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夜校 回复本帖
江山夜校

江山夜校 白丁

  • 74

    主题

  • 97

    帖子

  • 89

    积分

【江山夜校赏析】2023年第5讲:绝品小说《守》赏析

2023-12-09 20:38:55

【江山夜校赏析】2023年第5讲:绝品小说《守》赏析



淡雅晓荷社团

https://www.vsread.com/assn/st-637.html

绝品小说《守》

https://www.vsread.com/article-970633.html

 


【作者/至简至爱】

作者简介:至简至爱,原名李素文,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人,小学语文教师,孝感市作协会员,曾发表散文、小说若干。

https://www.vsread.com/index.php/space/myspace?uid=81043&lm=1&zlm=0&pn=2

【主评/狮子山中人】

狮子山中人,原名刘守志,曾用笔名“行走在文字边上的人”,“在文字边上行走”。多年以来,一直从事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出生于狮子山下,生活、工作在鄱阳湖边上。业余勤于写作,系中国都昌·鄱阳湖文学研究会会员,作品多发表在地市报刊和《中国作家网》等网络平台。2023年进入江山文学网,现在晓荷社团任职编辑。愿驻守江山,守候晓荷。

https://www.vsread.com/space/myspace-101225.html

【副评/阔以】

本名:熊燕,1973年1月生人,江西南昌人,从事国企管理工作。先后在全国与省级行业报刊、市级信息日报上发表新闻稿、散文数十篇。2023年3月加入江山文学网《淡雅晓荷》社团。

https://www.vsread.com/space/myspace-100457.html


【副评/芹芹森】

个人简介:网名芹芹森,真名黄驿雯,女,大专文化,出生于1975年,系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人。于2021年在江山文学网注册,从2023年元月起正式加入晓荷社团。四川省达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江山文学淡雅晓荷社团散文主编。纸刊作品先后发表在达州晚报和巴山文艺、巴山作家等刊物上,网络作品多数集中在江山文学网。

https://www.vsread.com/space/myspace-96849.html

【主持/易辞】

各位夜校的文友老师们,晚上好。
  我是易辞,这次赏析课的主持暂时由我代替。今晚赏析的是淡雅晓荷社团作者至简至爱老师的绝品小说《守》。
  上课时间开始,那么话不多说,先有请至简至爱老师来分享一下她的创作谈。
大家欢迎至爱至爱老师!【鼓掌】


 

   我是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特别关注自己熟悉的那片土地上的人和事,所以,我的文字差不多都是表达乡土情怀的。

   起心动念写《守》这篇小说,源于一次和母亲的交谈。母亲说村里的地大多承包出去种莲藕了,说家里的几亩地她自个儿也种不了,想承包却因为连成片的几个乡亲中有人执意不同意而搁浅。母亲话语里有些惋惜和遗憾,她觉得于她这种留守的老人来讲,既然种不了地,又不能让地荒废着,能承包给人种,也是两全其美的事。

   其实,好几年前,村里的田地就有了一个趋势——不种稻谷,改为养殖。人们圈地,开挖成方塘,养鱼、虾、蟹,以求更多的收益。后来有建莲藕基地的说法,于是有外乡人来我们村包地种莲藕。我曾多次行走在我们村新建的平坦又宽阔的水泥道上,欣赏一眼望不到边的田田的荷叶以及耀目的荷花。荷田的美到底不同于禾田的美,但欣赏之余的我,不觉有了一些思考:我们所在的镇子到底是个农业大镇,本是种小麦稻谷的,这一旦被莲藕成片占据是否有其的不合理性?以收益大小来确定土地上的作物,是对还是错?

我走访了几位不愿割舍稻田而去随大流的乡亲。乡亲们并没多少文化,他们给出的理由很简单:“都去养虾蟹,都去种莲藕了,我们吃什么?拿钱去买粮食终究没有自己生产粮食来得牢靠。”“我种地种惯了的,每天不在土地上劳动,心里不踏实。”

从他们朴实的话语里,我深刻感受到他们对土地的那份热爱,对国家的那份责任以及在这个更新换代格外快节奏的生活里的一份坚守,从而让我更坚定了以此写一篇小说的想法。我脑海里放电影般翻涌着一个一个熟悉的农村人的形象,这些形象不断地叠加,剥离,重合。最终,“叶守城”这个名字脱颖而出,一个勤劳、顾家、把全副心思交付土地的责任感强烈的鲜活的农民形象跳脱出来。我想塑造一个没多少文化却有着朴实理念的农民,书写他对土地的那份执着以及一份从某些角度来讲的不合时宜。

文学创作到底是一种生活的再创造。故事的架构虽然有了雏形,但人物形象该如何凸显出来仍然需要用心琢磨。比如选材角度、材料的精炼与否,叙事的方法、文词的使用等等。我只是一个喜欢文字的爱好者,没有经过专业课的学习,只想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写出最真诚的文字来。

  《守》这篇文字我写得是比较顺的,社团的老师们对这篇文字给予了肯定的评价,但我知道其间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感谢江山对我这篇文字的肯定与厚爱,感谢绝品组各位老师的不吝赐教,感谢我们晓荷社团老师们通力合作和大力支持。是你们,让《守》更精炼,更丰满;是你们,让《守》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是你们,让我更加坚定了文字的信心。衷心感谢大家,感谢大家的帮助。


