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舀取一海蓝(散文)

精品 【东篱】舀取一海蓝(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9672.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7发表时间:2025-09-19 06:12:49
摘要:秋天了,走进胶东半岛的那香海,突然被一海蓝色点亮了眼睛。我第一次觉得,海水漾起的色彩是“四时颜色各不同”,我被一海蓝勾住了眼睛,倾心以对,忍不住要舀取一海蓝。


   到了贾宝玉眼里,纵水有千流,江有万斛,海大无际,他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秋色宜人,气爽天朗,退去了暑热,还那香海一派纯粹纯蓝,我走进去,突然想到他的名言警句,感觉他有点小家子气了,尽管他想表达对林黛玉的专一笃爱的感情。我可还是一个贪心的家伙,面对纯蓝,面对“那香”(海湾名字,那香海是智慧之海的意思),我抱不住,揽怀不能,于是,我想舀取一海蓝。这种诗意,让我得到审美的内心满足,境界已超越眼缘。
   别笑我。我得这般诗意于一瞬,再不看那些形形色色的风景,也满足了,归与不归,都装着一海蓝。
   我不仰目看天,任天蓝,任云飘。我无暇分散目光,专注凝视。海湾的抱山,摇绿叠翠徒抒情。我只是贪婪地用眼睛舀取一海蓝。
   我笑白居易的诗句“春来江水绿如蓝”,总也走不出江南,那秋海水蓝如何?我也如李贺那般恨“蓝溪之水厌生人”,不适游人吞亡魂。心妄想,跟随王安石,赏“柔蓝一水萦花草”,却嫌这蓝太柔,只是一湾湾,不够恣肆饱满。哪如那香海之蓝,东西浩荡十余里,只怕目不能及;上下深蓝多少尺,双腿不能丈量其深。
   不过,我还是要感谢这海湾之西的虎头角,伸头探海,半围海湾,一下子让海湾有了相拥的风情;感谢那香海东北的鸡鸣岛,用鸡鸣声唤醒一片海之蓝。我总觉得,这样两座山,是想吞没这片海蓝,还是力量不足,结果是,泼了一海的蓝,一海的情操。佛家看蓝色,是治愈的智慧,于是有了“那香”之名给这片海。不是凭空杜撰,而是参透了海的精神。我看风景带着的是文学眼光,觉得,那香海景区,是一海蓝成就的,换了背景,什么也不是,只能给一个“海隅边夷”的描述。
   我终于懂得了那香海名字的由来,就像古人“魏无忌”,那是勇敢性格的标志,那香海的智慧之名在于情操。不溢不躁,静守一片风景。也高吟涛声,为了讴歌;也沉默无声,为了静处。一片海的智慧,绝不只是“惊涛拍岸”,还有深沉之时。我觉得那香海是以纯蓝在表达自己有深度的颜色,饱和而神秘。蓝色是以气质表达情操的,杂尘杂色于它的面前都无形无色,不会被无端沾染。
  
   二
   我懂得,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会有愁心的事。不要拿自心揣度别人,每个人都应该去寻找破解之法,不然,积郁成疾,垒愁成恨。无论怎样,都不能纠结,要去缓释,排遣。切莫小视一片海蓝,一切挂碍,会被一海蓝抹去痕迹,海山如黛,海岛碧螺,海水酿蓝,其作用并非只是为了观赏,交给海,洗却多少烦心事,洗不净,也不至于堆垒。纯净的心,纯净的蓝,不必吟出多少奇巧的诗意意境,红尘最怕蓝色,深蓝不知红尘苦,却在规劝莫做痴情人,追求纯粹胜于浮华。
   我爱一海蓝。从未求得拥有。因为爱才去读透挖掘,而非因不懂才去钻研。
