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梧桐随笔】京都出行记

精品 【梧桐随笔】京都出行记


作者:江南铁鹰 探花,13428.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62发表时间:2014-09-13 15:39:55
摘要: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灿烂的文明,一个恢弘的京城,一个承载着亲情与家的地方!故地重游,多的是物是人非,多的是记忆沉浮,多的是人生回味。


   这次回京,我预先让兄弟安排了宾馆和车辆,算是尽尽地主之谊。可惜去的人不多,只有老轨、梦呓夫妻,秋霖和她老公,再加一个调律师。
   算起来,北京应该是我家之所在。55年跟着母亲由上海移居北京,我们家就在北京扎根了。之后,父亲因工作调动,又回到江南,可我们的家,始终还是在北京。自从我们带着孩子,在81年也回到了江南后,苏州才算有了另一个家。于是,我们家形成了“南北对峙”的格局。南面,是父亲为主的家;北面是母亲的家。当然,家,总应该以母亲为中心,所以,我们的家,主体还是在北京。
   我们家的格局一直与众不同,几乎永远都是分成两半的。刚解放时,是父亲独自在部队上。虽然不打仗了,可一位将军的位置,肯定是在军营。再以后,父亲调离部队进京了。那时,我们一大家子人在上海。举家搬迁入京后,我们住在父亲所在的大院,而母亲在京东的酒仙桥上班。我的童年就在一所军事大院里度过很多年。几年以后,母亲在酒仙桥分配到了房子,我们一家子都搬过去。在北京我们又成为两处家的格局。一处在西,位于复兴路的解放军政治学院;另一处在东,酒仙桥的北京电子管厂家属区。直到父亲转业到苏州工作,我们在北京都有东西两个家。
  
   也许就因为我们家的特殊性,“家”的概念,对于我,并不清晰。伴随的还有自己究竟该算哪里人?
   我的祖籍是浙江南浔,一个叫季村的地方。那里是我严氏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那里还有我家宅基地,我们兄弟也打算把祖屋重建起来。叶落归根吧,我们总还是江南人。只是,我们兄弟姐妹7个,没有一个出生在南浔这块土地。我,是生在常州的,未满周岁就随着母亲到了上海。
   我家祖籍虽然在南浔,我的祖父却早年轻时已经移居上海从商了,只是把祖母留在老屋里。祖父是解放初期去世的,我去参加过他丧事,当然是由庶祖母领去的。那一年应该是53年,祖父77岁。据祖母告知,他20多岁已经在上海定居。推算起来,大约是1900年前后。那个时候,十里洋场的上海,也刚刚处于青春期。从祖父定居上海计算,我可以算地地道道上海人。何况,我虽然在外漂泊了整整半个世纪,终究回到上海定居已经七八个年头?
  
   其实,我从来不曾介意过自己算哪里人,也实在说不清算哪里人。别人问起,我只有回答:祖籍南浔,生在常州,长在上海,读书在北京,下乡去宁夏,进厂在泸州,从商福州,户籍在苏州,如今回归上海了。简直就像数来宝!几乎可以肯定,像我这样复杂的人生经历,万里挑一。
  
   话扯远了,其实,我想说的就是,我对于家的概念,总是那样模糊。注定了此生就是个浪迹天涯的游子。今年初,母亲去世以后,北京这个家,对于我,已经不复存在。去北京,我再也不能说“回家”了。因为,北京已经没有我的家,有的只是早已各自独立门户的姐姐和兄弟们。
   然而,无论怎样,北京对于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我的生命轨迹里,刻写着在北京度过的许多无法抹去的记忆。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自从65年我离开北京后,这几十年来,每一次回京,都会触动我内心最深处的伤痕。北京,对于我,永远都是个割不断理还乱的心结。
  