【主持/易辞】

  感谢至简至爱老师带来精彩的创作谈,那么看完创作谈,主评狮子山中人老师又有怎样的解析呢?
  大家欢迎主评狮子山中人老师!【鼓掌】

 

11月18日晚上,我托着灯光、捧一缕月色,乘上穿过小区草坪内桂花树上那绿色枝叶间的空隙,借着从窗外俏皮进来的明亮。正在翻看着上午在“聚园茶座,参加科普黑茶文化”时,新局抓拍的一张张精美瞬间的照片,自我欣赏、自我陶醉时候,江山淡雅晓荷社团社长何叶微我:“老师在吗?”我回道“在。”社长何叶继续说:“有空整个赏析课讲呀。”我回道:“行。”接着她就给我发来了一个写赏析课文章内容的链接,并且告诉我是“去江山夜校讲”,另外还发了一个链接,而且把需要注意的事项简要做了个介绍。

后来,等我一打开江山夜校的页面之后,还真是感到压力山大,面对江山文学里的诸多创作大佬,走在文学路上的前辈和老师们,我内心确实诚惶诚恐,有种高处不胜寒的颤栗。人家常说:“一诺千斤”。受淡雅晓荷社团何叶的委托来讲这个课,只好班门弄斧了,与江山的老师们,分享一下学习至简至爱老师小说“守”’的读后感。评文谈不上,只好关公面前耍大刀,献丑了。诚望老师们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先鞠个躬,谢谢了。


一、一块从天而降的大陨石砸出了小说的主人公叶守城

小说“守”写的是一个二十五岁的上门女婿叶守城,来到朱家垸。四十年如一日,开始守着老婆梅珍,守着朱家村那几百户人,守着瀚海爹,守着自家的那几百方土地。守着守着:老婆去了上海带孙女;朱家村那几百户人,后来只剩下他和瀚海爹俩在村子里生活,人家都上镇进城了;最后给瀚海爹送酒送饭都不用了,连瀚海爹也走了;还有朱家村别人家的那些土地,都去养虾蟹,建莲藕基地了。而叶守城呢?面对朱家垸管事的朱光强,多次要求叶守城把自家那几百方地,也高价租出去。还能我的土地,我作主,继续守在朱家村,守着他的那几百方地吗?叶守城的心里,装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和对农耕土地的深深执念。

当我只粗略地浏览过后,叶守城这个名字就非常清晰地、丰满地,像作者写的“大陨石”一样砸入了我的脑海,不是作者笔下的“在地上砸出那么一个坑来”,而是在我的阅读时刻,通过我的感知细胞“不展不移,焊在、杵在、倔强得安然”,直接展现在我的面前。不,应该是在所有读者面前。作者没有采取藏着掖着的手法,直接把小说中主人公叶守城摆了出来,放在“几十年如一地蹲守朱家垸的某一个角落”里,用“从天而降”“麻头怪脑”等形容词,还有“蹲守”“砸出”等动词来描写。从而一位执着的、坚守的、实在的、朱家垸中小人物叶守城被和盘托出,完美地从作者文中的“角落”里,给领到了读者的前台。

这是小说开篇第一段中的内容。作者用一系列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像戏曲中演员出场一样,来描写叶守成的出场,没有欲抱琵琶半遮脸,而是非常自然地用不到一百个字的精美组合,开了一个好头,极其成功。我在和名作家交流写作的时候,特别是编辑先生,他们说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来稿,邮箱都时时超负荷不能运转,如何从海量投稿中去甄别,筛选质量上乘的稿件呢?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投稿,都一一从头到尾都看完,先看开头,再看末尾,文章有“凤头豹尾、猪肚子”一说。如果投稿的文章,连开篇五十个字都没办法看下去,后面就不用再看了。

作者至简至爱,用一系列引人入胜的修辞手法,直接“从天而降”给这篇小说制作了一个好的开头,大陨石似的叶守城闪亮登场了。小说的名字、主人公的名字,与“从天而降的大陨石”的厚重“守”高度叠合在一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作者成功地运用人物对话,紧紧地扣住了所要表达的主题“守”

主人公叶守城出场以后,接着作者进一步,用时间穿越式方法,倒回去继续介绍着叶守城。一位起初并不招人看好的上门女婿,从25岁到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65岁,四十年过去了,他用了四十的时光、力气和决心,“硬是盘熟了那些冷硬的土疙瘩,柔软了那些同样冷硬的人心。”读到这里,一个硬是,一个柔软,你不得佩服作者至简至爱把握文字的娴熟技巧,还有运用语言的得心应手,以及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这时我又想到一位资深作家,在讲到写作时,他曾语重心长地说,作家就是要把身边发生的事、事件中的人物,用文字的形式,把口头语言书面化,用文学的手法,串连起来,这就是文章。文章反过来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启迪,带来变格和创新,以及思想上的正能量。没有经过自身体验写出来的作品,坐在办公室里空想,不去深入生活的作品,不接地气,没有生命力,会枯燥无味。

