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散文的文化底蕴和审美特征

精品 散文的文化底蕴和审美特征


作者:赵丰 进士,8366.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349发表时间:2013-06-19 15:15:34

一、 当代散文的发展态势
   当代的散文领域可谓百家纷呈,各领风骚。出现了许多散文现象,譬如“文化散文”、“大散文”、“哲理散文”、“小女人散文”、“新散文”、“原生态散文”……我认为,这些都是在画蛇添足。犹如,给一个自由的人戴上手铐和脚镣。作为一种文体,散文不需要标新立异。鲁迅先生谈写作时曾说过,要有真意“去粉饰”,要“少做作,勿卖弄”,这正是写散文的真经。散文是以真实为生命,以艺术求生存的,一篇好的散文是真善美的体现,是艺术美的化身,这样的散文才会直指人心,才能影响深远,才能成为传世名篇,才能成为天下文章。
   然而,我认为,当代散文理论上的幼稚和不成熟,并不影响它在创作上的成就。当代散文创作的繁荣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空前的。这样的繁荣其实标志着人类灵魂的提升。尽管,中国人对物质的追求和向往远远高过精神,但精神的需要毕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在特定体制的约束下,在其他文学题材已经渐趋没落的境况下,一大批有良知的或者没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需要用某种形式来披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就形成了散文的繁荣。不同的是,良知的有无决定着写作的立场。前者关注的是人类的精神、人民的命运、社会的责任;而后者反映出的是个体的情感,私欲的膨胀——这种区别已经显而易见了。这同时决定着一个作家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被文学和人类铭记。
   当代散文的繁荣主要表现在艺术的成熟。我以为,它主要呈现着以下四个特征。
   一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先秦时期的散文主要是议论,“五四”时期主要是抒情,二十世纪中期,以杨朔、刘白羽为代表的散文家,他们的作品是在图解概念,美化生活——以叙事写景为主体,中间或结尾来几句抒情{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以刘桦园为代表的青年作家开始了大胆地探索,突破了单纯的叙事、抒情、写景的表现形式,拓展了散文的艺术表现形式。到了九十年代,一些小说家进入了散文创作领域,尝试着各种表现方法。譬如意识流、象征、荒诞、寓言、蒙太奇等。出现了王蒙的《狼》,茹志鹃的《樟树赞》,高晓声的《艄公梦》,郭风的《朱雀灯和花瓶》等作品。史铁生、马明博、陈洪金等人则更注重心灵的张扬,更新了散文的审美力度。进入新世纪,朱以撒、刘亮程、李汉荣等人赋予了散文一种诗的境界,增大了作品的艺术力度。新时期的散文将文学的各种表现形式如小说、诗歌、随笔、杂文等揉为一体,使散文的内涵更为丰富。
   二是突破了汉语言的固定模式。《现代汉语》长久以来规范着汉语写作者,这未必是一件好事。它严重地束缚了中国文字的外在表现力。这种现象被当代散文家们打破了。在一些散文家的笔下,语言的逻辑性并不规范。但是,他们却使读者感受到了阅读的快感,或者说审美的愉悦。如周晓枫、雷平阳、格致等,他们的文章突破了严格的结构和用词的规范,如行云流水般依靠思维的转换行文。因此,带给读者的是艺术的张力和思维的享受。在一切都在变革的时代,我们的汉语言为什么还要据守固有的模式呢?丰富汉语言,改造汉语言,使汉语言进入更为优秀的表现人类精神生活的境界,是我们这一代人艰巨的任务。
   三是拓展了散文的艺术空间。首先,当代散文从题材上已经无法局限。作者所描写的对象已经无限广大,人与自然的所有事物,都进入了散文家的视野。其次,文章的主题呈现出无限的可能性。教科书上的“形散神不散”的那种封闭的散文定位,被彻底摧毁了。我们阅读到的许多似乎是缺乏主题的散文,却获得了极为深刻的人生的、思想的启迪,不同阅历的读者都可以享受到收获。第三,艺术想象力的丰富。一些作家的散文往往借助事件的外壳,表达的却是生命的本质和意义,他们借鉴了培根、蒙田、帕斯卡尔那样深沉与渊博的思索,最大限度地拓展着读者的想象力。
   四是思想性的无限广延。当代散文汲取了最广泛的哲学性,比小说等文学体裁更直接地面对历史演变过程中引出的挑战,在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的范围内能够给人类以深刻的影响和启迪。这是当代散文对人类最为伟大的贡献。这类作家以王充闾、林贤治、周国平等人为代表。在他们的作品里,我们感受到的是历史的凝重、人文的深厚、光影的灼目以及思想的光芒。他们的散文吸取了西方哲学家的智慧,抓住了以真情实感为基础的艺术境界,进入了各种层次的内心图景,提炼出丰富复杂的思考内涵,充满了民本思想、忧患意识和批评精神,具有穿透人类精神的思想锋芒。
