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西藏——夜摄影的圣地(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西藏——夜摄影的圣地(散文)


作者:单之蔷 布衣,25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59发表时间:2013-12-11 15:23:53

【流年】西藏——夜摄影的圣地(散文) 一、浩瀚广宇
   拍摄地点:山南地区浪卡子县羊卓雍错湖边
   拍摄时间:2013年8月13日凌晨4点15分
   银河是如此的璀璨夺目,这是城里人很难想象的。即使我们走出城市,来到郊区,也未必能看到这般灿烂的银河。这美丽壮观的银河景色的出现,除了因为西藏是高海拔的高原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外,还因为相机高感光度的感光元件把银河的美挖掘了出来。我们看到的银河,并不是一条简单的牛奶般乳白色的河,而是一条有色彩的河:有的地方的银河发出粉红的光辉,有的呈金红色。8—15毫米的超广角镜头(或鱼眼镜头)的宏大视域,把横跨天宇的银河、远山、岸边的灯火、羊卓雍错的湖面,还有拍摄者的帐篷、车,都收进了画面中。宇宙很大很大,镜头很小很小。其实也可以说,宇宙很小很小,镜头很大很大。
   卡布是夜行者,是夜晚摄影师。我没有称他为“星空摄影师”或“天文摄影师”,因为他的照片虽是夜晚所摄,但他更关注的是星空下的地景,星空下的人。
   他给我看他的照片:星空下阿里高原上的托林寺;羌塘高原上色林错湖畔牧民的帐篷和牛羊;还有星空下的珠峰、雅鲁藏布江,更多的是星空下的高原湖泊:纳木错、玛旁雍错、羊卓雍错……这些照片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一种无法言说的意境,这魅力和意境都与深邃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有关。想想,星空中的每一点星光,都是由一颗像太阳一样或比太阳大许多倍的恒星发出夺目的光芒,再以光的速度经过了多少年的奔波,才出现在眼前的天空的。再想想看,月光像镜子一样反射的是太阳的光辉。这时你再想想在星空和月光下的摄影,就能想象夜晚的摄影具有一种怎样的气氛和影调了。
   对于夜晚摄影而言,西藏是中国最好的地方之一,在西藏,又以阿里和羌塘高原最好。因为夜晚摄影除了地表景物外,主要有月光、星空和银河这三大要素参与,这三者除了本身是拍摄的对象外,又是光源。
  
   二、羌塘高原的大月亮
   拍摄地点:那曲地区尼玛县达则错湖边
   拍摄时间:2009年10月3日21点11分
   这幅照片好似童话中的场景:大大的月亮,天空中一朵祥云,线条极简单的土山。画面中的元素极为简单,但
   整个画面却有一种感染力,可能是因为我们这些城里人极少能见到这么大、这么亮的月亮吧。仔细看,可以看
   到月亮上的地形地物——一些环形山和一条条放射纹清晰可见。这要感谢西藏羌塘高原上洁净、干燥、稀薄的空气,还没有光污染的环境吧。
   一个地方要成为良好的夜晚摄影地,这三大要素受到的干扰越少越好。简单而言,这样的地方至少需要具备这样的条件:阴天少,晴天多,降雨量少,也就是较干旱的地区。道理很简单,如果云把星星和月亮都遮住了,就什么都谈不上了。但并不是云少、干旱的地方,就适合夜间摄影,因为像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和内蒙古草原这样的地方,虽然云少、干旱,但是因为昼夜温差大,植被蒸腾作用强烈,因而空气的湍流作用强,稳定度差。并且这些地方海拔低,空气中杂质多,透明度不高,并不适合夜间拍摄。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高海拔的地方空气稀薄,空气中的杂质和水汽含量低,空气通透,透明度自然高。这就是为什么在西藏拍出的照片清澈、干净,景物好像被水洗过一样的原因。高海拔地区还有一个优势:较少受天气现象的干扰,因为各种天气现象(雨、雪、冰雹等)大都发生在海拔2000—4000米的大气对流层的中部。在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原,那些低云、中云都被高原周边的高大山脉挡住了,高原内部只有那些高云能进入。夜晚摄影,最重要的一个要素是空气的稳定度,只有空气稳定度高,夜空中的星星才能形成稳定的图像。在青藏高原内部的有些地区,由于有稳定的大气,因此夜晚的星星不眨眼,不闪烁,静静地凝视着大地。
   阿里和羌塘高原正是这样的地方:干旱,少云,晴夜多;海拔高,空气透明度高;大气稳定。这里远离现代文明发达的地区,空气洁净,污染物少,还有,这里远离光污染。
  
