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声声慢

编辑推荐 声声慢


作者:孙彩文 举人,3001.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68发表时间:2016-04-16 21:08:56
摘要:摩登伽女曰观音菩萨:我喜欢上了一男子。 菩萨言:你喜欢时,他已经老了,不再年轻、英俊 。 摩登伽女曰:我的爱,超越年龄,超越肉身。我爱的,是他整个的人,是他独一无二的内心。 菩萨言:你们注定分离千里,没有合卺交欢。 摩登伽女曰:我愿隔空相望,文字传情。


   序
   摩登伽女曰观音菩萨:我喜欢上了一男子。
   菩萨言:你喜欢时,他已经老了,不再年轻、英俊。
   摩登伽女曰:我的爱,超越年龄,超越肉身。我爱的,是他整个的人,是他独一无二的内心。
   菩萨言:你们注定分离千里,没有合卺交欢。
   摩登伽女曰:我愿隔空相望,文字传情。
  
   01
   教室里围坐了二十几人,正是叙事工作坊最适宜的规模。正面的主席座上,是一个中年的女性,白色的线衣上套着一件紫色的短衫,一袭长长的黑裙。见大家进来了,她赶紧从座上起立,快步迎上来。X紧走了两步,迎上去,问了Z院长好,然后一一介绍,一一握手,问候,然后就引着G到主座,宣告工作坊的开始。
   X和海迅速在南墙的座位上坐下。一眼扫去,能够感觉到会场上所有的人当时都有些尴尬。长形圆桌边大多数是中年男子,每个人都散发着很强的气场。会场里似乎缺少中小学教师群体里那种常见的特有的女性的温柔和理解,没有笑容,没有掌声,有的是沉默和凝重。G,一直渴望被人视为学习同伴,而这次迟到事件,恰恰让她站在讲座的主座,承受着无声的审判。
   工作坊的开始,是G一个真诚的道歉。她身着淡黄的短衫,站在主座面对全体学员,深深地鞠躬,然后像一米阳光站定,开始分享她的生命体验。
   G的故事,开始于她的一个基本信念:教育是一个学习的职业、教师是一个学习者。对于一个教师,其学习的本质,就是不停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地回归自己生命中重要的时刻,发问,思考、在选择中将生命的碎片融为意义的整体,在价值冲突的权衡与抉择中写下自己生命的自传。学习有两种模式,信息输入型的学习带来的只是信息量的累积,而只有转变型学习才能真正改变我们内在的意义构建系统,使之更复杂、多元,使我们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抱有开放态度。
   “我是一个学习者,课件不是绝对的知识,而是一个交流的手段,一种激发大家思考的媒介。课件她会留给在场的学员,不用抄写。”会场的眼光渐渐凝聚。
   我们坐在南墙的座位上,能感觉到会场气氛略略有些舒缓。五分钟过后,坐在圆桌旁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身体前倾,对G轻声地说:“G老师,您请坐下来讲课。”
   在回B大学的路上,G回忆起这个细节,满脸感动:“这位老师的关心,让我感受到了柔软,察觉到会场开始变得友好。”
   G用她在国际教育界行走的故事,对比客观主义知识观与学习共同体主观知识建构方式之间的差异。她不久前去过蒙古,与会的教师提出了他们的问题,希望G给他们解决方案。G则逆向而行,引导他们回归自己的经验,在反思和重构中发现内在的力量。G指出,客观的知识,不与我们内在的经验对接,只是没有力量的空言。照搬客观知识,是一种下载的学习模式,它扼杀了我们潜在的创造力,封闭了共同体内的对话和真言。我们只有回归并反思生命中重要的时刻,才能解放学习的空间。
   “我给大家带来的课件,不是下载于G大学的知识库,而是自己一路行走一路探索的主观知识建构。这种建构,不是一劳永逸,而是要在不同的时空中根据生命最新的体验进行重构。今天的课件,是在B大学四次工作坊课件基础上的重构。在B大学四天,我们的团队获得了许多新的体悟,我们必须以这些体验为突破口,对我们以往的主观知识进行重构。昨夜,我们团队为了这个重构,工作到深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掘出内心的力量,并以内心的力量与大家的生命感悟对接。”
   抑扬顿挫的叙述,注意力在聚焦。坐在对面的几个埋头笔记的中年男子,开始放下手中的水笔,将目光转向G。
   “教师怎样回应环境?教师如何理解内心生活和内在品质?”G的言说开始指向学习的核心。“教师学习是对生命的滋养,课程革新是对和谐工作与生活的真言召唤。内心的力量由关键时刻的挑战来实现,关键时刻的抉择体现了我们内在的价值选择。”G停顿了一下,环视全场,似乎在做一个重要的决定。
   “今天的迟到事件,对于我们团队来说,就是一个关键时刻。今天一大早,我便开始对X昨天漏夜整理的课件进行再次重构。我知道它将面对首都的特级教师,我希望把它做得最好。7点30分钟Y打来的电话我知道,X不断的提醒我也知道。但是我的心已经全部投入到课件重构中去了,其他的一切对于我在那一刻都已经无足轻重。我知道大家对我有期待,有形式上的中规中矩,也有精神上的生命相遇。当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我选择了精神上的生命相遇。因为这不仅仅是行为取向的选择,而且是生命价值取向的选择……”G语气平和。
   那个片刻,G像一米阳光,扫除了圆桌会议因为迟到事件留下的最后一缕阴影,整个会场的目光都聚集在那一米阳光。
   原有的各行其是的小气场,此刻已经散去,重新凝聚在一起,让人感觉到心灵相遇的力量。每一个在场的人在G的自传中走出了讲座的文本状态,用真诚去与一个教育探索者的心灵相遇,并且在相遇中重新认识自己,认识教育的本质。
   屏幕上打出这次工作坊的主题:教师成为学习者——自传与领导力的发展。
   “自传不仅是一种教育叙事,更是教师调动生命经验和直觉理性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在生命重要时刻的价值权衡和心灵选择。教师只有自觉地进入生命的自传状态,才有勇气在生活惯性轨道中打破常规,解放学习的空间,达到教育智慧。”一名学者起身发言。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进入自传式的生命状态,因为许多人只愿审视他人的状态,但不能审视自己的心灵。”一位老师的思考像一粒石子。
   “进入生命的自传状态,需要一种真诚的教育情怀和自我超越的勇气。”学员的发言G很在意。
   海是迟到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并且一路与团队讨论这个事件的意义。G此刻动人的言说与言说中所展示出的教育情怀和勇气,深深地打动了他。像在场的所有人一样,将目光投向那一米阳光……
  
