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星月】东北农家酱(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星月】东北农家酱(散文)


作者:江南柳烟 秀才,2261.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10发表时间:2024-05-06 09:53:35

在一个单位上班,这一上就是将近二十年。从家到学校,为了保险起见,我穿过北二道街,从步行街走,再经过商都,就到了我工作的单位。步行街和商都将近二十年岁月的风霜,也在悄然变化着。乡村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他们的后代也在陆续从乡村走到城市,再到大江南北打拼安家落户。很多生活气息也在改变,或消失,或者随着北方人的脚步依然留存。
   小时候常吃的各种干菜,腌制的酸菜和芥菜疙瘩咸菜,没有随着时代而消失,而是随着商业的发展摆在售卖的行列里。近二年在步行街我居然看见有商人做了一个手推橱柜,里面摆放着各种由农家大酱腌制出来的食品,比如酱黄瓜,酱口袋咸菜,酱芥菜疙瘩等。只要你曾经吃过的,由大酱腌制出来的,这里基本都可以找到。我特意停下脚步仔细查看了一番,还真让我辨别出来有一样腌制食物没有,那就是腌咸肉。随着时代的进步,吃肉已不是难事,想吃肉随时都可以买到,剩下的肉也就不想着用大酱腌制了,现在家家有了冰箱,吃不完放进冰箱里保存。
   自从我有记忆,就知道在北方,尤其是黑龙江的乡村,家家户户都有两个装大酱的缸。一个略小一些的装陈酱,一个二大缸(比腌酸菜的大缸小一些)用来下新大酱。
   农家人顿顿离不开大酱,下好的大酱,就像饭桌上的灵魂,有菜也会洗棵大葱,咬一口大葱吃一口饭,再夹上一口炖菜放进嘴里品味咀嚼,唯有这样,这顿饭才吃得心满意足。
   到了五月,各种小青菜下来,有的人家用大酱做成鸡蛋酱,没有鸡蛋的时候,就用油把大酱做成熟油酱。蘸上一撮青菜放进嘴里细咀嚼,哇,满嘴流汁水,汁水里泛着酱香,那味道,给蛋糕都不换。
   七月初等茄子下来,大酱又粉墨登场,用大酱做出来的酱趴茄子,那是北方人的心头好。我为了做好这道菜,可谓是用了心,跟母亲学,跟婆婆学,慢慢摸索做好吃酱趴茄子的诀窍。后来又上网看大厨师做酱趴茄子的步骤,最后有了自己做酱趴茄子的心得,终于把夫那张挑剔的嘴堵住,每次我亲手做了酱趴茄子他都吃的酣畅淋漓。
   做酱趴茄子首先把茄子洗干净控干水份,然后烧热油,把茄子用热油炸膨胀后捞出来控油。锅里留小许热油,拍几瓣大蒜爆炒出蒜香,放上十三香等佐料,再把做茄子的灵魂——大酱,放进去翻炒热,把炸好的茄子放进去继续翻炒至每个茄子都裹上了大酱汁,添加没过茄子的水后,慢火炖着,尽量让酱汤汁浸进茄子里。
   快要炖好的茄子最好留少许酱汁,吃的时候把茄子用筷子撕开,蘸着汤汁吃饭才最美味,既有茄子的鲜嫩的口感,又有酱香的醇厚之感,二者混合在一起就是北方人最习惯的独特味道。
   七八十年年代,做酱茄子都要捞上一盆小米干饭,伴着茄子吃那是真的能把人吃撑了。做酱茄子在放一些土豆块进去,和酱茄子碓碎,黏糊糊的酱土豆茄子拌着小米干饭吃更是绝配。
   到了立秋,很多人家有新酱吃,陈酱就用来腌制小嫩黄瓜,烀好的芥菜疙瘩也会顺手放进一些。深秋后,大头菜、胡萝卜、芹菜洗干净切成块用盐杀出多余的水分控干,用纱布缝一个长方形的口袋,把备好的蔬菜放进去扎好口,放进陈酱里腌制。
   等到了冬天,煮上一大锅包米碴子,从酱口袋里夹出来一盘酱咸菜,大碴粥配着酱咸菜吃,一顿饭也是吃得十分满足。大概是大酱里的酱香味腌透了咸菜,那股酱香味也从酱菜里弥漫出来,流连在味蕾中,久久缠绕。这种被陈大酱腌制过的鲜菜也变了颜色,成了暗褐色。可以说是北方人吃着这种酱咸菜长大的。我母亲会腌制,婆婆也会,更多的东北家庭妇女都会腌制。夫也是爱极了这一口,每次回乡,都要向亲属讨要这种咸菜吃。