写到这里,小说中第二号人物出场了,采用的是对话。此时,叶守城正端着一海碗米酒跨进瀚海爹的门槛:“叔!”这是作者运用对话的形式,一个与叶守城的邻居瀚海爹,一句“又给我送东西来呀?”还有“这不,还有我吗?”以及瀚海爹“甜,是那个味”给叶守城能“老吾老,能及人之老”的优良品德,连丧失劳动能力的隔壁邻舍他都能做到,难怪作者在开篇第二段末尾,用柔软了那样同样冷硬的人心,恰当诠释叶守城在朱家垸的忠孝义,对他的人品进行了定位和升华。作者还通过叶守城与瀚海爹的对话,介绍了叶守城种了糯米,自己手工制作的糯米酒,地没包出去,“种了五百方,我用刷谷机刷出来的。没打过农药,无污染,纯天然。”我读到这里,一位对土地怀有深厚情感的农民,面对高出种稻谷数倍收益的租金,他能从远视的眼光来拒绝包出去,发出“管他呢,我的土地我做主。”的呐喊,真的难能可贵。这是对土地的深厚情怀,这又是对农耕的们比挚爱。

至此,小说的第一部分,用大量文字,以叶守城和瀚海爹对话的形式完美收官,让读者置身于两个人物,一说一回的意境之中。对话简洁明了,作者运用自如,有充分的语言驾孥能力。

小说的第二部分,写叶守城给在上海带孩子的老婆梅珍去镇上寄糯米,路遇朱家垸的管事人朱光强,又被问到“您看,那地......”叶守城斩钉截铁地说“不包!”也是对话的方式;还有第三部分和老婆梅珍的对话,去上海带孩子,以及把土地出租,放着一亩一千好几的收入不松口,都是对话的形式,包括第六部分和结尾也是如此。这是作者至简至爱在这篇小说中最大的亮点,对话贯穿全文, 运用非常成功,与“守”形成了空间上的呼应。

小说的第四部分,作者运用夹叙夹议,穿插虚实结合等抒情描写的手法。用春、夏、秋、冬四个精彩优美的片段,像是叶守城自述性的,又像是作者自己陪同读者一起,在朱家垸生活过的四十年风风雨雨,包括和梅珍的爱情,还有一条跟着的狗。“那一刻,这片属于江汉平原的田野一下子变成了他们仨的私有物。”叶守城太熟悉朱家垸土地的“边角,知道每块地的姓名,知道每一块地的肥廋,知道好种易活的油菜的喜好,知道麦子的挑剔,黄豆的随意。”还有“一到春天,满眼的绿以惊人的速度在一展平阳的田野上铺开。”这铺开两字,能让人置身其境;“初夏的金黄是得甜的,是最最愿意叫人忍不住深呼吸的。”像这样的句子俯首皆是,作者可谓信手拈来;还有秋天的汗水味,秋天的黄,以及冬天的年轻,雪水来滋养冬天;梅珍总是跟在叶守城的身后,跟在带着一条狗的身后......这第四部分写得多好,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叶守城,享受了一遍朱家垸,秀美的山水田地所在的边角,免费游览了一遍江汉平原田野的丰饶和富裕,一起重温了叶守城和梅珍的美好爱情,以及农村以前农耕时的烟火味,浓浓的乡情。没有你我露骨的缠绵场面描写,只要一句梅珍说“回家吧,还有一只鞋底没纳好呢!”这夫妻间的恩爱就够了。

我跟随作者笔下的镜头,怀着喜悦,粘上叶守城脚下的电三轮,来到了小说的第五部分“叶守城在一道堤坝边勒住了电三轮的缰绳。这是一条围住养虾池的堤坝,不远处还有同样的堤坝,那是养蟹人筑起来的。”还有“他们一律定好大片在片水稻田的家,深挖,高筑,注水,然后投喂虾苗蟹苗。”看看面对和种水稻六位数、五位数收益上的差别,瀚海爹对叶守城一问“干嘛不也顺应时势,挖塘养虾蟹。”叶守城的回答“能一背子养虾蟹吗?能人人都养虾蟹吗?都不种水稻吃的大米哪里来呢?就算可以买,那倘若无处可买了呢?”这惊天一问,从一个上门女婿的口中问出来,让我对作者构建的,这篇小说中的灵魂人物,叶守城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也对小说要表达的主题“守”,能领悟到更深层次的境界。由莲藕种植基地,再到养虾养蟹,叶守城凭着对朱家垸这一亩三分地的无比热爱和深深的依恋,一句“我的土地,我做主。”始终不为短视的眼前利益,超高的租金所动。叶守城真得用行动像作者在小说开头所写的那样,他就像一块从天而降的大陨石,在地上砸出那么一个坑来,四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朱家垸这块土地上,不展不移,还是一个“守”字。


