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江南】拉夫开的土堡(小说)

精品 【江南】拉夫开的土堡(小说)


作者:爱在无言 进士,8962.6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62发表时间:2014-10-29 20:45:33

“拉夫开,”星期六的清晨,坐在西林河(注1)南岸人行道石椅上顾万环视着那几个孩子,突然开口说道:“那是一个梦境般的人物,自从1639年春季马克西木.波菲利耶夫发现那座位于乌尔卡河河口附近的那座巨型土堡,哥萨克们就如同潮水般涌过去,用火药、死亡和鲜血淹没那片土地。”2013年3月28日以后,已步入花甲之年的顾万突然热衷起历史,效仿已经逝去的侄子顾无言,常常在孔夫子旧书网购买那些散发着霉味儿的老旧书籍,并突然于2013年8月25日乘坐南航一架飞机,从遥远的X城,从萧镇来到广东省,定居于这座充满奇怪腔调的小县城。顾万的这种偏执,尤其在他移居到闷热潮湿的南方后,更为严重。清晨或黄昏,甘香(注2)的居民常常看到一位老人步履蹒跚,拎着颇显重量的原本盛衣服的塑料袋子,里面放着两三册或新或旧的书籍,走到沿河的某一处石椅坐下,面对着平静的河水默默无语,直到三四个操着当地口语的八九岁的孩子走过来,他才微微一笑,和他们打过招呼,经过简短的开场白,然后用带有北方特色的普通话侃侃而谈,说到尽兴处还会拿出塑料袋子里的书籍用以佐证自己所言非虚。在他那些宝贝中,有相当部分是扉页和封底印刷着‘内部资料’的白皮薄册子,假借金圣叹九世孙金慕熙之名的《流徙杂记》就是其中一部,《哥萨克呈文》也是其中一部。仅存十三篇的《流徙杂记》的第五篇‘打虎儿(注3)拉夫开’一文也曾记述过拉夫开这位逐渐模糊的人物,说他‘擅渔猎,以萨哈尔察(注4)为贡物进献博格达·彻辰汗洪太(注5)’。顾万曾经拿着那册封面泛黄的薄册子,站在窗前,透过老花镜镜片仔细研究《流徙杂记》里的有关文字,后来有一段日子逢人便讲拉夫开,讲那座巨型土堡,和拉夫开众多的妻妾和子孙。
   “他居住在建筑面积超过一千平方米的巨大土堡里,土堡的外墙平均高达十五米,最高处达到二十五米,筑有墙碟、塔楼和藏兵洞。他拥有十九名妻妾,七十七名子女,九十六名孙儿孙女,近千头牛,和周围千亩田地;围绕着土堡,是兴旺的镇子,数以千计脱离渔猎与农耕的人们进行着以物易物的贸易活动,这些商人来自东方的朝鲜、日本,来自正在迅速升起的清帝国和逐渐衰落的明帝国,甚至还有来自更遥远的爪哇。土堡里有令人不可思议,更无从想象的高耸的土楼,结实的牲口棚,炉火通红的铁匠屋,敦实的粮仓,两眼清澈的水井,和宽阔的地下仓库;地下仓库里藏有难以数计的宝藏。这个庞大家族统治着乌尔卡河口地区,向那些渔猎者和前来开垦者们发号施令,征缴税金,即便面对满洲皇帝也毫无愧色。”顾万抬起手掌,轻轻掩住唇部,艰难地咳嗽几声,望向远处的西林塔,继续说道:“那个来自顿河流域的哥萨克人走进迷宫般的土堡,立刻被吸引。受过拉夫开的接见,马克西木·波菲利耶夫开始在堡中四处闲逛。粗大的廊柱和巍峨的内土堡在这位蓝眼睛黄头发的异族人眼里成为辉煌的巴特农神庙,成为奥林匹亚山的神殿,以及临别时不菲的礼物,十头牛和大约五百克的金首饰,这一切不费吹灰之力得来的财物令他眼睛闪烁出异样的光芒,所以后来他才会在写给沙皇伊凡的呈文中声称自己所见的‘简直堪比所罗门王的财富,不只有玻璃珠、铜、丝和棉,还有连绵不尽的银饰以及阳光一样耀眼的黄金,肥沃的土地’。也正是马克西木.波菲利耶夫的夸大其辞,煽动起沙皇的雄心,激发起众多哥萨克的贪婪,使之潮水般不断蔓延过来。”
