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故乡的歌声

精品 故乡的歌声


作者:古懂 秀才,2121.5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63发表时间:2017-03-07 23:46:12
摘要:凤姐的命运,不单是她一个人的命运,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那样的命运。她们高昂过头想去改变自己的人生,想过追寻自己的理想,幸福。但一切原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历尽磨折,挥洒着汗水,最终还是没有办法自己改变周遭的环境,没有办法去粉饰别人的言语。她或她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沉默,或者选择逃避。

1
   凤姐是我伯父的女儿。她名叫阿凤,所以我叫她凤姐。尽管我们整整十五年没有见面联系了,我依然记得那时的凤姐。
   记忆里的凤姐长得不是神仙姐姐那样漂亮,但她有一般农村女人所没有的气质。用时下的话来说比较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是有个性的女子。一头又黑又粗的卷发扎成一束随意的垂挂在后背。圆圆的脸蛋,加上丰腴的身材,很有女人的风韵。特别是那对睫毛长长的眼睛,圆圆的大大的,仿佛能把整个世间的红尘都无尽收揽。凤姐的头发是天生的自然卷,不用任何人工捏造。我们那里流传说头发卷的人不管是男是女都要比其他的人难缠,难惹。关于这个说法我一直没有考究过,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凤姐一家人的头发都是卷的。特别是凤姐的母亲,我的伯母,那头发卷的可厉害了。当然,伯母人也厉害着,没有人敢怎么惹她。惹她之前,准备好一身皮脱。
   凤姐爱笑,也爱唱歌。她笑很特别,不是我们常人那样嘿嘿哈哈呵呵的笑,而是咯咯咯的笑,串成一串银铃般。令人听了舒心,快乐,不经意间也会跟着笑起来。我们怎么笑,怎么学都是没有她的那样流畅,没有她的那样有节奏,没有她的那样听起来舒服。我们是假笑,白笑,傻笑,痴笑,凤姐的笑才是自然的真正的笑。
   凤姐是很勤劳的的女孩子。扛起锄头,或者拿了镰刀,肩挑扁担甩着后背的头发,唱着喜欢的歌,该干嘛去就干嘛去,丝毫不会偷懒。
   凤姐还有一个令我喜欢她的特点,那就是无论上山砍柴还是下地干活都能采回一些野果子来诱惑我。我偏偏又是一个馋嘴娃,什么都爱吃。很自然的我与凤姐之间就多了一份亲密。这份甜蜜是她与另外那些兄弟姐妹没有的,也是我与其他兄弟姐妹所没有的。这份亲密也是当我长大后到今天一直对凤姐念念不忘的重要因素。
   很可惜凤姐的命运不怎么好。中学只上到一半就被伯母勒令回家干活。按如今的文化标准来看凤姐,她是属于没有文化的典型的农村女人。但在那时,凤姐也算是读过几年书得女孩咯。很多跟她年纪相仿的都只读了小学几年级就会因为家里穷,因为是女孩就无法再上学。哪怕是那些女孩们多么的爱学习,多么的成绩优秀,最终是要与书本无缘的,与知识无缘的。那是一件对女孩子来讲是极其不公平的事。但世代沿袭,风俗如此,生活艰难,谁都没有办法去改变和突破。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凤姐也就只能认命吧。
  
   2
   回忆凤姐,肯定少不了我的成长史。
   我出生在八十年代初期,赣南以南,跟湖南接壤的地方。一条罗霄山脉把湘赣作为界线划分为二。我和凤姐就生活在罗霄山脉赣南这边的一处山沟沟里。
   山高水寒,基本是那种世外桃源式的地方。偏远到几乎一整年都难得看到一两个陌生的面孔。一条马路沿着山脚从很远的地方触伸进我们的村庄算是连接外界的重要通道。偶尔有拖拉机驶过会扬起一股呛鼻子的尘土。
   既然是山高水寒,交通不便,外人不入,没有经济发展,自然的那里父老乡亲的日子也是穷苦潦倒的只能自耕自足,有时候连自耕都无法自足。那里的人们在那个时候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一天到晚都忙个不停。
   我很小的那段时间我们祖辈几家人还是住在同一个大院子里。那种院子是前后排的土砖瓦片房,按风水前后左右都是对称的,典型的客家民居。
