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浪花·岁月】“雪花”少年(随笔)

精品 【浪花·岁月】“雪花”少年(随笔)


作者:贝拉迪迪 童生,853.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59发表时间:2024-12-17 10:54:34
摘要:我相信,阿伟一定是凝固成了雪花,在天地间自由地飘洒。等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万千雪花一定会被暖阳融化,助万物生长发芽!

二十四节气中这样描述小雪——小雪气寒天将雪,虹藏匿不见。
   小雪到来前两天,十七岁的阿伟身着校服,背着书包,一个人落寞地看向四周光秃秃的树木和裸露的庄稼地,在路过大门口的摄像头时,他甚至都没有抬头看一眼,就那样孤零零地走进了那个冰冷的家。瘦弱单薄的身影令人揪心,让人心疼。而这样的日子,他已经一个人过了四年,这段影像也是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记忆。
   事情起源于四年前的一纸判决书。阿伟的父亲嗜赌成性,好吃懒做,还动不动家暴老婆孩子。一场离婚官司打了整整五年,但因为孩子的抚养权归属问题,迟迟不能结案。阿伟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母亲深知他们父亲的为人,一直在争取三个孩子的抚养权,但穷乡僻壤之地的固有观念,把儿子的抚养权交给母亲,就意味着男方家要断子绝孙,所以阿伟的父亲死咬住阿伟的抚养权不松口,说除非把儿子判给他,要不然就不离婚。常年遭受精神和身体双重折磨的阿伟母亲,为了早日从魔爪中解脱,也为了两个女儿不再遭受父亲的辱骂和毒打,忍痛答应放弃阿伟的抚养权,但为了让阿伟的生活能有保障,最后选择净身出户。
   一直靠阿伟母亲一个人维持的家,在他母亲走后很快就捉襟见肘。由于阿伟的父亲常年沉迷于赌博,阿伟的爷爷奶奶也早就和他们断绝了来往,即便是阿伟的父亲迫于生计外出打工,只留下阿伟一个人在家,阿伟的爷爷奶奶也选择了不闻不问。
   父亲刚外出打工的那一年,还时不时打电话回来,承诺等挣够了钱就把阿伟接过去,阿伟也一直心存希望。
   母亲孤身一人带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不得已在外兼职好几份零工,日子过得紧巴不说,时间也是排得满满当当。因为和阿伟的时间不同频,偶尔在逢年过节时和阿伟联系一下。
   原生家庭的不幸,导致阿伟的性格极其胆小懦弱。即便从小学到高中,他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但亲情的极度缺乏和家庭温暖的断崖式缺失,让阿伟成了班里最内向的孩子。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认为妈妈是正确的,我必须改变自己。在演讲时我缺乏勇气,这与我平时的努力是一样的。我下定决心不再害怕,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做。”第二天他又继续写道,“我心里还是有些害怕,但是我想到老师和我的妈妈,我不害怕了,我开口大声演讲,声音比平时还要响亮。没一会儿,我完成了我的演讲,老师和同学给了我鼓励,我感到非常高兴。”
   阿伟一个人在黑漆漆的夜里写下这些文字,没人在乎他的恐惧,没人分享他的喜悦,他用自己的方式自渡,被迫在鲜活的年纪尝尽人生的酸甜苦辣。无人理会的啜泣声,无人拭去的泪痕。长达四年孤苦无依的煎熬,成为这个少年默默沉受的伤痛。
   每天回到家的开门声过后,四周便再也没有任何声响。阿伟走进空荡荡的屋子,连时间似乎都在这一刻凝固。他放下书包,无力地坐在沙发上,目光落在对面的墙上,那里挂着一张全家福照片,笑容灿烂,如今却成了最讽刺的装饰。
   每当夜幕降临,阿伟坐在书桌前,打开台灯,开始写作业。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是他唯一能感觉到的陪伴。每每窗外的月光诡异地探进脑袋,映照出的也只有他紧锁的眉头和焦虑的眼神。
   每天早晨,阿伟一如既往机械地起床、洗漱、自己做早餐,然后背上书包出门上学。一路上所有人都行色匆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地,而阿伟却感觉自己像是身处被世界遗忘的角落。学校里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也似乎都与他无关,他只是默默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然后打开书本开始学习。
   夜深人静的时候,阿伟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思绪万千。他一遍又一遍地回想起妈妈温柔的笑容,一遍又一遍地回想起妈妈做好的热气腾腾的饭菜,一遍又一遍地回想起一家人在一起的情景。但现在,这一切都已经远去,只留下他一个人面对这无尽的寂静和黑暗。
   自打父母离婚以来,他的生活便变得支离破碎,每一天都像是在与一个无形的敌人抗争。学业的压力、无处可逃的孤独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的身心紧紧地束缚,令他感到窒息和惶恐。
   母亲刚走的那年,阿伟才十三岁。每当夜晚来临,阿伟就害怕得难以入睡,妈妈为此专门委托人在大门口装了摄像头,告诉阿伟妈妈一直在守护着他,叫他不要害怕。阿伟是家里三个孩子中最懂事,最体贴母亲的一个。他知道妈妈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在外打工过得有多么艰难,所以他几乎不给妈妈诉苦,也很少给妈妈打视频,他担心妈妈看到他的样子会心疼。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试图以此驱赶内心的恐惧和寂寞。
   功夫不负有心人,阿伟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不仅初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高中,在今年的期中考试中又取得了班级第一,年级第五的优异成绩。
   随着天气一天天变冷,阿伟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十一月二十号阿伟以身体不适为由向班主任请假,班主任看他的状态的确很差,于是准假一天。阿伟在家里待了一天,没有出门,没有吃饭,状态降到冰点。二十一号下午给班主任发信息,“对不起老师,我不回学校了。谢谢老师,我只是单纯有点累了,我走了,有缘再见。”在老师的追问下,他又回了一句,“想去我们这里后山玩一下,不聊了。”这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他没有给他的父母和姐妹留下只言片语。
   十二月十号,阿伟的母亲将阿伟在监控中留下的最后一段影像发布到网上,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唏嘘和同情。今天又刷到由阿伟的奖状,照片,阿伟父亲抖音主页的截图以及他母亲哭泣的视频剪辑而成的合集。几天内反复刷到这条消息,我的内心是难过的,但是通过这条消息引发的思考,却更加令人揪心:
   首先,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是不是极具讽刺性?孩子的父亲既没有能力养孩子,也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仅仅为了所谓的“不断子绝孙”,尽然可以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
   其次,孩子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他母亲反复把这些信息发到网上,是可以以此缓解她的痛苦,还是能给孩子讨回一个公道?孩子活着的时候无人问津,现在离开人世了,似乎全网都在“关心”他,可这样的“关心”,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吗?甚至有网友的留言对逝者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难道这真是阿伟妈妈愿意看到的吗?
   更过分的,竟然有很多黑心博主想方设法蹭这条消息的热度,为自己推流。真是无耻至极!可恶至极!
   最让我痛心的是,最该引起关注的、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一个人在评论区提及,更无人过问。
   到底还要出现多少个“阿伟”,民众才能觉醒,国家才会重视?
   据《2022年中国青少年自杀报告》的调查数据,我国平均每年有10万名青少年死于自杀。其中,抑郁症是青少年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类精神疾病,也是导致青少年早早结束生命的首要原因。患抑郁症的人70%都有过自杀的想法,最终因病去世的也占到15%。
   据北京医科大学儿童发展中心2024年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中国儿童的自杀率居世界第一,每分钟就有两个孩子死于自杀,八个自杀未遂。这是一组多么令人惊悚又心痛的数据?
   抑郁症患者内心的压力来自于哪里?自身?家庭?还是社会?恐怕谁都难逃其责!
   如何让我们的青年一代健康茁壮地成长,难道不应该是家庭和社会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难题吗?
   我改写不了阿伟的故事,但我希望再也不要出现更多的“阿伟”。
   我相信,阿伟一定是凝固成了雪花,在天地间自由地飘洒。等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万千雪花一定会被暖阳融化,助万物生长发芽!
  