   02
   迟到事件是一种还原,凸显出教师教育者日常生活的原生态,G对事件的自传性的生命态度,展示了背离日常生活轨道的生命可能拥有的一种丰满。迟到的教育意义,用它特有的悖论,在现场的每一个人心里发酵,让他们暂时忘却了客观主义的知识观,走进了G生命自传中的一个又一个故事,也走进会议上分享的故事。
   “G述说的状态,不是文本的状态,而是心灵的状态,是心灵与心灵相遇的状态。故事的时空,或是15年前的杭州,或是6年前的巴黎,或是前两个月的香港,或是本周的B大学。正是一次次相遇,使封闭的个体空间变成了开放的对话空间,为心灵的苏醒、舒展、回归和成长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海的发言让整场活动变得漂亮起来。“教师在解决内心问题之后,其成长最明显的外在标记,就是能够感觉到那一米阳光的美丽,在自传性地展示了迟到事件对G个人的意义的时候,她把她的活力和美丽传递给了我们每一个人。”
   工作坊进入分组自传环节,三四个人一组,各自回顾和分享生命中重要时刻的抉择与所悟。在分享人生曾经或当下的困惑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告别了糊在门面上的客观知识的神像,直视生命的柔软、脆弱与坚强。
   海的内心更加沉静,他仿佛看到客观主义的知识观造就了大批的神像,神像舒适地躺在文本知识给他们造就的神台上面,手指向前方,丝纹不动,漠视生命原初的冲动、问题、迷茫。“我们如何才能告别神像?告别外在的和内在的神像?”海在心底发问。
   在C大学的工作坊上,G没有提到神像,但是迟到事件本身,打破了在场每一个人对G的神像期待,还原她一个自然之人、思考之人、教育之人的本真状态。迟到事件,也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
   “C大学的工作坊,展示了真言的力量。”Z院长在做总结发言。“教师的学习,在困惑中发生,增长着我们内在发展的力量。反思我们学院教师培训的学习模式,其间有信息输入式也有转变式,但后者明显不足,希望今后在转变式学习方面有更多的拓展。”发言的最后,Z分享自己当下的困惑:“如何把面临的各项任务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而不再是碎片?如何在我们的学习共同体开辟更大的对话空间,使对话从导师与学生拓展到生生之间?”
   海转向邻座的X,朝她会心一笑。X也是喜出望外,轻声地对海说:太棒,Z院长抓住了G工作坊的精髓。“最棒的不在这里,而是她作为院长,有勇气面对自己的学员和盘端出其内心困惑。”海显得有些激动,语言的节奏放快了,身体前倾,全神关注。X听了,不住地点头。“会议结束之后,最好对Z做一个采访。”海似乎在自言自语。
   说话间,会议已经结束。Z绕过中间的圆桌,来到海与X跟前,表示感谢。海站起身,握着她是手:“感谢您发言中直面自己内心困惑的勇气。”“你们团队给了我们力量。”Z的真诚感染了海:“生命的自传态度,其中最难的是挑战自我的勇气。生命的自传能走多远,取决于我们内心有多少勇气。”生命真的很奇妙,第一次与Z相遇,就有这样心灵的交流。
   在你来我往的分享中,X笑了、海笑了、Z也笑了。Z的笑靥,在白衣紫衫黑裙映衬下显露出一种春风拂面的美丽。这是生命告别了神像正在开放的姿态,是一个教育家憧憬更充实丰满的未来的笑容。
  
