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烟火】过大年放鞭炮(散文)   

精品 【晓荷·烟火】过大年放鞭炮(散文)   


作者:赵声仁 秀才,2896.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9发表时间:2025-01-26 08:55:14
摘要:小时候过大年,放鞭炮是最大的兴奋点之一。为了吉祥为了刺激为了高兴, 我们花样繁多。这声音和光影的合成,是民俗,是记忆,更是乡愁。

过大年,对我们小孩子来说,真是好事连连、高兴集中的日子。吃鱼肉、穿新衣、打灯笼、拜年磕头得压岁钱,自然不在话下。光放鞭炮,就足以让我们流连忘返,心头不断掀起兴奋的高潮。
   鞭炮,我们家乡叫炮仗、炮铳。一进腊月,各个大集上,卖鞭炮的就出现了。不多天,就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炮仗市”。大集的一面或一隅,一水的炮仗摊位,少的一二十家,多的三四十家。二踢脚,二雷子,大地红小鞭,钻天猴,摔炮等等,十几种之多。散装的,成盒成捆的,花花绿绿,琳琅满目,如同一个五彩缤纷的花园,降落在集上,给整个集市增加了活力,给过年增加了色彩。卖炮仗的大声吆喝着。不远处,偶有哔哔叭叭的响声传来。比平时的集市,多了声音,多了热闹,多了嘈杂,但赶集人的表情倒显得比平时舒展许多。越是临近除夕,炮仗市围拢的人越多。国营的土产门市部,也卖炮仗,但远不如集市上数量多,品种繁。
   围绕炮仗摊位转的,我们小孩子自然多些。有的大人带着,有的两三个孩子一伙,也有一个半大小子在这里转悠的。我们的眼里都闪烁着期盼的光。问问价格,摸摸兜里的钱,从这个摊位转到另一个摊位。对我们来说,哪个品种都有诱惑,我们都会想像出燃放它们时那热烈的场面和围观人的激动情结。但腰包并不鼓,囊中羞涩。我们看看这个,摸摸那个,最后都买一点,哪个也不多。纸包纸裹地带了回来。
   我还是有点底气的。我手里有我自己拧蒲墩卖的几块钱,已经提前和妈妈说妥,留下五块钱给我买鞭炮。二踢脚五分钱一个,大地红鞭炮,一百头的一块二角一挂,钻天猴二毛钱一包,二雷子单个卖,也有成挂的,忘记多少钱一个了。摔炮最是物美价廉,五分钱一小盒,一盒有十个。拈量着手中的五块钱,二踢脚、二雷子、大地红、钻天猴、摔炮,装满我的书包,我就兴致勃勃地回来了。到了村里,我在小朋友们面前炫耀一番,藏在草房过梁上边,就等过年了。这时候,我总有一种满足感,一种踏实感。过年时,有几样炮仗在手,让别人羡慕,我显得荣耀。虽然炮仗的声音、光影可以共享,但光看别人放,光听别人的响,在小朋友们面前,也还是总有抬不起头的感觉。
   还有一种二踢脚,特别粗大,小胳膊一样。爆炸时震得耳朵嗡嗡响。我不敢买,太危险。
   真正放炮仗的时间,应该是大年三十晚上。但我们是等不及的,往往到了小年这天晚上,饺子没有咽进,我们就比着赛着找出几样炮仗,拿到街上点燃,试放一阵。以后,每天,我们哪怕拆下几个小鞭,也要在街上“哔叭”地放几个,让过年的味道,一天浓似一天。我们的心,也早就跟着炮仗的声响,飞到除夕晚上了。
   年夜的饺子吃完,村里的各条街上,就完全变成声音和光影的世界了。打灯笼的,喊着“灯笼灯笼发财喽!”整个大街地跑,如同一条跳动的火龙,走街串巷。当然,最让人激动、最刺激人心、最吸引人目光的,还是放炮仗。村庄的上空,第一声炮仗响过之后,小孩子们再也等不得了,纷纷抱起早已放在炕上的炮仗,拿上火柴,或点根香,“嗖嗖”,喊着“放炮啦放炮啦”跑到街上,好像向全世界宣布,我来了!于是,各家门口就响起了各种炮仗的声音,二踢脚,“叮——当,叮——当”;大地红;“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二雷子,“呯,呯”;钻天猴,“嗞,嗞”;摔炮,“叭,叭”。有的清脆响亮,有的短促激越,有的沉闷有力,此起彼伏,此消彼长,伴着一声声“呜哇呜哇”的喊叫。同时,在空中、在地上,炸开一朵朵、一串串火花,花心亮,花瓣红,一朵落下,新的一朵炸开,炫目耀眼,映出一张张笑脸。随着声响,借着火光,一股股青灰色的烟,翻滚升空,从我们的鼻孔路过,好多人掩鼻跑远。声、光,此时好像汇集成一种无穷的力量,驱使着一个庞大的神圣之物,在村庄的街上,在我们的头顶,在村庄的上空,翻滚着,奔腾着,驱走邪恶和灾祸,迎来喜庆和吉祥!
