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歌伴人生

编辑推荐 【春秋】歌伴人生


作者:陈华林 白丁,0.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21发表时间:2024-03-27 08:23:55
摘要:虽然我五音不全,但并不妨碍我喜欢歌,宁可居无竹,不可听无歌。去年国庆购买了全套卡拉OK,放在客厅。周末有空,邀三五好友,齐聚一厅,把酒唱歌,其乐融融,生活中的烦心事,在酒中歌中已烟销云散。人生有歌,歌伴人生。


   近日一首调侃工资的搞笑顺口溜,被改编成歌曲,歌词是:工资2800整天笑哈哈;工资3500,顿顿都吃土;如工资才4000,快乐不沾边;工资6500命比咖啡苦;想挣工资8800,忙到半夜才回家;想挣工资9800,但是依然不够花;工资挣到18000,拿命往里搭。在这里问问你挣多少才够花?琅琅上口,弦律也还欢快,不愧是草根音乐,已被当作模板,被抖友复制传唱。
   从我呱呱坠地的第一声天籁好歌声开始,歌声已伴随我走过了坎坎坷坷的半佰人生。杜甫有诗言:“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杜甫爱歌,我也不例外。小时候是在妈妈“娘的宝宝闭上眼,睡了那个睡在梦中。”的优美摇篮曲中安然入睡,算是最开始的音乐濡染。
   读小学时,老师教的第一首歌是邓丽君的《小城故事》,记得教我们音乐的是廖老师,他还教我们的《自然》。因为他是音乐老师,对他印象特别深刻,也因为那时《自然》学科不是主要学课,开学很久了,他都没有给我们讲《自然》,有一次我问廖老师:“廖老师《自然》什么时候讲?”他答曰:“自然会讲的。”一语双关,故此悟出喜欢音乐的人是有趣的。我喜欢歌,我也要做个有趣的人。
   小时候家里穷,家里基本上没有娱乐设备,连小小的收音机都没有。要听歌,只能到邻屋堂哥家去蹭。在堂哥家听得最多的是潘安邦唱的《外婆的澎湖湾》,可能是因为喜欢,且听得多的缘故,现在随时都可哼唱两句:“也是黄昏的沙滩上留着脚印两对半,那是外婆柱着杖将我轻轻挽。”儿时向往海的我曾在音乐声中许下愿:长大后一定带亲爱的外婆去澎湖湾沙滩上走走,到时歌词是这样的“也是黄昏的沙滩上留着脚印两对半,那是外婆柱着杖,我将她轻轻挽。”可惜外婆在我还未攒够钱的上班第一年就离我而去,这个愿望成了永久的遗憾。
   93年高考落榜,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感到前途渺茫。晚上休假在家的父亲看到毫无斗志的我,把我引到录音机(别名卡座)旁,按下播放键,卡座音箱中传来郑智化铿锵有力的歌声:“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听完《水手》这首歌后,父亲还跟我讲了郑智化的悲惨人生及励志故事。听歌及父亲的谆谆教诲,我受益颇多。那晚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经过一晚的慎重考虑,我接受了前段时间村小学做代课老师的邀请,安下心来,先做代课老师,同时复习及巩固高中各科知识,伺机再求发展。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和挫折,我都会静下心来好好听听《水手》这首励志歌,从歌中汲取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力量。
   歌为心声,为什么有些歌大家一听就喜欢,因为歌表达了大家的共同心声,引起了共情、共鸣。随着父母一天天变老,有父母在的老家对我越来越重要了。陈红的《常回家看看》我不但喜欢唱,更喜欢身体力行常回家看看。因为老家有我牵挂的年迈的父母,回去看看他们健不健康,家里还有米吗,柴够不够烧?父亲是不是该理发了,母亲是不是不听劝阻还在摘那少得可怜的几棵茶树结的茶籽。
   虽然我五音不全,但并不妨碍我喜欢歌,宁可居无竹,不可听无歌。去年国庆购买了全套卡拉OK,放在客厅。周末有空,邀三五好友,齐聚一厅,把酒唱歌,其乐融融,生活中的烦心事,在酒中歌中已烟销云散。人生有歌,歌伴人生。

共 14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生活景致的文章,读来也会心情愉悦。“宁可居无竹,不可听无歌”,说明作者是喜欢唱歌的,而且还为唱歌创造了良好环境,给生活增加了乐趣。祝福作者。【编辑:河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