   三、夜空下的雍布拉康宫
   拍摄地点:山南地区乃东县雍布拉康
   拍摄时间:2010年9月22日22点30分
   这张夜空下的雍布拉康宫的照片,色调非常庄重典雅,天空不是蓝蓝的,而是有一层灰灰的薄云,星星在薄云的缝隙中闪耀。由于长时间曝光,一颗颗星星拉出长长的轨迹线。星轨划破灰暗的云层,打破了云层的单调。雍布拉康宫参差错落、依山而建的宫殿白墙朱顶,色泽鲜明而典雅,其中一两扇窗中透出的灯光,仿佛画龙点睛般地点亮了整个画面,楼下台阶上有人打着手电筒走动,画出了一条光的曲线,增加了画面的动感,也在神的庄重气氛中增加了些许人性的温馨。可以说,这幅照片拍出了白日无论如何也无法拍出的格调和意境。
   据西藏的史书说,雍布拉康是西藏历史上的第一座宫殿,它坐落在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的扎西次日山上。西藏许多寺庙宫殿都建造在山脊上,据说是为了军事防御的需要,但我觉得更多考虑的,可能是宗教的象征意义和与天神沟通的需要(因为大多数山顶都无水源,需到山下取水,这样的地形和位置显然不利于防御)。相传雍布拉康宫由西藏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所建。松赞干布时期,雍布拉康被扩建成寺庙,同时兼做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夏宫。据传说,西藏第一部经书也诞生于雍布拉康,因此这里也被佛教徒视为圣地。这样一处圣地要怎样表现?摄影师卡布相信,用夜晚的星空和月亮做背景,比白天更能表现雍布拉康宫的神圣和庄严。他在当地察看了地形和周边环境,了解了月亮什么时间在宫殿的何方升起。经过一次次的调查和实验,卡布拍出了一组夜晚的雍布拉康宫的照片。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告诉我,最近他刚从阿里地区回来,他说国家天文台西部项目选址组帮助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阿里选择了一个地方建天文观测站。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主席说,在阿里选的这个地方是亚洲最好的一个天文观测地点。这句话可以转换成:阿里是夜间摄影的最佳选地。
   卡布经常在阿里高原的夜晚游荡、拍摄,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在阿里拍的。看过许多阿里高原古格王朝遗址的照片,但都没卡布这张星空下的古格王朝遗址(本文开篇图)打动人心:夜色给遗址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好像有许多秘密隐藏在影像后面。阿里高原上的札达土林、托林寺、纳木那尼峰、玛旁雍错,都因为星空和月色变得新鲜、神秘,展现了另一副面容。
   月出与日出一样精彩。卡布盛赞月出时的光线之美:“与太阳升起时一样,也是极富魅力的暖色调,红、黄、橙色的调和,有时像金子一样,金灿灿的,有时像篝火一样,红红的、暖洋洋的。”卡布给我看他在月出之时拍的图片:月出时的古格王朝遗址、纳木错、羊卓雍错……真的与日出之时有相似之处,但还是有月光的独特处:神秘、朦胧。
   遗憾的是,在卡布“夜西藏”的照片中,没有拉萨的布达拉宫。卡布告诉我:“拉萨太亮了,整夜灯火通明,见不到星星和月亮,无法把星空、月亮与布达拉宫叠合在一张照片里。”
   卡布“夜西藏”的照片中,银河中的星星是那样繁多,可以说漫天繁星布满天空,星星多得似乎数也数不过来。但是在我们的经验中,夜空中的星星并没有这么多。这是怎么回事呢?
  