   刚从家里出来时,我们都在自家的门口放,因为大人告诉我们,在哪家门口放,就避哪家门口的邪,赶哪家门口的穷,驱哪家门口鬼。我们都盼望先把自家的事办好。在自家门口,放了个汪洋瓷肆,我们觉得该驱的避的赶的差不多了,就随机转移地方。我们便一商量,找来梯子,上了房顶。在房顶上放炮,意境完全不一样了。从街上不断飞上空中的炮仗火光,将一团团黝黑黝黑的房屋、树木、柴禾垛照亮,不时闪现在我们眼前。随着火光的熄灭,这些一团团的黝黑,也消失了。繁密的星星,眨着神秘的眼睛,布满了天空。它们使劲放着银光,也抵不过我们的炮仗。我们把二踢脚戳在房顶上,点燃,叮——当,黑夜马上暴露在火光之中,夜游的蝙蝠使劲绕了一个大圈,飞向远方。偶尔,有几束神秘的眼光从我的眼前闪过,趁着炮仗的火光看时,是一只猫头鹰的眼睛,正专注地盯着我们。它栖息在我家南院那棵高大榆树上。它没有见过我们放炮仗吗?在房顶上,我们还看到,周边各村的上空,不时升起一溜溜的火光,接着传来一阵阵炮仗的声音,如同夏季里小磨子雷一般,一起一伏地从四面八方滚将过来。从房顶下来,我们又来到街西头的石碾旁,在碾盘上放,在碾棍上放,在碾砣上放。我们比赛,看谁可以把二踢脚放在碾砣上。第二天,大人看到碾盘、碾砣全被二踢脚崩黑了,还有一股子硫黄硝石味,就骂我们。我们装傻,详作不知,混过此关。还有人出奇招,到南街水坑的冰面上放。除夕漆黑的夜晚,一群孩子,在冰面上点火放炮,一会有人摔倒,妈呀妈呀地直叫,一会冰层炸裂,发出嘣嘣的响声,一会响声震天,火光四射,这是何等的奇观!我们有时站在一个地方,双眼凝神在冰下,趁着放炮的火光,寻找水下鱼儿的反映。没有什么动静,很让我们失望。
   屋外的炮仗声音,牵动着屋内大人的心。他们适时出来,看我们放炮,嘱我们注意安全。二三十岁的大哥哥们,一时童心唤醒,纷纷来到我们身边,给我们助兴。他们一出来,放炮的花样自然多了。小挂鞭,我们大都放在地上,摆出个图案,一字啊,人字啊,口字啊等,二踢脚,都是戳在地上,我们躲在远远的地方,伸着脖子点火。这些大哥们有经验,胆子也大。从我们手中拿过二踢脚,他们掐在拇指和食指之间,从容地用嘴里的旱烟点燃炮信。炮仗信子滋滋响过,二踢脚底部先座到地上,接着飞上天空,第二响儿之后,空中炸开一团纸花,纷纷落下,而他们的手,早已揣在裤兜。还把二踢脚横放在一块木棍上,后边再挡块石头,让它横着飞,他们叫打横。结果有一次,前边正好有一个小朋友从家里出来,二踢脚飞过去,打在它的裤腿上,把裤腿烧了个窟窿。如果抬高打在眼睛上,非失明不可。小鞭,他们则拆开来,一个一个地点燃,炮信快燃到手时,用力往上空一扔,脑袋上方两三米处,则炸开一朵火花。有的小朋友,也这样试过,结果小鞭不是在手中爆炸,就是摔回地上,灭火不响了。成鞭的小炮,用木棍挑着放,挑得高高的,小炮一个个往下落着,像下着火的雨,景观奇特。
   西北风一阵阵吹来,气温有零下二十多度。我们没有帽子,也没戴手套,但我们一点也不觉得冷。
   美好的心情,有抗寒的力量。除夕的夜,各村都沸腾了。沸腾的夜,是不会被寒冷侵袭的。
   除夕,是放炮仗的高峰。但我们并不把年前买来的炮仗,全燃放在这天。初一早起,我们还要放,这是除夕夜的补充。初五晚上,也放,是过年的延续。到了正月十五,是大年结束的日子,出于对大年的留恋,出于对大年已过的遗憾,我们在这天,还要着实大放一晚上炮仗。对往昔的回想,对未来的期许,或许寄托在这天晚上的炮仗之中。
   声音和光影是共享的物质,不管在谁家门口放炮仗,都将公平地把它送到各处,没有办法被告贪污,没有办法被无截留,所以说是每个小朋友在自家门口放炮仗,各家各户,都在享受吉祥,享受平安。这是凝聚村民的民俗,是共同祈福纳祥的光影。
   但炮仗市,不小心要失火,我们叫炸市。有一年,新军屯市场就炸市了,是有人把抽烟的明火,掉到一个炮仗摊位上,点着了一个雷子,一炸,这个摊位全响了。接着,一个接一个,二十几个摊位全响了,一个炮仗没有剩下,有两个人死于这次炸市。当年的省会报纸都报道了此事。还有一个除夕夜,横放二踢脚,第二响在一个门口的柴禾垛里炸响,点燃了干透的玉米秸杆。那天风大,又是西北风,直直烧了一条街,五十多户人家的玉米秸垛,全部化为灰烬。门口的篱笆、树木,也都被烧坏。好在没有人员伤亡。(2025.1.26)
  