   每间屋子用杉树木做吊楼分两层,上上下下加起来有几十间屋子。前后排连接间有一扇门一个天井,整个大院子也就有三个天井三扇门。中间的天井最大,门也最大,算是正屋,在我们那也叫祠堂。
   我们祖辈传承到我父辈是四个兄弟。我们父辈又生养了我们十多个兄弟姐妹。因此三扇门进进出出的是四个家庭的二十多个成员。
   屋子有些年头了,残墙破瓦的,有风雨来摇摇欲坠之势。要是每年不上屋顶检修一下瓦片,下雨时还得找锅碗瓢盆来接漏水。即使是每年检修过一次,仍然会有漏雨之瓦片,那样只好找来脸盆接水了。小时候的我还挺喜欢漏雨,喜欢听雨水打在脸盆上的声音,一滴一滴的敲打着脸盆,溅开水花,美极了。真的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啊,现在想想都心酸。
   伯父一家住南边,我父亲一家住中间。两个叔叔家人少共同合住北屋。但所有屋子的大门是不许上锁的,四家串通随意出入,因此也时常丢些不值钱的东西。
   如果白天全部都要出去也只是合上,只有到了夜里才允许把门闩起来。夜晚把门闩起来,主要还是怕鬼。农村人都相信有鬼,鬼会在夜晚来家里寻找吃的。
   屋子的分配也是按我这一个辈分的男丁来分的。谁家男孩子多分的屋子就会多一点。分屋子的年份还没有我,也就没有我的那一份。按照老规矩女孩子是要嫁出门去,是别人家的人,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水,也是没有分屋子的权利。
   我曾经问过父亲是不是为了要多分一点屋子才生了我。父亲笑着说,傻瓜,我是不小心才生了你的。你生下来的时候屋子都已经分了,你是多余的。母亲一旁接话,责备的口气说父亲,人家还细伢子,别教坏了。我小时候别人问我那里来的,我就按父亲说的,是我爸不小心生了我的。引来哄堂大笑。
   我们家族老老少少二十几号人挤在一起整天像赶集一样热热闹闹,吵吵杂杂。这份热闹和吵杂,也别有一番乐趣。少不更事的我和两个堂弟最乐意的事情就是挑起一事是非来让大人们吵闹。三兄弟看戏似的坐在边傻乎乎的笑。不过最后,我们也没有落到什么好下场,脸上挨巴掌是少不了。
   摩摩擦擦,磕磕碰碰的事情一天到晚都在发生。不过都是一家人,也就是没有大打出手的场面。吵过了闹过了隔一天又什么都好了。但在这二十几号人中除了父母外凤姐在我脑子里的印象是最深刻的,最难以忘怀的。
   我们一个家族兄弟姐妹十六个,十一个男的五个女的。两个最大的堂姐在没有我之前已经嫁人。在众多兄弟姐妹里面我是最喜欢凤姐的,凤姐也是最疼爱我的。
   凤姐大我十二岁左右,在我们兄弟姐妹十六人里排行她排第七,我排第十四。我的脚下还有两个弟弟,一个比我小三岁,叫树林,一个跟我同年的叫树华。他们都没我嘴甜,也没我鬼精。重要的一点是我婶子给他们两人弄的脏兮兮的,大人们看了都不喜欢。凤姐也偏心,从来不给他们好吃的,也不带他们去玩。他们两个每天上来很乖不争不抢不闹,总是眼巴巴的看着我们。我的那些哥哥们分别给我两个弟弟取外号,木头和石头,意思两个都是呆子。事实上很相反,经过二十多年的风吹雨打,我们兄弟之中我才是呆子和石头的代言人。
   那时候每每我得到了大人们的东西都要分一点给他们,他们也乐得跟我闹一块。尽管我们一块长大一块儿啃番薯摘野果子一块光屁股赤溜溜的跑田间去捉青蛙掏泥鳅摸鱼儿,可我始终没有像想念凤姐那样深深想念他们。
   我自家也有一个亲姐姐,叫树兰。比凤姐稍大几岁,长得不难看却少了凤姐的那股灵气。树兰姐比较沉默,一天到晚低头弯腰无怨无悔的干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老实本分的,闹不出事情的那种勤劳女子。家里穷,几个哥哥都不听话,树兰姐是家里的老大。一天到晚干不完的活,也就没有时间搭理我。从性格上来讲,树兰姐也是放不开的。我们之间就少了很多亲近。
  
   3
   我们家门口有一条小河从山村的上头高山深处下来。小河水缓缓穿过山村的胸膛,像人的一根肠子,细细小小的弯弯曲曲的,滑溜溜的躺在村庄的肚子里,最后从裤裆一样的山凹下延伸出去。倒是小河里的水,清澈澈的,晶莹莹的,甜丝丝的。世世代代我们都是在这条小河里用一根扁担两只木桶两个木钩钩,把清澈澈的晶莹莹的甜丝丝的水挑回家去洗澡,做饭,泡茶,洗脸刷牙。
   从我有记忆开始,每个早晨起来,我都能看见凤姐挑着两桶水健步如飞的像一只小燕子在小路上穿行。一颤一颤的扁担,一晃一晃的水桶,一扭一扭的凤姐,一甩一甩的辫子,这画面要是放在今日定格下来,绝对能拿奥斯卡摄影奖。