   我本人不算爱吃咸菜,可能是骨子里注重养生,生生断了这口爱好。但是有一种用陈大酱腌制的芥菜疙瘩咸菜我没有忌口。去年夫拎回一箱做了精致包装的芥菜疙瘩酱咸菜,我撕开一袋尝了一口,嗯,是小时候吃过的味道。没有想到如今的商人眼睛毒辣,竟然想到了开发酱芥菜疙瘩的商机,那我要告诉这位商家,他成功地掌握了我的胃口。这种咸菜要烀熟了晾凉晾干了水分才能放进陈酱里腌制。
   用大酱腌制的食物里,我最爱吃的是咸肉。在冰箱没有普及的年代,剩余易坏的肉类,只能选择用盐或者陈酱腌制慢慢吃。东北人喜欢腊月里杀一头大肥猪,供一家子一冬天有肉吃。等过了正月舍不得吃的剩肉,除了挑最肥的两块抹上大酱挂在横梁上风干,留着夏天炖豆角放,再多余的烀熟了晾凉后,放进陈酱里腌制。
   腌制好后,煮上一锅大碴粥,再把腌制好的酱肉切下一条,再切成薄片,在没有肉的月份里吃上一块两块的,也是十分满足的。这种酱肉瘦肉泛红,肥肉被大酱腌制得晶莹剔透,油汪汪的,要上一口,咸里带着酱香与肉香,两厢恰到好处的融合在一起,就成了老百姓无可奈何中选择储存食物中,意外得到的人间美味。
   大酱离不开东北人的餐桌,小时候有关大酱的往事记忆犹新。七八十年代食物匮乏,到了冬天,大雪一场又一场地把绿意掩埋在雪下,万物休养生息,但人还得要吃东西挨过每一个漫长的冬天。冬天里,能吃的菜只有土豆和秋天里腌了两大缸的酸菜,还有盐腌制的,酱腌制的咸菜。母亲为了改善菜的吃法,常把土豆削了皮切成细丝焯了后,用冷水拔凉。再把生大酱用热油慢炖,出锅前切一个毛葱碎放里,大半碗葱油酱就做好了。
   大碴子是先煮好的,盛出两盘土豆丝,舀上两羹匙葱油酱拌匀,喝一口大碴粥,再吃上一口葱油酱拌的土豆丝,感觉十分爽口美味。现在的我,对于这些美味只能说一说,不敢吃了,糖尿病限制了我能吃的食物,土豆就是其中之一不能多吃的食物。
   用大酱做什么美味,都要你家下的大酱好吃才可以,做失败的大酱的人家也是常有的,做失败的大酱发苦发涩,用这种酱做食物那不是井上添花,而是降低了菜的口感。
   每年阴历二月二烀酱,做大酱差不多是全家出动,小孩子跟着挑选好品质的黄豆,把杂质挑出去,品质差的黄豆淘汰掉。挑选出来的黄豆颗颗饱满,金灿灿的。先把黄豆清洗干净,然后用大盆盛装,烧开水放进去泡发。黄豆泡了一夜,颗颗都喜滋滋地喝足了水,涨得豆身都伸开了,水嘟嘟的。
   把大铁锅刷洗干净,泡好的黄豆请进去大铁锅,然后放水没过黄豆,架火烧开后慢火炖着。感觉煮黄豆的水熬得差不多了,掀开锅盖,用锅铲子翻动黄豆,使所有的黄豆都能接触到锅底加热。等水㸆干后,不要急着把黄豆捞出来,而是继续焖上一夜。第二天掀开锅一看,闷了一夜的熟黄豆已发红,用手一捻就碎了。下一步就是家里男人出场了,男人在女人的唠叨下,洗了手,卷起袖子,拿着酱杵子,一下下很有技巧地把熬煮熟透了的黄豆碾碎成泥,女人和男人合力把碾成泥的黄豆趁热做成立体长方形的酱块子。定型凉透后用报纸包裹严实,避免落灰虫子偷溜进去。这样保存的酱块子多数是逃脱不了萤虫作妖的,留下蛆虫的退壳就是铁证。
   阴历四月十八九这两天,可以打开酱块子的外包装,把外层脏的部分用清水清洗干净,掰开查看里面,发酵好的酱块子布满了白丝,然后掰成碎块晾着。等把大酱下进缸里后添上适量的水,每天晨昏需要打耙百余下,有耐心的话,打耙次数越多酱越好吃。这下一大缸的黄豆酱,需要保证一大家子一年蘸酱和做菜用的量。当然每家做多少黄豆酱,要看家里人口数量,衡量着下。
   在我家去边疆前,母亲也是这样做黄豆酱。去边疆的那一年赶上五月,黄豆酱没有做。到了那里是父亲的同事家属不停的关照,看到我家没有大酱可吃,纷纷拿来了自己家做的大酱。
   一位是李奶奶,李奶奶是典型的旧社会裹着小脚的老夫人。只见她手里端着一大碗冒尖的,黏糊糊的大酱,挪着小脚一摇一晃地走来,额头上带着一个立荣做的抹额,脸上多余的肉也颤动着,像极了地主老太婆。母亲见李奶奶端来的大酱,惊呼这是怎么做出来的。李奶奶笑吟吟地解释道:我做的是盘酱,做法跟东北不一样,你家没有酱吃,先将就吃,等你家安定了,来年你自己下大酱就好了。
