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浅析甜小嘻精品散文《全世界最好的礼物》(赏析)
前言
我有浏览江山萌芽栏目作品的习惯。小作者甜小嘻的优秀作品《全世界最好的礼物》成功地吸引了我。
“‘全世界’‘最好’的礼物”?这篇散文的标题是不是有点大啊?可也正是这点激发了我阅读正文的兴趣,我想看看这“全世界”“最好”的礼物是什么,看看所写的内容能否和标题相匹配。
俗话说,“好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有人说“好的题目是成功的一半”,今天,在江山文学网萌芽社团众多的习作中,是题目的吸引力让我首先选择了这篇。
当我怀着好奇的心态一口气浏览完,我的内心不由一动;随后,我又带着欣赏开始认认真真、一字一句重新“复习”了起来,并且真正地被小作者的精巧构思和发乎于心的真挚情感所打动;同时也因作品优美的语言和小作者的博闻强记而欣喜。再次阅读中,越发觉得,她对于散文创作的各种娴熟技巧犹如信手而来,而随心、随需而出的写作手法也不能不让我从心里赞叹——这是个厉害的小朋友。
鉴于此,我想浅谈一下这篇文章的出彩之处,以及阅读中联想到的在写作方面的一点点想法。姑妄言之,以此抛砖引玉。
独特的标题是文章的核心
我们都知道,一篇好的作品,如何能够快速吸引读者产生阅读兴趣,标题的命名至关重要。好的、合适的标题,它不仅承载着作品主题思想的高度概括;同时肩负着作品与读者感官意识形态的有效吸引和思想共鸣,有时候还能传递出某种招之欲来、呼之欲出的特殊情感色彩,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对作品产生先睹为快的强烈兴趣。标新立异也好,直奔主题也罢,哗众取宠也行,夸大渲染也可,其目的都是能够最大化激发阅读者对文本内容的阅读兴趣。可以说,好的、合适的标题,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
当然,如果仅仅有好的标题而文本内容一团糟糕,这作品肯定也是失败的,而且更容易给阅读者带来反感厌恶情绪。只有好的标题配合好的文本内容,方为锦上添花、画龙点睛之笔。
我们在创作作品的时候,一定要从文本本身的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上深思熟虑、精益求精,再从标题上痛下功夫,二者相得益彰,才会从外到内绽放出光彩夺目的光华。
而小作者甜小嘻在这篇散文的标题与正文之间,就搭配得恰到好处,这才使这篇文章突出了看点,绽放了光彩,而不至于因标题的刻意渲染放大使得与文本形成虎头蛇尾的脱节。接下来我们不妨具体来分析一下小作者这篇文章的标题:
假如,我们把这个标题的文字改为“最好的礼物”,大家仔细想想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凯特·格林纳威奖入围作者彼得·霍拉赛克,和美国作家鲍勃·布劳顿都有以“最好的礼物”为题的优秀短篇小说。无疑,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题目,能够很自然地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我从来不认为小作者甜小嘻以“全世界最好的礼物”为题就能够更胜一筹,可也的确是她这个“大题目”成功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随着媒体的广泛,各种更加奇葩的标题都不足以为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会感觉这个“最好的礼物”在某方面有了一种普遍性?虽然在礼物的前面已经有了“最好”作为修饰渲染,但仍然没有形成某一强烈的感官聚焦。甚至就像我上面提到的那样,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名家名篇?
那么,在“最好的礼物”前面把具体的时空界限加进去,变成“全世界最好的礼物”,这样的标题是不是就感觉有了特定的指代意义?而且这样命题明显把原来广义的某一概念聚焦在某一独特的意识形态当中,进而吸引读者的眼球和思想脉搏,由此产生强烈的追根究底兴趣;自然而然地,读者内心就会产生“咦,全世界最好的礼物?这到底是个什么特殊的礼物,还是全世界最好的”这样的想法,进而有了阅读的兴趣。
何况,读到最后会发现,这个标题还与结尾相呼应。
小作者甜小嘻在标题立意这方面,可以说是成功的,她牢牢地抓住了读者的好奇心理。
但是,哲学家黑格尔说过:“第一个把美女比做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重复那个比喻的是庸才,第三个重复那个比喻的是蠢才。”小作者甜小嘻的这个题目虽好,可我们还是不要为了题目而“题目”,被黑格尔批评了哦!