三、通过多个场景描写,增加了小说的美感

小说首尾呼应,人物对白自然流畅,通篇紧紧扣住一个“守”字。小说第一部分以叶守城给瀚海爹送自己亲手种的,没有打农药的,自己用刷谷机刷的,纯绿色的,自己亲手酿制的——糯米酒,还是那个味,瀚海爹的“甜”开头;快到结尾的第六部分,又以叶守城给潮海爹送晚钣遥相呼应。叶守城守得人心、守得初心、守得敬老、守得始终如一,小说结构严谨,主题突出。一个以前有几百户人家的村子朱家垸,一个江汉平原角角落落都铺满绿色的田间地头,如今却看不到遍垅的金黄,随处都是一方田藕基地,放眼尽收养虾蟹的堤坝。而今只剩下叶守城和丧失劳动能力的瀚海爹两个人在相守,还有叶守城和他那“我的地我做主”的一方土地在坚守,读来令人悲壮,荡气回肠。

从叶守城和瀚海爹的对话场景描写中,能了解到主人公叶守城自25岁来到朱家垸,经过四十年的坚守和付出,也快70了。一路走过来,他硬是用力气柔软了冷硬的人心,盘熟了坚硬的土疙瘩,收获了和梅珍的爱情。他和千万个农民一样,对土地有一种浓厚的、挥之难去的感情。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有了土地就不用饿肚子。叶守城本可以和老婆梅珍一起在上海带孙女,像老婆梅珍讲的,儿子家也宽敞,一家五口在一起多好。可是为了心心念念的,选择的这块心怡的土地,背井离乡来到了这里,结果呢?开阔的田野也突地站立出许弱多多方正的土包包来,被割剧,被分裂,被摧残;还有那个时候,完完整整属于他的梅珍,羞涩而美好的梅珍,后来被儿子占据,被孙女......变了,都变了。

叶守城开始守着羞涩的、八年没生孩子的梅珍的爱的场景描写,结果老婆被儿子享受了,不但被儿子独宠了,后来还被孙女给叼到上海去了。他想着儿媳妇要是能再生一个带把的,如今国家政策好,鼓励生二胎、三胎,再说他守着“可女娃娃就像那河里的无名籽,没有根!” 的念想,而老得弯成了一张弓的瀚海爹一问“女娃娃也金贵呢!”还有“有根又么样呢?”“根呀,绊人手脚呢!守城啊,我人老了,糊涂,你可不能和我一样糊涂呢!你想想悄自个儿,你可也是你父母的根呢!你父母给你取这个守城的名字,你可曾为他们守住了什么呢?你又能守住什么呢?”

几百户人家的朱家垸,如今只剩下了一个瀚海爹与叶守城相守的场景。不!是叶守城与瀚海爹相守。恰恰是这位活得通透的瀚海爹最后一问,让叶守城自己也发出了,颇为末路英雄项王过乌江时的悲壮:“我能守住什么呢?”守人,连老婆梅珍都去了上海,他在朱家垸马上就要成孤家寡人了;守田、守朱家垸自己的那几百方地,人家的田地早已经成了朱光强手里堤堤坝坝的莲藕基地,养虾蟹了......

小说以潮海爹悲哀离去的场面,叶守城对四十年坚守的“守”的迷茫,而收了一个令人哀痛、令人叹息、令人深思的结尾场景。尽管这个结尾不是雄纠纠的、气昂昂的,与开篇的“从天而降的大陨石”,叶守城的出场气势相比,却是有些落寞、有诸多的无奈,但也不失为另一番意境上的完美,带给人们无尽的思考。


四、小说“守”的成功,在于作者构建的人物形象丰满

文学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作者就是要能把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人和事,以及事件发展中的人物语言、动作、表情、情感、环境和思想,经过艺术加工、提炼,用书面语言串联成句子、段落,最后形成文章,这就是写作,其中构建人物是关键。

小说“守”中出场的人物,一共有四位。他们分别是主人公叶守城、瀚海爹、梅珍和朱光强。作者刻画的这四个人物,个个丰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作者像极了是把座落在江汉平原,朱家大垸村庄近四十年的时代变迁,自然村落的慢慢消失,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这种大环境下的乡情,与之相陪衬的是,唯独叶守城的坚守一直在,非常成功地运用对话的形式进行了深度的加工和广度的浓缩。

先来看小说“守”中主人公叶守城。作者对于他是上门女婿身份,一笔带过。叶守城所在的是朱家垸,当他去给在上海带孙女的老婆梅珍,寄自己种的没有打农药的糥米时,遇到一个住在镇上,却能管上朱家垸几百户人家的朱光强。一个姓叶,一个姓朱,读者也能从姓氏叶上猜出来个七七八八。我看过很多写上门女婿的小说和电视剧,小说“守”中的上门女婿叶守城的人物构建是相当成功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安排的人物不多,但是每个人物的出场,布局都相当自然,个性鲜明,能运用灵动的语言,通过对话表现出来。对于朱光强这个人物,作者就是用了“又被朱光强截住了”“守城叔,驮着米这是要到哪里去?”“姑还在上海带娃?弟以添了个小的吗?”一个“又”字,一个“截”字,就把人住在镇上,但不妨碍他处理湾子里大大小小的事情”的朱光强。他能管事的性格、能力、甚至霸道,给介绍得清清楚楚。顺带把小说中第四个即将要出场的人物梅珍,加上第一次叶守城给瀚海爹送酒时,讲到给在上海带孙女的老婆,送自已种的糯米,再次把叶守城的老婆推到了读者面前,为下面叶守城和梅珍夫妻间的家事、情感渲泻作了铺垫。也通过梅珍与叶守城的对话“以前的味道,以前的味道,这日子早不是以前的了”,“你就是不开化,死脑筋”,进一步拓展了小说的主题。一个周围的事情都在不断的变化中,而唯一不变的,就象小说开头所写的那快“从天而降的大陨石”,砸出了一个坑,不展不移,焊在那里,杵在那里,倔强得安然,却还是叶守城的“守”,一直在。

