块荒地。秋收时每人收到了200多斤玉米,这便解决了建房最重要的粮食问题。
   母亲欲建房的心思被一个叫刘心武的乡邻知道了,他略懂风水,某一天遇见母亲时,便轻声对母亲说:“四姐,你要修房子柿子湾是个好地方,你就选那里吧。”母亲对于刘兴武的点化非常感谢,以至于今天谈及此事时,感谢之情还流露出来。
   柿子湾背靠金鸡岭,面对一泻十里的田野,左右地势如手臂拱护,因有一棵高约五丈,主杆须两人合拱而围的柿树而得名。除了柿树,还有七八座有主或无主的坟茔以及高及人头的荒草灌木丛。春天柿树葱翠,秋天柿子火红,夜有猫头鹰在枝上鸣叫,白天有乌鸦在树上跳动。在柿子湾左上五六钟的地方有一户姓宋的人家和一户姓郭的人五人家,但此时的柿子湾很荒凉。
   对于建房,母亲有着自己的天时地利。
   五六十年代的山村,只要人缘好,勤劳,建房时,只要是农闲时,远亲近邻就会齐刷刷地帮忙,在人工上耗费不多,小工基本上由乡邻们就完成了,只须安排好大工工钱以及相帮亲邻的伙食就行。对于宅基地和木材只需上向乡里主管的人员提出申请,对方点一点头即可。有时,那时的程序简单得有时只需自己说几句话和对方点一点头。最有利的条件是大舅是一个木匠,在用材、设计和节省上根本不用母亲费心。在木材上母亲当时购得了乡里机械厂的废弃房,同时还申请了一棵巨大的楠木。那棵桢楠木大得要两个成人牵手才能围定,光砍就请了四个人砍了三天。后来的将主杆用来做了门板和楼板,将大的分枝做了立柱。
   母亲暗自筹划了好长一段时间后,终于抓住了一个机会行将建房的工程启动了——在父亲去市委党校学习三个月不在家的空档,母亲果断采取了先斩生凑的策略。当时交通音讯不便,老家到县城一百余里全靠步行。三个月时间,父亲在党校学习着马列主义,全然不知母亲在家里违背着马列主义大兴土木。母亲的果敢是我等不能企及的,一个二十三、四岁,大儿子四岁,小儿子背在背上的妇女,在男人不支持的情况下,抓住机遇建房,那种艰难是可想而知的。
   在父亲离家的三个月时间里,母亲背着一个小孩和带着一个小孩,将建房这样的大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工匠与乡邻们的努力下,平整宅基地与四列三间的木料全都置办停当。就在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荼时,母亲遭到了巨大的挫折,父亲回来了。父亲的出现相当于为母亲带来了灭顶之灾,让母亲想死的心思都有了。
   父亲叫停了工程,父亲拉着一张长长的黑脸,冷酷地对所有在场的人吼到散了,散了。并将做为工程总指挥的大舅狠狠的批评了一顿。大舅是富农身份,在乡里是属于被专政的对象,此时更是大气都不敢出,本来充满活力与生机的施工场面,一下子变得悄无声息,就连一滴水掉下来也会觉很响。此时最为绝望的是坐在木料上奶孩子的母亲,她的泪水禁不住如河水一样流淌。她一肚子的冤屈此时不知道与谁诉说:别人建房,两口子同心协力,自己建房,男人不支持不说,还抽薪断火,上楼抽梯。泪水不争气地流,但意志却更为坚定,这工程绝不能停。
   不得不承认,母亲虽大字不识,但真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谋略家和战士。第二日,母亲便背上老二与牵着着老大,可怜巴巴地来到乡长朴明友的前面,一把泪水,一句诉说地道出了作为农村女人此时的绝望和无助。话还没说完,朴明友果断地对她说:“四姐,别哭了,你去叫工人复工就是,老彭的工作我来做。”这句话,母亲对朴明友的恩情记了一辈子。这句话,让母亲乌云满天的内心世界一下子变得晴空万里。她如同领了圣旨般,回到了已经清冷的工地上。工程又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父亲再没有为工程的事发号施令,当然也对此不闻不问,这也是母亲最理想的结果,最后房子支架如期立了起来。时至今日,母亲谈及当时父亲带来的绝望依然恨恨不已。
   母亲此举也让父亲在当时的全区干部会议上被区长点名批评。是呀,作为一个党的干部,不向上级请示就砍树建房,这是一个党员的觉悟吗?作为一个干部家属,不经商量就大兴土木,不注意影响,这是什么行为?不仅不给百姓带好头,而且还为一己之私而带坏头。自己在党校三个月觉悟坚定了,党性加强了,而家中的防线却倒了,这是让父亲大为光火的事。
