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烟火】暖心腊八粥(散文)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这首耳熟能祥的童谣在耳畔响起,我们便知道,腊八节已悄然到来。
又是一年腊八节,喝着自己亲手熬制的软糯香甜的腊八粥,那一丝丝甜意像一根丝线把我拉到了另一个场景。那是我家的灶房,奶奶站在锅台边一手拿锅盖,一手拿着勺子在搅动着锅里的腊八粥,奶奶的身后,站着一个小女孩,她穿着旧的看不清花色的棉袄,蓝色棉裤洗的发白,屁股上补着一个大大的补丁。她搂着奶奶的腰从一边伸着头向锅里张望,眼神里透出陶醉的神色。
那是我小学三年级时,腊八节早上的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几十年来,在我的脑海中、在我内心深处不断的浮现。那是我童年时期记忆最深的一个早晨,一个腊八节的早晨。
那天,早自习回家,老远就闻到灶房里飘出一股香香甜甜的味道,那香甜味儿从灶房的缝隙里弥漫出来。我飞跑着直接冲进灶房,还没进门,我就朝着奶奶大喊:奶奶今天的腊八粥煮好了吗?进门一看,奶奶正一手掀开锅盖,一手用勺子搅动着。我凑过去向锅里一看,天呀,这哪里是粥,这分明是一锅七彩云霞呀!锅里的红枣,红豆,大米,玉米糁,绿豆,黑豆,黄豆。它们在锅里翻滚着上下跳动。它们好似一个个小精灵,活灵活现地跳着欢快的舞蹈。奶奶盖上锅盖轻轻地摸摸我的头说:离远点,别让热气扑上来烫着你了,烫了伤疤就不好看喽。我问:奶奶,粥啥时候熬成呢?奶奶说:这腊八粥呀,要文火慢熬才好喝。奶奶接着说:一会儿腊八粥熬好了,奶奶多给你留一碗,可不要和哥哥姐姐说啊。我高兴的说:不说不说,奶奶,您哪来这么多好东西呀。
奶奶开始数家珍似的说道:红枣是咱家枣树上的,打枣时奶奶偷偷藏着晒的,大米是你小姑收完谷子时拿回来的一点,平时舍不得吃,红豆是你大姑给的种子,奶奶抓了一把,绿豆黑豆黄豆是你大(大:父亲)种的。听着奶奶的话,我想:这一锅漂亮的腊八粥,原来是奶奶姑姑父母亲的爱呀,她们都把爱都融合在锅里了呢!
现在煮粥,想放什么就没有买不到的,食材应有尽有。可在当时,不要说没钱,就算有钱也买不到很多食材。就这一锅腊八粥,奶奶从打枣时就开始准备着呢……
就拿大米来说吧,那可是我家的稀罕物。我们这边是山区,没有水田,爷爷爱吃大米,就给小姑寻了个有水田的婆家,爷爷本想着以后可以吃闺女家的大米了。谁知,姑姑嫁过去后根本做不了主。姑姑的婆婆是爷爷的远房表妹,爷爷本想着把他的娇闺女交给表妹最放心。谁知事情哪一样都没按照爷爷的意思发展。
姑姑在家时爷爷奶奶娇生惯养,针线活做的粗糙,又加上姑姑嫁过去头几年没有生育。姑姑被婆婆拿捏的死死的。平时不敢回来看望爷爷奶奶不说,就连爷爷爱吃的大米,姑姑也不敢往娘家拿。奶奶说:你小姑现在能拿回来几斤大米了,可惜你爷爷吃不上喽。爷爷是那年春天去世的。爷爷有生之年没有吃到姑姑家的大米。
再说这些绿豆黄豆黑豆,虽说这是父亲种的,但这是爷爷在奶奶娘家的山坡上挖的荒地,是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也是一滴汗水一滴汗水浇灌出来的,那时候是集体,没有自留地,我们家门前有奶奶娘家生产队的一片山坡,爷爷就在那上边挖了一小块地,每年可以种些豆子,葱,南瓜什么的。
爷爷挖的这块地,我们生产队无权干涉,奶奶娘家那边,离这又远又碍于面子,也没干涉。所以就成了我们家额外的财富,爷爷在世时,爷爷种棉花,地边上种些豆子,南瓜。如今爷爷去世了,父亲就种豆子和南瓜,还种了一小片葱,明年还准备增加种红豆,锅里的红豆就是大姑拿回来的种子。
听着腊八粥在锅里咕嘟咕嘟地翻滚。我想起了昨天晚上奶奶给我讲腊八节故事:饥馑之年,很多灾民流离失所。相传在我们这里,有一个大户人家,主人非常乐善好施,由于经常收留一些穷苦无家可归之人,地里又颗粒无收,家里的粮仓很快就见了仓底。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早上,家里没有了粮食,主人命家人把盆盆罐罐里各种粮食凑在一起,煮成粥,大家吃完最后一顿粥,各自出去讨饭找活路。约定什么时候回来团圆,所以喝腊八粥寓意着团圆。谁曾想到了团圆日,家人团聚,只有闺女们没有回家。后来就有了“吃了娘家米,一辈子还不起”的谚语。我们这里就流传着腊八节撵闺女的习俗,出嫁的闺女不能在娘家喝腊八粥。
想到这里我就问奶奶:奶奶,那个大户人家的闺女去哪了?可能是嫁人了,也可能是饿死了,饥馑的年代,饿死个人算个啥,奶奶说。那为啥不让闺女喝腊八粥呢?我又问。奶奶说:这是祖辈们流传下来的规矩,奶奶也说不清楚啊,说是闺女喝了娘家的腊八粥,不但还不起娘家,婆婆家也要受穷。我问:奶奶你讲的故事是真的吗?奶奶说:真不真奶奶哪知道,奶奶也是听来的,奶奶打小就知道闺女不能在娘家喝腊八粥,也没有人敢开这个先例呀……小小的我明知道奶奶讲的故事不是真的,但是奶奶愿意讲,我就愿意听。那时奶奶讲故事,不是说讲故事,是说瞎话儿,瞎话儿哪有真的?我和奶奶说着说着,腊八粥就煮好了。
奶奶掀开锅盖,那扑鼻而来的香甜直冲味蕾。奶奶用勺子一搅,那红豆黄豆黑豆绿豆都笑开了花,软糯粘稠的腊八粥煮好了。奶奶先给我成了一碗,我迫不及待的端碗就喝,奶奶及时制止:等等,等等,晾一会儿再喝,这样会把你的嘴皮子烧掉……
平时我家吃饭,父亲是吃第一碗饭的人,除了父亲不在家。但是那个腊八节,奶奶把第一碗腊八粥给了我,这是奶奶对我的爱呀……
那年的腊八粥,暖了我的胃,更暖了我的心。在那个寒冷的冬日里,爱与温情随着粥香飘散。每一粒米,每一颗豆,都承载着奶奶对我的爱,那天的腊八粥,不仅是一道暖心暖胃美食,更是一份无法割舍的亲情与回忆。那天的腊八粥,香甜的味道仿佛至今还留在我的舌尖。
奶奶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几十年,但她的音容笑貌却永远深印脑海。奶奶对我的那份爱,会伴随着我的一生……奶奶你在天堂过的好吗?今天,你喝腊八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