   二、关于散文的文化底蕴
   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演变。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近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文的范围缩小。
   相对于其他文学体裁,散文的文化底蕴决定着作品的深度。所谓文化底蕴,就是分享人类精神成就的广度和深度,就是学识的修养和精神的修养。一个教师的文化底蕴,不仅决定着他理解、驾驭教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只有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创造一个丰富的课堂,才能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一个散文家的文化底蕴,直接影响着读者的审美思维,以及,他对这个世界、对人生的认知水平。
   古今中外能够流芳百世的散文作品,都离不开深邃的文化底蕴。庄子、贾谊、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归有光、袁宏道和方苞被称为中国十大散文家,他们的作品都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征。董桥是香港散文作家,他受中国古典散文影响较大,博闻强识,散文风格平淡舒卷,有浓浓的书卷气。他的文章文化底蕴深厚,流露出对故国家园深深的怀恋之情。董桥散文自成一格,形成鲜明的“董桥风格”。
   朱自清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散文家。他的《荷塘月色》是奠定现代白话散文的重要基石之一。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文化底蕴在散文中的重要性。
   <1>静赏自然与中和处世
   《荷塘月色》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其线索是心情的变化:不宁静和宁静的相互转化,相互矛盾与和谐统一。这种矛盾对立的文学思路来源于中国人深深的文化因袭浸润。中国人的智慧是一种致力于寻求事件稳定的智慧。中国的重要文化之源《易经》里就指出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是平衡适中的,因而也是稳定长久的。矛盾的推移变化,引起宇宙万物的变动,而变化的结果,总是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稳定与和谐,即由不静至静。
   作品开篇便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不宁静意味着心理的杂乱、矛盾与不平衡。“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于是以一种柔顺而又积极的姿态夜游荷塘,目的是在生活外围寻找自然的宁静,发现了另一个奇异的世界,把平日宁静时漠不关心的荷塘暂时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晚上的小路,作家感到幽僻,寂寞,阴森森,因为这时他的心灵还未融入自然,还处于人事的烦恼之中。渐渐地,“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两个“像”字,把作者主动参与自然,而又很快被自然同化的复杂崎岖心境刻划出来。随之,“我且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表明了融入自然的暂时心态,作家期望的是被自然陶冶,忘掉不平,而又朦胧感受到“忘掉”的不可能,那么就独享这“田田的叶子”、“脉脉的流水”、“静静地泻”的月光、“淡淡的云”吧。
   在就要融入自然的时候,却听到了热闹的蝉声和蛙声,这些声音把作家从理想拉回现实,“我什么也没有”,产生了虚无的感受,于是作家又要寻找新的平衡,想起了江南的采莲。梁元帝的采莲是热闹的,是我的理想,象征着在社会中奋争的目标的实现。过去却只能是过去,理想的不能实现,使我深深的怅惘便又忆起了另一种采莲的镜头:《西洲曲》里的采莲,这是静静的采莲,也是我的理想,是静赏的理想。
   蝉声和蛙声是文章的转折,是作者意识到寻梦的不可得,不由自主地走上归途的开始。江南是理想的家园,是在出世和入世的双重人生中转换,虚拟中实现了的自我的写照。所以,想起江南的时候,也就是回到自己的门前的时候,在心中的这个江南休憩,在心中的那个江南抗争吧!