   一海蓝,深沉而深邃。此时秋风不惹,自在娴静。我觉得是海割了一片蓝天之色沉于海。从此成为属于自己的空间,不管蓝天之上有朵朵滚滚的白云的游与戏,我自纯蓝不兴浪,我自一色不争霞。这是个性,有别于世界的各色,是无法仿制和勾兑的,模仿没有意义。所谓的深邃不是内心多么高深,而是守住自己的特色。
   此时读一海蓝,那么纯净、宁静、澄澈。佳人倩影,最喜花团嫣然来做背景,弄作陪衬,而一海蓝却是别样的呈现,我突然觉得,这种蓝是可以用来呼吸的,放下压抑,呼吸顺畅了,我甚至想舀取一瓢,多呼吸一点蓝。蓝胜于氧气,优于富氧。往往是,我们最易得的东西被我们忽略了,“双目剪秋水”,那是爱意表达,内心呼吸蓝——是自我修养。此时的蓝,就像一面硕大的磁铁,吸着目光,身心贴近,世界被染,一派纯净,海如眼,眼如秋水,是明眸善睐的清澈。
   一海蓝,蓝得透彻。尽管我无法看到海底,但这样的蓝,是湛蓝,并不掩饰什么,不必猜疑它的颜色里还藏着什么,是可以放心地将孤独交给它。蓝是三原色中的主原色,不带任何杂质,它以其质地的澄明而不能给它一点微词。人心里,可能带着各色的杂念,于是在现实面前就不淡定了,不淡定就显得累,心中就难洋溢成一海的蓝,所以我们提倡“净化心灵”,净化就是为了透彻,让人找不出除了透彻还有什么成分,有谁愿把心情交给复杂?突然发现,透彻,才是最深,不是浅薄,而纯净也不是人人看得透,这便是一海蓝的哲学吧?
   那香海海滩,是十里金沙,精美的纹石,自古闻名,词人苏轼还专程折道于此捡拾。但我突然觉得,苏轼来此捡拾纹石,是否是一个真实的目的。他沿海岸线步走,或许就是因为这片海蓝,他一定也需要一湾湾海蓝,需要蓝海的襟怀,不然,我们总是去想苏轼为何具有这么从容深邃的思想境界,一定不是源自本能,而是修养,他的修养除了来自读书万卷,没有谁可成为他的导师,如果说有,就是自然,就是眼前这一海蓝吧。他要不断从自然之中汲取精神力量,这应该是他的修为常态。他也留下了刻在风景里的蓝色脚印,而那些杂沓的脚步,连历史的杂音都算不上了。此时,一海蓝,一滩黄,黄蓝交泰,各自成全其成色。没有争执,无声和解,各呈其美,颜色或许可根据美的法则进行勾兑,但征服和覆盖,不可能。或者是,黄蓝达成了和解。世界本就是多彩的,并非征服,即使是对比,也是和谐的,不失各自的鲜明。
  
   三
   站在一海蓝前,诗意顿起,甚至让我发生了传奇的联想。
   蓝色的屏幕,一袭清影,我疑是仙侠持剑而至,来借蓝磨砺他那方长剑。
   英国作家安德鲁·朗格写了一部《蓝色童话》,硬要把单纯作为主题送给世人。英伦之蓝,那香之蓝,哪个更蓝?他无法单纯了。
   “江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岂止是一种物象!海燕海鸥起舞一袭纯蓝之上,恋秋爽,贪海蓝,早忘记什么是乡愁,也不唱“何不归去”。
   贪恋一海蓝,竟忘记向沿海的村庄索取一封书信。有谁会责备雁的记性,只有一次次仰望和期盼……或许,人们觉得你本就属于一海蓝,贪玩是你的权利。美好的情感,精妙的意象,有谁会抱怨其来得迟迟慢慢……
   那香海蓝漾,再不思南归。
   秋风无闲,但不去染岸上芦苇花白,海草叶子黄,吹皱一海蓝,应有秋神喜欢一海蓝,秋风不戾,更乖巧。
   我突然觉得,蓝,最适合干干净净地纯粹抒情。我只想面对一海蓝,无言无语,尽管内心无章地倾诉,或许,这就是一海蓝的文化价值吧。海蓝文化,是接纳,是包容,不是要给我们渍染,海静静地听着我们的声音。
   我望着一海蓝,一海蓝照我影,多么曼妙的物我同化,总觉得这是文学的臻境,没想到,心飞海蓝上,意出尘之外。不必抱走归己,舀取一瓢蓝,蓝已入心藏起。
   这样一海蓝,我把你比作什么,才算懂得你?