   “许多哥萨克都觊觎拉夫开的宝藏,可除了马克西木·波菲利耶夫再没有哪个哥萨克看见过那座巨型土堡。1643年7月,小瓦西里·波雅科夫带着一尊能够发射半磅炮弹的铁炮和一百三十二名哥萨克的军队从雅库次克沿阿尔丹河向那个蛊惑人心的传说跋涉而去,经过乌尔河河口,这群哥萨克人看到成群的牛,和零星几位放牧者;从这些放牧者口中,哥萨克人又开始沿布里安达河向前行进,直到遇见另一群放牧者。只是这群属于通古斯游牧民族的放牧者同样不清楚谁是拉夫开,也不清楚那个巨型土堡的位置。于是,小瓦西里.波雅科夫无情地射杀了他们,就像射杀野猪、鹳鸟一样,然后没收了大约五十头失去主人的驯鹿,饱餐了顿鹿肉。大概正是因为吃了鹿肉,哥萨克人才会抑制不住体内澎湃的热血,经过一天的跋涉,于夜幕刚刚降临时端起火药枪冲进乌穆列堪河口达斡尔人的小村落,将微笑着迎接陌生客人的达斡尔人屠杀,强奸了那些毫无反抗能力的女人们,然后又冷静地将她们杀死,扔进正在燃烧的房屋里。在那座无名村落里,他们同样没能找到财富,除了十头牛、四十筐燕麦,和河谷低地那片种植着燕麦的肥沃良田。”
   看到其中一位孩子好奇地瞥向塑料袋子,顾万一边讲述,一边从里面掏出张折过四折的纸,原来那是张泛黄发脆并且上面满是霉斑的老地图,那上面满是弯弯曲曲的洋文,左下角一行黑体字(同样是洋文),旁边用不规则的红色字迹标注着‘十七世纪的黑龙江地图,英国皇家舆地学会会员,爵士恩·乔·拉文斯坦绘制’。“这里就是传说中的拉夫开土堡,可无论是哥萨克,还是达斡尔人,都没能找到它,它只是一个传说,只是地图上的一个黑点,即便是拥有三千雄兵的博尔博伊汗也对此浑然不知。”顾万衰老的手指指向地图中的一个点,期盼的眸子注视向这些孩子,用一种沧桑的语调介绍道:“而小瓦西里·波雅科夫屠杀的就是博尔博伊的臣民,所以才会被迫在胸前划过十字,和一群又一群手持枪矛、弓箭的士兵交战。”
   “这是英语。”一个靠在他身边的孩子指向‘AmapofHeilongjianginseventeenthCentury’那行字自豪道:“我认识这个字,map,就是地图……”
   顾万赞许地点点头,抚摸了下那孩子的脑袋,却丝毫没耽误他的讲述:“一枚枚炮弹划破空气,呼啸地落在不断呼喊咆哮的士兵中间,哥萨克们躲在残垣断壁间,熟练地向这些靶标射击,不到半小时手持冷兵器的士兵们惊惶地退却了,空旷的谷地满是尸体,空气里飘散着硝烟与鲜血混杂在一起的味道,偶尔传来几声那些垂死者的哀嚎。哥萨克们对此却熟视无睹,继续说说笑笑,就像刚刚远游,欣赏了一处落瀑美景一样。”顾万揉揉眼角,环视下围观者,又从塑料袋里掏出老花镜,架在鼻梁上。不知不觉,以他为中心,聚集了大约十数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都在倾听。一名瘦高的中年男子显然常常在这里遇到顾万,因为他熟悉地向这位北佬点点头。顾万咽口唾沫,视线迷惘地越过其中一个三十几岁男人的肩膀,停留在远处河面上:“就在这时,一名刚刚点燃烟草的哥萨克突然发现尸骸间躺着个自己的同族,他慌忙扔掉仅仅吸了一口的烟卷,和几名同伴将那具血肉模糊的尸体挪到树荫下。”
