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晓荷】第一次开店(散文)
我和妻子已在县城“逛”了足足一周。我们逛得很仔细,不放过一条街道,甚至一条小巷子。差不多逛了大半个县城,不!应该说是整个县城。从城南逛到城北,从城东逛到城西,城里每条街道上都有我们骑着电三轮龟速前行的身影。
我们在找一个实现“老板梦”的地方,在寻一处开店的“风水宝地”。
开店的念头早就起了,可以追溯到刚学厨时,我学厨的目的就是将来开店当老板。在技校学厨期间曾因年少无知夸下海口,要和同学合伙开大酒店。无奈刚毕业就碰了钉子被现实狠狠打了脸,后来偶尔和同学电话问候时谁都没再提起当年的“豪言壮语”。在去“老湖西家常菜”帮厨前,开店小梦差点就实现了,在观察过几家快餐门店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要么房费高,要么有转让费,要么店铺太大,总的来说都跟钱有关。最后只能安慰自己“先成家再创业”。
在老湖西帮厨期间,我不再像以前那样为挣钱而工作,开始悄悄学习饭店的经营方法。工作时把每位同事的特色菜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闲暇之余,向他们取经努力掌握每道菜的烹饪方法。做工第一年我和妻子订了婚,第二年婚前我向老板辞职,告知他婚后想开一家店。他并没有难为我。为表感激,我在老湖西宴请了同事和朋友。
婚后手头资金有限,不想投资太大,就准备开一家小吃店。特地去市里学习“土家酱香饼”,当时在我们县城还没有。说是学习其实是偷艺,买了饼顺便让老板给多刷了一些酱。回来后第一时间研究他的面,是烫面?是半发面?还是死面?我在饭店工作时间较长,酱料主要配料一尝便知,其他配料在经过数次调制之后,基本成功。随后开始练习,每天烙很多张饼,让家人尝,让亲戚尝尝,让邻居们尝,并恳求他们:“莫要捡好听的说,好吃就是好吃,不好吃就是不好吃,给个意见。”在大家一致好评中我决定开一家饼店。
进入冬月,房源紧张。每天早上吃过饭,我和妻子骑上三轮车去县城找房子。坐在驾驶座上,一人负责左边店铺,一人负责右边店铺。一连几天,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整个县城都逛遍了,依旧没找到合适的房子。就在我心灰意冷之时,县一中西边一家快餐店门上贴出了“吉店转让”。我下车去问,店里有几桌客人在用餐,老板和我年龄相当,正在狭小且脏乱不堪的厨房里忙碌着。老板娘告诉我,她到了临产期,没法再干了,店铺可转让也可空房出租,并把房东电话给我。
回来路上,我兴奋地和妻子闲聊。
“厨房可真脏,老板炒的黄豆芽,我一搭眼就知道他厨艺不过关,就这还有那么多人吃饭,要不咱不开饼店了,开家快餐店?”
妻子说:“行,你会炒菜,你决定就好。”
几天后,房东打来电话,告知上一家老板已收拾完离开。父亲起初不同意我开店,但看我把房子定下来,还是自告奋勇帮我打扫卫生。母亲陪同我们一起去买桌椅板凳厨具等。由于房子不大,几天后基本收拾出雏形。招牌是临时想出来的。
晚上我坐在母亲炕前,一家人想起什么名字?名字想了一大堆都不满意。我对母亲说:“咱开饭店的目的除了挣钱,还要把饭做好,要让香味够足能飘出去。”突然灵光乍现“飘出去就等于溢出去”,那就叫“溢香”吧!一家人都表示好听。第二天便订做了招牌“溢香快餐”。
我之前一直在中档饭店帮厨,虽然自己开的是一家小店,但规格都按中档饭店配置。小店面积不大只能容下八张餐桌,但进店很有感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前期准备劲头很足,但真准备开业时,才发现第一脚很难踢的。确定好开业时间,我备好食材,妻子说:“食材都备好了,要不咱就先开门?万一有人呢?”我起初很排斥,总感觉还没准备好,但妻子还是把卷帘门开到一半多。此时我心情很复杂,又想让客户来,又怕自己没准备好,也就过了十来分钟,真来了顾客。妻子赶紧热情招待,让对方点菜,并告知明天才开业,今天权当试营业啦!如果哪里做的不好,请指出来,我们整改。客人或许看我们年轻倒没有挑拣什么?这是小店第一批客人,我心存感激。尽管他们点菜不多,我还是各加了一盆蛋花汤。客人们都很高兴,许诺明天还来捧场。