   秋来一海蓝,蓝得美如“克什米尔蓝”,我从电视看到这种世上最珍奇的蓝宝石,无以奉承,人们送了一个“皇家蓝”的高贵名字。那香的蓝,却是平民蓝,一年近千万的游人都来观赏,我想,那香发挥了最大的价值,洗却审美的眼,点亮行走的光。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由此及彼,海水为什么这样蓝?我知道这是秋光点染,但我遇到了真正懂蓝的渔人。他说,这里的海水盐分较之别处浓度更重,所以……
   海生盐分蓝才浓,腹有诗书气自华。
   可能这个解释并不符合科学道理,但我宁愿相信渔人的判断。
   还有一点,“海岸环保”政策的实施,终于还这片沿海岸带以原本的纯净。80年代,自威海的刘公岛(甲午海战纪念地),直到荣成的成山头,清理了近海养殖项目,要牺牲一部分“近海经济”,还给旅游一条“蓝金带”。据海洋专家说,这处蓝带在沿海极难找到,别处的成色(蓝色)皆不如。我曾听人问,就为了游客来此跑一趟得个眼缘,留个好印象,值不值得?有时候审美和经济收入是有矛盾的,但这种矛盾的失衡会逐渐改变。如今的那香海岸经济,早就超过了一般的近海养殖收入了。
   那香海近海的鱼获是很受欢迎的,据说这种“蓝度”下的鲜鱼,口感非常地道。就像品酒师品酒,知酒好,只有常食海鱼的海边人才分得清鲜度有几分。9月1日开海了,我连续好几年在秋天来那香海滩等渔船靠岸,买上一些鱼获,的确鲜,因为我相信海蓝和鱼鲜是有着关系的。
  
   四
   一海蓝之外的海岸公路,游人少了很多,休夏的人群走了,学生开学了,不多的车辆散漫地分布在海滩,人在那些太空舱里。他们或许正在面蓝举杯,打开的酒叫“梦之蓝”?
   我为那些已经离开的游人感到遗憾了,我弯腰掬一抔蓝,多么想喊一声快递小哥,将蓝邮寄给你……
   还是担心,便写下“一海蓝”,通过江山文学的文字,送抵你的眼前,莫让尘埃飘在你一路的旅程里。
   有个成语叫种玉蓝田,那是喜结良缘的浪漫之举,我想倾情一海蓝,捧出一片纯净的风景,与你。
   我也知道,凡人都不能免俗,舀取也是索取,带走一海蓝是俗了点,但那也是浪漫的颜色,谁会说我太俗。
   我心不能如海广袤,却有一海蓝。
   蓝色,优雅,而从不招摇。
   蓝色,是最值得在喧嚣中泅渡靠近的色彩。
   我惊叹这一海蓝,风雨不能使其浊,暗流不能使其变色。日月之行,便出其中;星汉灿烂,便出其里。
   我弯腰,舀取一海蓝,一捧再一捧,取之不尽。展开手掌,日看阳光,夜见星辰。愿以此,濯我俗眼,洗却心中的尘垢。
  
   2025年9月19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6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单看这诗意满满的文题,就令人陶醉。作者的文字以浪漫飘逸见长,同时融入哲思与审美体验,给人以美妙丰厚的读感。此文以贾宝玉的话引出描写的事物,面对纯蓝,面对那香海,作者想舀取一海蓝。作者感谢虎头角和鸡鸣岛,这两座山,泼了一海的蓝,一海的情操。作者爱一海蓝,爱它的深沉与深邃,爱它的纯净、宁静与澄澈。作者甚至想舀取一瓢,多呼吸一点蓝。一海蓝,蓝得透彻。那香海滩,是十里金沙,精美的纹石自古闻名,词人苏轼还专程折道于此捡拾。站在一海蓝前,作者诗意顿起,甚至产生了传奇的联想。作者觉得,蓝,最适合干干净净地纯粹抒情。海水为什么这样蓝?作者知道这是秋光点染,但真正懂蓝的渔人说,这里的海水盐分较之别处浓度更重。怪不得,那香海的鱼获鲜美。游人正在面蓝举杯,打开的酒叫“梦之蓝”?作者想倾情一海蓝,活出一片纯净的风景。好文,作者面对那香海,发自肺腑的赞美与热爱,用深情的眼神一遍遍抚摸一海蓝,用澎湃的激情一声声吟唱海的赞歌。字字都是流淌在血液里的诗情,句句都是奔涌在胸膛里的呐喊。连呼吸都带着海的味道,连周围的空气都涂上了一海蓝。在一海蓝纯粹辽远深邃的意境里,作者且行且思,且观且叹,且吟且醉。文中不时有诗句即兴咏出,可见作者为一海蓝如此动容,如此沉醉。家乡的美景熏染着作者,一海蓝荡涤着作者的灵魂。真好,依山傍海处,人杰地灵。妙趣横生的大作,动人心弦,美哉!感佩怀才老师才情飞扬,倾力荐读!【东篱编辑:罗莲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919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9-19 06:21:30
