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梧桐随笔】透过苏州园林的设计,看城市化发展的方向

精品 【梧桐随笔】透过苏州园林的设计,看城市化发展的方向 ——兼议应该怎样思考城市发展时大自然的和谐?


作者:江南铁鹰 探花,13428.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63发表时间:2014-05-01 09:39:57

【梧桐随笔】透过苏州园林的设计,看城市化发展的方向 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到18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一系列的理论、主张和模型无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质吐纳上的平衡与和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城市政府为提出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由此可见,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正越来越彰显在人们为明天城市所描绘的蓝图之中。
   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将为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
   如何在我们的城市规划,建设中有机的结合自然,让人类从那种被钢铁与混泥土封闭的城市禁锢中摆脱出来?苏州园林建筑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有人说,苏州是个园林城市,因为它整个城市就仿佛一个大园林。也有人说苏杭二州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不能与其他城市做比较。其实不然,杭州就不谈了,因为西湖的确给了这座城市优厚的自然条件。苏州却不同,苏州园林并不是依靠自然条件而形成的。苏州园林完全是人类巧夺天工的设计与创造。
   如果苏州这些园林的营建目的,是为了当作公园使用,那倒也就没有什么奇怪了。问题在于苏州没有一处园林,不是原来的民居!换句话来解释,就是苏州园林的设计,是一种古代民居的设计。这就是我这篇文章主题的来历了。
   苏州这种民居最早起源魏晋南北朝,以后的唐宋元明各朝都有大规模的发展,特别是清朝成为苏州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苏州全城共有一百七十余处大大小小这样风格的民居。同时在这样的风气影响下,整个城市市政建设也更加趋于园林化。
   例如苏州大大小小的河道与桥梁,相传苏州最多的时候大大小小的桥梁就有三千七百余座。河道两侧不仅驳岸处理精细,而且还有亭廊,所有这些都是苏州城市园林化的一种倾向。最典型的是市区的平江路和市区沟通城郊的十里山塘街。
   我们不妨举几处典型来探索一下,苏州这种古代民居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在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始建于北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宅园,称“沧浪亭”。
   沧浪亭占地面积1.08公顷。园内有一泓清水贯穿,波光倒影,景象万千。“沧浪亭”最初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自此,“沧浪亭”名声大振。
   苏氏之后,沧浪亭几度荒废,南宋初年(12世纪初)一度为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第,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巡抚宋荦重建此园,把傍水亭子移建于山之巅,形成今天沧浪亭的布局基础,并以文征明隶书“沧浪亭”为匾额。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再次重建,遂成今天之貌。沧浪亭虽因历代更迭有兴废,已非宋时初貌,但其古木苍老郁森,还一直保持旧时的风采,部分地反映出宋代园林的风格。
   踱步沧浪亭,未进园门便见一池绿水绕于园外,临水山石嶙峋,复廊蜿蜒如带,廊中的漏窗把园林内外山山水水融为一体。园内以山石为主景,山上古木参天,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沧浪亭外临清池,曲栏回廊,古树苍苍,垒叠湖石。人称“千古沧浪水一涯,沧浪亭者,水之亭园也”。
   沧浪亭主要景区以山林为核心,四周环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长廊又利用园外的水画,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园中山上石径盘旋,古树葱茏,箬竹被覆,藤萝蔓挂,野卉丛生,朴素自然,景色苍润如真山野林。
   著名的沧浪亭坐落在山顶上,它高踞丘岭,飞檐凌空。亭的结构古雅,与整个园林的气氛相协调。亭四周环列有数百年树龄的高大乔木五、六株。亭上石额“沧浪亭”为俞樾所书。石柱上石刻对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上联选自欧阳修的《沧浪亭》诗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句,下联出于苏舜钦《过苏州》诗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句。
   特别需要提一句,全园漏窗共108式,图案花纹变化式端,无一雷同,构作精巧,环山就有59个,在苏州古典水宅园中独树一帜。
   园中最大的主体建筑,是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明道堂取“观听无邪,则道以明”意为堂名。为明、清两代文人讲学之所。堂在假山、古木掩映下,屋宇宏敞,庄严肃穆。墙上悬有三块宋碑石刻拓片,分别是天文图,宋舆图和宋朝平江图。
   相传乾隆帝南巡时,曾召誉满江浙的苏州评弹艺人王周士于此堂内说书。堂南,“瑶华境界”、“印心石层”、“看山楼”等几处轩亭都各擅其胜。
   竹,是沧浪亭自苏舜钦筑园以来的传统植物,亦是沧浪亭的特色之一。现植有各类竹20余种。折而向北,有馆三间名“翠玲珑”,四周遍植翠竹,取“日光穿竹翠玲珑”意而为名。 小馆曲折,绿意环绕,芭蕉掩映,竹柏交翠,清风乍起,万竿摇空,滴翠匀碧,沁人心脾。
   从上面对沧浪亭的描述不难看出,园主人从一开始的设计理念和营造思想就是回归大自然。
   苏舜钦亲自为沧浪亭写了一篇很著名的记《沧浪亭记》,原文如下: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在苏舜钦《沧浪亭记》中,已经说的很明白: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我常常乘着小船,穿着轻便的衣服到亭上游玩,到了亭上就洒脱忘记回去,或把酒赋诗,或仰天长啸,人迹罕至,只与鱼、鸟同乐。形体得到了休息,心灵得到了净化;看到的、听到的没有邪恶,那么人生的道理就明白了。回过头来反思以前的名利场,日子就在盘算着的细小得失中消磨掉了,同这样的情趣相比较,不是太庸俗了吗!)
   可见苏舜钦买下废园营造沧浪亭的目的就是为了淡泊名利、摆脱世俗、回归自然。 如果远在北宋,我们的古人都已经明白了人的生活环境应该像,鸟儿,像鱼儿,这样的居住环境才会叫人心情舒畅,心灵也可以得到净化;那么,我们今天的城市化发展究竟应该走什么道路?在我们的城市不断扩张的同时,究竟应该为子孙后代留下多少自然空间?究竟一个绿色城市应该怎样考虑水、绿地与其他建筑物的比例?今后的楼盘开发,社区规划,应该怎样做到让我们回归大自然的怀抱呢?
   苏州园林由于是一种民居,一种将居住与休闲结合的私宅,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带花园的私宅。因此,园子的设计者,往往不是由园主人自己,就是邀请了亲朋好友来担任。这就使得设计理念常常很准确地反映出主人的意图,而这些有条件购地造园子的人们,不是退隐的达官显贵,就是有钱的文人雅士。他们对生活质量往往有较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仅是居住条件的优越,更重要还是一种意识形态上、思想境界方面的追求。我们今天来研究他们这些方面的意识和行为,究竟有没有现实意义呢?那就要看在当时,在他们所处的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特别是城市发展的水平,以及他们所追求的生活方式,与我们这个时代是否存在相同之处,或者说是否值得我们今天来借鉴?为了谈清楚问题,我们不妨还是剖析一座苏州园林。
   拙政园,是苏州最著名的园林之一,也是现存最大的私家民居花园。拙政园,是中国一座著名的园林,位于苏州市东北街178号,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它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今拙政园辖地面积约83.5亩,其中开放面积约73亩。73亩开放面积中,仅38亩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今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即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
   此地,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音:yù,<书>卖)蔬,以供朝夕之膳(馈)……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园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400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曾经一分为三,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
   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
   从拙政园中园的建筑物名来看,大都与荷花有关。王献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扬荷花,主要是为了表达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中部景区还有微观楼、玉兰堂、见山楼等建筑以及精巧的园中之园——枇杷园。
   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
   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装饰华丽精美。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与谁同坐”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一见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顿感到这里可欣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西部其它建筑还有留听阁、宜两亭、倒影楼、水廊等。