不过,说实话,小学、初中阶段,需要自由命题的习作不多,除非不是学校老师要求写的。所以,我们要写出一篇成功的习作,就得从更多的方面下功夫。
好的开头,是作品的导火索
标题很重要,而良好的开端也是成功的一半。
写文章,开头很重要。开头的方法有很多,就算做成一个专题都要说半天,什么总领全文式,什么开门见山式,什么自然铺垫式,什么悬念式,什么拟人式、起兴式、排比式……而不管我们使用哪种方式,最忌讳开头啰里啰嗦或者干扁无趣。
而甜小嘻这篇散文的开头,可以说言简意赅。她用一个问句直接点明主题,没有任何多余的文字;而且用疑问的方式开头,能够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使读者带着问题往下探究。
在习作中,有时候提出问题不是等待别人来回答的。在这篇《全世界最好的礼物》中,以问句开头后,小作者紧接着发挥出自己博览群书的知识特长,用几个排比句既回答了开头自己提出的疑问,又帮助读者铺垫阐释了开篇的意义。这样的表现手法娴熟而老到,是几十种优秀作文开头的方法之一。
小作者在提出问题之后,一方面通过冰心《荷叶·母亲》这首散文诗借景抒情、托荷叶赞美母亲的文章内涵,再用史铁生所写的《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这些优美散文的核心特点,最后加上孟郊《游子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意境,合而为一,重叠渲染关于母爱的定义,顺理成章、得体自然。这样的开头,很能给阅卷老师和读者留下好的印象。
谈到这里,我顺便说一个题外话题:其实我们要写出优秀的文章,离不开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多读书、多留心、多记忆,才能真正做到“下笔如有神”“胸中自有百万兵”的知识积淀,才会用日常积累的文字、素材来表达主题思想,写出适合于主题思想的优美文字,才会高度概括、高度凝练,心有所思、笔有所写,而不至于面对着题目搔头皮、挠耳朵最后仍然落得凑字数“写作业”的结果。
接下来我们继续分析文章开头的重要性。假设,小作者开头采用的是第三自然段:“去年母亲节前几日,班里掀起了一阵给妈妈送礼的热潮……”这样按事件本身自然发展的内容去写,这样写行不行?我说行!我相信许多写作者都会采取这样的方式去写,这本身没有错。但是,小作者为什么却把这段描写放在了后边,而是大费周章、另类独行,在前面采用了疑问句开头、排比句答复的创作形式?这,才是小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是值得学习的一种写作开头方式,是有心人总结的、多种优秀的开头之一。
其实,在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回过头来看看标题。这篇文章的标题本身有点大、有其独特性的内涵在里面,如果作者在文章的开头采用循序渐进的描写手法去写,首先在气势上就比标题矮了一大截,标题与开篇的衔接上就会出现明显的距离感,无形中会让标题产生一种微妙的假、大、空的感觉,阅读者也会有一种文章失真的感觉在里面,这就会导致整篇文章的厚度和高度被降低,进而影响整篇文章的质量。
作者应该是在创作之前,就已经胸有成竹早早布局谋篇,而不是在没有思考的情况下匆忙下笔想到什么写什么,这一点不仅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同时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事项之一——要养成制定提纲、通谋全篇的写作习惯。
营造事件,推动情节发展是写作的根本
任何作品都离不开开头、发展和结尾这三方面,但如何写,如何将作品写得条理有序、详略得当,如何写出属于自己的特点,这就需要锻炼,需要思维的突破和文字语言的驾驭水平。优秀的作者会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作为作品主题思想的诉求,最大化发挥出自己创作的特色。
在《全世界最好的礼物》这一文中,小作者没有采用常规的写作手法去写,而是别出心裁、另辟蹊径。比如在开头第三自然段中这样地描写:“许多同学都聚在一起商议送什么礼物。有人说,他要送爱美的妈妈一对耳环;有人说,他要送勤劳的妈妈一双手套;还有人说,他要送颈椎不好的妈妈一个舒服的靠枕……”“可是送什么礼物好呢?首先,排除从外面买礼物,这样既要花费许多爸妈辛苦挣来的钱,又落了俗套,没有新意……”
请问,上面列出来的这些语言描写,里面传递出一种怎样的信息给我们?
