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云水】尧山庙会(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云水】尧山庙会(散文)


作者:梦在何处 举人,3589.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17发表时间:2024-06-09 14:15:30


   在古老的尧山脚下,尧山庙会,如同一幅生动的民俗风情画卷,缓缓展开。它不仅仅是一场庙会,更是一场文化盛会,一场心灵的洗礼。
   尧山位于蒲城县北约25公里处,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峰。山上层峦叠翠,古柏盘崖,泉清如镜,奇石遍山,殿宇古朴典雅,历代石碑林立,摩崖题刻述古,文物古迹罕有,自然景观奇特。
   在这座山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庙宇—尧山圣母庙,主祀尧山圣母,也被称作“灵应夫人庙”或“尧山庙”。
   “尧山圣母”被认为是尧山地区至高无上的女神,非常神圣。尧山圣母庙的建筑群十分庞大,除了主殿外,还包括马王庙、牛王庙、文昌庙、药王庙、白马将军庙、送子娘娘庙、关帝庙、九天三圣庙等90多间庙宇。这座庙宇可以追溯到唐初,又经历了宋徽宗时期的扩建,并在2002年进行了最新一次修复。
   庙会的中心,是那座庄严肃穆的庙宇。香烟缭绕,信众们虔诚地焚香祷告,祈求神灵的庇佑。庙会不仅是信仰的表达,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身着传统服饰的老人,他们或吟唱着古老的歌谣,或讲述着尧山的传说,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
   尧山圣母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根据流传最广的说法,有一位女仙曾在尧山显现,她穿着华丽的衣服,骑着白马,当地的百姓向她祈求雨水和祝福,往往能够得到回应。因此,她在唐宋年间被敕封为“灵应夫人”。
   自唐代起,每年清明节都会在尧山脚下举办盛大的庙会,州府官员和民众均参与其中,庙会活动丰富多彩,如社火、古乐、舞狮等。尤其在清代达到鼎盛,群众参与范围广泛,约有三百平方公里。庙会期间,人们会前来求子还愿,庙内外人山人海,香火旺盛。求子时,人们会在尧山正殿为圣母叩头上香,心中默默许愿。如愿以偿后,还会回到庙中还愿,这样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二
   庙会的序幕,总是从那悠扬的唢呐声中徐徐拉开。随着晨曦的微光,尧山脚下的广场上,早已人声鼎沸。商贩们摆开摊位,琳琅满目的商品,从传统的手工艺品到现代的小玩意儿,应有尽有。孩子们的笑声,大人们的交谈,交织成一曲欢快的交响乐。
   此外,环绕尧山的村庄组成了十一个神社,其中四个神社负责轮流举办庙会和祭祀活动,这四个神社被称为“尧山四社”。它们分别为:延兴社、池阳社、陶池社、山杨社。每年清明前四五天,神社成员中的其中一个神社,就会从山上迎接圣母神像至社中供奉,次年的三月二十六左右,又将神像送回至尧山,以便下一个神社迎接圣母回家。四个神社每年轮流接神供奉,还要轮流承担举办庙会的责任,庙会期间,各神社进行抬神、接神等活动,每个神社都有自己的小庙,称为“圣母行宫”。在这一天,人们会把去年迎回行宫的尧山圣母像抬回尧山,进行极为隆重的仪式。在这个过程中,有各种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尧山大鼓、社火、戏曲表演等,以表达对尧山圣母的敬仰之情。
   记得五年前,清明前夕,我和爱人一起去上尧山,正好赶上声势浩大的尧山庙会。庙会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各种叫卖声、锣鼓声、唱戏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我最喜欢看的就是社火表演。首先,吸引人眼球的是“尧山大鼓”,只见鼓手们会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击鼓,节奏有强有弱,快慢结合。击鼓时,鼓手们会配合各种身体动作,时而掏腿,时而翻身,时而射跳,时而弓箭步姿态,我的心也跟着鼓声的节奏起伏着。有两个技艺高超的鼓手,还在场地中央表演起特技动作,如上马、骑马、倒立、跃叉等,这些高难度的动作,引起了围观群众的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将社火表演带到了高潮。
   接下来是踩高跷。只见表演者踩着高跷,步伐一致,稳稳地跟着音乐的节奏向前行进。其中一个艺高胆大的,在众人的热烈的掌声的刺激下,竟然表演起了难度高的动作。只见他踩着高跷,迅速转身,差点失去平衡,周围人唏嘘不已,他却稳住了将要倒下的身体,稳稳地站立,微笑着向惊魂未定的观众招手。观众被他滑稽的动作逗得哄堂大笑,他又在观众的喝彩声中进行着下一个节目—叠罗汉。这是由六个人进行三层的叠罗汉表演,只见下面五个人的背部呈水平状,中间两个人每只脚对齐,形成稳定的基础。接着,他们还要相互配合,展现出罗汉晒肚的场景,或追逐彩蝶等场景。我不仅为演员们精彩的演技所震撼,这并非一日之功所能达到的表演境界,不知他们要付出多少汗水,练多少次,才能在台上表演如此熟练。
   其实我小时候也喜欢踩高跷,村子里男孩子们踩高跷的样子让我羡慕不已,我也缠着让父亲给我做一副高跷。父亲拗不过我,只好给我用木棒做了一对高跷。父亲将高跷给我绑在腿上,一手搀着我,让我慢慢试探着往前挪动。结果父亲刚一松手,就听见“叭”的一声,我的整个身体重重地向前倒去,来了个狗啃屎。脸和胳膊都蹭破了皮,嘴都磕出血了。我哇哇大哭起来。父亲见状,赶忙跑上前将我扶起来,为我擦去脸上的土和眼泪,又用火柴皮贴在流血的地方,还端来一杯水让我漱了漱口。虽然摔得那样疼,但还是忘不了让父亲继续扶着我学踩高跷,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父亲的耐心指点下,我坚持不懈,最终学会了踩高跷。当父亲放手让我独自踩上高跷的那一刻,我内心别提有多么激动。从那以后,我不再羡慕别人踩高跷了。相反,那些不会踩高跷的小朋友,又羡慕起我来了。
  