  作者面对那香海,发自肺腑的赞美与热爱,用深情的眼神一遍遍抚摸一海蓝,用澎湃的激情一声声吟唱海的赞歌。字字都是流淌在血液里的诗情,句句都是奔涌在胸膛里的呐喊。在一海蓝纯粹辽远深邃的意境里,作者且行且思,且观且叹,且吟且醉。文中不时有诗句即兴咏出,可见作者为一海蓝如此动容,如此沉醉。家乡的美景熏染着作者,一海蓝荡涤着作者的灵魂。真好,依山傍海处,人杰地灵。妙趣横生的大作,动人心弦,美哉!感佩怀才老师才思浩荡,情怀浪漫,随那香海的碧波跌宕飘摇。问候怀才老师创作辛苦,遥握,秋祺安康!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9-19 07:33:06
  别人面对水,只取一瓢饮,我太贪心了,舀取一海蓝。这样的行为,并非完全诗意,初秋看了那香海,每想起,大脑和眼前就荡漾着一海蓝,成为我的思维底色,可能这是幻觉,或者就是记忆,但一海蓝已经驻扎在我的心中,所以,就取了这个角度,从蓝下笔,希望自己能够真正握住抱住那片海蓝。罗老师的编按,精彩纷呈,为小文添色,甚喜欢,非常感谢罗老师的精彩编辑,辛苦了。无以为表,邀请罗老师来看一海蓝吧,也愿海蓝带给你快乐。远握,问候秋安,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9-19 08:26:26
  我也曾问询过大海和天空为什么如此蓝?是阳光的折射,因波长不同而产生,那是科学原理。我觉得老师的联想更有说服力。最神奇的联想是“的确鲜,因为我相信海蓝和鱼鲜是有着关系的。”文章表达了要“净化心灵”,就把有点杂念的心交给一海蓝的主题,立意别致,视野高远。纯净的文字,纯粹的感悟,拜读学习,体健,笔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9-19 10:23:36
  佩服韩老师阅读文章的精细认真,可能很多人看不出我写的那个渔人的说法是不够准确的。大海和天空为什么如此蓝?是阳光的折射,因波长不同而产生,这是科学原理。但渔人解释是盐分的浓度使然,这个说法在沿海流行。我还是相信光波折射使然。所以在文章里我说渔人的说法我无法挑剔他的错误。蓝和鲜叶是如此,是否具有逻辑关系,难说,但良好的水质养出的鱼类一定也是鲜美的。把心交给一海蓝,不再为鸡毛蒜皮的事纠结,眼中无尘,并非世间无尘,自在的是一颗心。谢谢韩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韩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3 楼        文友:撇捺人生        2025-09-19 08:46:32
  近日因为工作中的琐事,心情一直如同乌云压成一般灰暗;读罢老师的文章,心中的郁闷灰暗一扫而光,眼前如同出现一望无际的蓝色海洋,心境顿时平和下来。祝怀才老师万事顺意!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9-19 10:30:21
  谢谢人生老师的精彩留墨。人的心情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有时候心情一度处于灰色,正能量的人可以自我调整,让心情反转,而像我这样的人,觉得需要一面镜子,需要一海蓝,审美的作用主要是悦心,如此就可以忘却摆脱那些不快。想人生老师投入创作,就不再有那些琐碎的和文学无关的小事的纠缠了。谢谢撇捺人生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4 楼        文友:枫桦        2025-09-19 08:49:54
