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怕冷的外婆(散文)

精品 【东篱】怕冷的外婆(散文)


作者:同淑君同淑君 秀才,2241.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66发表时间:2024-05-16 07:06:33
摘要:到了冬天,外婆的活动范围更狭小了,厨房里的土炕,大概是她呆的最长时间。除了上厕所,估计外婆差不多都猫在热炕上。当然,这时期的土炕,仅靠做饭烧火的余热,根本达不到外婆所想要的热度。于是,每天烧两三次炕,是必需按时的。烧炕用的东西,也和我们家烧炕用的柴火不同。外婆的热炕,除了用柴禾烧,还要用木屑或者牛粪、甚至煤屑来煨炕。


   数九寒冬,北风呼啸。遇到这样的天气,只有外婆那热乎乎的土炕,才是最舒服的地方。
   外婆特别怕冷。即使在夏天,小孩子早已短袖短裤,脚穿凉鞋到处疯跑,额头和背上,汗珠不停冒出;而外婆呢,依然是黑色长衣长裤,里面还套着长衣秋裤,白棉布袜子,还少不了裹着绑腿用来保暖。
   小时候,我很好奇,问母亲,外婆为什么这么怕冷,母亲回答,人老了,自然就怕冷。
   “邻居家的奶奶,为什么就没有外婆那么怕冷?还有对门本家二奶奶,天热时,还在我家门房磨盘上睡午觉呢,她不就是嫌热吗?”
   大概母亲一时没有想好怎样回答我,犹豫了一会儿,才说:“也许,你外婆生孩子多,月子坐得不好,落下了病根。”
   也许是这个原因吧。外婆总共生了八个孩子,老大是个男孩,可惜早早夭折了。接着,连续生了六个女儿,到了四十多岁,才生下舅舅。因为生孩子多,外婆不仅怕冷,而且总说她头痛、头晕,几乎做不了什么活。从我记事时起,每次看到外婆,都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外婆每天拄着拐杖,慢悠悠地,轻飘飘地,在院子里转一转,看一看,偶尔到门前走一走,坐一坐。要么就坐在凳子上,要么就躺在炕上休息。即使说话,也不多,声音也不高,仿佛声音大一点,说话多一点,就能耗费她不少力气呢。
   其实我想,外婆怕冷,也许还是因为小时候的生活条件太差了。就像大学同宿舍的小飙说我:“在娘肚子里都没有吃好,所以身体素质不好。”从小到大,在体育课堂上,各种运动项目都不擅长,而且到了冬天,特别容易感冒。感冒之后,好得又特别慢。而可怜的外婆,从小就是孤儿,父母早早去世,有两个哥哥。一个被雷电击中而亡;另外一个,抽大烟,好多天都不见人影。好不容易回到家,给外婆扔下几个馒头,又跑得无影无踪。外婆还有一个姐姐,小小年纪,就被卖到地主家当小妾,没有人身自由。七八岁的外婆,独自一人在家,只有几个冷冰冰的馒头充饥……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外婆能活下来,已经是奇迹了。
   到了现在,我想,外婆怕冷,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外婆太瘦。外婆的个头大概有一米五八,看她的体形,估计体重就是七八十斤。清瘦、孤寂、淡然、精明,这是外婆在我心中最直观的印象。
  
   二
   正因为外婆怕冷,一年之中,除了三伏天,她睡觉的土炕都得烧热,否则她会冷得睡不着。表妹说,外婆的炕,都是她负责烧的。
   到了冬天,外婆住在厨房隔间的土炕上,因为这是家里冬天最暖和的地方。这个土炕,有一堵墙与厨房隔开,但是做饭灶火的烟囱是直接通往土炕的。土炕的背墙上,有建房时预留好的烟囱,这样做饭烧火的余热就可以进入土炕,让土炕变得温热。
   厨房的土炕,差不多是一个密封的空间。上面,有一个厚厚的顶棚。隔开厨房与土炕之间的隔墙,只留一扇小门和一个小窗口。小门底部与土炕一样高。小门大概两尺多宽,三尺来高,仅容一人弯腰上炕。小窗口更小,一般开在大锅正对的上方齐肩高处,十多公分宽,不到二十公分高,只容一只大碗或碟子通过。有了这个窗口,不用打开炕门,就能传递饭菜。夜晚,也可以在小窗口处放一盏煤油灯。只一盏油灯,同时照亮了厨房和炕上,省油。况且放在小窗口处,安全。这也是人们设计这个小窗口的用意和智慧。
