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传奇小说 >> 『逝水流年*小说』发生在公安大院里的故事

精品 『逝水流年*小说』发生在公安大院里的故事


作者:小二 童生,51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93发表时间:2012-09-01 22:32:24
摘要:公安大院,住着一群特殊的公民,但他们首先是人,,于是,就有了人所具有的喜怒哀乐,有了只有在他们身上才会有的故事!

1、
   老高叔长得并不高,也不帅,不过模样还算过得去,就是眼睛小得跟黄豆似的,还透着股杀气,看谁都像缴枪不杀。
   老高叔的脸上有一条很长的刀疤,把右边的腮帮子硬是劈成了两半,看起来很吓人。
   老高叔的右腿比左腿短很多,所以走起路来总是像铁拐李一样,一年四季手里都撑着根城里人叫“斯的克”的棍子用来保持平衡,下雨天他很少出门,怕滑倒。
   老高叔其实一点也不老,刚来时三十岁还不到,他十八岁时参加了敌后武工队,二十岁时就有人叫他老高了,那年老队长在一次攻打鬼子炮楼时牺牲了,老高叔就当了队长,大家就自然而然地叫他老高了。
   小鬼子怕老高叔,满世界悬赏抓老高叔,赏金从大洋一直飚升到黄金,可一直到投降,炮楼里的小鬼子还是没见过老高叔长什么样。
   天不怕地不怕的老高叔看谁都是眼白多眼黑少,所以大家都怕老高叔,只有在看孩子时老高叔的眼黑才比眼白多些。
   也怪,“三年大饥荒”时,家家孩子多得恨不得能送掉几个才好,但就老高叔没有孩子,老高婶子常常为这事骂骂咧咧:“千刀万剐的小鬼子,什么地方不能打,子弹偏往这命根子上崩,不得好死!”
   1949年以后,进城的南下干部们大多扔了乡下的结发妻子娶了城里的学生娃,最不济的也娶了个年轻的女工,虽然没多少文化,但好歹都是城里人,见过世面,只有老高婶子是老高叔从老家带来的正儿八经拜过堂的糟糠之妻,那模样,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从山旮旯里出来的,刚放的一对小脚,走起路来跟扭秧歌似的,说起话来嗓门比男人还大,隔着几里路都能听见,一身粗布大褂在满街的“布拉吉”和旗袍里显得特别抢眼。
   刚来的那阵老高婶子可没少出洋相,有一天半夜差点把个大男人给吓死。
   大院里的厕所是公用的,一层楼一个,除掉小孩上厕所不关门,大人一进去就把门关得铁桶似的。
   那天半夜住对门的张叔起来方便,见门开着,又没开灯,以为里头没人,楞头楞脑地就往里面闯,刚把灯打开就吓得魂飞魄散,只见一个脱得一丝不挂的女人正撅着屁股蹲坑似地站在抽水马桶上。
   张叔像撞见鬼似的,扭头就跑,跑回自家房间半天没回过气来,他老婆连掐带拧,张叔这才把气喘匀了,可还是说不出一句完整的句子,手老指着门外。
   张叔的老婆以为张叔遇见鬼了,赶紧拿过儿子小三的红肚兜壮着胆子跑出来准备打鬼,这才发觉蹲在抽水马桶上的女人是老高婶子,刚想说你怎么不穿衣服不知怎么说出口就变成了:“婶子,你怎么上厕所不关门?小心让人看见!”
   老高婶子嘻嘻一笑,从马桶上跳了下来,一对布袋似的马奶在张叔老婆面前直打秋千:“一人一个屁股,长得都一样,有什么好看的!”,说完大摇大摆地朝自家走去,弄得张叔老婆一下成了黑洞。
   第二天一幢房子的人全知道这事了,这下可苦了那些男人们了,半夜三更内急了谁都不敢上厕所了,就怕这幕让自己撞上。
   后来才知道,原来老高叔的家乡很穷,有的一家只有一条裤子,谁下地谁穿,就算不太穷的人家睡觉也不穿衣服,怕炕席把衣服给磨坏了,那地方的人从小就养成这习惯了,大姑娘小媳妇都一样。
   老高叔打游击,怕小鬼子偷袭,睡觉从来不敢脱衣服,所以进城后也就把这习惯带进了城,老高婶子因为一直在家乡,已经不习惯睡觉穿衣服这种假正经的事了。
   从这以后,张叔半夜就是尿再急也不敢出来了,实在憋得受不了了就让老婆打前站,看清楚没人了才敢出来,一边撒尿一边还得竖着耳朵,听着老高叔家房门的动静,门一响就算没完事也赶紧收兵,到后来张叔临睡前就算渴死也不敢喝一口水了。
   老也睡不了囫囵觉的张叔老婆觉得这实在不是个办法,再说这么下去张叔早晚得落下毛病来。那天张叔老婆在下班的路上拦住了老高叔,曲里拐弯地把这事给说了。至于老高叔是怎么跟老高婶子说的大家不知道,不过没多久老高婶子就穿上衣服睡觉了,为这老高婶子心疼得一有机会就在厨房里发牢骚:“城里人烧包,挺好的衣服拿来磨凉席也不知道心疼!”
