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 实力写手】读博友杨发兴著《旅踪屐痕》感吟五首
(中华新韵)
其一:
七律·题《访麻池》
一路乡关访故人,沧桑美景入眸新。
竹林浓郁岚弥岭,庐舍俨然囟笼云。
廿载春秋来眼底,满腔情愫寄泥痕。
杏坛多少曾经事,大碗荷包蛋里沉。
注释:
博友杨发兴(网名东峰樵),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1928年3月生,土家族,高级讲师。现为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长阳诗词协会名誉会长。被中华诗词著作家评委会评为特级中华诗词著作家。
《访麻池》:为博友杨发兴《旅踪屐痕》第一篇文章,写于1986年3月8日。麻池是杨老先生当年工作过的地方。
荷包蛋:杨老先生下乡调研,路过学生家,学生为其煮了一碗四个荷包蛋。
其二:
七律·题《游武落钟离山》
花甲豪情举步忙,钟离山顶赏风光。
攀援千磴向王庙,凭眺一川楚客庄。
累世人文谁记美,连篇楮墨自留香。
石镌胜迹应怀史,铭忆春秋颂梓桑。
注释:
《游武落钟离山》:1986年3月9日杨老写此文。钟离山一带是杨老先生当年工作、居住过的地方。
花甲:杨老先生1986年登钟离山时,虚岁59岁,近花甲之年。
其三:
七律·题《与覃政忠教师游后山记》
偕友攀援初霁山,百花坡美笑凭栏。
白云缕缕清霄湛,绿柳行行黛瓦娴。
回望一中浮旧景,萦怀诸事写新篇。
乡农挚手书生步,破晓鹃啼催作田。
注释:
《与覃政忠教师游后山记》:杨老于1986年10月24日所写。后山一带是杨老先生当年工作、五七干校劳动过的地方。
一中:是杨老先生当年任教的长阳县一中。
其四:
七律·题《游长阳天柱山》
天柱峰高擎楚天,纤纤云洗九重蓝。
深沟直到平台下,峭壁连接陡磴前。
三帝宫联词述远,一腔心事壑含玄。
山民矢志栽杉树,好护灵官胜境缘。
注释:
《游长阳天柱山》:天柱山是长阳县境的名胜大山,旅游胜境。1991年四月杨老先生利用检查林业工作之余,登临并记此文。
三帝宫、灵官殿:为天柱山上的几处寺庙的遗址残垣。
一腔心事:伽蓝祠有楹联:“半壁云烟地,一腔社稷心”,这里化用其意。
其五:
五律·依韵博友杨发兴《五律·独游金鞭溪》
匆匆行胜处,徐步品玄机。
佳木清荫路,滢波潋滟溪。
层峦拥影峭,百丈柱天低。
应是修仙境,声声青鸟啼。
注释:
《独游金鞭溪》:此为1988年7月1日,杨老外出考察学习时,路过张家界时的游记。
(原创首发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