   每个清晨小河是最忙碌的时候。吃过早饭小河里东一个西一个的妇女们在洗衣服,就着河水声响,妇女提高了嗓门不知天高地厚的谈论着各种人生。
   凤姐也会抱一脸盆的东西蹲在一块大石头上洗。凤姐离其他人远远的,一个人一边洗一边唱: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歌声伴着河水传开,嘹嘹亮亮,蝶起鸟飞,直叫人有拨云开见日出的意念。凤姐的歌声一响起,其他女人们就沉默了,永远沉默了,被歌声震慑住了。
   凤姐和我一样,也喜欢小河。我曾经最常见的是凤姐和她的姐妹们会拿了香肥皂在水里洗头,洗青春。那时她们好几个人裤管一卷两脚水里一插站成一排,然后用力一甩头发腰肢一扭一弯就洗起了头,洗起了脸,洗起来了少女们的青春。少女们的青春落在水里开了花,溅起了晶莹的水珠,在阳光中闪耀着。
   凤姐和她的姐妹们还不时的用手捧了水相互的浇撒,弄得衣服这里湿一块那里湿一块的粘在身子里,引来周边的大人啧啧的议论:不得了,不得了,像个什么样子的女人啊,光天化日之下洗头洗脑的,还翘起屁股,丢死人了丢死人了,没有家教的风流精。
   凤姐和她的姐妹们才不顾人家的舌头绕来绕去,依旧在水里激起无数水珠,扬起阵阵少女的笑声。过不了多久,又能听到歌声。是凤姐的歌声: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当我稍微懂事的时候,我也会坐在小河边上,想凤姐那副耐人寻味的模样。是不是就是让小河里清澈澈晶莹莹的水,给洗出来的?凤姐是不是水做的,才会这么水灵灵的招人厌恨和嫉妒。
   也很多时候我模仿着凤姐,带了我的弟弟们在水里撅起小屁股弯了小腰把头伸进水里。甚至还无数次把衣服脱了把赤条条的身子淹没进水里扑腾。那时候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能长出一副耐人寻味的好模样。经年累月,我不但没有长出一副耐看的好模样,但的确长了一副叫人寻味的模样。个个都说,我咋会长得不像人样。我也纳闷了的问苍天,为何同饮一河水,我怎么长得不尽人意?为何没有凤姐那样浑身都透着灵气的模样,苍天没有作答。大概这就是苍天对人类的公平配给,什么样的人就得长成什么样。好像种地的就配三大五粗呆头呆脑,有文化的就得是书卷气,唱歌的就得水灵,讨饭的就得脏兮兮破烂烂的。
   我记得还没有上学之前,夏天的晚上是最有乐趣的晚上。家家户户只在堂屋里留一盏昏黄黄的煤油灯亮着。老老少少的人员搬了矮凳子出来在晒坪上乘凉。要是没有月亮就能看到满天飞窜的萤火虫,扑闪扑闪的像我们传说中的精灵。整个夜里是青蛙在水田里叫,那声音震得你别想早点睡觉。老人家的手里摇着清一色的蒲扇,年轻人的手里是纸糊的折扇。大家荡着月光或指点着星星唠家常,说闲话。凤姐跟她的姐妹们在门口的小河边上大石头上坐着,嘻嘻哈哈的说着少女们的心思。更多时候她们是在青蛙的伴奏中轻声的唱歌,你一首她一首的唱。像什么十五的月亮,月亮走我也走,美酒加咖啡,在水一方,舞女等等。而我就围着她们转来转去,或抓一只萤火虫放到她们的头发尾上,或掐一根草插到她们的头上。夜深了月凉了大家都该回屋子,我母亲大喊一声,树真娃,归来咯,睡目了。(我们客家人睡觉是睡目。眼睛要休息困了,所以睡目。)听到我母亲的喊声,凤姐就会抱起我跟姐妹们道别晚安回家去。我是一个很容易睡觉的人,还没到家我已经趴在凤姐的肩膀睡着了。
   那年头的我们几家由于年轻人过多,粮食始终是赶不上接季的时候。番薯也是我们几家人口的主粮。生的水煮的蒸的火里烤的,晒成片的晒成丝的,做成番薯饼做成番薯羹等等能想到都拿来做,从年头到年尾我们一样都没有少吃。特别是番薯丝掺和进大米里一起蒸煮,一半大米一半番薯丝吃得个个身强力壮,健健康康。唯独我例外,吃了那么多番薯结果个子没有长高。大概是吃过头了。村子里不怀好心的坡脚叔公给我取绰号,番薯古,番薯一样的孩子。
   挖番薯是一个重大的体力活,跟收割稻谷一样。男人们出外搞副业去了,没有上学的凤姐承担了家里的农活。吃过早饭去地里挖番薯,再一担一担往家门口的小河里洗干净,再挑回家。夜里在煤油灯下把番薯一个一个刨成丝,天亮把一箩筐一箩筐的番薯丝搬出来晒干,太阳下山时往屋里搬。这样的活赶下来少也要十天半个月。凤姐天天如此循环,几个煮好的番薯口袋里一塞,就上屋后的地里去了。凤姐照样的把歌唱得亮亮的,把活干的齐整整的,丝毫不比男人们干的少。而我从来没有听到凤姐有过半句怨言。