直到小说的最后,写到瀚海爹的离世,一个几百户人家的村子,只剩下一个还在坚守的叶守城。叶守城的老婆再次登场一问“你到底来不来唦?你这犟脑壳哟,你一个人在那里,就不怕鬼打?”叶守城依然没有回答。他被天空飞过的雁阵吸引住了。读到这里,能感知到作者仅用廖廖数语,就把一个农村女人梅珍婉约动人的优美形象,夫妻间的恩爱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没有因为叶守城的坚守,与梅珍不在一起而感到陌生,彼此间有心灵上的牵挂、厚厚的爱意,没有娇揉、没有造作,纯纯的、清新的,朴实的情感一一跃然在读者面前。好像是和读者在进行对话,有一种轻松的身临其境之感。这不能不说是作者对人物语言的使用,人物形象构建上有独特的功夫。


五、小说有待进一步提升的地方

文学作品就是作家凭借自己一双犀锐的眼睛,通过对生活、社会现象的细致观察,去捕作时代变化的气息。从而得出心灵的感知、感悟,用自己的一支笔去写。不,现在可是用键盘,或者是手机去不断地点击成文字,反复修改、酝酿、提炼出来的精华之所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章小说。因此站的角度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个人认知上的不同,所写出来的作品也有不同,所以就即使是大家写出来的作品,也应该有可以去提升的地方。

小说在写人住在镇子上却不妨碍他管着朱家垸大大小小事情的朱光强身上,还可以多着些笔墨,来提升小说的主题“守”的内含。作者只用了“又被朱光强截住了”,还有朱光强“摁住了把手”,以及两个人的对话,显得单薄。事实上在这个租与不租的事情描写上,还有很多空间能进一步来营造故事的发展,彰显出朱光强的霸道和他的不守,与叶守城的守作为陪衬,甚至让情节一波三折,更加复杂些,来突出主题。

再说在写叶守城和老婆梅珍的时候,两个人一直是隔空对话。送糥米是隔空对话;两个人的八年爱情,也是叶守城回忆式的,单个的念想;还有老婆梅珍两次问叶守城去不去上海,这些都是隔空对话的形式。如果能把两个人的生活放在一起来写,去写他们俩共同的、纯美爱情,在叶守城去不去上海的问题上,为继续坚守几百方田地,彼此间爆发一次感情危机,或者制造一些情感上的矛盾,小说会更接地气,生活气息会更加浓郁。对于小说“守”的主题,也能达到进一步提升的作用。尽管对话很成功,但毕竟是不在一起的,有距离感。

最后一个是在小说的架构上有待去提升,缺少一种张力,小说在这方面还可以加大些力度。特别是在小说的末尾,如果能把叶守城放到他守的那几百方,江汉平原的田地上;一边是瀚海爹的离去,他形似天上的一只孤雁;一边是他脚下一直坚守的那块土地上去思考,意境会更加优美。直至从更高层面来解读他守的意义,因为国家已经在推进园田化了。

以上这些,只是个人的一点浅见。总之瑕不掩瑜,我还是非常喜欢至简至爱老师这篇小说的。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很成功,还有江汉平原的场景描写,丰富的语言运用技术,以及娴熟的修辞手法的使用,深厚的文字功底,贴近生活的感知能力,都是我学习的地方。

 

结束语

“守”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位从山沟沟、梯田块块的地方,来到江汉平原朱家垸,做上门女婿的叶守城。他凭借自己的勤劳、善良,四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付出,终于将自己变成了地地道道的朱家垸人;连住在镇上,还不妨碍他管上朱家垸大小事的朱光强,对叶守城都是毕恭毕敬的,一口一个“守城叔”叫得甜甜的,不敢有半点不尊敬。叶守城凭的是啥?还不是一个用心去做的“守”字。

这篇小说也反映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以前耕种时的农事,人烟繁盛的乡村,慢慢地在消失。住的人少了,大多去城市安家落户。像小说中的朱家垸,以前有几百户人家,随着瀚海爹的最后离去,叶守城就像小说末尾所写的“那一字雁阵的尾端却飞着那么一只,已经和雁部队落下了一段距离,却依然飞得犹犹豫豫,仿佛人在一步三回头”一样,他最后何去何从,是继续“守”,还是?真的令人深思;还有农村的田地,有被高价出租给能带来更高眼前利益的养虾蟹,建田藕基地的这种方式。正如叶守城所坚守的,五年,十年以后怎么办?这些田地还能种粮食吗?如果都租出去,到时候粮食去哪里买?

