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绿野·春】郑板桥雨夜吟诗赶小偷(民间故事)

编辑推荐 【绿野·春】郑板桥雨夜吟诗赶小偷(民间故事)


作者:文思若静 秀才,1050.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12发表时间:2025-01-14 07:28:31

清代诗人郑板桥,名燮,字克柔。生于1693年,殁于1765年,时年七十二岁。汉族,江苏兴化人。其人一生以写诗画画为生,人称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法、画、均属独立,堪称三绝。郑板桥最擅长画竹兰松菊等植物,其中竹最为突出。其画历有五十多年历史,并著书板桥全集。
   官历康熙时的秀才,雍正时的举人,乾隆元年的进土。为官时为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的知县。因看不惯官场的营私舞弊,贪污腐败而辞官为民。
   他一生为官为吏,勤政爱民,灾荒年间心系百姓,赈济灾民,正当仁义之举却在官场处处受到排挤打压,最后孤独无助,便满怀悲愤离开官场去深山隐居。据说,他进山隐居时,身无分文,只身带一盆兰花,一条黄狗相伴,夜守弧灯隐居深山,期盼东山再起为国效忠。
  
   传说,在他隐居山林后的一个深秋夜晚,天昏月暗,冷风嗖嗖,天上还下着毛毛细雨!郑板桥只因腹内一天无进食物,躺在土炕上,炕上连个像样的席都没有少棱没角,盖的被子有破洞处棉絮都争着出他洋相。
   虽然说没到冬天,只因肚子饥饿难忍,就感觉全身像冷的抖个不停!躺着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睡不着觉就想他的命运,又想因他刚正不阿的性格,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汚去享荣华富贵,才导致今日隐居山林受饥饿的结局。
   正当他胡思乱想时,发现有一身影悄悄溜进他的屋子,轻手轻脚地在屋子搜寻着什么……天黑,他虽看不清来人脸,但直觉认为这是一个惯性小偷,他没关门的原因是家贫如洗无啥可偷。
   郑板桥本想起身呐喊一声惊走小偷,但他又一思索转换思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就假装熟睡说梦话,给小偷来一个警告:当小偷正在屋子各个角落里搜寻他的需求时,只听耳旁传来一句:“细雨濛濛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小偷这时刚走到他睡觉的土炕跟前,他猛一惊,一听主人还醒着沒睡觉,想赶紧转身一走了之,谁知又听到郑发声到,“腹内诗书藏千卷,辞官隐居无分文”。小偷一听明白大意,原来主人是个清官,也是个穷秀才!难怪他在屋子寻找了一会,也沒有找到他可偷的东西,立马向门外走去……刚走出房门外,身后又传来:出门休惊黄尾犬",他一听,大门口可能有狗,于是他准备翻墙,只听郑板桥又吟出,“越墙莫损兰花盆”他一听把架上残墙的腿又放了下来,心想大门不能走,院墙又不准翻,那就只能选走后门了。当他正向后门走去时,又听到主人传出声音,“天凉不及披衣送,乘着夜色赶豪门”。小偷一听,心中羞愧难当,匆匆忙忙走出后门,身影消失在深秋的夜幕之中……传说小偷后来不再做偷鸡摸狗之事,而是改邪归正重新做人。原因是从郑板桥的诗意中理解了真正做人的道理。
  
   【郑板桥雨夜赶小偷诗】
   细雨蒙蒙夜沉沉,
   梁上君子进我门。
   腹内诗书藏千卷,
   辞官隐居无分文。
   出门休惊黄尾犬,
   越墙莫损兰花盆。
   天凉不及披衣送,
   乘着夜色赶豪门!

共 11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梗概:清代举人郑板桥,为官为吏,勤政爱民,在职场受到排挤打压,愤而辞官隐居山野。寒凉夜深,“梁上君子”来家,没找到值钱的东西。郑板桥假装说梦话,用诗文巧妙地说出自己的生活状况、出门线路等。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腹内诗书藏千卷,辞官隐居无分文。出门休惊黄尾犬,越墙莫损兰花盆。天凉不及披衣送,乘着夜色赶豪门!语言精简凝练,满含人文情怀。故事短小,浮光掠影,若能增加故事情节的全面性和趣味性,则会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之效果。文末亮点:(因为郑板桥的诗句)小偷羞愧难当,匆匆忙忙走出后门,身影消失在深秋的夜幕之中。传说小偷后来不再做偷鸡摸狗之事,而是改邪归正重新做人。原因是从郑板桥的诗意中理解了真正做人的道理。荐阅,问好,祝福。【编辑林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思若静        2025-01-14 08:27:43
  谢谢林科老师辛苦编辑!我的民间故事大多都是七八十年代在故事书上看过的,也有听我婆和父亲,五保户老何爷讲的。老何爷从面相看是一字不识的大老粗,实质上是谈古论今的文人形象。祝编辑老师以及支持和关注鼓励我的各位老师文学之友在新的一年里万事顺心如意!健康快乐平安吉祥
2 楼        文友:文思若静        2025-01-14 08:58:53
  前几年写的东西都在纸质上,现在才抽空给手机上移。共写了不到二十集,想集中在一个平台发表,以后想看好搜索!
3 楼        文友:鹦鹉        2025-01-14 15:03:22
  这篇文章写的非常不错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幽默风趣的表现手法,郑板桥发现小偷后,没有采取激烈的对抗或斥责,而是以一种诙谐幽默、别出心裁的方式来处理。他作诗两句“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既点明了当前的情境,又以一种相对平和的态度与小偷进行交流,展现出他独特的幽默和机智。2. 展现宽容与教化,郑板桥的做法并非单纯为了惩罚小偷,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对小偷进行教化和警示。他用诗句暗示小偷的行为已被发现,同时又给了小偷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体现了他的宽容和善良。3. 文化素养与智慧,郑板桥以作诗的方式来应对小偷,充分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才华。这种独特的处理方式不仅巧妙地解决了问题,还让人对他的智慧和才华钦佩不已。4. 人性关怀,在这个故事中,郑板桥没有将小偷简单地视为罪犯,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理解小偷可能的困境,并试图通过温和的方式引导其走向正途,反映了他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5. 艺术形象的塑造,这一故事有助于塑造郑板桥富有个性、睿智、宽容且充满人文关怀的艺术形象,使人们对他的品德和人格有更深入的认识和赞赏。总的来说,郑板桥夜赶小偷这一故事以其独特的情节和处理方式,展现了郑板桥的智慧、幽默、宽容和人性关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具有一定的文化和教育价值。感谢赐稿绿野,问好文思若静老师,祝福佳作不断,期待更多精彩。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