   “我叫马克西木·波菲利耶夫,”半小时后,那具尸骸终于复活了,他睁开疲倦而又浑浊的眼睛,自我介绍道,“我从乌尔卡河口来到这里,被博尔博伊汗手下的士兵擒拿,和我一起的有三十二名骁勇的哥萨克,他们全被绞死在那个大土堡里,罪名是抢劫、强奸和杀戮。”说过这些话,那具尸骸无力地闭上眼睛,嘴里涌出一滩血,刚刚杀戮完的哥萨克们惊愕地瞧向这张脸,再无法唤醒他,只好将他仓促葬在附近的山谷上,葬在一棵直径达四十厘米的黄花松下,小瓦西里·波雅科夫还在树身上刻下苜蓿花纹状的十字,以备有朝一日能够将这具尸骸的位置通知死者家人。看着那具尸体归于尘土,哥萨克们都认为自己的耳朵产生了错觉,认为死者绝对不是那位向伊凡沙皇呈文的家伙,小瓦西里·波雅科夫也对此不以为然,公开指责死者是欺世盗名的骗子。当然,小瓦西里·波雅科夫之所以这样说,其实是在掩人耳目,检查死者身份时,他无意翻找到一张纸,写满稀奇古怪符号的一张纸,以及两片桦树皮,和一本封面蜷曲的64开的日记本。见识多广的小瓦西里·波雅科夫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份藏宝图,所以他才会悄悄将它们揣起来,说是等到有条件时再将它们转交给死者的家人。他暗地里判断这位夹在那群士兵之间的哥萨克是位战俘,或者是位逃亡者,即便不是那位向沙皇呈文的同胞,也是一位熟悉拉夫开的间谍。”
   “这是真的吗,真的有宝藏吗?”另一位孩子扬着小脸,用略显生疏的普通话好奇道。
   “肯定系假嘅啦,耐定厚甘多真嘅宝藏(注6)……”那个瘦高的中年男人嘲笑道。
   “有,当然有,”顾万笑了笑,瞥了眼瘦高的中年男人(他并没听懂瘦高的中年男人说的什么),自豪道:“藏宝图并不在任何纸张上,而在马克西木·波菲利耶夫的那两片桦树皮上,那个俄罗斯人用刀把它刻划成没人能看懂的地图,包括小瓦西里.波雅科夫也不曾看懂,否则拉夫开的土堡早就被发现了。在马克西木·波菲利耶夫的日记里记述着拉夫开的奢华,据说那个达斡尔人每天都会向一尊约九十厘米高的纯金库烈佛顶礼膜拜,每天都要喝一碗用珍珠和翡翠精心制作的菜肴,就连漱口水也是经过波斯香料浸泡过的,所以拉夫开说话时,空气会飘散过一汩汩川流不息的麝香和蜂蜜的混合味道,以至于无论拉夫开走到哪里,都会有成群的蜜蜂和蝴蝶盘绕在周围,哪怕是冬天也会有成群的小鸟儿盘旋在半空,啁啾鸣叫。”
   “那些女人,虽然知道拉夫开能够当她们的父亲或爷爷,但她们对他趋之若鹜,甘愿做他众多妻子之一,甘愿做他的女人,受他蹂躏,为他生养儿女。只是有一种传言,说拉夫开已经承诺他第十九位妻子,那个奇勒尔柴赛拉(注7)女人,不再另娶其他女人为妻,所以那些被迷惑的女人只能做拉夫开众多名不见经传的地下情人,偷得一时之欢,生养下孩子后就会销声匿迹。后来,有人说那些女人勾引了别人家的男人深感愧疚,才主动离去,隐居于山林泽河之间,但也有人指出是那个奇勒尔女人派出的杀手将她们斩杀。关于这两种传说,马克西木·波菲利耶夫都详细发记录在日记里。小瓦西里·波雅科夫抑制不住激动,怀揣着那册日记,留下四十名哥萨克固守已占领的村庄,带领其余九十一名哥萨克们奔向乌尔卡河口。小瓦西里·波雅科夫根本不担心博尔博伊汗,他认为那些手持枪矛和弓箭的士兵抵挡不住铁炮和火药枪。这个被欲望填满的哥萨克人,这个体内流淌着西徐亚人、匈奴人、哈扎尔人、萨基人、瓦良格人、帕提亚人,甚至传说中亚马孙女人血液的俄罗斯哥萨克,一门心思要将拉夫开的宝藏据为己有。