   【10月18日京都一日四处游】
   ——天安门记事之关于纪念堂
   我们是17日9点多的飞机,飞抵北京机场虽然没有超过子时,可等我们拿好行李,然后去等候机场大巴,再从大巴终点打的到预定的宾馆所在南菜园街的时候,已经是18日的临晨大约2点以后。我的弟弟本来为我安排了一部7人座的车,我没有让他到机场来接我们。半夜三更,不想给人太大麻烦,何况他安排的不是司机,而是公司的财务部长?于是,我只是让他在宾馆等我们。我们在宾馆和小王碰头后,我给了他一份行程计划。按计划我们18号的行程是天安门、故宫、景山、北海。
   18号一早,算起来是我们到北京6小时之后,我们到了天安门广场。
  
   对于我,“天安门”仅是一个深刻在心中的一个概念,亦或可以算是一种信仰的标志。在那些过去的岁月里,这个信仰标志,让我保持了永不言败的斗志,直到我成为一个即将迈入暮年的老人。然而,对于这次的几个同行伙伴,“天安门”这个词,可能是他们前半生的一个梦想,一个魂牵梦挂的地方。
   也许因为都不再年轻,我没有在他们眼中看到泪水与激动的火花,可是,我明白在他们心中正在涌动着一股暖流。每一个中国人,正在天安门的五星红旗前,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情绪,在我们心里升华。都会在心中默默咏颂: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中国人!
  
   天安门南端的纪念堂前围满着人群,那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国人,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从他们的衣着看得出,他们多数来自偏远的农村,他们默默的跟随着长龙般队伍移动,认真而肃穆,庄严而虔诚。
   我不知道这个纪念堂里那位长眠的老人,还可以静静地躺在那里,守望着自己用毕生换来的这一切多久?也不知道人们对他这种发自内心的崇仰,还会保持多少年?更加不知道多少年以后,会不会就再也没有人记得这位老人了?
   这些年过去了,对这位老人的评价分歧越来越明显,甚至有许多不堪入耳的谩骂,始终围绕这位死去多年的老人。我没有这个能力去为他辩护,我只想告诉世人——他,永远是一个伟人!那不是几句谩骂与侮辱可以掩盖的绝世伟人!
  
   —天安门记事之关于天安门广场
   我第一次去天安门广场是童年。
   那是1956年,全家随着母亲的工作调动移居北京。几天以后,稍作安顿,母亲就带着我们几个孩子去看天安门广场。至今我都脑海里还保留着第一次看见天安门广场时的记忆。它是那么大,那么的气势恢弘。我当时一定以为,这个广场一定是世界上最大的。
   在北京的几年里,几乎每年都会去几次天安门广场,最初总是随着家人,以后也曾跟学校去。随着年龄长大,独自也会去了。
   我喜欢这里,喜欢这气势雄浑,庄严肃穆的大广场;喜欢那座巍峨的天安门,金黄的琉璃瓦,暗紫红宫墙,城头上迎风飞动的红旗,正中悬挂着的毛主席巨幅画像;喜欢巍然耸立在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四周那些生动的浮雕,总会使我浮想联翩.我更喜欢仰着头,看那杆在蓝天白云下的五星红旗。
   那时候广场也有很多人,他们和我一样喜欢这个让全中国向往的地方。当然,比起现在,人是少了无数倍。
   在初中二年级时,曾经参加过天安门前的国庆游行。穿着蓝裤子、白衬衫,脖子上带着红领巾,左臂挂着三道杠,是游行队伍中少年先锋队的方阵。这个方阵是北京市在全市少先队优秀队员中遴选出来的。走过天安门时,亲眼看见城楼上的国家领导人,看见毛主席在那里朝着游行队伍挥手。
  