“守”了四十年的上门女婿叶守城,最后“守”成了孤家寡人。他就像天上那只飞在最后,飞得犹犹豫豫的孤雁。小说收尾之妙,在于作者没有直接给出叶守城最后“守”的答案。而是让读者去思考、去想、去构建小说的结果。这样会令人浮想联翩,意味无穷。

真诚感谢江山夜校的领导,给的这次锻炼机会;再次感谢晓荷社团社长何叶的厚爱;还有至简至爱老师的心之作,绝品小说“守”,让我有了这次学习;感谢江山夜读的文友。不当之处,敬请江山文友、老师们批评指正,滥竽充数了。

 

 【主持/易辞】

感谢狮子山中人老师带来精彩的分享,那么接下来有请副评阔以老师!
      大家欢迎副评阔以老师!【鼓掌】

 

 

   至简至爱老师创作的绝品小说《守》,篇幅不大,构思精巧,言简意赅,层层深入,很有张力。它让我想起了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中的一句话:“小说的道路就像是跟现代齐头并进的历史。”这也是这篇小说给我第一印象,它带给我一股扑面而来的厚重感。我被作者洞悉农村四十年变迁的敏锐笔触,被故事与历史的交错,被作者细腻描绘的四季田野灵动的景致,深深吸引住了。在我个人看来,作者的小说围绕着主人公的“守”,从三个层面谋篇布局,堪称精彩。


一、坚守四十年的梦想,放不下的理由合情合理

  主人公叶守城的父母给他取名守城,不言而喻,是要他守住叶家的家,守住叶家的根。可叶守城却去当了一个上门女婿,生的儿子跟妻子姓朱。当年这个二十五岁的高个壮小伙是怎么想的呢?故事情节层层深入,在矛盾与冲突中,呈现出不同的人物特征。原来,因主人公儿时的家乡只有片片梯田,这些田一块一块的窄小、密集,渐次更小,小成针尖一般的心胸,让叶守城从小就渴望能看到一览无余的广阔的远方。因此叶守城选择背景离乡来到朱家垸当上门女婿,在这块有着开阔四野的耕地上生活了四十年。在这里,他实现了儿时的梦想,他知道朱家垸每一块地的名字、每一块地的肥瘦,知道哪些地种杂交产出最高、种棉花衣绒最长,知道油菜荚的喜好、麦子的挑剔、黄豆的随意。这块田野是他的殷切希望,他用力品咂满眼油绿的茁壮生命力,让这生命力蓬勃出的希望胀满他的心间。这块田野是他的青涩初恋,油菜荚金黄的绿裙边好似他妻子梅珍围巾上的流苏,妻子身上榨菜籽油的味道是浸润在叶守城被窝里的香甜。这块田野是他的梦想家园,就如那时候年轻的冬天,妻子陪在他的身边,家里的小狗大黄跟在他的身后,这片属于江汉平原的田野仿佛变成了他们仨的私有物。他不可能放得下这块田野,这里有他一辈子的理想、梦想和事业。


二、主人公孤勇的守望,凸显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转眼四十年过去,叶守城年近70,垂垂老矣。朱家垸进入了老年状态,昔日几百户人家,只剩下他和瀚海爹两个人留守,连村干部都搬到镇里去住了,村庄里没有了人气,没有了鸡鸣与犬吠。村子越来越羸弱,越来越寂寞,就像瀚海爹一样,活成了一截中空且弯曲的朽木。叶守城的妻子到城里给儿子带孙女,被儿子与孙女占据,不再是过去那个完整属于他的妻。田野里大片大片的水稻田,被养蟹、养虾的人筑起了堤坝,比他儿时家里的片片梯田更令他讨厌。在他的眼里,过去开阔的田野被割据,被分裂,被摧残。浙江老板要建莲藕基地,村里只剩叶守城的田不肯转包出去,连妻子都不能理解他的固执。与叶守城一同坚守朱家垸的瀚海爹,老得失去了劳动能力,老得活着不再有尊严,选择喝农药走了。朱家垸终究只剩下叶守城一个人,他像最后一拨迁徙的雁群中,落队的那一只孤雁。头雁飞得义无反顾,队尾的孤雁还在犹犹豫豫,一步三回头。迁徙的雁群是一个家庭或一个群的聚合体,候鸟南迁,是为了避冬和繁衍后代,迁徙是雁群必然要做的事情。作者用大雁比喻叶守城,由此也隐喻了叶守城终究还是会跟着他的雁群走。他不比瀚海爹,可以了无牵挂的用四支助壮素把自己送走,可以孤勇地永远留在这块土地上。他还有妻儿孙女要牵挂,有盼着他去城里团聚的家人,以及心心念念想追儿子生二胎的迫切愿望。