   白天,土炕的采光,有一扇窗户,开在房子沿墙墙体上。北方的房间为了保暖,窗户开得也比较小,大概一平米左右,木格子,糊上白纸,透光透气。过年时,窗格子上也可以贴各色窗花,喜庆吉祥。
   到了冬天,外婆的活动范围更狭小了,厨房里的土炕,大概是她呆得最长时间。除了上厕所,估计外婆差不多都猫在热炕上。当然,这时期的土炕,仅靠做饭烧火的余热,根本达不到外婆所想要的热度。于是,每天烧两三次炕,是必需按时的。烧炕用的东西,也和我们家烧炕用的柴火不同。外婆的热炕,除了用柴禾烧,还要用木屑或者牛粪,甚至煤屑来煨炕。因为外婆知道,用普通的柴草碎屑煨炕,只能保持温热。而用木屑、牛粪甚至煤屑煨炕,土炕才会被烧得的热乎乎,也能持续更长时间。在外婆的热炕上坐久了,屁股底下甚至感觉有点烫。这样的温度,才是外婆需要的。
  
   三
   大年初二,去外婆家拜年。走进厨房,就把寒气留在了外面。再打开土炕上的小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温暖舒适。这种热气,诱惑着我们赶紧上炕。叫一声外婆,问一声新年好,外婆喜笑颜开,马上招手:“上来,上来,快快,把门关上,看,寒气进来了。”当然,来外婆这里拜年的,除了我们,还有姨妈家、四姨家、六姨家的孩子,表姐表哥表弟表妹,炕上挤满了大大小小的孩子们。
   把套在棉衣外面的外套脱掉,坐到热炕上,屁股下面热烘烘的,把冻僵了的手脚好好暖一暖。一边和外婆聊天,一边听哥哥姐姐妹妹弟弟们说话,身上也变得暖和了。如果想继续坐在热炕上,得把围巾、套袖全取下来,向窗户下面稍微凉一点的地方移一移,棉衣扣子也可以解开,否则会热得冒汗了。
   坐在外婆的热炕上,和外婆说着话,至于说话的内容,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大概是外婆问,我们孩子一一回答,过不了多久,太阳升高了,风也变小了,天气也不像早上那么冷了,孩子们就想着出门去玩。只要有人号召,呼啦啦地,接二连三地跳下炕,到巷子里疯跑去了。
   冬天白天短,吃过饭,我们就该回家了。大家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和外婆告别,然后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一年一度到外婆家拜年就结束了,当然跟表哥表姐表弟表妹们热热闹闹的见面、开开心心的玩耍也结束了。有些兴奋,有些惆怅。下一次这么多亲戚相聚,应该在麦收之后的“看忙罢”了。
   有一次,我走出巷子好久,想起来忘了围巾套袖,就返回到外婆的炕上取。推开炕门,看见外婆一个人正在发呆,看样子外婆没有想到我返回。我告诉外婆,我回来取围巾套袖。外婆愣了一下,随即,迅速地从身后拿出一个白圆馒头,变戏法似的。馒头是掰开的,从张口之处,能看到里面夹着一块肥大的肉,香甜诱人。外婆示意我,装到口袋里,带回家吃。在那个年代,如果能吃到这样的馒头夹肉,那真是最高规格的享受。从前,村里有人办酒席,时常有人偷这种白馒头夹肉,趁着别人不注意,快速掰开馒头,将肥肉夹进去,包裹到抹布里,揣进衣兜,悄悄地拿回自己家。或者去别人家吃酒席,自己舍不得吃,将席面上最贵的肉块(席面上较大的肉块,通常按人头准备,一人一块)用馒头夹起来,带回家给老人吃,给孩子吃。说心里话,我是多么想要那个白馒头夹肉。可是,今天穿的是走亲戚才穿的干净衣服,如果把夹肉的馒头装在口袋里,会不会把衣服弄得油腻腻的?回家是不是又给母亲责骂一通呢?短暂思索之后,我对着外婆摇摇头,拿起我的围巾和套袖,飞也似地跑出去。但是,临出门前,我看到了外婆不满的神态、怨愤和失落的表情。外婆虽然没有说话,却用眼神表达出她的不满,仿佛在咬牙切齿说:“傻孩子,白馒头夹肉还不要!不识好歹!”