只是他不曾将拉夫开宝藏的事情告诉全部哥萨克,而只保守在三至四个之间,却用要为同胞马克西木·波菲利耶夫复仇的口号来煽动其余的哥萨克。四十二天后,困顿劳累的小瓦西里·波雅科夫就在一处两江交汇处看到一座土堡,他吩咐手下的哥萨克准备战争,那一刻他的眼睛布满血丝,嗓音嘶哑。可放了阵排枪,发射几颗炮弹,土堡里却毫无动静。小瓦西里.波雅科夫小心翼翼走进土堡,发现里面的炉灶还烫手,立刻意识到达斡尔人在实施古罗马人西庇阿(注8)的拖延战略,这不禁令他忧心忡忡。所幸,哥萨克们在一间半地下的窝棚里找到了两袋尚未碾碎的燕麦,他们才煮起粘稠的面汤用以裹腹。”
   “此后,小瓦西里·波雅科夫又一连攻克了两座空荡荡的土堡,他气急败坏地摧毁掉里面的建筑,又把沿途捉到的达斡尔猎人或牧人吊死在高大的树干上,宰杀了那些牛羊,烧毁农田。也许正是小瓦西·波雅科夫野蛮地毁掉吗哪(注9),才导致他此后的厄运。在他占领第四座土堡之前,道路两侧的密林深处突然开始出现袭击者,那些猎人倏忽而来,又倏忽而去,就像一阵风,每次来都会给哥萨克带来麻烦,即便没有人员伤亡,也会使他们紧张不止,风声鹤唳。”说到这里,顾万咽口唾沫,将那张泛黄发脆的地图重新叠起,放进塑料袋子里:“第一个遇袭死亡的哥萨克是因为一支利矢,它呼啸地穿过浓密的树枝,射中小瓦西里·波雅科夫前面的那个同伴的咽喉,一汩鲜血奔涌而出,溅了他一身。哥萨克们惊慌失措地胡乱向两侧密林发射,硝烟隆起,却什么也没打到。直到这时,小瓦西里·波雅科夫才相信那个伪马克西木.波菲利耶夫的警告,才相信博尔博伊汗麾下士兵的战斗力。”
   “小瓦西里·波雅科夫及他的哥萨克们遭遇最重大伤亡,是在一处相对平坦的林地。哥萨克们正匆匆行军,一群穿戴盔甲的士兵突然从四面八方冒了出来,他们在嘈杂的鼓点声中奋力向前,哪怕中弹倒地也要把手里的枪矛抛掷出去。哥萨克们面对凶悍的强敌,且战且退,最终在靠近河边的陡峭崖壁前被团团围困。那个时候,哥萨克们丢弃了那门铁炮,和一些火药。而蜂拥而至的士兵们用原始的冷兵器不断向他们发动冲锋,箭矢雨点般落过来。哥萨克们虽然极为冷静,沉着还击,伤亡却急剧增加,弹药却很快耗尽。最终,他们不得不放下武器,向穿戴盔甲的士兵投降。夹在疲惫不堪的哥萨克之间,小瓦西里·波雅科夫看到那位身披铠甲、骑着一匹白马的清国将军,思忖着自己的生死。他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以为自己必遭可怕的刑罚,诸如火烧、吊死,或者砍头。在他模糊的概念里,这些东方人喜欢用砍头的方式来处决敌人。但他没想到的是,士兵经过十七天的长途跋涉,将他们这些俘虏带到一座飘散着松香味的土堡,温热一锅又一锅的井水,迫使他们沐浴。而刚刚看到那些大锅时,小瓦西里·波雅科夫还以为自己即将成为一道美味菜肴呢。”

共 915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借第三人称之口讲述由名不见经传的拉夫开土堡引起众多哥萨克相争不止,为贪欲,权利,和众多奢华的的宝藏而奋身而上的故事。文章借顾万之口以讲故事的口吻徐徐展开:马克向沙皇的夸大其词,哥萨克的贪欲便如势不可止的洪水一般。自此开始,乌尔河河口区域的灾难便自此开始。小瓦西里的前行,便是又一轮争斗的开始,只是这一点在读到文章最后的部分才明白。屠人,弑杀牛羊等一切惨无人道的恶行,小瓦西里一行可谓是无恶不作。