三、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空心村沉寂中涅槃重生

   在我国的一些乡镇,村庄的凋零,空心村现象,由来已久。作者在小说中点到为止,并未着意多下笔墨,但处处“语而当,智也;默而当,知也”,作者用笔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又无不引人深思。在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引领下,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今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农民发展养殖业是发家致富的渠道,譬如小说中大片水稻田被深挖后高筑起堤坝养蟹、养虾,养殖户的年收入已不是种水稻可以比拟的。乡、镇、村加大社会资本投资力度,譬如小说中浙江老板包地投资种莲藕,这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包土地,可谓一举三得,既可以解决村里农业资金问题,又可以让农民包田出去获得稳定的收入,还可以因为农业产业基地需要雇佣工人,解决了当地农民就近就业的问题。在农村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传统与现代,守旧与创新,老办法与新举措,难免需要一些磨合期。然而时代的变迁,离不开老一代人的坚守、审慎与保护,就如叶守城坚持要问:“一包五年,五年过后那地还怎么种水稻?”、“都不种水稻吃的大米哪里来呢?就算可以买,那倘若无处可以买了呢?”。小说紧扣时代主旋律,让赤诚热爱着土地的老一辈农民的守望,在时代更迭与社会进步中,具有了积极的意义。

   通观全文,在这篇小说中,对于瀚海爹的人物形象与家庭背景,作者还可以创作得更加饱满一些,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是一个引发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至简至爱是一位创作力强、写作经验丰富、作品质量高的优秀作者,她的小说《守》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好的小说具有非凡的融合能力,如诗如歌,充满哲学。至简至爱老师成功做到了,这让我十分敬佩。期待老师后续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点学习体会,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主持/易辞】

  感谢阔以老师带来精彩的分享,那么最后再有请副评芹芹森老师来做最后的解析!
  大家欢迎副评芹芹森老师!【鼓掌】


 

 

 

  “淡雅晓荷”社团至简致爱老师创作的乡土小说《守》被评为绝品,在我的内心深处,造成极大的震动。之前我一直在探索小说的创作精髓,总想找一个高人指点一二。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至简致爱老师不就是我要寻找的人吗?《守》不就是一篇探究小说创作秘籍的最佳范文吗?至简至爱老师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这篇文章最突出的优点,就是用词精准。比如用“就像一块从天而降

  的大陨石”和“焊在地表一般”来形容叶守成这个上门女婿,几十年如一日在朱家大院蹲守的情形。对于瀚海爹外貌的描述:“他的背更驼了,身体简直折成了弓形”,“两片干瘪的嘴唇”。当偌大的曾经汹涌着几百户人家的村子,只剩下叶守成和瀚海爹时,孤独寂寞的画面就显得格外清晰。下面,我就将这篇绝品小说,谈谈自己的见解。 


首先:文学创作的题材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守》主要讲述了上门女婿叶守成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庄稼地里深耕细作,即便面对利益和城市的诱惑,依然坚守在农村的故事。漫长的岁月,虽然改变了叶守成阳光青春的容颜,却始终无法改变他侍弄土地、耕种庄稼的习惯。尽管时代变迁,村子里的人们都陆续走进了城市,不再以农为生。但叶守成却是一个例外,为了守住那几亩薄田,他拒绝陪同老伴到城市里居住。为了守住环保健康的食品,他坚决反对将土地出租给种莲藕的人。在叶守成固有的思维和认识里,土地就应该用来耕种粮食,不应该挪为他用。我自小生活在农村,即便现在,也会经常回到有父母居住的老家探望。我年迈的父母,已是八十多岁的高龄老人,可是一年四季,他们依然在庄稼地里忙活。当面临土地被别人租用时,他们总会舍不得。许多年岁见长的庄稼人,与叶守成多么的相似。当下的农村有一个普遍现象,许多年轻人都去城市谋生,许多土地亦被改变了用途。一些以种地为习惯的农村老人,对这种状态很不适应。他们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早已习惯了日出而作,日息而落的生活。如果哪一天,你叫他丢下锄头,放弃劳作,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他反而会觉得非常失落和困惑。虽然现实生活很难找到与叶守成一模一样的人物,但这篇小说非常贴近现实生活,其中的主人公原型正是老一辈农民形象的缩影。

 

其次:通过多个事例的叙述,使主人公形象变得更加生动立体

  韩老爹年老体衰,既不能下地干活,又行走吃力。他虽有儿女,但儿女不在身边。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叶守成,主动承担他一日三餐荷生活起居的照料,从而可以看出主角是一个细心、耐心而又善良的庄家汉子。有什么好吃的,叶守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韩老爹。这不,刚出壳的糯米,叶守成做好米酒,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韩老爹送去。为了让妻子吃上可口的米酒,叶守成不计较运费的高低,给妻子一寄就是五十斤。这说明主角并不是小气之人,他不去城里,并不是不爱孩子。相反,对家人,他拥有一颗仁爱之心。韩老爹喝助壮素,离开人世,在叶守成心里造成重大的打击。他以照顾韩老爹为借口,留在家乡。这个借口,成了拒绝妻子的最好托词。当妻子一再要求他到城里去时,这个借口曾是他拒绝妻子的最好理由。后来韩老爹走了,他还是不愿离开村庄。很明显,主角的目的就是守住家里的土地。村里所有人都将土地承包给别人,叶守成完全可以顺应潮流,将家里的地出租给别人。自己不劳动,就能收租金不是很香吗?妻子对叶守成是既爱又恨,俨然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寂静的夜晚,心情沉重的叶守成,披着清冷的月光,走在熟悉的乡村小道上。这条路,他已经走了四十年。四十年的时光,足以让他捂热了家乡的土地,这份浓烈而又难以割舍的感情,怎能说忘就忘?