   直到现在,外婆那个不满的神态,怨愤和失落的眼神,那个咬牙切齿的表情,依然历历在目。我想,在这件事上,我辜负了外婆的好意,让外婆生气,真是年少不懂外婆心!我知道,这是外婆对我这个外孙女表达关心表示爱意的一种方式,真是让人感动不已!每每难忘!
   其实,这件事过后,我想到的是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外婆老年以后的孤独寂寞。春节期间,一群孩子来了,欢天喜地来,热热闹闹,给外婆拜年。坐在外婆的热炕上,随随便便地聊几句,匆匆忙忙地吃上一顿饭,又忽啦啦地、一阵风似的都走了。剩下外婆一个人,坐在热炕上发呆。也许,外婆很想要我们再回去,陪她坐一会,陪她多说几句话。然而,孩子有孩子的心思,有孩子们的玩乐,那里知道外婆的心里在想什么呢。拜年完毕大家都去了,姨妈、四姨和母亲,都在厨房忙碌,孩子们只顾自己开心,难得有人陪着外婆,跟外婆好好地聊聊天;难得静下心来,听听外婆唠叨一下她自己生活的往事。
  
   四
   外婆去世以后,也许是我心里总在思念着她。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中的外婆,像往常一样,坐在她家的热炕上,奇怪的是外婆没有说话,身子在哆嗦,我问外婆怎么啦,外婆说她很冷,就是感觉冷。我把这个梦告诉母亲,母亲神色凝重,思索了一会儿,说:“我去买点纸,剪成衣服,给你外婆烧一下。”过了几天,母亲对我说,她给外婆烧了纸剪的棉衣,外婆不会冷了。说来奇怪,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梦到外婆。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转眼之间,我也快到了当初外婆的年龄了。不知道是不是遗传的作用,现在的我,也是特别怕冷。生活在广东这个炎热的地方,对于北方人来说,几乎没有冬天的寒冷,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我竟然也非常怕冷。冬天冷,开空调加热,又买加热器,电热毯,羽绒服,棉衣棉裤,加厚毛衣,厚披肩等等,保暖设施应有尽有。去年冬天,好友锋秀还特意给我送一个中药热敷电热坐垫。天气寒冷之时,特别早晨晚上,当我坐在电脑前写作之时,坐在电热坐垫上,全身都热乎乎的,呼吸着淡淡的中药馨香,真是舒服极了。感谢锋秀的送来的温暖!也感谢现代科技的进步!
   出去到公园走走,每每看到别人的穿着,特别是年轻人,现在才发现,我才真正读懂了韦庄的诗:“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作者年少在江南时,也许只是平常之事,只有年纪大了,进入到穿衣怕冷的时候,回忆起当初的往事,才能体味到“当时少年春衫薄”的美好青春和潇洒生活。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1985年的国庆节。那一年,是我考上大学的第一年,当然也是欢喜无限的一年。也是那一年,姐姐刚考上研究生。国庆节假期,我到姐姐的学校,和姐姐一起过节。大清早起床,我们姐妹俩,端着盆子去水房洗衣服,周围人都穿上了夹克、西装或薄毛衣,而我们都只穿了一件薄薄的确良衬衣,碰到了姐姐同学,她们问的都是同一句话:“你们穿这么少,不冷吗?”姐姐笑着回答:“不冷啊,不觉得冷。”其实,这也是我的回答。
   这也许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国庆假期了吧?“不冷,真不觉得冷”,美好的国庆假期,青春的感觉,年少秋衫薄,那样的真切,实在是难忘!
   我只是不知道,外婆自己是否也有“年少春衫薄”的美好回忆呢?