   四、纳木错的质感
   拍摄地点:拉萨市当雄县纳木错湖边
   拍摄时间:2011年12月8日凌晨2点15分
   如果不看天空中的星轨,你可能会以为这张纳木错的照片是白天拍的,其实不是,这是夜间拍摄的。这张照片别有一番魅力,仔细推敲,这魅力来自于图中景物的质感。
   天空在我们的印象中是深邃、空虚的,但在这张照片中,天空好像磨砂玻璃一样,有了硬度和质感:一道道星轨好像是被坚硬的锐器在玻璃上划出来的痕迹;湖水在动荡中被拍成了好像朦朦胧胧的云雾;岸边几块冰的质感很有层次,透明、晶莹、坚硬,只有在夜晚的弱光环境下长时间曝光,才有可能拍出这种感觉。这也许是夜晚的魅力之一吧。
  
   五、转动的是土林,不动的是星空
   拍摄地点:阿里地区札达县土林
   拍摄时间:2012年12月1日21点53分
   阿里高原的札达县有面积广大、形态各异的土林景观。12月的一天,卡布要拍一张星空下的土林的照片。他找到了一处坐落在象泉河边的土林景观,土林断崖壁立、沟槽万道,象泉河的河水尚未冰封,汩汩流淌。卡布把相机架起,正对着北方,拍下了这张星空下的土林的照片,因为正对着北方——北极星的方向,又经过了长时间的曝光,所以夜空中星星的轨迹构成了圆形。其实不是星星在旋转,而是因为地球忠实地绕着指向北极星的地轴旋转的缘故。
  
   六、照片只记录了光与影,却忽略了风与气温。
   拍摄地点:阿里地区普兰县玛旁雍错湖边
   拍摄时间:2012年12月2日23点17分
   在同样的位置,我也拍过纳木那尼峰和玛旁雍错。不过是早早地起来等待日出,等待初升的太阳的光辉照亮纳木那尼峰的那一刻。那一刻,太阳的光辉会把雪峰染红或照耀得一片金黄,就是摄影人说的“日照金山”。但是摄影师卡布的这张照片可不是早晨拍的,而是深夜月出的那几分钟。
   那时月亮刚刚升起,月亮的光辉刚好把雪峰照亮,但又没有掩盖天空中的点点星光。卡布说,这也就是几分钟的光景,稍不留神就会错过。画面中看不到风的痕迹,但卡布说风很大很大,把两吨多重的越野车吹得摇摇晃晃。将摄影包挂在三脚架上,再压上一块大石头,才使得相机不再晃动。
   看照片,感受不到气温很低很低,天气很冷很冷。照片表现的只是光与影的世界,省略了风和气温等因素,但摄影人卡布却清楚地记得照片背后的一切。
  
   七、星空下的纳木错不再寂寞
   拍摄地点:拉萨市当雄县纳木错湖边
   拍摄时间:2011年12月8日凌晨2点55分
   卡布的摄影是孤独的。一是他的摄影目标总是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二是他的摄影总是在夜间进行。在海拔4700米的大湖——纳木错,卡布与两只夜间游荡的野狗成了好朋友。两只狗成了夜晚的纳木错这张照片的模特,它们的出现使星空下的纳木错不再寂寞,画面中的一切都被灌注了生命的气息。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时期,天文学家希帕恰斯就把星星按明暗程度分成等级。在晴朗的夜晚,把肉眼能看到的最亮星定为1等,次亮的定为2等,再暗一些的定为3等……最暗的星(肉眼刚好能看到)定为6等。人们按星等统计的结果是:1等星以上的亮星有20颗,2等星有46颗,3等星有134颗,4等星458颗,5等星1476颗,6等星4840颗。所以说,用肉眼看上去,全天空的星星也不过6000多颗——需要说明的是,人们不可能同时看到这些星星,因为晚上只能看到半个天球,另一半天球的星星在地平线以下,所以人们一个晚上看到的星星大约有3000多颗。
   但是卡布的照片中为什么出现了那么密集的星星呢?其实这是照相机的功劳。照相机把一些我们肉眼根本看不见的星星照出来了。其实因为暗淡,人眼看不到的星星多得是,仅银河系就有2000多亿颗像太阳一样的恒星,而这些恒星又带有自己的卫星。因为相机技术的进步,感光度越来越高,这样,就把一些人眼看不到的星星照出来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卡布的相机不仅在记录一个夜晚的世界,也在建构一个新的夜晚的世界。
   我们知道太阳光、月光、星光和一切的光本质上无非都是电磁波。电磁波有波长,人眼能看见的光的波长在一定的波段之内,有一些波段的光人眼接收不到,如紫外光和红外光。
   卡布的夜间摄影还是在挖掘一种可见光的潜力,主要是挖掘像星光和月光这样的弱光的潜力。这个弱光的世界,还是属于人眼可见光的世界。
  