  一年四季,顺应时令生长的农作物,成了叶守成心里最美的恋人。他多想永远守住这份岁月静好的农耕生活,永远守住这份爱恋。韩老爹走了,妻子进城了,热爱着的土地被分割了,失落、孤独的叶守成,不禁嘀咕着,自己顽固的坚持,究竟能守住什么呢?

  叶守成的性格含有倔强的一面,体现在:他要求儿子生二胎这个事件,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他受固于传统思想,总认为生女儿,无法传宗接代,不能守住那份根。

 

再次:设计小说的每个故事情节,都必须紧紧围绕着主题展开

  叶守成给韩老爹送米酒,给妻子寄糯米,严词拒绝把土地出租给莲藕种植大户。这一系列事件,看似毫无关联,但却都是围绕着土地上的粮食这根主线展开。核心思想,就是突出叶守成热爱土地,热爱家人和父老乡亲,叶守成喜欢这些没有打农药的谷物,把这些谷物当

做了心中的宝贝疙瘩。叶守成与妻子的矛盾,与土地承包者的矛盾,后来韩老爹自寻短见,这些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无形中增加了小说对读者的吸引力。毫无疑问,引人入胜的故事,对于读者来说,就是最大的魅力所在。这样不仅会使读者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而且还能增

强文章的代入感和感染力。

   以上是我粗浅的个人见解,感谢江山文学这个平台,感谢晓荷社团的家人们,谢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还能抽出时间来参加今晚的讲座!

【主持/易辞】

  感谢晓荷社团四位老师带来精彩的赏析,欢迎晓荷社团的老师们能再次来到夜校分享创作谈或赏析课!那么今晚的赏析课就到此结束,欢迎留言评论!


易辞

易辞 秀才

  • 73

    主题

  • 413

    帖子

  • 2634

    积分

2023-12-10 21:14:48
非常感谢晓荷社团的老师们带来精彩的绝品赏析课,很精彩,很透彻,也很全面!学习了!
至简至爱

至简至爱 秀才

  • 1

    主题

  • 56

    帖子

  • 2720

    积分

2023-12-10 21:18:37
感谢老师们为我小文的辛苦付出。感谢老师们的精彩点评和不吝赐教。谢谢大家。晓荷有你们更精彩!
阔以

阔以 布衣

  • 0

    主题

  • 7

    帖子

  • 412

    积分

2023-12-10 21:49:48
江山夜校是文友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每次开课,都让我们收获很大!感谢!
狮子山中人

狮子山中人 布衣

  • 0

    主题

  • 6

    帖子

  • 242

    积分

2023-12-11 19:34:23

感谢江山夜校的易校长,您辛苦了!

感谢淡雅晓荷社团荷叶美女社长,感谢至简至爱美女总编的绝品小说“守”,还有江山夜校的师友们,才有了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

再次谢谢您们,长知识了!晚上好,大家辛苦了!

何叶

何叶 探花

  • 137

    主题

  • 1200

    帖子

  • 17548

    积分

2023-12-13 19:07:04
感谢江山文学网对社团的大力支持,各位老师辛苦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讲课,受益匪浅!
陌小雨

陌小雨 举人

  • 11

    主题

  • 53

    帖子

  • 4166

    积分

2023-12-13 19:34:39
小说真好,老师们讲解精彩,祝贺夜校课堂《守》圆满举办成功!鞭炮
萧垦

萧垦 举人

  • 0

    主题

  • 44

    帖子

  • 3280

    积分

2023-12-13 19:39:18
厚积薄发,简老师文笔扎实,功底深厚,小说写的好。老师们的赏析锦上添花。为优秀的晓荷社团点赞,为优秀的各位老师点赞!!
郑工郑月

郑工郑月 白丁

  • 0

    主题

  • 20

    帖子

  • 7

    积分

2024-01-02 14:38:17

阅读了作者至简至爱的短篇小说《守》,能评为绝品小说,反映了短篇小说《守》在很多方面确实可圈可点,可喜可贺,但笔者认为《守》在有些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提出拙见。

1.主题方面

作品可以放在表现新时代伟大变革、城乡风貌巨大变迁、乡村振兴伟大实践的大背景下,反映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保护耕地、保守粮食等复杂的“三农”问题小说6千字稍单薄,拔高和提升主后可以写成1.5万字的短篇小说。

2.情节与人物方面

叶守城几十年来对于“守”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叶守城与梅珍之间对于“守”的矛盾,梅珍这个人物需要强化。叶守城与朱光强之间的矛盾,朱光强这个人物需要强化,他可以是一个既让村集体有效益又有自身利益的村干部。叶守城与瀚海爹的矛盾,瀚海爹这个人物需要强化,他可以是一个内心既想出去又无法出去的人物。

小说的结尾仍停留在“守”的层面,给小说的主题缺少一种张力可以用简短的文字写出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小山村迎来了一批年轻的农业人和农业机械,更应正了“守”的必然性。

3.语言方面

有个别地方的描述是作者的语言,这是不应该的,应该是通过叶守城作为主人公的语言。

以上这些,只是个人的一点浅见。

点评
2024-01-02 17:17:01
狮子山中人:不错,高人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