共 33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充满浓郁乡土气息与年味的佳作。文章以“过年放炮仗”为主线,生动地勾勒出了乡村大年里孩子们的欢乐与期盼。从腊月集市上琳琅满目的炮仗摊位,到孩子们怀揣着几块钱精心挑选炮仗的小心翼翼;从迫不及待地从小年开始试放炮仗,到除夕夜大街上变成声音与光影的世界,孩子们在自家门口、房顶、石碾旁、冰面上尽情燃放,花样百出,将过年的热闹氛围推向高潮。大哥哥们的加入更是让放炮仗的花样翻新,但也不乏危险与意外。文章不仅细腻地描写了炮仗的种类、声音、光影,还穿插了“炸市”与火灾的惊险,让读者在感受欢乐的同时,也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一篇语言生动、主题深刻的作品,这不仅是对童年记忆的追忆,更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生动展现,它凝聚着村民对吉祥平安的祈愿,是乡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文洋溢着对传统年俗的热爱与怀念,读来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烟火气与欢乐的乡村大年之中。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2600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1-26 08:57:30
  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过年放炮仗的热闹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孩子们的欢乐与期盼,以及大哥哥们的童心与勇气。从集市的炮仗摊位到除夕夜的满街烟火,从自家门口到房顶、冰面,细节丰富,充满乡土气息。同时,穿插的危险与意外也让故事更具真实感,体现了传统民俗的魅力与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一篇能让读者共鸣的精彩之作,值得细细品读!
2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1-26 08:58:49
  拜读佳作,受益匪浅。为老师点赞,祝老师创作愉快!
3 楼        文友:何叶        2025-01-26 21:39:58
  恭喜精品!棒哒哒!
何叶
4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1-26 22:58:47
  恭喜赵老师获得精品!
5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5-01-27 00:35:29
  正看着入迷炮仗没了,太吊胃口了,极度美文有待续集。
6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1-27 14:32:53
  文章生动再现儿时过年放炮仗的欢乐,从买炮时的期待,到放炮的多样场景,满是年味,穿插意外又添真实烟火气。
7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1-27 14:39:12
  文章生动展现儿时过年放炮仗的欢乐,从集市买炮的期待,到各处放炮的热闹,穿插意外,将过年的欢乐与烟火气淋漓呈现。
8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1-27 21:02:10
  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过大年放鞭炮》优秀散文作品,心中充满浓郁的乡村情节。过年放炮仗那是童年时期年关节气最快乐的事情,压岁钱可以不要,但鞭炮必须要放。感谢老师精彩分享!
9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2-05 17:15:36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