   (原创首发)
  

共 29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北方节气谚语:小雪封地,大雪封河。真希望雪花覆盖住这伤痛,随着大地一起封存。读着这篇文章,就像揭开伤疤一样,疼得揪心。冬雪飘落,生命结束,阿伟的故事结尾不仅悲痛,更应引起所有善良人的反思。因为人生观不正,阿伟的父亲嗜赌,家暴,造成母亲痛苦离异,异地辛劳。家庭破败后父亲出外打工,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独自面对缺少物质支撑,缺少亲情支撑的苦难和孤独。这些压在一个未成年肩上的伤与悲,有几人能切身体会?最终走向生命终点是逃避凄苦还是解脱压抑?又有谁能说得清。而造成这一悲剧的蝴蝶效应又有多少呢?成人若三观不正家不会温暖,社会有留守儿童爱不会圆满,教育若疏导不力心不会释然。珍惜生命的前提是,有珍惜的人或事,有阳光的生活,最主要的是有可以看见的希望。这篇文章所生发的社会问题太多太多。家庭小环境,社会大环境,网络大环境,都需要健康,有序,良善来引导,社会才会充满阳光,人间才会美好如初。文章情节感人,主题凝重,值得深思的佳作。推荐文友赏学。【浪花诗语编辑·望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17002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望雪        2024-12-17 10:55:39
  感谢赐稿征文。遥祝冬安文丰,期待更多精彩。
悠然、坦然、超然、了然、顺其自然。
2 楼        文友:贝拉迪迪        2024-12-17 17:39:22
  感谢雪社的精彩编按和全方位深度点评。现在很多病态乱象已经渐渐引起世人关注,但总觉得仅仅是停留在关注的层面。我们期待有效力的法律法规出台,期待所处环境的有善改进,无论是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还是网络环境。如果等到民众自发抵抗,最终必将两败俱伤。每个家庭都是社会大家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不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家庭就没有希望,也意味着全社会,全人类必将失去希望,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愿看到的。再次感谢雪社辛苦编按。祝雪社冬日安暖!敬茶问好!
往事不回头,余生不将就!
3 楼        文友:美蓉        2024-12-17 19:41:16
  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让这些阿伟们无力承担的心理压力和生活折磨,可怜的孩子们,这样的社会责任由谁来承担呢?值得所有人深思。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回复3 楼        文友:贝拉迪迪        2024-12-17 20:41:09
  谢谢美社来访留评!棘手的社会问题,唯愿家、校以及社会多方联动,早日还孩子们一个健康向上的成长空间。再次感谢美社。祝您创作愉快,生活幸福美满!敬茶问好!
4 楼        文友:一季阑珊        2024-12-17 21:41:16
  我们改变不了什么,人类的精英发力才行。
回复4 楼        文友:贝拉迪迪        2024-12-17 21:47:57
  阑珊老师说得对,我们能做的也仅限于发发声!感谢老师来访!祝您开心快乐每一天!敬茶问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