小瓦西里一行在前进到达至第四座土堡的路程之中遭受博尔博伊汗的重击,只剩下为数不多的队员。这时瓦尔西里一行突遇大清兵将博格多埃。无力反击只得投降,出乎小瓦西里一行意料,博格多埃为了令小瓦西里牵制博尔博伊汗,不仅释放其,又命令士兵保护其回到土堡之中做拉夫开。小瓦西里自然是喜不自胜,却在土堡之中一直盼着哥萨克的援军到来却没有结果。文章到了这里差不多已快到结局。只是结果往往是令人出乎意料,哥萨克的援军到来,却不料又是另一个“小瓦西里”,原来的小瓦西里最终气愤身亡。环环相扣,周而复始,大概乌尔河河口一带的境遇,自此循环,不见结局。文章语言的详细描述可以瞥见作者笔功非凡,深刻揭示出人的贪欲性,颇有些令人唏嘘。很有意义,很耐读深厚的一篇小说,问好无言老师,倾情推荐!【责编:浅黛眉妆】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031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4-10-29 22:21:00
  问好无言,祝快乐!
哪里天涯
2 楼        文友:在海角        2014-10-29 22:22:21
  欣赏学习朋友佳作。
3 楼        文友:江南编辑部        2014-10-29 22:30:03
  【江南约稿】同期同题七期《当时只道是寻常》,欢迎老师参加支持!
   链接地址:http://www.vsread.com/bbs/topic-56-536805.html
江南烟雨社团欢迎您
4 楼        文友:浅黛眉妆        2014-10-29 23:05:28
  首先问好无言老师。昨天拉进编辑中,今天才惴惴不安地把文编审了出来。对老师的近几篇文章也一直都有关注。只是小浅有一个问题,这样的几篇文章下来仔细观察可以说是具有系列性质的,是类似于县志什么的还是老师对于自身家族故乡历史的描写说明?小小好奇心,还请无言老师告知。
回复4 楼        文友:爱在无言        2014-10-30 07:51:09
  浅黛眉妆,首先谢谢你的编辑和点评。
   正如你所说,最近在江山的小说除《拉夫开土堡》和《等》之外,其余大约十篇的确是一个系列,不过这个系列是另一部小说《X城纪事》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属于正文之外的附录。去年,我构思这部长篇时,恰恰经过西林河,恰恰天空中飘着小雨。雨水争先恐后地落在河面,激发起我的想象。如果一部小说并不以情节见长,而集中描述一桩事件发生过程中的若干片断,那会是什么效果,也像无数雨滴撞击向河面那样壮观吗?我不知道。但试验过肯定会知道。于是,我想象出一座城市,位于北方的城市,但这座城市又不能明显指明在哪里,而且一场骚乱,似乎又影射了政治,不能说这座城市是中国的,也不能说是其他国家的。喜欢历史的我,决定选择一块就像诸多中俄之间条约乌第河,那是一块争议之地,也可能是三不管地界,就像现在的乌东地区。城市(地点)选择了,必然要注入内容。跟着,一场骚乱在X城发生了。可是马上又出现新的问题,就像地球的经纬,又像织布需要横纵两方面的考虑,骚乱是横向观察发生的,是局限在某一横面上的事件,能说明什么?——必须要负载一段历史,一段纵的方面才能完善。就这样,《X城纪事》纵的方面以附录的形式也出来了。
