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山水】义勇先锋(小说)

精品 【山水】义勇先锋(小说)


作者:扰之 秀才,2874.8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31发表时间:2015-07-24 08:44:05
摘要:四杰神勇扫狼烟, 碧血丹心著史篇。 侠女双枪驱日寇, 悲歌一曲壮河山。


   一
   张凤武风风火火、衣衫不整地钻过绿油油的林地,靠着一片齐腰深的苞米地做掩体,越过了青月庵,踏入了金马驹子山。
   仰望群峰,心一下子跌入谷底。完了,才出狼窝又入虎口。这金马驹子山主峰右侧有一条羊肠小道,通过它,再转过山梁,就到了朱碌科的老宅了。要绕过小路,无疑是钻进山贼的口袋阵,想要抓他,举手可得。后面的枪声已经渐渐消失,那是国军第三团,张凤武是数天前从奉天皇姑屯街头跑回家的。同回的有朝阳的蒲天、盘锦的杜尚辉,都在半路上打散了。学生会组织“不当亡国奴——”运动,张凤武是学生会主席。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镇压,鬼子的飞机轰炸,死了成千上万的学生。
   张凤武想,改道走吧,他扭身钻进了苞米地。眼望着绿油油的庄稼、青山、潺潺的流水,马上就被鬼子飞机的轰炸变成焦土,他一阵悲伤,流下了热泪。这里,是否被鬼子扫荡?这次回来,一定争取民众,扛起枪,把鬼子赶出中国。想到此,张凤武在田畴上欠了一下屁股,下意识地摸摸手枪还在,但是一颗子弹也没有了。他要等到天黑,繁星挂满天体,再退到二道河子,绕道回朱碌科镇。父母和小妹还住在老宅,不知安然与否?他不敢走金马驹子山是有原因的,金马驹子山有一伙贼寇,为首的潘二喜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曾派出下人来张家提亲,怎奈张凤武的老爹棒子骨张清就是不同意,哪有一良家女孩嫁给贼寇的道理?
   朱碌科,蒙古语。乃中心,腹地之意。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叫张和永的商人在此地经商,市场繁荣,交通便利,为附近百里繁盛兴旺之地。北连青松岭,东临哈喇沁,南与朝阳县沟门子接壤,方圆一百六十公里。
   张清的祖父张和永就是一分一分攒下了这些产业,治下了田宅,他积德行善,在老宅前院修了一座庙宇,叫“弥勒寺。”后来,儿子连遭匪患,女人被杀,才留下一双儿女。到张清这辈,才算消停,勉强度日。
   当时人们都知道,都是弥勒寺关于“金马驹”之传言惹的祸。
   那么,土匪的头目一次次更替换人,怎么又占据了金马驹子山了呢?他们认为金马驹子山才是真正的藏宝之地。
   那年洋人入侵,也曾占领过弥勒寺,也是为传言的地下宝藏而来。
   清嘉庆年间,发生过一段传奇。在修筑弥勒寺时,里面塑造了一尊关公肖像。因为张和永为人平和,谦让,从来不动武。所以他不喜欢武将,只能把关老爷的几缕长须拿掉,塑了一尊文关公,观世音菩萨像。有了关公,必须有马,在弥勒寺院内两侧,各塑两尊马驹子,流光溢彩,是当时的工匠刷上的漆彩。
   谁知,那年夏天的午后,张和永突然看到一匹在阳光下晃得金灿灿的枣红马在吃他的黄豆,那黄豆的秧苗长势良好,怎么容得下马匹践踏?张和永把钱褡子往院墙上一扔,就去哄马,马受了惊吓,四蹄腾空,稀溜溜一叫,顿时不见了踪影。张和永眨巴半天眼睛,也没看出所以然来。对做织布生意的同僚说,是不是自己花眼了呢?同僚也说,几天前也看过此马,是谁家的呢?谁家的金马驹呢?张和永一听他说金马驹,一下子想起关公的金马驹来。他自己一边摇头一边背着钱褡子走了。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说话间,神差鬼使地走入了弥勒寺。更夫一看是主人,没有多拦,放他进寺,这一看,吃惊非小,左侧的金马驹不见了,塑像下面有个深坑,像是一个洞。张和永急忙喊,马驹子呢?马驹子呢?