   三
   正当我看得入迷,不知谁喊了一声:看,血社火来了。我连忙转头,只见那些血社火的表演者,身着鲜艳的戏服,脸上抹着夸张的油彩。他们或扮演着历史上的英雄,或扮演着民间传说中的神灵。在锣鼓的伴奏下,他们舞动着双臂,扭着腰身,仿佛穿越了时空,将观众带入古老而神秘的世界。
   血社火的表演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那些“血淋淋”的场景。演员们用特制的道具和化妆技巧,模拟出受伤、流血的场景,这些场景虽然逼真,却并不让人感到恐惧,反而让人感受到一种悲壮和力量。在这些场景中,我看到了人生的坎坷,生命虽然脆弱,但更有坚韧不拔的一面。
   更令人震惊的是那些高高耸立的“芯子”。这些芯子高达七八米,分四五层,芯子上系扎的小孩多达十四五个。他们身着华丽的戏服,扮演成戏里的人物,呈现出惊险优美的造型。他们或站或坐,或手举长枪,或在上面踩着单车。我看得心都快跳出来了,真担心那些小孩会一头栽倒下来。人群里不住地发出一阵阵唏嘘声,一双双眼睛全都聚集在那些芯子身上。而芯子上的小演员们,却一点也不在意。他们依旧表演着各种动作,将一个个历史故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随着芯子的车辆缓缓驶过,秧歌队的演员们,也迈着轻快的步伐走来了。他们身着节日盛装,脸上洋溢着动人的笑容。随着锣鼓的敲击声,他们或手执彩扇,或挥舞彩带,或肩扛花伞,或腰系彩绸,随着音乐的节奏,踏着轻快的步伐,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秧歌的舞步简单而富有韵律,既有模仿农耕劳作的朴实动作,又有舞蹈的优美和流畅。舞者们或弯腰,或跳跃,彩扇翻飞,彩带飘扬,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舞台上的秦腔表演得正精彩,杂技、舞狮、舞龙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每一场表演都让人目不暇接。演员们精湛的技艺,观众们热烈的掌声,共同构成了庙会最动人的风景。
  
   四
   我跟爱人还沉浸在精彩的表演中不能自拔,谁料肚子却“咕咕”地叫了起来,似乎发出了强烈的抗议。我们环顾四周,各种各样的小吃琳琅满目,吸引着无数食客们的目光,也成为庙会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摊位上,各式各样的小吃一字排开,蒸笼里热气腾腾,油锅里滋滋作响,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
   这些小吃,有的是传统手艺的传承,有的是地方特色的展现,它们构成了庙会上最生动的风景线。
   卖糖葫芦的师傅,将一个个红彤彤的糖葫芦串在竹签上,晶莹剔透的糖衣包裹着酸甜的山楂,让人垂涎欲滴。还有那热气腾腾的豆脑花,嫩滑的豆腐配上鲜美的汤汁,撒上葱花、香菜和辣椒油,一碗下肚,暖意融融。在另一角,油炸的麻花、油条、油糕等小吃,金黄酥脆,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而那些传统的面食,如煎饼、肉夹馍、凉皮、米皮、扯面、饸络……等,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老一辈人带着孩子,一边品尝着小吃,一边讲述着那些小吃的故事和记忆。孩子们则睁大好奇的眼睛,聆听着,品尝着。由于天气有点热,看到那冰凉酸爽的凉皮,我瞬间胃口大开。爱人也被吸引住了,索性坐在小摊前,我们俩饱餐了一顿。酒足饭饱之后,我俩还没打算回去,又坐在戏台下看起戏来。
   不知不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庙会上的人还迟迟没有散去,人们谁也不愿意错过这场民俗风情的盛宴。庙会的夜晚,灯火辉煌,热闹非凡。人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当地的特色小吃,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温馨。夜空中,烟花绽放,照亮了整个夜空,美轮美奂。
   尧山庙会,是一场民俗风情的盛宴,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聚会,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它让我们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根植于民族血脉中的文化,永远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传承。
  

