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行走在成都的街头(散文)

精品 【东篱】行走在成都的街头(散文)


作者:丁文书 布衣,133.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52发表时间:2024-05-29 06:15:59
摘要:去成都学习的第三天下午终于有时间去街头走一走了。思量后,决定去九里堤公园看一看。公园不大,人很多却很安静,人们在惬意地享受着缓慢的生活。回来的路上,去酒馆小吃后,继续去宾馆,露天食场的阵势让我惊叹。第四天下午根据安排去了宽窄巷,人流如织,这儿的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五天,离开成都,飞机起飞前不停地播放着《成都》的歌曲。

【东篱】行走在成都的街头(散文)
   在成都前两天的学习安排非常紧凑,白天基本上没有自由活动的时间。第三天,也就是五月十二日,下午的时间终于稍微宽裕了一些,四点多钟就回到了宾馆。第一次来到成都,岂能把时间消耗在宾馆里面呢?于是打开手机开始搜索周围的景点和名胜。
   文殊院距离宾馆三点几公里,下午五点半下班。不行,时间不允许。九里堤公园,距离宾馆二点八公里,日夜开放。步行三十五分钟可以到达。时间非常充足。好,就去九里堤公园看一看。在成都,无论在什么位置,总有一处或多处风景在等着我们。这是我对成都的第一印象,也是真实的感觉。
   跟着导航出发,向北几百米后转身向西行走。一边走一边看着沿途的景色。说实话,其实并没有什么景色值得观赏。左边是沿街的店铺,右边是马路,有红绿灯,也有人行天桥连接着马路两边。马路那一边还是沿街的商家。让我惊讶的是有些地方的天桥两端竟然还有可以供人乘坐的电梯。成都是最繁忙的城市,也是最休闲的城市,那些天桥,仿佛就是行人的座椅,如果坐着感觉累了,一转身就是电梯,把人带到又一个休闲的地方。
   又走了几百米,明显感觉有些疲惫。难怪,上下午的活动已经走了一万多步,中午也没休息,能不累吗?歇歇脚吧。看看四周哪有歇脚的地方。旁边就是,公交站台就有可以歇脚的长条形木凳。小心走过去,习惯性地吹了吹,然后用手抹了抹,哟,竟然没有一丝灰尘。坐在凳子上,倚靠着木柱,闭上眼睛小憩。行人不多,车辆有序行驶,很少有刺耳的喇叭声。
   成都,给了我一尘不染的印象,或许我的评语武断,但凭我检查卫生的习惯,我觉得这个判断是准确的。
   继续向西出发,过了二十多分钟,转身向南,不远处终于到了九里堤公园。怎么?竟然没有气派的门脸?真是少见。
   走进公园,我更有些傻眼了。一块面积不大的平地上栽种着树木,树木的间隙里十几把方形大伞撑开着,伞下摆放着桌子和褐色的藤椅。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或者更多的人围坐在桌边。下棋的,吃冷饮的,喝啤酒的,打扑克的。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显得非常宁静。落叶枯黄,安静地蜷缩在人们的脚边。我在临水的一张桌子边坐了下来。水池不大,一两百平方的样子。南边有几个老人在跳舞,隐约可以听到音乐的声音。北边是口子形的长廊,仔细听,才能听到有人在长廊那边唱着戏曲。换作其他地方,这些声响会不会惊天动地呢?我不由得寻思起来。坐了十分钟左右,我沿着公园东边路径向北走去,一圈子下来,仅仅七八分钟的时间。公园真小!
   来到靠近门口的一座亭子里。亭子的基座比较高,站在里面,要不是楼房挡住了视线,整个公园的一草一木都可以尽收眼底。西边的天空红红的,高楼挡住了我和夕阳遥望的目光。很多人依旧在公园里享受着岁月的静好。此刻,时间似乎也放慢了脚步。眼前的场景让我突然想起了大伞下那三个正在打牌的中年男人,慢悠悠地喝着茶,半天才走出一张牌来。
   看成都,不必直接奔景区,沿街都是风景,一个有风景的城市,不仅仅在于建设,更在于城市的主人们,怎样把自己打扮成风景的元素。人文,永远是风景里的灵魂,成都的好,在于那种从不急切的格调,所以,我在成都行走,没有觉得疲累,反而增加了我不断寻找风景的欲望。
  