当天一共来了三桌客人,消费也不多,三桌加在一起一共不到三百块。妻子攥着钱向我炫耀,我更是把食材成本用计算机算了一遍又一遍,算算到底赚了多少钱?这是我们第一笔收入,钱虽不多,但很有意义。客人走时那句“走了,老板!”叫得我有些不适应,但心里很兴奋,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小店梦。
开业当天,亲戚们都来给我捧场。小店不大,再加上有其他客人,我忙得晕头转向。坐不下的亲戚就在店外站着,让客人们先坐。我再次给每桌客人送了菜并收获了“老板,生意兴隆”的祝福。小店开了起来,我也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板。
腊月二十六,客户们都回家过年了,我也决定放假。年后去走亲戚,身板比以前挺得直了,谁还没点虚荣心?但好景不长,年后的某一日午餐时间,我正忙碌着,来了一队穿制服的人。进门要检查营业执照,年轻经历事少,我竟忘了先办营业执照。最后,工作人员留下一句话“无照经营罚款两千”。这句话让我瞬间蒙圈,两千可不是小数字。我开始给大姨打电话,给之前老板打电话,无果。
我无助地坐在厨房里,急得抓耳挠腮,唉声叹气,竟生出不干的念头。妻子劝我:“大不了交罚款,不干了咱们损失更大,创业之路哪有一帆风顺的。”这些年我一直帮厨,总认为做老板很滋润,但从没想到里面有这么多事。
办证耽误了近十来天,有客人来,我们就偷偷营业,想着能挣一点是一点。中午忙完就去跑证件,好话说了一箩筐,我终于理解了大人们常说的“县官不如现管”。我拿到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那一刻,喜极而泣,以后终于可以放心做事了。
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我自认为合法经营后就再没困难了,但还是想简单了。一天晚上,来了三位客人,一高、一矮、一胖,说话痞里痞气。待我把菜上齐后,他们便邀请我坐下喝酒,看他们架势定不是善茬,我婉拒了。他们放出豪言:“怎么看不起哥们儿?”我连忙解释,后厨房有活,说着转身走进厨房。胖子拿起我收银台上的宠物龟,跟进厨房。拿着菜刀对我说:“老板,今天哥几个想吃你的乌龟,我剁你炖。”我知道来者不善。随后左手拿起另一把菜刀,放在他身后,同时把右手盖在了乌龟身上,直视着他说:“行啊!你敢剁下去,我就敢给你炖。”胖子猛得一怔立马满脸堆笑:“哎呀,老板咋这么不经闹呢,跟你闹着玩儿的。”随后吃完饭走人,从此再没敢胡来。其实当时我也害怕,怕他们生事。期间给小舅打过电话,告诉他可能有人想吃霸王餐。小舅说,不就一顿饭吗?挂断电话后,我气不过,劳动一场,凭啥白让他们吃。我想起母亲的嘱咐:“在外面不惹事,也不要怕事,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只好出此下策,以身试险。好在最后平安无事,如今想来,依旧觉得当年虽有些冲动,但做的不错。
二零一一年小店关停了,一是房子下水道有问题,再就是房东看到我忙就涨房费。
房东是一位六十多岁的阿姨。在房子交接时,她就一直说上一位老板怎么不好?如何如何?我对背后议论人是反感的,但想着她是房东便敷衍了几句。后来下水道堵到不行,我把这情况说给她,希望能修一修。房东则反咬一口“这都是你们干饭店干”。
这是一座老楼,楼上住着很多居民共用这个下水道,再说我平时很注意,怎么能全赖我们?最后商议无效,我只好自己出钱出人出力疏通,无奈治标不治本。在这种情况下,房东依旧涨房费。店里稍忙些房东就涨一次,再忙一些再涨一次。为此,我跟她抗议不能老这么涨下去。她始终就是一句话:“房费本来就是要涨的嘛,觉得不合适可以不干嘛?”这一刻,我终于明白上家不单是生孩子去,而是实在受不了房东。为了生意,迫于无奈,我选择再次低头。这一刻我终于明白,社会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美好,同时也看到了人的两面性。
儿子出生后,下水道堵到没法正常营业。我再次找到房东商议,得到的答复依旧是:“你们堵的我不管,嫌房费贵搬走呀!”
如今的房东和最初租房子时的房东阿姨判若两人。或是年少气盛或是忍无可忍,我在一个雨天正式关停了小店,并冒着大雨把所有东西收拾干净,房东也没想到我真得会搬走。
后来路过那里,房子一直闲了。一年后,开始大修下水道,随后租给理发店,至今还在开着,不知是不是当年我的做法改变了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