   当然,有关老高婶子的笑话绝对不止这些,有天老高婶子在后门口纳鞋底,正碰上有个过路人跑来问路:“大娘,请问-----。”
   还没等那陌生人把下面的字吐出来老高婶子就跳了起来,两只小脚一蹦八丈高:“我日你祖宗,谁是你大娘了?我就那么老吗?”
   陌生人吓得连忙抱头鼠蹿,老高婶子还嫌不解气,挥着锥子还要撵,可惜小脚再怎么跑也赶不上大脚,追了一阵见没指望了,这才骂骂咧咧地回来继续纳她的鞋底。
   院子就这么点大,谁家有个风吹草动的都瞒不了人,凡是听到过这些个故事的女人们无一例外地都会回家揪着孩子的耳朵一叠连声地关照:“小赤佬,以后看到老高婶婶啥都好叫就是不可以叫大娘晓得吗?”
   小孩子们不知道出了什么大事,只是一片混沌地点头。
   这就是老高婶子,比老高大三岁,大字不识一斗,是老高叔七岁那年爹作主给娶回来的童养媳。
   虽说老高叔那时还不懂事,赶前赶后地叫老高婶姐,还没等园房就上山打游击了,可老高叔对老高婶子好得让人眼红,老高叔没法忘记自己第八次受伤后的那个晚上。
   那天老高叔破天荒回家过夜了,在这以前老高叔很少回家,就算回趟家也是匆匆地看一眼就走,绝不过夜。鬼子很鬼,队长规定,所有的游击队员都必须随时待命。
   听说老高叔要在家过夜老高婶子脸红红的,做事也比平时麻利了许多,吃完饭就赶紧吹灯上炕,没想到老高叔连衣服都没脱,躺在炕上半天没动静。
   那时的老高婶子还是新媳妇,还有点怕羞,等了半天终于耐不住了,把光溜溜的身子贴了上去,没想到被老高叔轻轻推开了,老高叔坐起来对老高婶子冷冷地说:“你另外找人吧!”
   老高婶子一听就哭了:“你外面有人了?”
   老高叔指了指大腿根:“我这里中了小鬼子的一颗炮弹皮,干这事怕是不行了,我不能拖死你!”
   老高婶子不信,一把拉下了老高叔的裤子看着还没好透的伤口眼泪当时就下来了。
   “你走吧,趁现在还年轻!”老高叔用袖口给老高婶子擦了擦眼泪拉上裤子下了炕,转身就准备朝外走。
   “你回来!”老高婶子光着身子跳下去拦住了他:“我哪也不去,死也死在你们高家!”
   “好,你不走我走!”老高叔侧过身子走了出去。
   外面黑咕咙咚的,老高叔一时也想不出该上哪,来接他的同志要等到天亮以后才会来,于是就蹲在墙根边抽烟,他相信等老高婶子缓过劲来后一定会想明白的,没想到一袋烟还没抽完就听到房间里传出了像牛在被拉去屠宰时的喘气声,听上去有点恐怖。
   老高赶紧扔掉烟冲了进去。
   月光下,只见老高婶子已经把脑后盘着的髻放开了,梳成了做姑娘时的一根大辫子,又拿出做新娘时的红腰带,在那条长腰带的两头打了两个结,一个活结套在自己脖子上,一个死结套在脚上,她正用力蹬脚收紧活结,因为缠过脚,脚脖子细,所以蹬得很费劲,不过舌头已经伸出一大半了。
   老高叔赶紧抽出连睡觉都别在腰上的匕首上前只一刀就把腰带割断了,再一揉一搓,老高婶子喉咙里咕咚了几下又从莫奈桥上回来了。老高叔一屁股坐在炕上边喘气边说:“从今往后我不撵你了,什么时候想走了告诉我一声就行了!”
   但老高婶也是女人,而且是个有血有肉有欲望的女人!