  
   二〇二四年五月十六日首发于江山文学
  

共 40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数九寒冬,北风如刀,呼啸着掠过每一寸土地,带来无尽的寒意。在这寒冷的季节里,人们总是寻找着那一丝丝的温暖,而对我来说,那最温暖的地方,便是外婆家的热炕。记忆中的外婆,总是那么怕冷,无论春夏秋冬,总是裹得严严实实。尤其是到了冬天,那黑色的长衣长裤,白棉布袜子,还有那裹在腿上的绑腿,都成为了她冬日里的标配。而每当夜幕降临,外婆便会躺在那个热乎乎的土炕上,享受着难得的温暖。土炕,是外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睡觉工具,更是外婆抵御寒冷的得力助手。无论是用柴禾烧,还是用木屑、牛粪甚至煤屑来煨,外婆总是能让土炕保持着她所需要的温度。那热乎乎的土炕,仿佛是一个温暖的怀抱,将外婆紧紧地拥抱在其中。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外婆的身影已经渐行渐渐远。那个总是坐在热炕上,等着我们回去陪伴她的外婆,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是那么深刻、那么温暖。漫步公园,目睹年轻人着装时尚,不禁想起韦庄的诗句“当时年少春衫薄”。年少时,春衫轻薄,骑马倚桥,风光无限。如今岁月流转,回忆往昔,才深刻理解那份青春的美好与潇洒。让我们珍惜当下,留住青春的记忆,追寻生活的诗意。每当作者想起外婆,总会想起那个热乎乎的土炕。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存在,更是一个情感的寄托。它承载了外婆对我们的关爱和期待,也承载了我们对外婆的思念和回忆。如今,作者也已经步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开始体会到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但是,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那个热乎乎的土炕,始终是我心中最温暖的地方。它让我明白,无论生活有多么艰难,只要有爱,就有温暖。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作者怀念那个热乎乎的土炕,怀念那个永远爱我们的外婆。很感人的散文,文字有温度。祝同淑君老师创作愉快,在东篱收获快乐!【东篱编辑:滴善斋】【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516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5-16 07:13:51
  这篇文章深深触动了我内心的情感。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数九寒冬中外婆家的热炕所带来的温暖与回忆。外婆怕冷,土炕成了她的保暖的最佳方式。土炕不仅是一个取暖的工具,更是外婆对家人关爱和期待的象征。读到这里,我仿佛能感受到那热乎乎的土炕所散发出的温暖气息,以及外婆那慈祥的笑容。作者通过对外婆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勤劳、节俭、关爱家人的老人形象。而对外婆的思念和回忆,更是让读者感受到了亲情的珍贵和生命的美好。此外,文章还通过对比年轻人和外婆的穿着,以及作者自身的人生体验,表达了对青春、岁月和生命的深刻思考。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文章的层次感,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和心境。总之,这是一篇充满温度的文章,它用文字传递了爱和温暖的力量,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情感的丰富。祝同淑君老师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1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4-05-16 10:23:17
  非常感谢滴善斋编辑的精彩编者按和对文章的润色!正如你所说的,外婆自己怕冷,可是外婆传递给亲人的却是温暖的爱。在外婆的生命中,热炕是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配制,黑线着外婆的故事,多多少少都与她的热炕有关。在那个传统的农耕时代,北方农村人到了冬天,热乎乎的土炕,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取暖设施。现在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在许多年轻人的生活中,已经离土炕越来越远了。城市的楼房有暖气,有变频空调,有电热毯……可是,土炕对曾经的人们的贡献,却是不可否认的。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5-16 07:46:34
  根据判断,老师的外婆似在新疆和内蒙一带,都属于极寒地区。本来气候就冷,加之生育那么多孩子,病根就落下了。在我的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亲人,读着老师的美文,我感同身受。老师的文布局大气,文笔纵横却层次清晰,深厚的文学底蕴彰显无遗,朴素无华的叙述中,将外婆的形象烘托得平凡而伟大。感情饱满,文采斐然,非常棒的散文,韩格拉图拜读学习,祝好!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4-05-16 10:30:34
