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宁静】“方便”的改变(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宁静】“方便”的改变(散文)


作者:孙兰茂 秀才,2906.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7发表时间:2025-03-25 11:33:15
摘要:世事在变,由厕所的软硬件设备,所能够提供给人们的服务质量也在变。

这是一篇挺不好拟定题目的文章,因为写得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厕所。起初写《厕所那回事》,觉得不妥当,改为《厕所记》,还是没有回避掉厕所二字。后来,又改为“如厕”,貌似文雅了,但一下子回到汉朝了,司马迁在写鸿门宴时曾用“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可是,厕所这件事,在我们的生活中实在太重要了,要不怎么叫做“厕所革命”呢?思来想去,觉得还是用老百姓通常隐晦的说法“方便”,这样似乎文雅一些,就说说“方便”的改变这个话题。
   世事在变,由厕所的软硬件设备,所能够提供给人们的服务质量也在变。在我的记忆里,家里院墙外面、紧挨着东屋山头的地方,有一个厕所。厕所开门往西,因未安装能够灵活开关的小角门,为防止猪狗进出,便在地面上埋了七八根半米多高的木橛子。除了山墙外,厕所的其余三面墙,都用篱笆帐子编织而成。厕所没有上盖,里面仅放有两块供人们方便用的石墩子,和一把生了锈的铁锨等。
   篱笆墙厕所,具有遮挡人隐私的功能,但容易被人破坏。尽管世界上十九世纪中叶,就有人发明了皱纹卫生纸,可在乡下的普及,却迟迟没能实现。因没有手纸,方便后的人们,常对厕所的篱笆动起了歪心思。这“缺德”的事我就干过。我用的方法是,把从篱笆上折断下来的高粱秸秆,扒掉外皮,然后用里面柔软的瓤子在屁股上擦拭。
   老家有做草纸的习俗,墙面上到处贴满了晾晒的黄橙橙的草纸。草纸是用于卖钱的。可为图个方便,上厕所时,意识不健康的人,常会偷两张草纸攥在手里。有一次,我在厕所门外面的墙壁前,心惊胆战地偷纸时,斜眼一看,茅坑里正蹲着一个女人,我被吓得撒腿就跑!
   篱笆被毁,草纸短少,父亲曾审贼似地质问我。我宁死不讲,只好不了了之。破坏篱笆,及偷草纸的事虽未被深究,可从那以后,这样的错误,在我身上,再也没有发生过。
   篱笆经不住撕扯,方便完毕,人们只好用事先准备好的砖头、瓦片、泥土坷垃,及树枝、树叶等,去清理屁股上的卫生。此外,还有一些不谙羞耻的小孩子,把屁股放在木橛子上清理卫生的。木橛子顶端沾满粪便,让人看了很是恶心。
   取土方便的人家,厕所墙体用泥土建造。个别上厕所的人,应急时,常会在厕所凸凹不平的墙壁上,或影壁墙的棱角处揩屁股。被污染、损毁了的厕所,打扫或修理起来,都非常麻烦。
   厕所设备简陋不说,为了节省空间和建造费用,各家的厕所大都男女混用。又因对隐私保护措施不够到位,误闯厕所,遭遇异性的尴尬事,便会发生。除了偷草纸那次以外,我还有一次误闯厕所的经历,想起来都让人脸红心跳。
   大部分的厕所没有上盖,大部分厕所的后面都连着一个盛放粪便的小池子,从而导致苍蝇蚊虫满天飞。
   灶台上,饭桌上,餐具上,甚至手里拿着的食物上,到处都能看到苍蝇横冲直撞的身影。不胜其扰,人们就发明了苍蝇拍,灭蝇纸。可是,灭掉了一些苍蝇,后面的苍蝇还会潮水般地紧随而至。
   用燃烧青草放出的烟雾驱赶蚊子;或用点燃掺有“六六粉”(六氯环己烷,1983年以后已禁用)的锯末子,放出的烟雾熏杀蚊子,是那个年代驱蚊最常用的办法。尽管六六粉属于高毒、高残留农药,但为了消灭蚊子,只好出此下策。
   参加县城的高考补习班学习,因没携带蚊帐,晚上睡觉关灯时,会被蚊子叮咬的难以入睡。开灯时,苍蝇又会在人的脸上或身上爬来爬去,同样弄得人无法入睡。开始的几天晚上,几乎都没能合眼。及至后来用上了蚊帐,才能安然入睡。可睡觉过程中,稍不注意,蚊帐出现缝隙,蚊蝇乘机钻入帐内,仍会搅扰的人难以入睡。在蚊帐内,胳肢窝夹着手电筒,用双手拍打蚊蝇的事经常发生。蚊帐里的蚊子,肚皮鼓鼓的,亮晶晶的红。拍打起来,手上沾满了黏黏的、腥哄哄的血。