首先,我们先来看第一段话,“有人说”“有人说”“还有人说”,在这个排比句里面,我们特别要注意某些用词的意义所在有何不同。“爱美”“勤劳”“颈椎不好”。那么问题就来了,作者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词汇来作为送妈妈的礼物?我们知道爱美是每个女人的天性,而小作者也是女孩,这样我们就能体会到作者这是发自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但作者却借他人的想法把它表现出来,从个人的主观意愿转化为他人的意愿,反而更有效果。
其次,“勤劳致富”又是中国人古老的生活传统,是代表着广大人民最朴实的奋斗精神;最后的“颈椎不好”代表着天下所有为了生活而积劳成疾的劳动人民的痛苦,小作者小小年纪就懂得勤劳致富和广大劳苦大众的疾苦,忧天下之忧而忧,实乃难能可贵。
所以说,在这一组看似随意列举的排比句中,实则是经过作者用心思考后而激发出来的真挚情感见证。最后一段话留给我们的思考,则是对父母挣钱艰难,应该勤俭节约良好风气的真情告白,也是对现在有些孩子不知父母劳苦随意挥霍的无声谴责。
常言道,读文如读人,一个人的思想往往会在其所写的文章中不由自主表现出来,心无高尚情怀的人,写不出洪钟大吕的作品;心无阳光的人,写不出温暖如春的诗情画意。即使刻意为之,也无非是只有形而无骨的无病呻吟之语,干巴巴犹如鸡肋索然无味。
另外在文章快结尾的时候,小作者通过妈妈的回答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惊奇的转折。当小作者把自己辛苦制作的不同颜色的星星送给妈妈后,问妈妈是不是收到过的最好的礼物时,妈妈却说“它是第二好的礼物”。那么文章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此,我们按照正常的惯性思维逻辑,当小作者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一般情况妈妈都会说“是的,妈妈收到的礼物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礼物”这样的话语,但文中的事件发展却很是出人意料。正是这样的情节渲染,才真正引申到这篇作品的核心思想和内涵——在文章的最后,小作者运用转折的话语,把这一事件彻底推向了巅峰,呼应了标题。
精彩的结尾,是文章的点睛和灵魂
写文章一般讲究虎头、象身、豹尾三要素,意思就是通篇文章中的开头、中间、结尾三个关键部分要整体一致,不能出现开篇气势恢宏结果到了中间或者结尾步步走低,形成文章整体氛围的脱节和协调衔接上的不足。有许多文章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导致影响了作品的整体质量。而有的作品虽然开头感觉很平淡,但在叙述的过程中节节攀升,尤其是有些结尾出人意料一语惊人,也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其文章骤然出彩。
所以说,一篇好的文章,如何结尾很重要,它往往能够起到起死回生的精妙作用,这一点很重要。
甜小嘻小作者在这一点上把握得很好,结尾与标题形成了遥相呼应之势,既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难能可贵。在这篇文章的结尾作者是这样写的:“她又加重语气重新说道,你是上天赐给妈妈的,全世界最好的礼物。”
短短一句话,点明了整个作品的主题,也提升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内涵。是的,天下所有的儿女,都是父母最好的礼物,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珍贵礼物,同时也体现出人世间最值得深爱的母女情节和天伦之乐。
纵观全篇,我们不难发现,小作者刻意借用自己的内心思想和行为表现,几乎通篇都是以“我”为中心展开描写,但真正的目的,却是通过“我”来烘托母亲的伟大和无私的真爱,这种反向的烘托描写手法值得我们学习。
总体而言,这是一篇很成功的散文,江山文学网精品组给了这篇散文精品也说明了这一点。在这里为小作者点赞,祝甜小嘻同学在未来的写作道路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