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绿野随笔】泉州历史上的状元与进士

精品 【绿野随笔】泉州历史上的状元与进士


作者:烟波放钓 进士,7151.2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014发表时间:2014-02-20 22:51:50

【海丝文化系列】之泉州历史上的状元与进士
   春天里的泉州风和日丽,在这个暖洋洋的天气里,我继续着我的走访。从我家的巷子出来就是县后街,走出县后街就是东街,而在县后街口的南侧就是泉州著名的道教圣地玄妙观,又称“天公观”。
   与“天公观”相接的是泉州的“状元街”。泉州的状元街是一条文化旅游特色步行街,建有独具泉州特色的牌坊,被誉为八闽第一街。状元街长500米左右,环境幽雅,全街共分三个区,第一街区是一段宅内步行街,二、三层有廊桥相接,还设置三座牌坊——“海滨邹鲁”、“岳献海邦”、“四门学士”,中央有一个700多平方米的市民休闲广场;第二街区入口处有“仁风行春”、“白云古地”、“太康肇始”三座牌坊,区内广场两侧墙壁上的“子见老子”、“老子出关”两幅大型壁雕;第三街区最引人注目的要算在街口的仿宋状元石牌坊,牌坊上刻有曾从龙、梁克家、庄际昌、吴鲁等历代出自泉州的状元姓名。状元石牌坊和旁边的“鲤鱼跃龙门”、“渔樵耕读”浮雕则反映出古代泉州耕读传家的深厚文化传统。
   来到泉州的这条状元街,不由思及泉州历史上的状元到底有几个呢?泉州人爱讲古,尤其是“古早时”(闽南话:以前的时候)的老人,最爱讲中状元、中进士的故事。可是泉州历史上到底出了多少位状元和进士,一直以来却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得清楚。争议最大的是关于状元郎的说法,就连学术界人士也说法不一。经过多方考证,有了一个比较准确的说法:有10人考中状元,有2502人考中进士。在这些已经确证了的十大状元中,文状元有6人,武状元有4人。2502位进士中,文进士2314人,其中唐朝16人、五代7人、宋朝1484人(含特奏503人)、元朝2人、明朝552人、清朝253人;武进士(含宋武举)188人,其中宋朝(武举)52人、明朝59人、清朝77人。
   在封建社会,状元是知识分子所能得到的最高头衔。泉州在科举时代,中进士者为数不少,中状元的却不多。那么,在海滨邹鲁——泉州的历史上究竟谁是第一位状元?“这是泉州地方史学界长期关注却可以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据从《登科记考》中发现,泉州的第一位状元应当是晋江人陈逖。但是,奇怪的是,陈逖高中状元一事在《泉州府志》中并没有文字记载。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泉州的头一个状元是唐贞观元年的文状元——徐晦。徐晦是莆田人,当时莆田属泉州府。“如果从现今的地域上划分,泉州的第一位状元当属陈逖。”
   一、泉州十大状元榜——
   文状元六人:
   陈逖(公元890-952年),晋江渎头田洋人,五代后梁贞明四年(公元918年)文状元。
   黄仁颖(公元900-962年),晋江潘湖人,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文状元。
   梁克家(公元1127-1187年),泉州东街(今鲤城区)人,宋朝(公元1160年)文状元。
   曾从龙(公元1175-1236年),泉州(今鲤城区)人,南宋庆元五年(公元1189年)文状元。
   庄际昌(公元1578-1629年),永春湖洋庄厝人,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文状元。
   吴鲁(公元1845-1912年),晋江池店钱头人,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文状元。