   母亲无比感谢李奶奶的热心,李奶奶看着有些凶,接触时间长了,老人家满是善良的。她家是从山东过来的,李爷爷和李奶奶两位老人说话都带着浓浓的山东口音,跟他们说话需要细听。
   另一位是张阿姨,她家也是从山东搬过来的,说话山东口音也很重,好在慢慢说,还是能听得懂的。张阿姨端来的大酱是黑龙江的做法,吃着口感特别好,豆香味很浓。她说是和当地人学的。
   第二年母亲做黄豆酱有了一些改良,吸取了张阿姨的建议,先把黄豆炒大半熟,然后泡上一夜再烀,等烀好后,母亲没有把黄豆碓碎,而是在冬天买冻梨带的柳条筐里铺上多层报纸,在最上面铺上白纸,这才把晾凉的黄豆一勺勺舀进去,装完后封好顶压实。放在我和妹妹住的里屋,火墙的顶端。这里冬天烧着炉火,烟火都从这里跑,温度适宜黄豆发酵。等发酵时,那股刺鼻的味道,也着实让我和妹妹享受近一个月。
   这样发酵的黄豆,里面大部分发稀泛着红,只有外层黄豆发硬。发酵好的酱豆收拾起来也不费事,等母亲把水、黄豆和盐按照一斤黄豆三两盐的配比下进酱缸里,放入的水没过酱豆就可以,少了可以续添。最难的一步来了,这种发酵的黄豆还有很多是整个的,豆瓣也多,每次打耙不少于500下,一天要保证打到一千下。这就需要全家总动员轮流着打耙,一边打碎酱缸里黄豆,一边把打耙出来的酱沫和黑点撇出来。等再发酵后,做出来的大酱,黄灿灿的,浮层飘着油汪汪的油花,凑近一闻,那酱香味无比的浓烈。还别说,这样做出来的黄豆酱比传统的做法好吃多了。
   吃惯了母亲做的大酱,再吃别人家的大酱,已经很难入口了。超市卖的各种叫得响的东北农家大酱,不知道是放了什么防腐的,已经失去了东北农家酱的灵魂,只是干巴巴的咸和死气沉沉的香味。
   结婚后,夫更是一个离不开大酱的人。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婆婆讨厌大酱,她只吃酱油,而我只是炒菜放一些没有关系,让我蘸酱油吃青菜,我是宁可空嘴吃也绝不蘸酱油的。
   婆婆的丈夫和孩子都特爱吃大酱,更爱吃大酱腌制的咸菜。没有办法,一家子人只有婆婆一个人不吃,大酱还是要下的,也许是婆婆不好这一口,她下的大酱除了咸,还有一股子涩味。婆婆做酱块的方法很传统,烀前不炒大半熟,打耙次数少(婆婆不爱闻大酱味,每次打耙只是应付了事),这样做出来的酱即使发了也不好吃。
   看着婆婆做出来的大酱,我长叹一声,只好仔细回忆母亲做酱的步骤,电话里再细问过母亲,我学会了自己下大酱,打耙耐着性子一下下碓碎豆瓣,等发了之后,闻着浓郁的酱香味,看着红里油汪汪的一层,我放松地笑了,爱吃大酱的老公终于吃上了我带入这个家庭,最美味的大酱了。
   东北人酱不离桌,有蘸酱菜上桌,那就是最好的一顿饭。从我有记忆活到半个世纪,这酱是始终在我家餐桌上占有一席之地。随着生活条件好了,用大酱不仅仅可以做葱油酱,鸡蛋酱,每年入秋后,我更爱用大酱做独门的牛肉酱和蘑菇酱。做出来后送给亲朋好友品尝,剩下的放在后凉台慢慢吃,蘸饺子放点,拌凉菜放一些入味。如果时间来不及,煮上一缕面条,拌上牛肉酱或者是蘑菇酱,也是最简单的炸酱面,好吃得不得了。
   零六年初冬,老叔在北京武警总医院做肝癌晚期换肝移植手术,他在北京住院快半年了,十分想念家乡的大酱,老婶特意打电话来让我去北京时,带去一些东北农家酱过去。老叔喜欢吃大酱炖豆腐,还特意叮嘱我一定是农村亲属家下的大酱。
   生活条件好了,每年有了小长假,都想着出去走走,在国内,想去哪就去哪走一走,逛一逛,感受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吃一吃各地的小吃。无论当地的小吃如何的美味,也不及从小吃惯了的口味。大酱不离口的老公和大哥出发旅游前,都会带上一罐大酱和东北大煎饼,走哪都会有大葱吧,买上几根洗净,煎饼抹上东北纯的农家酱,再放上一棵大葱卷起来吃,一顿简单的东北饭就吃上了。