共 36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一篇介绍陕西蒲城尧山庙会的精彩散文。作者之所能很好地把握庙会的特色表演、特色历史文化,特色美食和特色感受,是因为作者始终怀着一颗热爱家乡的赤心。于是尧山庙会的美丽画卷,便在人们期待的唢呐声中展开。先是欢声笑语组成的人流,再是庙宇拜佛上香人的特写。尤其是"尧山圣母庙”的前世今生,不但承载着人们的习俗,也传承着敬仰。尧山四社,引人不止于各种表演,而是作者触惊生情后所忆起的,父亲对自己的鼓励和帮助。血社火的精彩表演引人注目,其它表演也栩栩栩如生,美仑美奂,秧歌、秦腔表演,舞龙舞狮,诱人美食,漂亮的庙会夜景等,也都在传承美不胜收的文化,太平盛世,人们安居乐业,幸福快乐或许比什么都重要。这也彰显着不同的地方特色,民生民俗,让读者共鸣不已。欣赏老师佳作,推荐共赏,感谢梦在何处老师带来的精彩佳作,感谢老师不变的支持,祝老师文丰笔健,六月好心情,期许无限!【编辑:华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09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华为        2024-06-09 14:16:46
  一幅灵动的画卷,美不胜收,情深意浓!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2 楼        文友:华为        2024-06-09 14:18:30
  再品佳作,在移步换景中,让人仰慕这处风情,更慕这里的人们幸福无边!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回复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06-09 20:48:43
  再次感谢华为老师的品读文字并作精彩的点评,辛苦了,敬茶!祝老师开心快乐每一天!
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6-09 17:27:23
  尧山庙会,历史由来已久,文化底蕴深厚。尧山庙会是为纪念尧山圣母而设的,尧山圣母庙建筑群宏伟壮观,香火不断。这里不仅有庙会,还有各种文化传统习俗展现,像踩高跷、血社火表演,热闹非凡。更有那各种美食吸引着人们的味蕾。文章构思精巧,笔触自然而然,细腻生动,生动有趣,氛围感浓郁,让人身临其境。好文章拜读学习,感谢梦在何处老师带来的精彩佳作,感谢老师支持,祝老师端午节安康,佳作不断。
淡淡的云彩
回复3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06-09 20:53:13
  云彩老师说得很对,尧山庙会,历史由来已久,文化底蕴深厚。庙会期间,有各种文化传统习俗展现,热闹非凡,同时也增强了人们的文化交流。感谢社长一直以来的支持与鼓励,辛苦了,敬茶!祝老师创编愉快!端午节安康!
4 楼        文友:千秋万里        2024-06-09 19:36:51
  尧山庙会的盛大,热闹,通过老师的文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在银屏前游览了一次庙会。谢谢老师。祝老师创作愉快!
回复4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06-09 20:57:03
  千秋万里老师说得很对,尧山庙会盛大、热闹,增进了人们的文化交流,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再次感谢老师百忙之中品读文字,并作出如此精美的点评,辛苦老师了。祝老师创作愉快!端午节安康!
5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06-09 20:46:04
  感谢华为老师的精彩编案,老师的编案有力地诠释了文章的主旨,辛苦老师了,敬茶!祝老师创编愉快!生活开心!
梦在何处
6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4-06-09 22:15:51
  一篇有关庙会的美文,读之令人耳目一新,好似随着老师的文字,也赶了一次庙会。文章视角独特,题材新颖,接地气的美文,总是感人至深。感谢梦在何处老师的分享,葳蕤问好老师,祝老师写作愉快,精彩继续!
春草葳蕤
回复6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06-10 08:34:49
  感谢葳蕤老师百忙之中品读文字,并做如此精彩的点评。尧山庙会,声势浩大,既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交流,又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使人们产生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再次感谢葳蕤老师,祝老师创作愉快!端午节安康!
7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6-10 19:20:46
  梦老师将家乡的庙会写得富有神韵,场景生动,富有吸引力。恭贺梦在何处老师佳作获得精品!期待更多精彩佳作。
淡淡的云彩
回复7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06-10 20:01:45
  再次感谢云彩老师一直以来的鼓励与支持,辛苦了,敬茶!祝老师创编愉快!端午节安康!
8 楼        文友:微波        2024-06-11 11:59:33
  品味底蕴深厚的陕西蒲城尧山庙会!欣赏老师精彩的文章,学习老师精妙绝伦的写作文笔!祝老师端午节快乐!
回复8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06-11 12:09:03
  感谢微波老师品读文字,并做精美的点评。老师的文章真情感人,让人倍受感染。再次感谢老师,敬茶!祝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开心!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