   武状元四人:
   杨友(公元1077-1127年),晋江杨厝人,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武状元。
   林宗臣(公元1133-1189年),晋江前林人,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武状元。
   庄安世(公元1574-1644年),泉州(今丰泽区)人,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武状元。
   黄培松(公元1855-1925年),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武状元。
   二、关于泉州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和最后一个状元——
   第一个状元:陈逖,晋江陈洋人,五代后梁贞明四年(公元918年)中文状元。其自幼聪慧,进退知礼,风度翩翩,入京应试,对答如流。唐朝以后的五代十国,兵荒马乱,社会动荡,频频改朝换代。陈逖努力为国效劳,虽然受到宰相的器重,但其向朝廷提出的积极建议却都没得到皇帝的采纳。“因此陈逖感到自己好苦闷,一直想辞官而去。”陈逖虽然身居高位,却能体恤民情,关心百姓疾苦。“当时有一年,家乡晋江遭受水灾,他便将自己有限的俸禄捐出来,帮助乡亲们重建家园。”后来,陈逖年老时因病而告老还乡,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来。
   最后一个状元(一文一武):文状元“正气砚斋”主人吴鲁,武状元黄培松,这两人是泉州也是福建最后的科举状元。吴鲁(1845年-1912年),晋江池店钱头村人,字肃堂,号且园,晚号老迟,又号白华庵主。同治十二年(1873年),吴鲁登拔萃科,入国子监。光绪十六年(1890年),朝廷为庆祝光绪帝“亲政”特开恩科,吴鲁殿试列第一甲第一名,成为清末泉州最后一位状元,这时他已45岁。 让吴鲁名留青史的,是他义愤填膺谴责八国联军侵华和清廷丧权辱国而写就的《百哀诗》,以及曾经为他珍藏而至今踪迹扑朔迷离的“岳飞砚”。该砚又名“正气砚”,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使用过的砚台,于是吴鲁将书斋命名为“正气砚斋”。1966年“文革”爆发,吴氏家中财物被洗劫一空,“岳飞砚”从此不知所终,成为一大憾事。吴鲁也是福建历史上最后一位科举状元。
   武状元黄培松,南安人,光绪六年(1880年),黄培松殿试钦点状元及第,授一等侍卫。后任广东参政、游击,旋升琼州总兵,记名提督,以军功赏“卓卓勇巴图鲁”头品顶戴。据前清遗老写的材料,说黄培松殿试的时节,由一个亲王替光绪皇帝来考武功。黄培松弄大刀,失手索,赶紧用脚踢起来,手接咧再弄。亲王问说这步是什么,黄培松说这步叫做“魁星踢斗势”。亲王阿谀说好,取伊第一。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广州起义失败,黄培松参与会审革命党人,并任监斩官。辛亥革命成功后,泉州西街开元寺前黄培松的状元坊被毁,据说还缺席审判伊死刑。后来,黄培松对革命有所认识,思想有了转变,晚年居福州至终。
   三、泉州状元趣话
   泉州的科举历史上,由晋江池店人欧阳詹开闽甲第进士,到另一名晋江池店人吴鲁最后抡元,首尾呼应,留下了晋江乃至泉州史上的一段佳话。
   像状元宰相梁克家,没人讲还真是不知影(闽南话:不知道。)在这十大状元郎中,官位最高的是宋朝咱泉州东街出的文状元梁克家,伊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是咱泉州历史上唯一的一个状元宰相。