共 11918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作者通过对苏州园林与古代建筑美的研究,运用对比的方法,给人们概述了现代园林建设的规划美、环境美、人居美及自然和谐美的关系,让人们在欣赏著名的园林建设和园林建筑美的同时,也进一步地领略了园林建筑的美学观点,增强人们的审美观和历史价值观。这是一篇优秀的说明文字,无论是对游览者还是从事园林建设者都是一部很好的指导丛书。推荐广大读者用心品读和思考。【编辑:丹枫醉晚】【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502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丹枫醉晚        2014-05-01 10:30:07
  学习欣赏江南先生拥有指导意义的精美文字。问候,遥祝愉快。
2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5-01 12:03:08
  文笔凝练,情景交融。欣赏江南老师佳作,问好,祝愉快!
3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5-01 13:32:54
  谢谢丹枫的认真点评。
4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5-02 07:33:15
  祝贺江南老师又摘一精,梧桐因你而精彩。问好,祝愉快!
5 楼        文友:吴兴华        2014-05-02 08:26:25
  祝贺江南老师又获精品,远握!
喜欢文学,已在省、市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
回复5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5-03 00:17:45
  谢谢吴社了。
6 楼        文友:冰凌        2014-05-02 21:43:35
  祝贺铁鹰先生又获精品!欣赏美文!
回复6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5-03 00:17:25
  谢谢,问候冰凌
7 楼        文友:梧桐文苑        2014-05-03 21:37:27
  梧桐情谊浓,
   百鸟朝凤凤。
   江山天地宽,
   卧虎又藏龙。
   欢迎赐稿,欣赏佳作,问好,祝创作愉快,梧桐因你而精彩。
回复7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5-04 11:41:15
  谢谢文苑君。
8 楼        文友:东方玉洁        2015-04-14 14:05:09
  读此一文,不必去苏州了。
回复8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5-04-15 19:38:06
  见笑,见笑。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