   03
   是夜,海收到新知衡的来信,细读,圈点,然后回应。他摘录整理如下:
   衡:
   尊敬的杨老师,您好!
   “细数芭蕉夜雨声”,凌晨三点多一点,我就自然醒了,这是寅时的开端。此刻,我所在的施耐庵、郑板桥、刘熙载的故里。玄武灵台(拱极台)一带其实是没有雨的,我家的院落里也是没有芭蕉树的。“芭蕉”是一种文学意象,平日也是常常被人遗忘的。地有芭蕉天有雨,阴阳相和方有音。有了呼应之物后,有音,有雨,有芭蕉。然而,即便有音,还是常常被人所忽略,如阴天的太阳。更多时候的我们,会因为看不到太阳,而说“太阳是不存在的”。也所以,对于未觉的我们——更习惯于体知而非心知的我们而言,认知“音”的存在,是需要语境此外力来协助的。于是,“夜”——便来了……
   “夜”之于我们,“星空”之于人类,意义其实是远超过白昼的,是为我们的本来处,也是我们的本去处……那里有我们的母体所在,那里有我们的无限所在……也所以,滕州王开岭在《精神明亮的人》中不止一次地“仰望星空”。
   您十分钟课程占据了我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成为了这个早晨实际经历的主要部分。而临到敲字给您留言,想表述我之于您十分钟课程的印象时,我却反过来用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来说明我这个早晨“细数芭蕉夜雨声”的由来及思想深处。我也知,这“玄心”是双刃的。
   无论这“双刃”如何,我又想或不想如何,他都带我一路走来了,情到深处水自流。于是,我从这“十分钟之于五六个小时”里,记录下了这些,短小、很少却对我很有意义的,当然,不是全部,文字较于真实的生活,终究是苍白的:
   师:总结此学期学生们30页的学习心得(反思)涉及了八个主题:词语、自我、思考、心动、路(力行)、痛苦、他者、改变。
   生1:学习了哲学后,回过来再看学哲学不再沉重——学哲学,不思考,是一种悲剧;学哲学,思考而不用,是一种累赘;学哲学,思考而身体力行痛并快乐着,是一种幸福。
   生2:(关于:影响力、改变及放下……第一、光环、完美……平和,知足而进取)
   师:哲学,不是书斋式的,是与我们的生活和生命紧密相连的。
   ……
   “三个忘却在当下”,忘却书本说的;忘却老师说的;忘却自己原来说的——在线思考。
   老师,不能成为学生的羁绊,而成为枷锁。峰回路转,此处“心的发散”其实又使心回到了“我心的起点”,起点、发散、再发散、回起点:“细数芭蕉夜雨声”。我终究不是“为了听课而听课,为了思考而思考”,我是在“探寻灵魂深处,升起,放下”……并且这样的路,不当是独行路——独行路是不能完成理想的落地的。“寻找被浸染过的人,一个有色的人,彩色人;寻找活着并醒着且行走的人,一个行走的人,行色人;寻找知我忘我空我的人,一个高维的人,空色人……”,这是作为“搭戏台子的服务者”的我的使命与责任。
   您的十分钟课程对应了我一早的五六个小时的时间,从数字统计上来看,这样的效率是比较低下的。换个“自由而无用”点的思维来看吧:假定将我此阅读方式牵强为一种“精读”的话,那么引发思考一下“精读”与“通读”哪种更近作者本心或更如何如何呢?我此刻刚刚领悟到:这种比较其实是相对机械的,更是一种“狭义科学思维”,就好比,我们无法比较“一个可以(能)一目十行的(某作者文库的)读者”与“一个可以(欲)一叶知秋的读者”哪一个更懂作者一般。到底是因为懂而读得快?还是因为懂而读得深?我想,深浅快慢精泛有别,都更是形式吧,内容才是相对的重心所在。也所以,心,心,心……形,本该放,但不能绝对放;心,可提可放,但得轻提轻放。“心-形”,“形-心”,最终是得合一于空的,而空即是有,有即是空。一个人空有无别了,大概也就自在了吧?

共 14384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文章用大量往来信件展开故事。通过这些信件,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醉心教育事业的老师们,他们为了一堂课,一份课件,兢兢业业,殚思竭虑,反复思考,琢磨,修改,直到做出令自己和学生以及同事和领导都满意的作品。毫无疑问,他们都是教育界的翘楚,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卓著的成就,更是因为他们的那颗心,那颗专注教育,关爱学生的心。推荐阅读。【编辑:上官欢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16-04-16 21:10:14
  问好孙彩文,感谢支持短篇栏目,期待老师更多佳作,祝您创作愉快!
上官欢儿
2 楼        文友:山中树        2016-04-16 23:02:02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人师表含辛茹苦!拜读佳作言之凿凿!问好!
一网情深,相约天下文友!
3 楼        文友:宏声        2016-08-12 08:02:54
  向相隔万水千山的作者问好,宏声拜读了远方老师又一篇佳作。感谢大型文学网站江山文学网使我们相聚,祝福老师万事顺心如意,佳作飘香粉丝万万千。伸手遥握!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