  非常感谢文友韩格拉图先生的关注与点评!其实,我的老家在陕西合阳,那里的冬天,虽然不像新疆内蒙西藏那样滴水成冰特别寒冷,但是冬天也是北风呼啸,寒风凛冽。加上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加剧了人体寒冷的感觉。也许是年龄大的人身体机能衰退,怕冷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在我生活的周围,我的外婆恐怕是最怕冷的人,所以,她的怕冷在我的印象中特别深刻,特别难忘。那时,邻居亲戚中也有和外婆年龄差不多的人,可是人家没有外婆那么怕冷。问好韩格拉图先生!祝你生活愉快!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5-16 08:42:39
  写外婆,一般离不开外婆对孙辈的爱,但怎样写,是个难点,不然都成了公式化的东西。淑君老师的文章,找到了一个切口,写外婆怕冷,揭示了外婆怕冷的原因,勾出外婆生命的痛点。淑君老师的文章,讲究布局,讲究洒脱,情感洇漶适当,很好地表达了主题。叙述精彩,不见浮躁,唯有朴实,功底深厚,向你学习。遥握,问候夏祺,谨祝创作快乐。继续期待淑君老师的美文!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4-05-16 10:35:39
  非常感谢怀才社长的关注与点评!正如社长所说的,好的文章,都有一个好的切入点,可是好的独特的切入点却不容易找到。老人关爱孙辈,想给孙辈们更好的东西。外婆也不例外,她想给我们一点好吃的,想关心我们,用她独特的方式。最近读了文友的几篇文章,值得学习,以后多向社长学习。问好社长,祝社长生活愉快!万事如意!
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5-16 09:51:39
  此文写法独到,没有过多的描述,一个“怕冷”,揭示了外婆曾经苦难的日子,一个肉饽,显示了外婆对外孙深深的疼爱之情。好文章,虽语言朴素,但打动人心。遥握问侯,谨祝精彩纷呈!
回复4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4-05-16 10:38:46
  非常感谢文友李湘莉的关注与点评!一个夹肉的馒头,物虽平常,却见真情。现在我们看着很普通的东西,可是在艰苦的年代,却是难得的美食。问好文友,祝你生活愉快!创作丰收!
5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5-16 18:53:27
  外婆怕冷,因为生活条件差,儿多母苦,加上月子落下病根,所以老了,一直病殃殃的。外婆年轻时,勤劳、节俭、吃苦。通过年轻和年老对比,表达了作者青春、岁月深刻思考。好文拜读学习。问好老师。
回复5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4-05-21 10:39:45
  非常感谢文友的关注与点评!人在年轻的时候,身体强健,很难体会到老人的身体衰弱和生活心理状态。如今自己退休了,眼看着身体状态和以前不同了,才能深切体会到当初外婆年老时的生活状态。关于青春,关于岁月,真的值得人们深刻思考。其实,最好的状态,就是什么年龄,就做适合于这个年龄段应该做的事情。年轻时努力学习,勤于工作,等到年龄大了,就可以享受生活,颐养天年。正如孟子所说的“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是是美好的人生,也是理想的社会。问好文友!祝你生活愉快!创作丰收!
6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5-16 22:38:08
  这才是散文的意义吧,将自己的故事,讲话真情,说实话,不妄编,这些个故事只属于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这才能吸引人。我的奶奶也生了8个孩子儿女各半,不过身体,经历要好于您的外婆。人小的时候不怕冷,到老了,很多人就怕寒风扎骨,谁也逃不过。拜读老师佳作,点赞学习!
回复6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4-05-21 10:44:23
  非常感谢天方夜谭文友的关注与精彩点评!正如你所说的:“散文的意义吧,将自己的故事,讲话真情,说实话,不妄编,这些个故事只属于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这才能吸引人。”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特的,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人物,写出生活的原生态。并且在这原生态的生活中,发现生活的真谛,发现人性的美好,让本来平凡琐碎的生活变的有点色彩,有些意义。祝你生活愉快!创作丰收!
7 楼        文友:秋天的芬芳        2024-06-17 23:30:54
  点点细节见真情,散文真实感人,佳作欣赏过了,向作者学习!
回复7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4-06-18 09:20:57
  感谢闺蜜!亲情总是让人感到温暖,亲人的关心和爱护,也是人生最美好的东西。愿我们珍惜亲情,感念亲人。问好敬茶!祝你开心每一天!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