   更夫跑进来,对张和永说,金马驹不在那里吗?你怎么了?
   张和永再揉眼,可不是吗,在啊。
   之后,人们也多次看到关公的马驹子偷吃庄稼的事,人们就悄悄地跟着金马驹,直到跟到寺内为止,每逢此时,人们都看到金马驹的脚下有眼大洞。人们开始谣传,那是张家的地下宝藏。清朝各路义军都来过这里,挖其宝藏,洋人也曾掺入,都空手而归,张家从此噩运连连。张和永为了不让马驹子祸害庄稼,就每天打草,挑水,喂马、饮马。迫于无奈,后来举家迁至青云庵外,有一座高山。为了迷惑仇杀,起了那座山为金马驹子山。土匪和洋人怀疑张家在金马驹子山有宝藏,再次鱼贯而入。
   张和永早逃离此地,潜往热河,从此隐姓埋名。张清在家谱里得知自己系张姓,逃荒来到那老宅,重新修缮,住了下来。今昔非比,免不了热泪盈眶……
   张凤武闯进老宅,脚跟还没站稳,三叔就迈进院门。他的家满屋狼藉,炕上,地下破烂不堪,不知道爹娘和凤英小妹去了哪里,张凤武傻呆呆地四处看。就听大门咣当一声,三叔憨厚的声音急促促地飘过来:“凤武,你回来的正好,我们快去弥勒寺要人,大哥大嫂还有侄女被大兵抓走了。”
   “大兵?哪来的大兵?”
   在朱绿科镇,大家统称当兵的为“大兵。”
   张凤武一听说有大兵,一下子就怀疑到了国军。为什么抓父母呢?难道与我有关?
   张凤武的爹张清靠着做豆腐为生,那干豆腐做得在方圆百里都是一绝,这也是后来朱碌科镇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张清日子过得殷实,又不愿参与政界,国民党曾让他当镇团委员,他都没干。他就是那个脾气,刚强,倔强,做好干豆腐就心满意足了。由此,他对小时候的儿女教育有加,自知“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他请了乡间最好最有水平的秀才,做了孩子的私塾先生,一直把张凤武供到了奉天的学堂。女孩家读书没什么用,但凤英却知道救国救民的道理。她最早听说红军,是从启蒙老师——那个秀才那里知道的。
   被国军抓的凤英,绑在弥勒寺的偏房里。凤英的父母关在正房里,国军头目李寒秋是接到密报,从金马驹山下来,抓住了张凤武的父母和妹妹张凤英。
   他们想用人质作饵,抓到张凤武。
   那天,金马驹子山头领潘二喜已经答应和国军合作,听说要抓张清全家,一个高跳下太师椅:“去抓他们,我也有份,兄弟们备马!”
   “潘老弟,莫急。此番主要是抓到张凤武,我们可以偷偷带几人下山,切不可打草惊蛇。”李寒秋神神秘秘地说。
   “哈哈,你怕啥?我才舍不得伤他们呢?我要把张凤英抓回来,当压寨夫人。”
   “老弟,真的不能鲁莽。”
   潘二喜歪脸看着李寒秋,不知道他葫芦里装的什么药。李寒秋在潘二喜耳边,叽叽喳喳几句,大手一挥,“你说这样,行吧。”
   “到紧要关头,我再出面,千万不要伤了张凤英。”
   说完,各自牵了马匹,四五个人穿上国军带过来的黄军服,腋下塞着双筒洋炮,便马不停蹄地奔朱碌科而来。
   二
   来到弥勒寺,先把马匹栓好,潘二喜手下的喽啰兵,冒冲国军模样,揪住一个老百姓吼:“去,割点谷草,给大爷喂马。”
   时候正是盛夏。太阳不是很足,天,显得异常闷热。好久没有下雨了,太阳的光晕反射在乌黑的云翳边,产生了两道光晕。仔细看来,不怎么刺眼,但眼睛终究是睁不开的,发出红红的光。那光环的反射,就像太阳长出了两个耳朵,一面一个半拉的光圈。日晕三更雨,张清望望天,想是该下雨了。十六岁的凤英对爹说:“爹,天也不下星点雨,还耪的啥劲?”