  海之蓝,引人心醉。我不经常到海边,有机会一定会在海边驻足远眺,那海与天的交界,让人融入,仿佛会在一瞬间化为一滴海水。海为什么这么蓝?我也曾有过这样的问。爱海的心,更多的是爱护,我也非常推崇这个信条。老师的文章所做的解读,有自己深刻的一面,长在海边行走,是有一番彻悟的,对于我这个山里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拜读好文!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9-19 11:06:33
  丹东一带有大海的,我知道,现在山东潍坊羊口镇的腌渍生蟹就是从丹东运输过来的。枫桦老师距离这里近吗?秋天时节,光照的关系,海水比任何时候的都要蓝,很美的颜色。驻足海边,瞭望大海,获得的境界很宽阔,尘杂放下,收取湛蓝。在韩老师的点评里,说过海之蓝的道理。我在文章中引述了一位渔人的观点,是不大正确的,但那是他的经验,所以我赞同他的观点。可能也是因为有部分原因,很多说法,并非一成不变。用眼舀取一海蓝,慰藉心事,去掉尘杂。谢谢枫桦老师的精彩留墨,继续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5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09-19 09:47:01
  我总认为,这一海蓝,是老师此刻的豁达在素养的情愫。烂漫、博大而星光灿烂。深情是此刻海得到蓝的资本,在审美的蓝之间流淌属于光的胸怀。海之蓝比之梦之蓝更远,更辽阔。海之蓝,伴随着激情澎湃的吟唱,且观且叹且吟且醉,与醉里看花不同,更不是醉里挑灯看剑。属于心,属于融合,属于情深。点赞学习,祝秋祺,祝笔丰!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9-19 11:10:24
  当我们选择了合适的角度进行审美的时候,境界也跟着就打开了,写大海,我不想重复千篇一律的辽阔特色,我要读出当下一隅的海的不同。我始终不解的是,那香海的湛蓝超过了周围任何一个海湾,除了光的照射和海水盐分的关系,我写到是海岸近海浅海放弃养殖的环保作用。生活需要一种没有尘杂的颜色——我选择蓝色。谢谢金刚狼老师诗意的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6 楼        文友:简柔        2025-09-19 11:03:56
  怀才老师的海文总能写得别有洞天,令人心旷神怡。面对大海,不仅春暖花开,更有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雍容与幸福,我想海之蓝功不可没。以一片蓝去解读那香海,对蓝的解读特别有个性化,那么独特,那么忘我,投入,透着老师宽广的胸怀,通透的人生认知,细腻丰富的情感,对海之蓝的滔滔深情。同时也把那香海的美景、人文倾情奉献,令人坠入其间。诗意袭人,美感浩荡,情切切,意缠绵,这是献给海之蓝最美的“情书”,可温柔时光,更可惊艳岁月,触动心弦,感动于心。大赞美文。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9-19 11:14:34
  非常感谢简柔老师给小文的美评。谢谢。你的点评总是让我兴奋,也突然感到失落——你说这是献给海之蓝的“情书”,的确,可能是我过了写情书的年龄,没有这个意识了,还是老了啊。文章应该写到我写一笺情书送给海之蓝,却少了这一笔。在海蓝面前,我涌出了诗意,却乱了平仄……简柔老师的散文写亭,开写亭的先河(散文方面),令我眼界一新。遥握,问候秋安,继续期待简柔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7 楼        文友:岚亮        2025-09-19 11:20:03