   但最有争议的就是元朝时的永春人谢孟,他被排除在状元榜之外,人称“编外状元”谢孟。他是永春县坑仔魁斗村人,生于1292年,于1337年去世。有人说是挖着伊的墓志铭才发现他得中过文状元。有人说是《永春州志》在附录中有记载,说有人路过谢孟的墓,读着墓碑,知道是状元墓。到底谢孟有算作状元没,因为有人证没物证,历史学家没做定论。几百年来,许多人都认为他是元末顺帝年间的状元郎,为了确定这个说法,泉州市方志委的工作人员跑到永春,进行了一番考证。遗憾的是,在当地,没办法找到确切的证据来证实谢孟是一位状元郎。在元朝的16科进士中,共有32位状元,也是没有谢孟的大名。谢孟只好暂时被列为泉州状元的“编外人员”。
   “第一进士”欧阳詹。在泉州历朝历代的进士中,唐朝的欧阳詹,是泉州历史上的第一位进士,他被称为“闽南第一进士”。这人真不简单,他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是同科进士,在当科进士中伊排第二位,韩愈排第三位。一千多年来,泉州还有很多所在的遗迹和他有关,南安诗山就是因为他当时在此隐读而得名的。
   在这些历史人物中最让后人褒贬不一的是洪承畴。这几年来,真多“清宫戏”都有泉州人的形影。在这些人里面,名头比较大的有南安英都人洪承畴,伊在明万历年间中进士。在明末清初,洪承畴投降了清朝,他因此成为历史上褒贬最不一致的泉州人。另外,电视剧《康熙大帝》内的李光地也是咱泉州人,他的祖籍安溪,是康熙年间的进士,曾经权倾朝野。
   黄仁颖在家乡建书院纪念。陈逖中状元的那一年,泉州府文庙内的皂荚树结一荚半,黄仁颖落选了。而相隔十年,等到这株皂荚树所生半荚复生全荚那一年,经过苦读,黄仁颖成为泉州第二位状元郎。这件奇事,在正史如《稽神录》和《泉州府志》都见记载。黄仁颖(900-962年),五代泉州晋江潘湖人。幼年聪慧好学,善诗文,生活俭朴,自耕自作,每逢清晨时常登上狮山,在甲第亭中攻读诗书,后中状元。他为官清廉,爱民如子,一生崇奉欧阳詹的文章与德业,为朝臣们所敬重。后来辞官回晋江,卒于家。南唐后主李煜特赐谥号“文杰”,赐祭葬于狮山东侧五虎朝金狮穴。宋重和元年,晋江潘湖乡人为纪念这位文章德业双馨的状元,建潘湖仁颖书院,以志前贤。
   梁克家,故乡有条巷因为其名而被人称相公巷。梁克家(1127-1187年),字叔子,南宋一代名相,幼聪敏,过目成诵,少时就读泉州学宫。相传高中状元时,他所就读的学宫前池双莲并开。乾道初,梁克家奉命出使金国,金人得知他是状元,很是敬重。宴请时,投射助兴,他连投数十皆命中,金人更是叹服,礼待备至。不久,金派使者来贺庆会节,梁克家主张整肃朝仪,规定金使由南门入朝,随从人等不许走近殿门。孝宗嘉许,诏令日后使者朝见时均照此办理。皇太子初立,他推荐王十朋、陈良翰等为詹事,中外都认为他举荐得人。为政不苟且与人同,不畏权贵,又不失和气,人称“贤相”。南宋一代名相梁克家死后葬泉州城东(今丰泽区草邦水库南岸)。1958年建水库时,墓被淹于水中,天旱水位低时,墓前石刻残件仍会出现。因他两度为相,泉州故宅里巷称“相公巷”。知福州时所撰《三山志》,是福建省现存年代最早的地方志,全书采摭丰富,体例详备,精简古雅,文笔流畅,入编清代《四库全书》。他还撰修《长乐县志》40卷。所著还有《中兴会要》、《梁文靖集》等。
   曾从龙——南宋贤相井边生。曾从龙虽是北宋名相曾公亮的从孙,但由于祖上为官清廉,当他出世时,家中一贫如洗。相传,曾从龙之母临产时洗衣井边,急产于井盘。曾从龙状元及第后,为了纪念,后人刻石“状元井”,竖于井旁墙上。故宅已废,状元井尚在,后人称此里巷为曾井巷(在泉州培元中学边)。
   曾从龙(1175—1236年),字君锡,原名一龙,别号云帽居士。他是南宋后期一位有所作为的贤相,祖居泉州城西龙头山,出生地在西街曾井铺(曾井巷)。南宋庆元初,任晋江县学教谕,庆元五年殿试时,旁征博引,对答如流,有理有据,神采飞扬,宁宗赞不绝口,点为状元。因“一龙”之名有犯圣讳,宁宗改赐“从龙”。成名后,府第建在泉州升文山,今新门街龙头山。以前山多奇石,有类幞头者,皆为他家故物。他曾两次奉诏出使金国,不辱使命而返。嘉定六年秋,阴雨不绝,百姓生计困难。曾从龙提出“宽以从政,惠以受民”,建议“修德政,蓄人材,饬边备”,被采纳。端平二年冬,蒙古军队窥伺南宋的襄淮地区,警报纷至沓来。曾从龙临危受命,以枢密院使督视江淮、荆襄军防事务。正当曾从龙致力于江淮防务之际,因朝中主和派官员极力反对,理宗收回成命,召曾从龙回京。抗元复国之志不能实现,曾从龙忧悒成疾,于宋端平三年正月十五逝世。理宗甚为哀痛,为之“震悼辍朝”,并遣使临奠,赠少师,封清源郡公,祀泉州乡贤祠。其墓在南安三十五都瓦窑丘,今称状元坡。