   “英子,紧气的庄稼耍戏的买卖,耪耪地担旱,别傻坐门槛了,动弹,老早回来,明个还起早。”
   凤英有点不情愿。年年这么忙,除了兵荒马乱的,没一年好收成。刚好那年收成不错,镇公所征粮,家里的粮食所剩无几。冬天啃着大萝卜过冬。
   凤英跟着爹一前一后地走着。
   别看凤英小,在当时,十三四岁就该嫁人了。潘二喜提亲没成,张家就再没有上媒人提亲的了。不是张凤英长的差,那张家大小姐是杨柳细腰里透着风骨,俊俏的眼帘里透着才气,一点不比俊雅书生逊色。若是裹上公子服,把高耸的乳峰掩盖,简直就是个风流倜傥白面书生。为什么没人敢问津?都差在潘二喜身上。潘二喜对凤英用情颇深。上次提亲不成,临走时,扬言说:“凤英,你等着我,今生非你不娶!谁要敢……”
   潘二喜半截子话咽到肚里,他出外才扬言,他要把凤英占下了。
   张凤英并不领情。剃头挑子一头热。“屁,你滚,我才不稀罕你个山贼呢。”
   “你……你等着。”潘二喜急红了眼,嗫嚅地语无伦次。率领几个兄弟打马回了金马驹子山。
   他一直没逮着机会下山,这次,有凤英哥哥犯了王法,看你领不领情?潘二喜在打自己的小九九。他把情摆在第一位,对凤英的情。他和国民党军官李寒秋的想法完全相反。他想抓住张凤英逼张凤武就范,而李寒秋想抓到张凤武押送北平的军统。
   张清和张凤英父女二人哪里知道噩运很快就降临呢。他们刚到地边,就听到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朱碌科一片河沙道,道上多是卵石。马蹄践踏声,听得如此真切。
   之前,潘二喜没有出面。李寒秋只是了解了张凤武的家住哪里,就带人直接抄了他家。大兵闯进院子,张清老婆正在炕上舒展新洗过的豆腐包(做豆腐用的白家织布包皮),因为第二天凌晨,爷俩还要起早赶制干豆腐,先套驴拉磨,磨好豆浆再用卤水点,点好了再过滤,成了,再用豆腐包包好压成。她每一天都要清洗一遍,还要把皱褶抻平,晾干为止。正在操作,突然看到几个大兵气冲冲闯进,嚷道:“张清呢。跑哪去了?”
   大兵不管不顾,把豆腐包划拉一地。
   “你找他,祸害我豆腐包干嘛?”
   “在哪?臭娘们,快说。”
   “我不知道。”
   “吊起来,你就知道了。”他们架起张清老婆就出了院子。回到弥勒寺,李寒秋刚刚旋出寺门,就碰到了一个老百姓。他追问道:“老乡,你看见张清了吗?”
   “张清?啊,和英子去东梁了,耪二遍谷子去了。”那人怕眼前的大兵不知道,还指指东边山梁。此时,那老乡腿都哆嗦了,吓得,差点尿裤子,没见过大兵的人,那个老乡不害怕?
   潘二喜依然没有露面。
   直到把凤英押在偏房,潘二喜才如孙猴子一样,蹦到凤英跟前。
   “怎么是你?”凤英已经被捆绑着,二喜近不了她身,在远远地站着。凤英挣脱着,又踢又咬,如同饿疯的猛虎。
   这时,主房里的张清夫妇正在接受李寒秋的审讯。他们是一问三不知。本来,张清也不知道儿子参加示威游行的事情,更不知道如今东北三省即将沦陷,国民党主张不抵抗政策,还疯狂镇压革命组织。
   “不知道,打死我也不知道……”他们把张清绑在大楠木柱子上,一个喽啰兵正抡起鞭子。
   “住手——”那喽啰跑过来,“当家的,不打他他不说儿子在哪啊?”
   “滚。谁让你动手打他?”他一巴掌把喽啰扇到一边。
   “我让打的。”李寒秋厉声道。
   “李将军,我们不是说好的吗,我一定能抓住张凤武。”
   他又在李寒秋耳边耳语几句。
   “好,妙。”
   张清也听到来人喊住打手,听声音很熟悉,一看,差点气昏。老婆指着潘二喜骂:“是你小鳖犊子,想娶我家凤英,没门!”