   离开北京以后,每一次回京,我必去的地方一定是天安门。说不清理由,也许是一种心灵埋藏的虔诚吧?
   只是,以后每一次的瞻仰,总会有许多不同的感觉。包括“四五”、“六四”以后的一次次来到此处。
   最近几次,最不好的感觉就是多了几圈栏杆。
   我当然可以理解,那是为了安全。围起栏杆的广场毕竟比较容易管理,自然也就提高了安全系数。尽管是大煞风景,也是一种无奈之举。这一次干脆想上去看看纪念碑四周的浮雕都不行了,实在很是遗憾。
   我不知道这次随我一同来的秋霖夫妻和调律师,对这次瞻仰天安门广场会有怎样的感触?因为他们是第一次来北京,也是生平第一次来到天安门广场。至少,我还是有一种心潮澎湃的感觉。
  
   ——天安门记事之关于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城楼,应该是整个天安门最神圣的地方吧?当然,很多年来也是个在老百姓眼里很神秘的地方,至少在对外公开开放之前是这样。开放后,曾经上去过。因为是冬天,又是一个人,城楼上北风凛冽,实在站不住。匆匆朝着下面的广场看来一眼,便又缩着脖子逃下来了。什么深刻印象也没有留下。
   这次我们来北京,选择了北京最好的时令——金秋十月。那是一年四季里,北京最好的时候。天高云淡,秋阳下到处五彩缤纷。秋高气爽的北京甚是迷人。
   今天是湛蓝的天空,连一丝浮云都看不见。仰头看着城头,在东风下猎猎舞动的红旗,我才发现,这蓝天下映衬的红旗竟如此艳丽!我按捺不住连续拍摄着蓝天下的红旗,在今天所有习作里,最喜欢就是那面被东风卷动,映衬在蔚蓝天空下的红旗。我还为一起登上城楼的梦呓、老轨和调律师,导演了一幅画面——我在红旗下。他们和我一样,都是在这面红旗下长大,也会在这面红旗下慢慢变老。只是,心会永远保持年轻,保持勃勃向上的一种朝气。
   从这里眺望下面,别有一番意境。
   朝南看,一条笔直的长安街,就在天安门城楼下横贯北京城。北京的长安街,素来号称十里,其实现在早已远远不止!越过横亘东西的长安街,就是巨大的广场了。那是一个世界最大的广场,广场的东侧是人民大会堂,西侧是国家历史博物馆。这两座雄伟建筑,都是典型的中西合璧,是当初建国十周年的献礼,北京著名的老牌十大建筑。广场中央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北面是纪念堂。纪念堂的背后就是前门楼子。所有的这一切,站在这里,可以一览无遗。
   朝北看,是金碧辉煌,气势宏伟的紫禁城。那是一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皇城。自从满清皇帝被彻底赶出这座皇城,这里就改称为故宫了。中国被称作故宫的有三处,这里是最正宗了。越过紫禁城,可以看见的一座亭阁,是景山的万春亭。相对高度45、6米,是北京城内的制高点,也是北京中轴线上最高点,是观察北京全城的最佳位置。
  