  
   2、
   有一阵子老高婶子想孩子想得厉害,家里挂的年画全是胖娃。
   我们怕老高叔,老高叔从来不笑,但我们不怕老高婶,她经常塞东西给我们吃。
   老高婶最喜欢的就是住在她家对门张叔的小三。
   没人看见时老高婶就偷着亲小三,做了好吃的就先给小三送去,有一次自家做韭菜饼,小三看了眼谗,老高婶子就特地在给小三吃的韭菜饼里打了个鸡蛋,还淋了不少香油,我们也都吃了。
   没想到别人吃了没事,小三吃了又是吐又是拉,从这以后张叔的老婆就把儿子看得贼紧,再也不让小三迈进老高叔的家门了,气得老高婶子直抽自己耳光。
   有一天老高叔的老娘突然在老二媳妇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摸进城来了,把老高叔吓了一跳,以为家里出什么大事了,没想到老娘说:“前些日子我找镇上的王半仙给你算过命了,他说你这辈子该有个儿子!”
   老高叔一下楞住了:“娘,你想孙子想糊涂了吧,别说儿子了,就是生个女儿也没有这个可能啊!”
   老娘生气了:“我老了,可我还没糊涂到那个份上,人家王半仙给咱出主意了,让老二给你生,这叫一房两不绝!”
   老高叔懵了,拿眼瞅老二媳妇,老二媳妇尴尬地低下头去,脸红得像熟透的柿子。
   前几年老二媳妇一口气生了四个丫头片子,为这没少看村里人的白眼,怀第五个时听村里的老人说酸男辣女,多吃山里的酸枣能把胎气转过来,于是老二媳妇就天天上山采酸枣吃,没想到一来二去动了胎气,孩子脚先出来了,接生的老娘一看是个男孩,于是可着劲把孩子推进去又扯出来,最后把子宫一起拉了出来,流的那血把炕上的棉絮都染红了,最后孩子还是给折腾死了,还好,老二媳妇命大,在床上躺了几个月后又活了过来,可从此再也不能生孩子了,这事老高叔知道。
   “什么叫一房两不绝?”
   “让你弟弟跟你媳妇生一个,就算是你大房里的儿子!”
   老高叔的头“嗡”地一下炸了,全身的血直往上涌,再看老二媳妇,已经把头转了过去。
   “娘,你怎么可以这样!”
   “我不这样又能咋样?总不能看着高家绝后吧!”
   “娘,你这是封建,现在是新社会,男女都一样!”
   “你说了没用,叫你媳妇出来!”
   老高婶子从后间走了进来,自打婆婆进门后她就自觉地退到后间去了。乡下规矩重,过门后没生过孩子的女人不能算是这家的人,不能走在人前,连吃饭都不能上桌,得等一大家子的人都吃完了才轮到她,老高婶子再倔,也知道不能破了这个规矩,所以给弟媳和婆婆倒完茶后就躲后间去了,前间和后间就隔着一层涂了石灰的空芯板,所以把他们母子俩的话全听进去了。
   “我刚才说的话你全听见了吗?”
   “听见了!”
   “你给我一句话,愿意不愿意!”
   老高婶子看了一眼老高叔,老高叔抱着头蹲在地上,全身的份量都压在那条好腿上,随时像要倒下来似的。
   “甭朝他看,我问的是你愿意不愿意!”
   “娘——”老高婶子突然“扑嗵”一声跪下了,一把抱住了老太太的腿,扯着嗓子喊:“你杀了我吧!”
   老太太立刻明白过来,不禁老泪纵横,连连拍着桌子:“我高家绝后了!我高家绝后了!”
  
   3、
   新村里有块很大的草坪,四周种满无花果,一到夏天男女老少都爱去那里乘凉,我们几个却不愿去,吃完晚饭我们喜欢围在无线电旁边听《小喇叭》广播。
   平时没人管我们,如果天实在热得太厉害了外婆就会出面干涉:“囡囡,你哩阿好到草坪上去白相,让无线电里的人歇一歇,不要老是让人家又唱又讲的,吃力煞哉!”
   我们不知道关了无线电播音员是不是可以休息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关了,无线电里的电子管就不烫了,电子管一烫无线电就会没声音,所以我们权衡了一下得失后只好接受外婆的劝告。
   公安大院里住的大多是一九四九年进城的南下干部,不是三八式的就是四九式的,只要一坐下小孩子们就缠着他们讲打仗的故事,讲得最有声有色的就数老高叔和住在7号里的刘科长了。
   刘科长的家乡跟老高叔就隔着几十里山路,刘科长的资格比起老高叔来差远了,打涟水战役时刘科长只有15岁,问他怎么15岁就参军了,在小孩子面前刘科长说话就不那么革命了,他说家里实在是太穷了,出来是找条活路的。
   那天住在一个庄上的老乡告诉刘科长说部队在招兵,问他去不去,刘科长说管饭就去,老乡说不但管饭,还给安家费,刘科长一听就笑不动了,连家都没回,跟了老乡就走。
   我们问刘科长打仗害怕不害怕,刘科长很认真地点头:起先怕,一听见枪声就想往地里钻,老觉得子弹都是奔自己来的,但后来就不怕了!