   潘二喜并不和他们理论,总之呢,他答应了凤英,要她父母安然无恙,至于哥哥回不回来,她也不知道。潘二喜看见凤英对自己有点缓解,就坡下驴,不如就听凤英的,没准自己哪天感动了小姑奶奶,一高兴,亲事就妥了呢。亲事一妥,凤英的父母就是岳父岳母了,他打了他们更是无法收场。这请神容易送神难,他李寒秋得罪了人,拍拍屁股走人了,我可走不了,金马驹子山下的地下宝藏还没找到呢。想到这,就一边安抚李寒秋说,“就依你李将军,我们在这里死等,不怕他不回来。”
   “张凤武一定回来的,已经被国军打散。不回来,能去哪?”
   果不其然,为了父母和妹妹,张凤武让同族的三叔不要到弥勒寺,怕他受到连累,自己单刀赴会,闯进了弥勒寺院门。
   张凤武是在凌晨回到朱碌科老宅的。凌晨5点,已经很亮了。邻居三叔正为他家的事情没辙,正好看到张凤武回来了。天气格外冷清,昨夜真的下了一场小雨,张凤武夜里走得急,汗水雨水混合着,咸涩和油腻交织着,身上有股腥臭味。一听说潘二喜抓了父母和妹子,急切地问:“三叔,你不说是大兵吗?”
   “潘二喜也穿大兵的衣服啊。”
   “啊……这……”张凤武张口结舌,想了半天,“三叔,你不用去,我去会会他们。”
   张凤武想,国难当头,国军仍顽固不化,弃国难与不顾吗?难道潘二喜这伙山贼,也跟了国军?
   原来,李秋寒对潘二喜耳语的是,只要抓住张凤武,不但把凤英送给他当压寨夫人,还要配备精良武器给潘二喜,并言说,特工组织有精密的仪器,可以帮助潘二喜在马驹子山探出宝藏。起初,潘二喜不相信,李寒秋说:“镇上建立了很多白云石粉、硅石、萤石矿,都是仪器探出来的。”
   潘二喜对李寒秋也悄悄说,张凤英若不就范,就挟持她,带她走,她哥哥不会见死不救,抓住她哥哥张凤武就易如反掌。
   当李寒秋押出张凤武的父母,张凤武眼望老人,不顾国军,“扑通”给父母跪下了。
   张凤武磕了一个头,站起来说:“爸、妈,你们受连累了。”一指国军吼:“与二老无关。一人做事一人当,我可以跟你们走。但如今,国难当头,日寇很快就践踏东北三省,我们怎么能窝里反呢?”

共 20494 字 5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义勇先锋】以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侵入东北三省的历史事件为背景,着力叙写“东北抗日义勇军”与日寇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英勇斗争故事,并刻画了以张凤武为代表的一系列英雄人物形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还是比较鲜明丰满的:张凤武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心怀家国,勇敢顽强而又富有斗争智慧;潘二喜虽是一个土匪头子,但在民族大义面前,同样舍生取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而张凤英,即便是女流之辈,却是侠肝义胆、胆大心细、敢于斗争。在他们的带领下,东北民众勇敢地拿起了锄头、镰刀、大刀、长矛,与敌寇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殊死搏斗,共同谱写了一曲壮烈的民族斗争之歌——义勇军进行曲。作品情节完整,人物刻画鲜明,细腻的环境描写抓住了季节与地方特征,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也较好地推动了情节发展。小说结构独特,几条线索并行而又互相交织,从而全景式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正是由于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拥有一大批像张凤武这样的民族英雄,以及他们永不屈服的坚强斗争,才最终赢得了民族解放。正如小说结尾一首小诗所说的那样,他们,以一曲豪迈的悲歌为我们民族赢得了尊严,也赢得了希望。同时,作品的语言自然流畅,无论叙写情节、刻画人物情态,还是描写环境,都能较好地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感谢作者赐稿,问好作者,并推荐阅读!【山水神韵编辑:思绪飞扬淡墨痕】【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724002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15-07-24 08:59:14
  老师笔力雄健,笔触厚重,全景式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与尖锐的民族斗争。作品情节完整,人物刻画鲜明,语言新颖流畅,艺术表现力很强。与老师商榷: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是否可以更加立体化与细腻丰满一些呢?同时,情节的过渡与衔接,也有值得斟酌的地方。纯属个见,不妥之处,请老师批评。问好,并祝创作愉快!
思绪飞扬淡墨痕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