  这些日子,去了一次国外,回来又受了伤,一直无暇顾及江山,阅读文字。今天刚草就一篇日照琐记,得闲,才有机会拜访大哥这篇《舀取一海蓝。海很蓝,文很美,犹如大海波澜壮阔,潮起潮落,浪花飞溅。暑假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曾到荣城小住,他告诉我,荣城很美,海水很蓝,沙滩很净,就连樱花湖的水都蓝得不可思议,他还看到了海草房。早些年我去威海,是路过荣城的,可惜没作停留,何日能重游啊!拜读佳作,顺祝秋祺!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9-19 11:30:50
  收到岚亮老师的“情书”,一下子就激动起来了。见字如面,见字更是想念了。我估计岚亮这个阶段应该一直是在风景中流连,没想到去了国外,见闻一定很多吧。我最近结果唐山去了 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葫芦岛、盘锦、锦州、阜新,对我而言,也算是远足了。是不是打球受伤了?年纪大了,要国外小心了。愿早日康复!收到来稿,很兴奋,慰藉了我的惦念,马上安排编辑。放心吧。我常在海边走,突然觉得那香海的蓝是无与伦比的,便取了这个角度写一篇散文。岚亮老师的鼓励领了,谢谢。岚亮老师的朋友来荣成,是对荣成的爱,荣成不会辜负游者的眼缘的。岚亮老师对荣成风景也是聊熟于心啊。岚亮老师有机会来吧,我陪同你游览。海草房住上一晚,是一辈子难忘的,岚亮老师来我给你找海草房。荣成是适合转一圈玩的,下次来,一定走遍荣成。说定。远握,谨祝早日康复,佳作不断!
8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9-19 14:14:08
  舀取一海蓝,蓝的是天,是世界,是情怀,也是作者的精神与灵魂所在。从哲理到联想,从审美到赞歌,这就是热爱,大有感染力。拜读了,遥祝老师秋祺!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9-19 14:38:46
  是的,森林老师说得对,面对任何都要有情怀,不然风景也是会打折扣的。面对一海蓝,染一下自己的情怀,抒情而且。谢谢森林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9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9-19 16:45:28
  海之蓝,蓝到心醉,令人向往。平生只见过大湖(青海湖),未见过大海。一海蓝,纯粹辽远深邃,那是怎样的意境?读罢文章,让人心旷神怡。好文,拜读学习,问好社长!祝秋祺!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9-19 16:55:44
  据说青海湖太蓝,都说是盐分浓度大才如此。我没有去青海湖看看,遗憾。吴老师走遍山川,尤其是到了青海湖,可以写写它的蓝。在那香海,秋色里的海湾,格外蓝,蓝得拴住了游人的脚步,醉了每一个流连者。吴老师有时间可以来看看。谢谢吴老师的精彩留墨,辛苦了。后台安排老师一篇文章编辑,想吴老师这些日子应该休息差不多了,来编辑几篇,找找感觉吧。远握,问候秋安,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10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9-19 20:28:12
  “蓝胜于氧气,优于富氧”能取一瓢,该是多么的爽哦,滋养心肺,老师家乡的美景越写越有,永远也写不完。大饱眼福咯。祝老师健康快乐每一天!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9-19 20:37:05
  处于热爱吧,我想认真挖掘每一个审美的亮点,那香海是我家乡的一张最有份量的旅游资源品牌,好在离我不远,可以隔三差五地跑去享受一番。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美文,谨祝创作快乐!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