   对于建房,父亲最值得骄傲的是非常平和的处理了争梁的较量。在乡俗中,妹子建房,哥哥必须要送梁木,上梁的时候,当由夫家和哥家两姓人选出身强力壮的人在离地两丈余的屋顶上,看谁先将自己这边的梁木放入榫头,以先入者为胜。这活动在当时娱乐较少的山村,也是乡俗中的一项娱乐,但是因为身在高空,梁木若是生木料,重量会达三四百斤,稍有不慎,就会有造成危险,也有的人家因为争梁而闹得亲戚反目。我家建房,大舅为了给母亲争得面子,送来了一根直径超过一尺五的大梁。送来时是八个男子抬来的,见到的人都称赞道“好大哦”。大家都期望能在平淡的生活中,在争梁这出戏中得到一丝快乐。父亲的侄子们也从父亲六七十里外的老家赶来,也希望能为生活在异地的幺叔争得一份尊严。争梁安排在早饭后,但早饭时却没看到父亲和大舅的身影,原来他俩趁大家不备,悄悄地爬上屋顶,各执梁木一头,对准榫口,齐声喊道:“一、二、三,放!”大梁便稳妥妥地归位了,本来应该激烈的争梁场面,被父亲与大舅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化解了。此举,父亲觉得很骄傲,也让好多新朋因为没参加到这历史性的时刻而或多或少有些扫兴。
   老屋建成之初,只是孤零零的四列三间,只有一个房架,虽然屋顶盖了瓦,但壁却是通透的。母亲先让大舅装上一个房间,便心急火燎地从乡政府那两间小屋中搬了出来。这里虽然只有一间屋,但是这个天地就是她的,虽然冬天的风吹得脸上发痛,但母亲的心里是痛快的。她叫人堆起了灶,生起了火,养上了鸡、鸭和狗……
   柿子湾因为有了我们家,这里就有了生气。
   后来又过了好些年,四列三间的正屋全有了木壁,有了堂屋、火房,再后来在左边加了一个石墙草屋做专职的厨房。厨房中有石磨,有鸡舍,在石墙上还有木门碗柜,在木格子窗户边还有一个黑色的烧制的方形筷简,听说是大姨送的。在正房的右边还修了厢房。老屋大约经历了十六七年,才完成了整体格局和规模。大哥说,刚搬家到柿子湾时,晚上真的很怕人,四周远离人家,家周围还有不少坟茔,有时还会看到鬼火。但在这里,母亲感受到的却是腿脚可以自如地伸展。
   柿子湾在我们家搬来之前的很多年前,其实就有人居住。听母亲说,我们家建房挖宅基地时就挖掘出瓦片来,向年纪稍长的人求证,却没有人知道此处有过人家。由此可得知,至少我们家之前的五六十年前有人居住过,而且那时就有瓦屋。从时间上推断当是二十世纪初,那时能住得上瓦房的人家,应该家境殷实,至于后来为何成为废墟,废墟再被泥土淹没,泥土上又长满了树木、草丛,又有了坟茔,这里有了太多的荒凉。我们家到来后,这里便有了人气和生气,再后来家里的人口越来越多,于是这里就成了乡里人称道的人丁兴旺的风水宝地。
   老屋这里可谓依山旁水。屋后的山缓而高,因为缓,所以没有发生过大型地质灾害。山的最高峰名为金鸡岭,其形如一只仰天长鸣,一鸣惊人的雄鸡。如果站在金鸡岭上,则川南滇北起伏峰延绵的群山尽收眼底。老屋之前是全乡一马平川的万亩良田,春天,乡民们在稻田里犁田插秧,田野忙碌过后便由嫩绿变为翠绿;夏天,早晨一开门,便会有一阵阵的稻花香袭来,风一吹过,起伏的稻浪便在眼前变幻万千,涌动无形;秋天的金黄之后,便会伴随着收稻时一阵阵“嘣嘣嘣”的打谷声,如果是近些,能听得农人秋收时的喜悦笑声和玩笑声。冬天,稻田一块块如明镜一般,田野中间的两条小河,河滩上会有三五支水牛悠闲地啃着草,甩着尾巴。再往远处看,十余里外与天相接的地方是高高的鹞鹰岩,一年四季,很多时候都被云雾所笼罩。
   家居在柿子湾后,父亲便在家门前种上了两棵桃树。此桃为白花桃,结出来的桃子不但甜,而且还有着特别的清香味,每当桃子成熟时节,家里便会多一些客人,有时父亲也会将乡政府的同事们带到家里来吃桃。那些干部,因为别着钢笔,穿着白衬衣或中山服,还有山里人难得一见的塑料凉鞋,他们的言谈举止都有别于平时与泥土打交道的山里人,觉得他们特别有文化,很体面。他们的到来,自然会让家里篷壁生辉。周围的小伙伴们在桃熟时季,也会以各种理由来我家,自然地,桃树下面就寸草不生了。后来我才知道,有一个成语叫“桃李不言,自下成蹊”。
   父亲为了保住家门口的泥坎不垮塌,便在其上种上了竹,于是家门后便有了竹林。竹为慈竹,是一种编制竹制工具优质材料。这种竹干粗,叶阔,枝桠繁密,晴天可遮阳,雨天可挡雨。父亲的文化里没有梅兰竹菊的内容,所以他种竹是基于实用的原则,有了竹,家里的竹笆、撮箕、篾筐、牛拉索、背筐、篱笆等一切与竹有关的器具用材,就不再到处去求人了,有时生产队要用竹也会到我家来求,这也增添了几分自信。因为当时,家里孩子多,劳动力主要是母亲,大哥、二哥年龄稍长又去区上读书去了,所以当时母亲在生产队是总劳动力多的人家歧视的。而这竹,偶尔会在当时为母亲赢得一分尊敬。
   这竹对我们小娃娃,又会带来许多乐趣,用小竹管作抽轴枪,用老竹块作弓箭、用嫩慈竹作小竹哨,还有作竹剑、作笔筒、编竹扇……往往一件玩具做完了,有可能很粗糙,有可能很别扭,但还是不会影响自己的自豪感。那时只要觉得好玩则可,并不知道雨打竹林的嘀嗒或独坐幽篁的意境以及“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的操守,只是当远出归来,远远看到家门口的柿树与竹林,心便会变得更柔软,更急切。