   这里就看出了中国人的一个重要性格:中庸,或者叫中和。
   古人认为,中和是“阴”、“阳”的中和,这一阴一阳谓之道,即矛盾双方的和谐统一。《周易》中指出:中和是人通过积极进取(变化)达到一种不易(不变、永恒、稳定)的目的。对个体来讲,中和既是生命健康成长的前提,又是精神安宁的必要手段。《荷塘月色》中我由不宁静而出游寻找宁静便是这种深藏国人内心隐秘之处的意识的外化。
   天地人和的中和哲学和中庸辩证法使得文学家以一种轻松自在的艺术态度欣赏自然。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种自在的态度要求作家确定单纯的题材,选择和谐的自然景色,力求达到一种纯净、优美、和谧的风格和意境。
   <2>园林追求与理想寄寓
   作家心里不宁静,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这荷塘,便是他心中的园林。中国是园林的国家。古代的园林最初来源于对居住地旁比如布满植物的村郊野外高山湖滨的休闲的向往,以寻找自然之趣,释缓紧张思想。自然便是园林的第一要求。后来,出现了恬淡素静的文人私家园林。中国人特别是中国文人便和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代诗词文赋中,留下了诸多山水园林的优秀作品。实际的园林和作品中的园林都体现了虚实相生的中和思想,追求景外之景,无形之景,花影、树影、云影、水影、风声、雨声、水声、鸟语、花香的协调。
   朱自清是一个现代的文人,却又有着深深的古典文化积淀,在心中所虑不得其解时,便自然把家旁的荷塘当作了园林。他用艺术的眼光重新过滤了原本毫无诗意的荷塘。曲折的小煤屑路、荷香月色、明珠、美人、淡云、名曲、杨柳的倩影、远山等等一起构成了朦朦胧胧、迂回曲折、山水辉映、荷香树倩的园林。
   大家都熟知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陆游“云破月来花弄影”,晏殊“小园香径独徘徊”等等借景抒发园林主人胸中郁愤的古典名句。朱自清也一样,有着抹不去的园林意识。自古以来,名人和名亭、名山、名园有特殊的关系,朱自清也成就了这片荷塘。
   <3>琴棋书画与诗意人生
   园林离不开诗画和花木。朱自清对花木有诗情画意的描绘。重读《荷塘月色》,给我们感受最深的还是如画般的意境。作家用绘画手法,以墨色为主,辅以浓淡,通过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用强弱、高低、节奏、旋律等有规律的变化来表现自然界的花木与月色,社会中的烦恼与失意,像写意画般简淡空灵,达到了人和自然的融合,美和善的统一。所有有人称此文为白话美术文的经典。
   朱自清移情于形,以音乐、舞蹈拟景,绘情。袅娜的花舞,光影和谐的音乐旋律,把如画的心中荷塘推向极致。中国的琴曲,大都以山光、云影、松竹、林泉以及世外渔樵为题材。文中把塘中月色比拟成“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确属恰切。
   琴棋书画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表,但琴棋书画,都离不开古诗。由于中国的诗歌传统的浸染,诗歌被引入文章小说戏曲成了文学的常态,好像无诗不成书。朱自清也承袭了这一传统,中国文字是象形字,体现出了空间感与绘画之美,如文中引诗“船欲动而萍开”,“恐沾裳而浅笑”等一方面体现了儒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思想,另一方面确实给了我们诗情而出画意的享受。诗歌的画意成为了散文的点缀,丰富了描绘的意象,也增加文章的儒雅与道风。
   <4>月情花意与情绪人生
   隋唐时期儒家学者孔颖达说:“诗为乐章,诗乐是一”(《礼记?经解》孔疏),中国人的各种艺术精神是统一的,造成了今天中国人的艺术人生底蕴。正所谓世事如棋(被动与主动的统一,在文中即:心灵被社会扭曲时主动去寻找另一个宁静的心灵),花境文心(赏花即赏我,在文中即:把自然中的平常的荷花美景内化为理想的心灵王国),月情人意(月光的倾泻即情绪的流动,在文中即:月光把我带至奇异的陌生化的情绪荷塘),说文赋比(一种附雅文化,在文中即追求音韵的和谐,赋比的运用)。这一切都可以从《荷塘月色》中读出来,构成了朱自清也是其他中国人的诗意的情绪的人生。
   代表中国精神的哲学是艺术化了的哲学,那么具有了哲学意味的中国艺术便更具有美学价值。今天的中国人仍具有这种艺术化的人生。从老百姓对对联的酷爱到对居室美学上的追求,从兴奋时哼出的京剧曲调至诗意时酒后抚弦琴,莫不是古老风尚的延续。

共 866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很好的关于散文写作的文章。它主要从散文的文化底蕴和审美特征两个方面对散文写作进行了剖析和探讨,纵论古今散文发展的脉络和成果,引经据典,既有理论指导,又有范文点评,围绕散文“以真实为生命,以艺术求生存”,以及如何欣赏一篇好散文的艺术美感,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带给读者启迪和思索!学习,问好,推荐!【编辑:姜光丽】【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62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姜光丽        2013-06-19 15:20:11
  编过你的许多文章,感觉你博学多识,知识面很宽,我个人对你的职业比较好奇:你干哪一行?专家?学者?教授?博导?
2 楼        文友:放牛娃        2013-06-19 17:01:38
  看楼主的语言是当代专家的文笔。但老实说,排除一些言过其实的部分,楼主的某些言论还是比较客观的。那么,如果用当代专家=弄虚作假的共识评价楼主是有点过分。
   总的一句,引古博今的言之不符实牛蛙就呲之以鼻;但“以真实为生命,”是硬道理,是文学思维的基础。但又“以艺术求生存”就不多不少的矛盾了前面的说法。“为生命”和“求生存”的概念分别不大。读到此处,牛蛙就不想读下去了。言之凿凿,重重复复,这些文章太多了,不知道谁是原创。
   文学艺术的真谛是:“以真实为生命;以觉悟求发展。”
3 楼        文友:铁禾        2013-06-21 15:23:51
  散文里有精神,诗歌里有思想.
铁禾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