   东北农家酱,从小吃习惯了的,有谁能拒绝得了它的酱香味,用它做出来的各种酱,还有它浸泡过的咸菜呢?

共 47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像《舌尖上的中国》那样,作者记述了东北农家酱的制作过程。在东北,几乎所有的小青菜都是可以制成酱储存起来的,尤其到了七月,茄子成熟了,就可以做酱扒茄子,作者耳濡目染,跟着妈妈和婆婆也学会了做这样的酱菜。在文中,作者用了较多的笔墨来叙述酱扒茄子的制作过程。当然,除了制作酱扒茄子之外,还可以制作腌肉和黄豆酱。作者也用较多的篇幅叙述了黄豆酱的制作过程,首先要泡黄豆、炖黄豆,然后再发酵,当然做酱就像做酱油、醋和酒一样,必须是要有发酵过程的,发酵好的黄豆就成了黄豆酱,盛放起来,够一大家子人吃一年的。作者不光单纯写农家酱的制作过程,还借物抒情,回忆了自己在边疆时期的生活,那时的生活与农家酱也息息相关,比如李奶奶,比如张阿姨,都曾经出现在作者的生活中。在这些农家酱中,作者最习惯最喜欢的还是母亲做的酱,大概与母爱有关吧,从小心惯的味道有时一生都在回味。现在商品经济太发达了,市场上充斥着各种酱,既使出门旅游,一家人也不忘带着一罐大酱和东北大煎饼,看来东北人是真得离不开大酱啊。文章以写实为主,记述了东北农家酱的制作过程和作者对农家酱的喜爱,行文流畅,层次分明,各段落过渡自然,无刻意雕琢之痕,像天然的河流,或弯或直,随性洒脱,皆随山就势,淙淙而下。好文推荐欣赏。【编辑:沧桑战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50600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沧桑战神        2024-05-06 09:55:36
  北方人喜欢吃各种酱,就像韩国人喜欢吃泡菜一样,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回复1 楼        文友:江南柳烟        2024-05-06 14:19:06
  感谢战神精彩的编案,辛苦了。
2 楼        文友:向往自由        2024-05-09 13:47:29
  岁月串联的酱香,文采详实,品味自然,点赞如许的佳作,为你赞荐!
周卫平,笔名:向往自由,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全国各地已入会107家,作品入选诗词期刊杂志、入选百度搜索。
回复2 楼        文友:江南柳烟        2024-05-11 10:02:01
  感谢留评,祝好!
3 楼        文友:小鹿纯子        2024-05-09 18:14:20
  看得我馋得想吃,想读者都会有同感吧。这是作者文字魅力,在不动声色中感染人。
最好的是下一个
回复3 楼        文友:江南柳烟        2024-05-11 10:03:03
  都是生活的经历,把往事写成文字温煮。
4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4-05-10 23:05:49
  我们家乡很少做酱,但是我也觉得酱好吃,真想有机会能够品尝一下柳烟老师亲自做的地道东北酱。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4 楼        文友:江南柳烟        2024-05-11 10:04:08
  呵呵,等你来,提前一年告诉我,我好先下酱。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