   庄际昌——“神童”七岁能赋诗。庄际昌(1578—1629年),小名梦岳,字景说,号羹若。庄际昌少颖慧,七八岁能赋诗作文,挥笔立就,文不加点,有“神童”之誉。如今,泉州府文庙内尚有庄际昌祠。“五眼开,状元来”,这是明代时泉州的一句传言,应在了庄际昌身上。黄凤翔、李廷机、杨道宾、史继偕、庄奇显5人先后得榜眼,庄际昌其后果然夺魁。古代还有一句谶语“梅花开,状元来”,泉州著名的梅花书院(一峰书院),侧有一梅花石,据说明成化间梅花石开过一次花,结果是罗伦状元来了;明成化间梅花石又开过一次,泉州人庄际昌应谶高中状元。《福建通志》载:“终明之世,闽人两得第一者惟际昌而已。”意即庄际昌是明朝惟一连中会元、状元的福建人。不过,他虽中状元,却没有被授予任何官职就返回故乡,直到后来才补授,据说是因为殿试进呈卷中有一笔误。
   黄仁颖,字福佑,五代晋江潘湖人。后梁三年参加明经学究考试及第,隔年参加进士科考试落选,而同乡陈逖却高中状元。这给黄仁颖很大的刺激,倒来潘湖家中,继续努力,埋头苦读,在后唐同光三年参加会试中式,明宗天成二年(927年)中了文状元,离伊落第前后是10年时间。黄仁颖一生景仰欧阳詹的道德文章,为官清廉,生活俭朴,得到朝臣的尊重。后唐的政权也很不稳定,明宗皇帝竟然是睛盲牛,不识字;最高军事长官枢密使识的字比算盘子还较少,赏识状元黄仁颖的文才和为人,召入内阁辅助,特置端明殿,封黄仁颖做掌院学士,负责通读和处理奏章。明宗死后,又历闵帝、末帝两朝。黄仁颖受到权奸的排斥,一腔报国壮志没法伸展,为官10年便辞归故里,62岁过身,留下5卷《黄状元文集》。到宋代,潘湖曾经建仁颖书院,培养人才,纪念先贤

共 851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继续跟踪笔者的墨汁流向,令人眼前一亮地是笔者摇身一变,成为一名高举旅游旗帜的优秀向导。这简简单单的优秀二字又怎么能对笔者所表现出来的气魄加以足够的力度呢?在那饱满地优越感地自信步伐里,在泉州那大街小巷的土壤所散发出来的芬芳迷醉的气息里、在向导这洋洋洒洒,滔滔不绝的响亮声音里、在他把泉州的状元郎一一从心窝里捧在人们的眼睛里,大家分明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在状元郎国度里那万般宠爱于一身之状元郎了----“春天里的泉州风和日丽,在这个暖洋洋的天气里,我继续着我的走访……泉州十大状元榜到泉州状元趣话。”文章详实地阐述了泉州历史科举上的盛事,通过这些状元进士更证明了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不虚。再次品味这甘露般的墨香,我只想对笔者说,如果你不去考国际向导师,不去登这当今状元楼,太可惜了!欣赏,问好。极力推荐。【编辑 琳璃】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22200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飘零        2014-02-20 23:11:56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详细叙述了泉州历史科举盛世,再现了泉州这个历史文化名城!欣赏美文!问好烟波弟!
用心做事做人做文为人行善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