   老屋后有一条清澈山渠,是农业学大寨时从相邻的余家队花蛇沟引来的水。此渠,不仅解决了十余户人家的生活用水,灌溉了百余亩稻田,后来还因为这渠水而产生了一个在我们县内极有名的国营酒厂。在沟渠边,乡邻们找来几块平整的铺上石板,并将石板边的水渠刨上一个水塘,于是这里就成为了一个极好洗理地点。早晨是母亲、宋家大姨,张家大婶洗菜用,早饭前是方舅舅、张大叔洗泥腿洗大手用,中午是宋美凤、张四姐、琴琴小姨洗衣服用。
   水塘上方,有一棵老桑树,每到春夏时节,我们便会对桑树上那黑黑的桑葚费尽心思。当然浸着甜甜的桑葚,坐在石板上,将脚放大水塘中,凉意浸心,惬意无比。如果此时有着两个圆圆酒窝,皮肤白皙的邻家小妹美凤在洗衣服,能与她有一搭无一搭的无话找话,也是美妙无限。
   渠水的源头是一片大约百余亩的竹林,所以渠水一年四季澄澈透明,掬起来,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甘甜可口。这渠,是我们家生存的必需,但在夏天暴雨之际,又是我家极大的威胁——如若山洪漫出渠沿,浸入我家后方那黄土地,处理不及时,那会造成我家后檐坎塌方;如果塌方,泥石流会推到家的后檐墙,轻测洪水在家中恣意横行,严重者则会壁破户开。所以,每当夏天暴雨来临时,家中的大人们便忑忑不安,不时会派出家庭成员去渠上巡护,不能让渠淤堵,不能让洪水溢入家背后的耕地。
   作为小娃娃,感受不到大人们的焦虑,但家中处于战备状态时,心里却是异常兴奋,感受到一家人的齐心协力。有时我也会顶着一个大大的斗笠,去渠上。雨如从空中倾倒一样,打在斗笠上啪啪作响,而心里却充满着一种战斗的激情,即使浑身上下湿透了,也不会觉得这差事很苦。当然最令人不安的是在夜晚下暴雨,火把不能用,提灯不能用,手电用起来怕招来电击。有时去渠上巡护,往往靠不时的闪电来照明……
   往往经历一场战斗,就会在与小伙伴们吹牛时多了一份题材,在海吹时,笑声不断。
  

共 529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老师的老屋可谓是历尽千难险阻,在那个时代,母亲成份不好,父亲虽然是党员干部,可惜他一心跟着马列主义的思想前进,不想自己身上有一丁点的污点。而母亲不同,这个具有智慧的女性看得比父亲远。母亲想建房,而父亲不允许,结果母亲趁父亲去学习而悄悄筹划了建房的所有准备。正当母亲要叫人开工时,父亲回来了,并叫停了工程。母亲没办法,找到乡里领导,后才经得同意,开始叫上娘家人轰轰烈烈的把房子建了起来。老屋建好后,也为我家未来了兴旺,开始开枝散叶,日子越过越红火。文章娓娓道来,讲述了作者老家柿子湾老屋从建前到建后的经历。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老屋的情感,同时文章也出现了一个伟大智慧的女性,正因为她的远见,才有了老屋的建成与全家的美好生活。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文章情感充沛,描写细致细腻,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301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2-27 21:54:21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2-27 21:54:57
  回家确定你老屋那根楠木是什么楠木,说不定很值钱。哈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2 楼        文友:深深山人        2024-02-27 22:31:14
  呵呵,现在社会上已不炒楠木了。房子现在是大哥家的,于我只能是一种情感的母胎!
3 楼        文友:何叶        2024-03-01 16:57:02
  恭喜精品!山人老师真棒!
何叶
4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3-01 17:00:39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5 楼        文友:萧垦        2024-03-01 19:02:53
  祝贺老师佳作加精,问好,点赞!
6 楼        文友:上卿张娟        2024-03-04 17:16:40
  拜读佳作,祝贺加精,非喜欢????????????????
张娟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