   八、星空下的珠峰
   拍摄地点:日喀则地区定日县珠穆朗玛峰登山大本营
   拍摄时间:2012年4月8日凌晨3点48分
   珠峰的照片很多很多,夜晚星空下的珠峰照片却很少见到,这一方面是因为珠峰不易到达,还因为珠峰总是云雾缭绕,晴空不多,因此拍出星空下的珠峰并不容易。这张珠峰的照片,卡布并不满意,他希望拍出一张漫天星斗下的珠峰,或者星轨转成圆形的珠峰,最好在照片中出现登山者透出灯火的帐篷,或者一队登山者在星空下向顶峰攀登的身影。
   卡布似乎特别喜欢拍摄星空下的寺庙,因为此时的寺庙似乎揭示了它的本质:宁静、淡泊、远离红尘,这些本质只有在月光下或者星空下才好表现。佛塔尽管色彩鲜艳,在星空下却如此单纯和静谧。星星画出圆形的轨迹,佛塔却直指苍穹,岿然不动。月光、星光虽然比太阳光不知微弱多少倍,但是在夜里,它们是那样明亮,在寺庙墙角的转折处,它依然画下了明与暗的界线。低矮平坦的庙宇虽不高大宏伟,但月光把它照亮,使夜空中的托林寺显得格外庄严神圣。

共 608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西藏——夜摄影的圣地】这是一篇一个极其专业的摄影大师,对一位很特别的摄影家的摄影作品进行介绍和赏读的文章。作者以他那独到的眼光和丰富的摄影经验,准确的解读了一位叫卡布的摄影师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摄影作品。我们知道,在摄影器材和摄影条件迅猛发展的时代,去到那些非常容易触及和到达的地方进行拍摄,已经是一件不难的事情。特别是对一些经典的摄影地点,已经被一些疯狂的摄影者拍了又拍,拍了不计其数的摄影作品。最后导致有人谐称为“审美疲劳”。与此相比,文章中给读者介绍的恰恰是与之相反,主人公卡布却是在拍摄一种追求与大众所不相同的内容,将人眼在夜色中可见或不可见的光影,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给人们呈现出一幅幅很精美画面,令人叹为观止。作者在解读和赏析这些摄影作品的同时,并明确的介绍了卡布这位摄影师的摄影作品的内容与风格的本质和走向,可以想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欣赏到他更精彩和更美的摄影作品。可惜是在这里无法将那些精美的图片附在文章里面,不然会给读者带来更大的心灵震撼与视觉的惊奇。好文章,推荐赏读!【编辑:申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申酉        2013-12-11 15:34:34
  早在几年前就欣赏过单之蔷先生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登载的摄影作品和对摄影作品的介绍、赏读的文章,对单之蔷先生拍摄的那些摄影作品,以及那种非常专业、准确的介绍摄影作品的文字所倾倒。今天看到他的文章在我们流年社团发表,感到莫大的荣幸。惊讶之余,给这篇文章写了编按。
   其实要准确的编按这篇文章,寥寥数语是无法表达文章之意。但是写得过多,便成为赏析了,仅此。
   感谢作者赐稿流年,问好作者!
文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有了文字,生活会变得丰富起来。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