   当我把前面几章发在江山长篇时,还较顺利。但发表到附录部分时,长篇部的一位编辑认为这不是小说,还认为《X城纪事》用了许多不该用的标点,甚至认为我的小说就是在写真实的历史,是历史人物传记。于是,我不得及把它们分解,以短篇形式上传到江南。
   在这里,我说一说我对小说的观点与认识。我一直认为,小说应当创新,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小说的发展,在中国从唐朝开始,清朝达到顶峰,此后再无人超越。为什么无人能够超越,就因为没有创新,只是循以前人的脚步,那样看起来就千篇一律了。在我认为,小说,可以以任何其他文体形式来表述,例如史书,例如论文。当然,也可以用第一人称讲述,可以用第二人称讲述,不一定非得用第三人称。
   回过头,再说一下《拉夫开的土堡〉。这篇短篇,不在<X城纪事>的体系中,却属于它的延续。它是即兴之作,是我读到一部英国人写的《俄罗斯人在黑龙江流域》的记录式文字,看到那些哥萨克们的暴行的激愤之作。写的时候,我把拉夫开当作一个目标,一个象征:他既是一个达斡尔族的大家族族长,是酋长,是仅次于可汗的头人,也是财富的象征,真实或虚拟的财富。哥萨克们觊觎他,实际上是觊觎他财富,就像我们现实社会里的许多人物一样。为了追求财富,不惜毁掉许多美好,残杀许多无辜,直到他自己拥有了财富,成为财富的化身,然后又成为别人觊觎的目标,最终成为一场悲剧,就像那部可怜雅典的泰门。当然,在表面看来,〈拉夫开的土堡〉就是讲述一段神奇的历史,一段俄罗斯帝国侵略史的一截或真或假的往事。
回复4 楼        文友:爱在无言        2014-10-30 09:19:22
  对于这纵的方面,的确参考了当地的地方志,一整个地区的地方志,而不是一座县城的县志,以及从我父辈们口中听到的不能记载下来的逸事野史,其中有许多关于我家族的历史,例如魏文武,其实就是我的一位同族叔公,他曾经和日本人交战,独自一人将衣服挂在树枝上,当做疑兵,从而逃脱了追杀。发电厂、鼠疫,当年确实也有过类似的事情发生,只不过那些都是没有文字记录与考证的,已经成为民间传说。
5 楼        文友:浅黛眉妆        2014-10-29 23:06:32
  另外对于编按,小浅可能还有些年轻,无法像无言老师对于某些事情体会深刻。不到之处,还请无言老师多多见谅。
回复5 楼        文友:爱在无言        2014-10-30 07:58:16
  我们共同学习。
   我写小说,喜欢不断修改,现在手里的《拉夫开土堡〉,已经和发表在这里的有很大差别了。因为我喜欢文档小说,一种可以不断变化的小说形式。
6 楼        文友:浅黛眉妆        2014-10-29 23:07:11
  啰嗦完毕,祝无言老师佳作频传,小浅敬祝老师秋安!然后遁~\(≧▽≦)/~啦啦啦
回复6 楼        文友:爱在无言        2014-10-30 07:53:41
  谢谢。希望我们成为朋友。
7 楼        文友:翎雨        2014-10-31 19:23:35
  无言老师的作品厚度与功夫,只有认真咀嚼才能品出味道!
用吾心悟心与文学,创造新生活,感动自己也感悟人生!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