   二
   沿着原路返回,不再需要导航的提醒。三十分钟后,到了即将右转回宾馆的路口,我停下脚步,耳边有又一次回响起导游的话语:“成都一大怪,兔头炒来卖。成都人爱生活,兔头一年吃了三亿多。双流老妈兔头已然成了我们成都的一道名菜。”兔头真那么好吃吗?不如去尝尝看吧,我咽了咽口水。路边两家饭店门口的菜谱上没有兔头,旁边的小巷子里好像有一家酒馆,进去看看。酒馆面东,很小,小得我都没注意到它的名字。门口顺着人行道整齐地摆放着四张小圆桌,每张桌子边摆放着四五张塑料凳。非常简陋的小酒馆。
   “吃什么?”老板娘热情地招呼。
   我笑了笑没有吱声,抬脚走进酒馆。里面还有两张小方桌,桌边都围坐着客人。紧挨厨房的墙上贴着菜谱。
   “有兔头吗?”
   “抱歉,没有哦!”
   周围好像没见到有兔头的酒馆,我犹豫了片刻,“那就来一份干煸兔肉,再来一份辣椒炒干丝吧。”
   来到门口第二张桌子边坐了下来。第一张桌子上有了客人,好像是一家人,他们没有说话,都在细细品味着自己的美食。那个父亲模样的中年人,拿着鸡翅尖正在津津有味地咀嚼。三个人面前的碟子里细碎骨头和虾外壳已经堆得老高老高。
   过了一会儿,一对老年夫妇从我身旁走过。
   “来得早啊!”男的说。
   目光对着我,分明是和我打招呼。
   我赶忙放下筷子,回应人家,连说“早,早,早!”成都人的礼貌让我有了惊惶,可这份惊惶之后,感到心中有一股亲切的暖流在涌动,直到嗓子眼,觉得自己只是说了个“早”字,太过简单了。
   时间似乎真的很慢,已是晚上七点多钟,但天空依旧亮堂堂的。我的桌上已是杯盘狼藉,我不愿意过早回到宾馆,索性向西从另一条马路向南绕道走回宾馆去。
   向南过了三个路口,我拐弯向东。眼前的场面让我惊讶得差点叫出声来。整幢大楼一楼的沿街店铺全是小吃店,门前摆放着或三排或两排,或方形或圆形的桌子。看样子得有七八十张的阵势。那场面让我瞬间就明白蔚为壮观所形容的意境了。真壮观啊!我在心底慨叹着。许多饭店已经上客,食客们都在品味着自己心仪的美食和酒类。
   我从桌子的间隙中穿过。奇怪了,地面上竟然非常干净?这么多人,竟然还能如此安静?来成都之前,我只知道成都属于休闲的城市,我又感受到,成都还是一个想红尘之中能够保持安静和平和的城市。
   从偌大的露天食场走过,我还忍不住回过头来多看了几眼。但因肚子吃得太饱,要不然我真的想要加入吃货们的队伍中去了。
   到了路口拐弯向北,再过两个道口就可以到宾馆了。浑身汗津津的,小腿明显酸胀,再歇一会儿吧。人行道只有两三米宽,哪来的凳子啊?我暗暗嘲笑自己。哟,旁边不就有吗?店家的门口略微高出街道,供人上下的台阶铺着灰白色大理石,两边顺势做成可供行人坐下歇脚的石凳子。路灯下,石凳子黑得发亮。我走了过去,吹了吹,又用手抹了抹。真是奇怪了,竟然还是一点灰尘都没有。难道是店家下班时又一次擦拭过了?还是有人刚刚坐下歇过脚了?其实,我并不累,已经被成都的氛围弄得想把成都的颜色收入囊中。我觉得坐下可能会捕捉风景更细腻,一街的风景足够我慢慢记忆。
   晚风习习,身上凉快了许多。这时,从刚才经过的小吃一条街方向传来赵雷深情的歌唱《成都》。初夏的微风中,歌曲非常应景。
  