   蚊虫肆虐,还会导致传染病的发作。上世纪七十年代流行的疟疾病,就是蚊子携带疟原虫病毒传染的。老人、小孩,或者青壮年,在蚊子的传播下,几乎每人都患了疟疾。此病一旦发作,便会高烧不止,浑身打颤,浑身骨头疼痛。若不积极救治,会有死人的风险。父亲说我比同龄人要矮上那么一截,皮肤显得粗糙灰暗,就是长期罹患疟疾而导致的。好在政府下大力气,通过环境改造,灭蚊灭蝇,及药物治疗,才从根本上消灭了疟疾。不然的话,像我这样的人,很可能就废了。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农村土地实行了大包干,农民有了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农忙季节种地,农闲外出打工。为了安心地在城里赚钱,更多的人家,特别是青壮年农民,则把土地流转出去,举家进城打工。收入增加了,进城打工的人,不仅在城里买了房,而且在老家的村子里也盖起了一栋栋的小别墅。别墅内自然就安装了像城里人一模一样的卫生间。
   这样一来,村庄上除了建造极少的几个公共厕所外,其余的露天厕所都被拆除了。
   公共厕所也好,家用卫生间也罢,软硬件设施都非常完备。墙面、地面装修用的是大理石,顶棚用的是PVC扣板。有照明灯,有陶瓷蹲、坐便器,有冲水设施,有公用的皱纹卫生纸。有壁镜,有洗手池。
   公共厕所,着工装的保洁人员,常来厕所巡查。或者拖洗地面,或者冲刷便池,空间氤氲着消毒液的清香味。
   冷冰冰的坐便器已显得过时,智能马桶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在儿子处,第一次接触智能马桶,我就感到新奇和纳闷。心想,马桶还有智能的?难不成它也长了一个聪明的脑袋?果不其然,这样的马桶可以自动冲水,自动调节座圈温度。上厕所,不再是负担,而是享受。
   乡村振兴计划的落实,村庄实施了雨污分流工程。卫生间的粪便及污水,通过管道分流,再通过特殊的处理技术,将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料施用于农田,提高了土壤活性,和农作物品质,其作用是普通化学肥料所无法比拟的。
   随着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一个无污染、无蚊蝇、无公害、和谐共生、健康环保的社会形态初步形成。
   因蚊蝇生存量的锐减,人们睡觉不再用蚊帐。如城市一样,室内已很难见到苍蝇的身影。蚊蝇烦人的鸣叫、对人体的伤害,成为历史。由蚊蝇传染的疾病基本绝迹。原始的、危险的灭蚊方式也不复存在。
   国家提出并实施的厕所革命,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如厕方式,更重要的是加深了人们对应该享有尊严的认知和理解。当抽水马桶取代露天粪坑,当消毒液取代粪便的气味时,充分说明了新时代的小康社会里,村民们的物质及精神生活状态,与以前相比,是质的飞跃,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共 25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描写农村厕所发展史的文章,在过去农村都是那种篱笆墙厕所,为了节省手纸,过去的人用尽各种办法清洁,即使如编者是85后,小时候依然上的是这种篱笆墙厕所,不过自己带的手纸,不用借助外物。农村厕所脏乱差自古皆是,因为粪便是肥料的观念深入人心,现在社会随着化肥的普及,人的粪便的作用随之变小。当然最主要的是经济水平的原因,中国真正腾飞也就这二三十年,之前的社会穷得连非洲都不如,现在国家经济腾飞了,也提出“厕所革命”了,所有中国的厕所都开始了大变样。城市里不用说都是坐便器甚至智能马桶,农村的厕所环境也变得清洁,也是和城市一样的抽水马桶。这篇文章由小见大,从厕所这个生活里离不开的视角见证了时代的大发展大变迁,不得不感谢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才能水涨船高、芝麻开花节节高。好文,推荐文友共赏!【编辑:秦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401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秦安        2025-03-25 11:35:55
  感谢作者投稿宁静,期待更多佳作呈现。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3-26 13:29:08
  老师的这个选材很独特,当然这也是生活中一大见证,要不怎么叫厕所革命呢。拜读,学习。祝好。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