   ——走进紫禁城
   我可是不止一次到故宫参观,可对于同伴恐怕就是向往已久的事情了。因为那毕竟是一座举世无双的皇宫,一座存在了近600年的都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那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故宫的旧称就是紫禁城了,走进午门,就是走进了紫禁城。
   走进紫禁城之前,最靓丽的风景线就是驻扎在这里的国旗班。每一次到故宫参观,我都会停留在国旗班营房前面的矮栏前面,看着那些年轻的士兵认真地操练。那些动作太慢也许每一天都要重复无数次,可他们还是一遍又一遍做着那些看似十分枯燥的动作。因为他们知道,当每天的清晨和傍晚,完成升旗与降旗仪式的时候,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会成为全中国,乃至于全世界人的关注;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代表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威仪与军容。这就是我特别喜欢看他们的原因。这次,我很认真地为国旗班拍摄了一些照片,我想把这些年轻战士的形象,永远保存在自己脑海里。
   故宫里面的游客实在是太多了。据说,故宫博物院为保护这座古建筑,有一个限制每天人流的规定——每天游客为8万人。结果很快就失守了这条底线。现在似乎做了新规定,好像是分时段限流。可在我看来,这种措施似乎没有什么意义,故宫里面还是一如既往地人满为患。老实说,就是想拍一张没有他人干扰的作品,完全是不可思议的幻想!
   我陪着秋霖夫妻,在紫禁城里走马观花,顺便简单地为他们讲述一些关于故宫的掌故。要知道,我不仅还算北京人,而且还是学文科出身,对故宫的历史,多多少少还是有所了解。
   明成祖朱棣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于是在1406年(永乐四年),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动用工匠23万、民夫百万,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
   故宫所以又称紫禁城,是因为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是紫微垣,位于天的中央最高处,共有十五颗恒星,被认为是“运乎中央,临制四方”的宫殿,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故而名之。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久违的景山
   景山,就在故宫北门对面,仅隔一条大街。即北京市城内景山公园中的景山。其实这个名字是清朝后才有,明代永乐年间修建宫殿时曾在此堆煤,所以是叫煤山的。
   我这次进景山之前,应该至少有超过40年没有走进过这个昔日的皇家后苑,说不一定会更长。有印象的还是少年时代,戴着红领巾到景山参加队日活动。以后是不是还曾经陪着来北京的亲戚朋友到过景山?已经完全没有了清晰的记忆。即便曾经来过,应该也是40年前,陪着刚刚确定了关系的未婚妻,逛北京城的时候来过。
   妻子本就是北京生人,却因为岳父问题,一家子在1959年被下放银川,从此脱离了北京的生活。那一年,她才7、8岁,和我进北京的年岁差不多。所不同是,我是随着晋升到首都的父母亲进京,而她们却是因为受了父亲的株连,贬职下放边远的大西北。以后,妻子再没有机会回到北京,直到跟我相识后,以我家未婚儿媳的身份回到北京认亲。算下来有十几年了。那次是冬天我陪着她重新走完了北京所有开放的名胜古迹。如果没有记错,很可能进过景山。只是记忆已经十分模糊,反而是少年时代的印象有些深刻。

共 14307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篇游记展示了一个历史厚重、风景别致的京城。文笔朴实优美,叙事简洁明了,记史精道准确,写出了出游的乐趣,也写出了对北京的深厚感情;写出了一个游子半个世纪的颠沛流离,也写出了一个炎黄子孙对中华文明的自豪与传承。从天安门广场的气势恢宏到紫禁城的无与伦比,从景山的记忆趣闻到北海的亲情回味,从香山的沧海桑田到长城的壮志抒怀,从皇家陵园的金碧辉煌到京西的闲云野鹤,最后落笔于最具特色的京城四合院。作者与朋友一路相游,一路思索,作者的笔将现实和历史交相辉映,让我们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也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半个世纪的丰富经历,同时也给我们许多耐人寻味的思考。对于文明的传承和开发利用,对于商业化的历史文化经营,我们到底还能留下多少真正属于本真的传统文化?问好作者老师,感谢赐稿梧桐文苑,祝老师身体健康开心幸福!【编辑:傲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9133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傲寒        2014-09-13 15:53:07
  江南铁鹰老师的文章读起来让人感觉很厚重,是那种经历过岁月积淀后颇具分量的文字。有很深邃的思想性和启迪性。后生晚辈,枉加按语,还望老师指点。仅祝安康!
回复1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9-13 21:53:24
  辛苦傲寒点评了,你的编者按非常出色
2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9-13 19:52:57
  祝贺江南老师喜摘一精,恭喜、恭喜。问好,祝创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9-13 21:53:45
  谢谢晚霞
3 楼        文友:诗词        2014-09-15 16:42:35
  恭喜师父精品不断,注意身体啊。问世间情为何物?亲情最是无私!
  
  
  
回复3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9-16 13:52:02
  乖徒儿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