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烟火】暖心腊八粥(散文)

精品 【晓荷.烟火】暖心腊八粥(散文)


作者:沙漠之树 白丁,8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5发表时间:2025-01-07 21:07:46
摘要:
又是一年腊八节,喝着自己亲手熬制的软糯香甜的腊八粥,那一丝丝甜意像一根丝线把我拉到了另一个场景。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这首耳熟能祥的童谣在耳畔响起,我们便知道,腊八节已悄然到来。
   又是一年腊八节,喝着自己亲手熬制的软糯香甜的腊八粥,那一丝丝甜意像一根丝线把我拉到了另一个场景。那是我家的灶房,奶奶站在锅台边一手拿锅盖,一手拿着勺子在搅动着锅里的腊八粥,奶奶的身后,站着一个小女孩,她穿着旧的看不清花色的棉袄,蓝色棉裤洗的发白,屁股上补着一个大大的补丁。她搂着奶奶的腰从一边伸着头向锅里张望,眼神里透出陶醉的神色。
   那是我小学三年级时,腊八节早上的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几十年来,在我的脑海中、在我内心深处不断的浮现。那是我童年时期记忆最深的一个早晨,一个腊八节的早晨。
   那天,早自习回家,老远就闻到灶房里飘出一股香香甜甜的味道,那香甜味儿从灶房的缝隙里弥漫出来。我飞跑着直接冲进灶房,还没进门,我就朝着奶奶大喊:奶奶今天的腊八粥煮好了吗?进门一看,奶奶正一手掀开锅盖,一手用勺子搅动着。我凑过去向锅里一看,天呀,这哪里是粥,这分明是一锅七彩云霞呀!锅里的红枣,红豆,大米,玉米糁,绿豆,黑豆,黄豆。它们在锅里翻滚着上下跳动。它们好似一个个小精灵,活灵活现地跳着欢快的舞蹈。奶奶盖上锅盖轻轻地摸摸我的头说:离远点,别让热气扑上来烫着你了,烫了伤疤就不好看喽。我问:奶奶,粥啥时候熬成呢?奶奶说:这腊八粥呀,要文火慢熬才好喝。奶奶接着说:一会儿腊八粥熬好了,奶奶多给你留一碗,可不要和哥哥姐姐说啊。我高兴的说:不说不说,奶奶,您哪来这么多好东西呀。
   奶奶开始数家珍似的说道:红枣是咱家枣树上的,打枣时奶奶偷偷藏着晒的,大米是你小姑收完谷子时拿回来的一点,平时舍不得吃,红豆是你大姑给的种子,奶奶抓了一把,绿豆黑豆黄豆是你大(大:父亲)种的。听着奶奶的话,我想:这一锅漂亮的腊八粥,原来是奶奶姑姑父母亲的爱呀,她们都把爱都融合在锅里了呢!
   现在煮粥,想放什么就没有买不到的,食材应有尽有。可在当时,不要说没钱,就算有钱也买不到很多食材。就这一锅腊八粥,奶奶从打枣时就开始准备着呢……
   就拿大米来说吧,那可是我家的稀罕物。我们这边是山区,没有水田,爷爷爱吃大米,就给小姑寻了个有水田的婆家,爷爷本想着以后可以吃闺女家的大米了。谁知,姑姑嫁过去后根本做不了主。姑姑的婆婆是爷爷的远房表妹,爷爷本想着把他的娇闺女交给表妹最放心。谁知事情哪一样都没按照爷爷的意思发展。
   姑姑在家时爷爷奶奶娇生惯养,针线活做的粗糙,又加上姑姑嫁过去头几年没有生育。姑姑被婆婆拿捏的死死的。平时不敢回来看望爷爷奶奶不说,就连爷爷爱吃的大米,姑姑也不敢往娘家拿。奶奶说:你小姑现在能拿回来几斤大米了,可惜你爷爷吃不上喽。爷爷是那年春天去世的。爷爷有生之年没有吃到姑姑家的大米。
   再说这些绿豆黄豆黑豆,虽说这是父亲种的,但这是爷爷在奶奶娘家的山坡上挖的荒地,是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也是一滴汗水一滴汗水浇灌出来的,那时候是集体,没有自留地,我们家门前有奶奶娘家生产队的一片山坡,爷爷就在那上边挖了一小块地,每年可以种些豆子,葱,南瓜什么的。
   爷爷挖的这块地,我们生产队无权干涉,奶奶娘家那边,离这又远又碍于面子,也没干涉。所以就成了我们家额外的财富,爷爷在世时,爷爷种棉花,地边上种些豆子,南瓜。如今爷爷去世了,父亲就种豆子和南瓜,还种了一小片葱,明年还准备增加种红豆,锅里的红豆就是大姑拿回来的种子。
   听着腊八粥在锅里咕嘟咕嘟地翻滚。我想起了昨天晚上奶奶给我讲腊八节故事:饥馑之年,很多灾民流离失所。相传在我们这里,有一个大户人家,主人非常乐善好施,由于经常收留一些穷苦无家可归之人,地里又颗粒无收,家里的粮仓很快就见了仓底。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早上,家里没有了粮食,主人命家人把盆盆罐罐里各种粮食凑在一起,煮成粥,大家吃完最后一顿粥,各自出去讨饭找活路。约定什么时候回来团圆,所以喝腊八粥寓意着团圆。谁曾想到了团圆日,家人团聚,只有闺女们没有回家。后来就有了“吃了娘家米,一辈子还不起”的谚语。我们这里就流传着腊八节撵闺女的习俗,出嫁的闺女不能在娘家喝腊八粥。
   想到这里我就问奶奶:奶奶,那个大户人家的闺女去哪了?可能是嫁人了,也可能是饿死了,饥馑的年代,饿死个人算个啥,奶奶说。那为啥不让闺女喝腊八粥呢?我又问。奶奶说:这是祖辈们流传下来的规矩,奶奶也说不清楚啊,说是闺女喝了娘家的腊八粥,不但还不起娘家,婆婆家也要受穷。我问:奶奶你讲的故事是真的吗?奶奶说:真不真奶奶哪知道,奶奶也是听来的,奶奶打小就知道闺女不能在娘家喝腊八粥,也没有人敢开这个先例呀……小小的我明知道奶奶讲的故事不是真的,但是奶奶愿意讲,我就愿意听。那时奶奶讲故事,不是说讲故事,是说瞎话儿,瞎话儿哪有真的?我和奶奶说着说着,腊八粥就煮好了。
   奶奶掀开锅盖,那扑鼻而来的香甜直冲味蕾。奶奶用勺子一搅,那红豆黄豆黑豆绿豆都笑开了花,软糯粘稠的腊八粥煮好了。奶奶先给我成了一碗,我迫不及待的端碗就喝,奶奶及时制止:等等,等等,晾一会儿再喝,这样会把你的嘴皮子烧掉……
   平时我家吃饭,父亲是吃第一碗饭的人,除了父亲不在家。但是那个腊八节,奶奶把第一碗腊八粥给了我,这是奶奶对我的爱呀……
   那年的腊八粥,暖了我的胃,更暖了我的心。在那个寒冷的冬日里,爱与温情随着粥香飘散。每一粒米,每一颗豆,都承载着奶奶对我的爱,那天的腊八粥,不仅是一道暖心暖胃美食,更是一份无法割舍的亲情与回忆。那天的腊八粥,香甜的味道仿佛至今还留在我的舌尖。
   奶奶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几十年,但她的音容笑貌却永远深印脑海。奶奶对我的那份爱,会伴随着我的一生……奶奶你在天堂过的好吗?今天,你喝腊八粥了吗?
  

