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悼念老孺人石凤英(散文)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这里悼念淳朴善良的石凤英老人。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太白敬老节组委会,对各位长辈、各位亲友、各位来宾在百忙之中前来吊唁、追思石凤英老人,向石凤英老人做最后的告别,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石凤英老人生于一九三八年古历二月二十二日,卒于二〇二三年古历九月二十一日,享年86岁。
石凤英老人作为一位普通劳动者,虽然目不识丁,但她的一言一行,却给大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无愧于贤德淑良的称号。
1970-1980年,年富力强的她,曾连任生产队长8年之久,她由始至终都以身作则,艰苦奋斗,带领队员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带领队员用架子车拉土转粪,带领队上妇女纺线织布,度过了那个年代最为饥寒交迫的岁月。
为了养家糊口,她总是省吃俭用,勤俭持家。作为普通劳动妇女的一员,除了确保全家一日三餐而外,她曾日日夜夜纺线织布,为子女缝衣保暖,为日常家务操劳大半生。
她的独立坚强,也令人钦佩不已。在各种困难面前,她都毫不畏缩,坚强面对,想尽千方百计予以化解,从不叫苦喊累,怨天尤人。尤其是在养育子女方面,更是心系子女,忘我奉献。石凤英老人一生育有五个子女——俩儿三女。记得在粮食异常紧缺的岁月,她宁愿自己忍饥挨饿,也要让娃娃们吃饱肚子。几十年来,她从不舍得给自己添加新衣服,一直艰苦朴素,节衣缩食过日子。
记得当年为了给儿子盖房,富有心劲的她,居然整晚不睡觉,独自一人竟将一拖拉机胡基连装带卸得一干二净。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至今想起,依然令人为之动容。
在教育子女方面,她教子有方,富有远见卓识。为了不让子女成为睁眼瞎,她含辛茹苦,哪怕吃糠咽菜,也要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多读几年书,多识一些字。尤其是对儿子,更是呵护备至。记得儿子在周至六中上学,哪怕家里吃的是包谷面黄黄馍,也要想方设法给儿子带上白面干粮;一到雨天,纵使在全家都没有雨鞋穿的情况下,也要想方设法给心爱的儿子买双雨鞋穿。寒来暑往,一年又一年,可谓煞费苦心,终于将长子矦文道和次子矦文化分别供读至高中毕业和初中毕业。这在当时家庭窘困的情况下,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开明之举!
她经常教导子女一清二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子女长大成人后,一直都坚守她的做人信条: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她对孙子更是关心备至,视若掌上明珠。在她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长大成人的孙子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面对工作正如她当年当队长一样,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这都离不开石凤英老人的先见之明和辛勤付出。
当儿女都成家立业,住上了三间二层楼,本应颐养天年的她却总是闲不下来,诸如工地打砖、给人掰玉米、捡莣莣等力所能及的活儿,她都乐此不疲。直到2020年,年过八旬的她,因劳成疾,身体每况愈下,实在无法支撑,才撂下手中活计,在家真正静养下来。
石凤英老人时常宽于待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每当左邻右舍或家门中遇到困难,她都会帮忙帮到底,尤其是面对婚丧嫁娶之事,她总是细心周到,安排得井井有条,确确实实是把别人家的事当成自家的事过。由于她真诚善良,不仅能善待婆母,与其相处融洽,甚至与兄弟叔伯、妯娌子侄也都能和睦共处,一生从未与别人拌过一句嘴,红过一次脸。因而人缘俱佳,口碑良好!
总之,石凤英老人的一生,是勤劳俭朴的一生,是善良厚道的一生,是任劳任怨的一生,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一生。她勤勤恳恳了一辈子,也默默奉献了一辈子,将劳动的汗水洒满大地。她曾经风里来雨里去,靠勤劳朴实的品格,维持着一大家的生计,苦苦支撑起一个举步维艰的家。她与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一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虽然石凤英老人离开了我们,但她那种勤勤恳恳的劳作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直、淳朴善良的可贵品质,仍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
愿石凤英老人一路走好,在天国得以安息!
2023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