   刘科长说从怕到不怕他只用了12个钟头的时间。
   打涟水时刘科长刚学会放枪,他趴在战壕里闭着眼朝外放枪,等子弹打完了他也没搞清到底打没打到敌人。
   刘科长说涟水那一战打得惨极了,打完仗后河边全是横七竖八的死尸,像秋天里割下的麦子,成捆成捆地叠在一起,看不到边,整条河都让血给染红了,口渴了都不敢喝。
   大部队要趁胜追击,得留下人来看守战场,团长就走到当时还是小鬼的刘科长面前拍拍他的头说还是你留下吧,省得再浪费子弹了。
   起先没觉得有什么可怕,可等天一点一点黑下来以后这日子就不怎么好过了,方园几十里就刘科长一个好胳膊好腿的大活人,其他不是重伤号就是死人,那天夜里连月亮都没有,天黑得像个烧焦了的大锅底倒扣在头上,阴风乍起,刮得刘科长头皮一阵阵发麻,端枪的手直打哆嗦。

共 32790 字 7 页 首页1234...7
转到
【编者按】故事发生在一个公安大院里,大院里住的大多是一九四九年进城的南下干部和他们的家属。小说通过住在院子里的一个孩子“我”的视角,描写了老高叔、张叔、刘科长在战争年代以及在解放后政治运动中的的经历与他们的家庭生活,塑造了老高叔、老高婶、张叔、张婶、刘科长等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对老高叔这个人物浓墨重彩,一个英雄善战、刚直廉洁却又有情有义的大丈夫形象矗立在眼前。战争年代,他曾令敌人闻风丧胆,立下了赫赫战功,负伤无数,甚至伤及了命根子;解放后进了城,当别人忙着换老婆,他却把农村的糟糠之妻接到了城里,相濡以沫;他一身正气,不畏权贵,对不正之风坚决抵制;当他被“专政”,面对造反派的审讯,依然毫不畏惧,义正辞严。小说采用倒叙和顺序相结合的叙述手法,将过去与现实揉合为一体,将人物置身于两种不同的环境中,表现人物不同的个性和命运。小说没有刻意制造跌宕起伏的情节,故事在一种不急不缓的节奏中推进,在娓娓的叙述中、在细腻的描写中,人物的性格一一毕现。一篇力作,倾情推荐!问好作者!感谢你将这么精彩的作品呈献给流年!【编辑:燕剪春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X0120903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2-09-01 22:33:11
  故事发生在一个公安大院里,大院里住的大多是一九四九年进城的南下干部和他们的家属。小说通过住在院子里的一个孩子“我”的视角,描写了老高叔、张叔、刘科长在战争年代以及在解放后政治运动中的的经历与他们的家庭生活,塑造了老高叔、老高婶、张叔、张婶、刘科长等人物形象,反映了一个特殊的时代。其中对老高叔这个人物浓墨重彩,一个英雄善战、刚直廉洁却又有情有义的大丈夫形象矗立在眼前。战争年代,他曾令敌人闻风丧胆,立下了赫赫战功,负伤无数,甚至伤及了命根子;解放后进了城,当别人忙着换老婆,他却把农村的糟糠之妻接到了城里,相濡以沫;他一身正气,不畏权贵,对不正之风坚决抵制;当他被“专政”,面对造反派的审讯,依然毫不畏惧,义正辞严。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1 楼        文友:小二        2012-09-02 11:35:52
  谢谢编辑的中肯评论,谢谢!
2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2-09-01 22:34:10
  小说采用倒叙和顺序相结合的叙述手法,将过去与现实揉合为一体,将人物置身于两种不同的环境中,表现人物不同的个性和命运。小说没有刻意制造跌宕起伏的情节,故事在一种不急不缓的节奏中推进,在娓娓的叙述中、在细腻的描写中,人物的性格一一毕现。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2 楼        文友:小二        2012-09-02 11:47:52
  谢谢您的鼎力推荐!
3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2-09-01 22:34:48
  问好小二朋友!感谢你将这么精彩的作品呈献给流年!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3 楼        文友:小二        2012-09-02 11:36:46
  您好!愿您快乐!
4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2-09-03 11:16:56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回复4 楼        文友:小二        2012-09-04 14:05:23
  读你的评论有种齿唇留香的感觉,很受用,那些词句本身就是一篇很好的美文!
5 楼        文友:铁禾        2012-12-08 23:30:13
  又是一个精彩的好故事,钦佩作者健达的构思,继续关注。
铁禾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