   三
   第四天下午,根据安排我们将前往宽窄巷进行寻访。其实,我对宽窄巷的兴趣并不浓厚。宽窄巷顾名思义即有两条巷子,一宽一窄,在商业化业已非常浓重的今天,宽窄巷能有什么特色可言呢?我家住在古城,离我家一公里的地方就是千年古镇。我曾无数次漫步古镇小街,对那儿的每一家店铺,每一个招牌,甚至每一声吆喝都了然于胸。宽窄巷又能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呢?
   大巴不好直接开过去,我们只能走过天桥才能到达。说实话,我恐高。六年前夏天的一个中午,我兴致勃勃地来到西安古城墙北门——安远门,想爬上城头一览古城墙的风采,但是爬到中途我还是悻悻然放弃了。原因是什么?恐高。现在让我爬上三层楼高的天桥走到马路对面,我真有些犯难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还是去看看吧。我深呼吸了几次,开始上行。我走在人群中间腿部还是有些虚软,天桥二三十米宽。终于走过天桥,我又一次深呼吸了几次。
   来到宽巷巷口,同行的三个人随着人流往前走。虽然是星期一的下午,但行人依旧很多。步行其中,我渐渐有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惭愧惭愧,我突然觉得自己就是那一只井底之蛙了。宽巷巷宽四米左右,里面的经营项目种类繁多。有售卖特色小吃、名贵家具、服装鞋帽的,有坐在巷边耙耳朵的……最有特色的是走到院中一边喝茶一边欣赏变脸表演的。不时遇到青年男女端着托盘热情邀请你品茶吃食,即便你品尝后欣然离开,他们也不急不恼,转身微笑着走向下一个过客。大约走到宽巷中部,我停下脚步前后望去,店家的招牌更是闪了我的眼睛。招牌真是奇了:它们形状不一、大小不一、颜色不一。再看招牌上的字迹,更是自由,全都随着店家的个性随意地跳跃在我们的眼前,就像闪着迷人的眼睛。
   “歇一歇吧!”我提议同行的赵老师和韩老师。熙熙攘攘的人流里能有歇脚的地方吗?我再一次犹豫起来。真有!看,前面两三米的那家叫做锦城首绣的店铺前不是有褐色的长凳子吗?方便,真是方便。这儿的凳子也非常随性,有店家门前的台阶,更有大树或花坛边上的石砌围栏。行人们累了,随处都可以找到歇脚的地方。
   过了一会儿,我们索性走进对面的一家茶馆,一边喝茶一边欣赏起变脸的节目表演。院子里、房间里足有十几张桌子,大多数的桌子边都坐着客人。客人真不少,听口音,好像还是成都人居为多数呢。
   第五天,十四日上午七点十分,我们乘班机返回。飞机起飞前,机舱里不停地播放着那首熟悉的歌曲《成都》。旋律舒缓、歌词简单,赵雷的演唱就像邻家的大哥一样。
   成都,再见了。
   下一次,我还会到你的街头好好走一走的。我把自己的成都街头一览整理一下,留住我对成都的第一印象。
  

共 36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作者“我”在成都学习,抽了个空去外面走了走。九里堤公园门脸不气派,里面只有一些树木和一方水池,七八钟就能走一圈下来。公园尽管小,尽管简朴,可一点也不防碍人们在那里跳舞、打牌、喝酒,享受着岁月静好。在沿路返回时,“我”想起吃一回兔头,走进一家小酒馆,小酒馆没有,只好来一份干煸兔肉,辣椒炒干丝。在另一个地方,却有个美食一条街,食客也很多,可地面干净整洁,人声也不嘈杂。对于宽窄巷子,“我”并不感兴趣,因为“我”家住在古城,“我”曾无数次漫步古镇小街,可当“我”到了宽窄巷子,让“我”感到惭愧了。这里让我开了眼界。作者抓住九里堤公园、小酒馆、露天食场,还有宽窄巷子,娓娓道来,看似闲散之笔,实则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一座并不繁华,却干净、整洁,充满了详和、温馨、朴素和人间烟火气的城市画面,令人读罢,有如临其境之妙感。文章也表达了作者对成都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好文,力荐品读,感受精彩。【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606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5-29 06:32:57
  文章结构完整,清新隽永,笔灵心慧,有快乐之状,不舍之情耀然纸上。好文,推荐品读。遥握问候丁老师,谨祝夏祺,精彩纷呈!
回复1 楼        文友:丁文书        2024-05-29 07:40:20
  谢谢湘莉社长!感谢您的编发与点评鼓励,您辛苦了!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5-29 08:14:14
  这篇关于成都的文章笔触细腻,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城市生活的点滴美好。从九里堤公园的宁静到小酒馆的烟火气,再到宽窄巷子的古朴,作者用独特的视角捕捉了这座城市的魅力。文章读来如临其境,让人对成都心生向往,是一篇值得细读的佳作。祝丁老师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丁文书        2024-06-04 16:40:47
  谢谢总编!
3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5-29 08:54:14
  成都的街头,值得走一走,九里堤公园尽管小,但人气很旺,打牌、跳舞、喝酒的处处都是。街上还有许多美食,让人享受口福。好文拜读学习,问好老师,敬茶!
回复3 楼        文友:丁文书        2024-06-04 16:41:29
  谢谢吴老师!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5-29 15:27:17
  成都适合闲游,在看似无趣的闲逛中,捕捉到了成都人的生活节奏和情态。雅致的生活,未必就是那些精当的器皿,精致的美食,只要融入其中的感觉,就是生活的感染。我这样感觉,丁老师的文章,就像成都的烟火气,袅袅款款,生别样的风趣。
怀才抱器
回复4 楼        文友:丁文书        2024-06-04 16:42:29
  谢谢怀才社长!几天眼睛不舒服,基本上没上网!谢谢您的鼓励!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