共 23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腊八节为背景,以童谣为开篇,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随后,作者通过回忆小学三年级时的一个腊八节早晨,展现了奶奶为作者熬制腊八粥的温馨场景。以奶奶的爱贯穿全文,从偷偷藏红枣、用珍贵的大米,到为作者多留一碗粥,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对作者的关爱与呵护。作者不仅讲述了腊八粥的制作过程,还通过奶奶的讲述,揭示了腊八粥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家族故事。从爷爷挖地种豆的艰辛,到姑姑在婆家的不易,再到腊八节撵闺女的习俗,这些文字让腊八粥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承载着家族的历史与情感。通过回忆奶奶的往事,讲述着生活的智慧与哲理,让读者在文字中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与生活的不易。一篇语言流畅、主题鲜明的作品,那一碗腊八粥,不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滋养,成为作者心中永远的温暖与回忆。特别是文章结尾处,作者对奶奶的思念与祝福,更是将这份亲情延续到永恒,让读者感受到了爱的力量与生命的延续。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1000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1-07 21:11:13
  文章通过腊八粥的制作过程,细腻地展现了奶奶对作者的深沉爱意。从精心挑选食材到耐心熬制,奶奶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作者的呵护与关怀。文章情感真挚,细节描写生动,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温情与回忆的场景。同时,通过奶奶讲述的腊八节故事,揭示了腊八粥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家族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与生活的艰辛,唤起对传统节日和家庭情感的珍视。好文,值得细细品读!
2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1-07 21:12:15
  拜读佳作,受益匪浅。为老师的妙笔点赞,期待再次投稿!祝老师创作愉快!
3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1-09 07:08:26
  这篇文章满含深情,宛如一首温暖的亲情之歌呀!从熟悉的腊八童谣引入,回忆起小学三年级时腊八节奶奶熬制腊八粥的场景,细致地描述了粥里食材的来源,背后牵扯出姑姑、爷爷的故事以及当地关于腊八节的习俗传说,让这一锅腊八粥承载了满满的爱与回忆。文中既有对往昔生活艰辛的体现,又处处彰显着奶奶对 “我” 的疼爱,那一碗腊八粥暖身又暖心,即便时光流逝,奶奶离去多年,可这份亲情与回忆却永远萦绕在心头,令人动容且回味悠长呢。
4 楼        文友:何叶        2025-01-10 16:31:31
  恭喜精品!姐加油!
何叶
5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2-05 17:45:20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