   等番薯收完后,凤姐会把在灶膛灰烬里烤熟的黄心番薯拿出来,滴上几滴木茶油香喷喷的拿到我家来吃,一大盆一个人一个。那个香哦,在城市里是永远也吃不到的。现在的我想想那个黄心番薯,口水都在喉咙里咕噜咕噜响。
   还记得在很多个下霜天的日子里,凤姐都会在围菜园的围墙根下晒太阳。由于山高水寒,十月份一过我们那里就是冬天。那年头衣服不多,气候好,冬天的日子也比现在的冷多了。吃过早饭的凤姐和树兰姐一人提了一把竹椅子坐下来打毛衣。脚边是一个火炉子,后背石头上放着一搪瓷缸茶。不远处是三三两两的鸡群。陆陆续续的我父亲母亲,叔叔婶子们都出来了,还有伯父。伯母是不会来的,那么多人都跟她合不来还骂过架,面子上过不去。即使她来了也没有人理她,只能孤零零的坐一边烤火炉晒太阳。我和两个弟弟戴着五星帽在人群中间穿来穿去,亦或抱着大人们的腿爬上爬下。更多时我和弟弟们是刨水田里的冰块。用一块石头或一根棍子东敲西敲的分割冰块。然后一块一块的捞起来比谁敲的块头大,让坐在晒太阳的大人们来评比一番。凤姐总是说我的冰块比弟弟们的大,弟弟们不服气的就继续敲继续捞,把一双小手冻的通红通红。大人便又叫开了,木头娃,石头娃的。

共 28684 字 6 页 首页1234...6
转到
【编者按】在贫穷自闭落后的山村,所谓传统的道德观念,实质上是封建意识的残存,却被大多数无知的人们奉为金科玉律,桎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在这个背景下,凤姐便成了无力挣扎的牺牲品。类似于凤姐相同命运的案例,在那个年代里,可说是层出不穷随处可见。文章以无数的生活小事,衬托出凤姐的勤劳、开朗和敢于追求潮流、追求思想解放的人格魅力。但这种魅力,却又是与“传统”格格不入的,因此而受尽世俗的排挤和嫉恨,甚至招惹来不少闲言碎语。尽管凤姐在抗争的漩涡里几经挣扎,却最终也没能逃出世俗的阴网,仍就陷落进了世俗的尘埃。一段文字,一缕心酸;一场情景,一份无奈。这就是一篇文章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与众不同之处。好文。欣赏。推荐共阅。【编辑:古月银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309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7-03-07 23:52:23
  文章阐述清晰,人物刻画饱满鲜活,情节自然流畅。好文。欣赏。期待更多精彩。问安,远握。
差不多共和国同岁,历经大跃进、文革、改革中沦为下岗失业人,闲来无事码点文字,消费时光,见证沧桑。
2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7-03-07 23:57:19
  文章原题目《深藏记忆的歌音》,看上去有点冗赘的感觉,并有点散的意味。所以,老朽斗胆改了此题目。如朋友有疑问,请告知。
差不多共和国同岁,历经大跃进、文革、改革中沦为下岗失业人,闲来无事码点文字,消费时光,见证沧桑。
3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7-03-09 13:06:21
  恭贺作品获精。愿看到朋友更多精彩文章。
差不多共和国同岁,历经大跃进、文革、改革中沦为下岗失业人,闲来无事码点文字,消费时光,见证沧桑。
回复3 楼        文友:古懂        2017-03-10 21:27:07
  辛苦老师了,谢谢修改。
4 楼        文友:雅润        2017-03-09 15:09:46
  小说读了让人唏嘘不已。为凤姐的坚持,为凤姐的无助,也为山里思想落后的悲哀沉思。恭喜精品,期待您的下一个个精彩!
雅润
5 楼        文友:清纯芳心        2017-03-09 15:21:19
  小说纹理清楚,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恭喜获得精品!
清纯芳心
回复5 楼        文友:古懂        2017-03-10 21:28:15
  谢谢点评,祝好
6 楼        文友:风也悄悄        2017-03-09 15:44:26
  小说人物形象非常鲜,揭露茅盾深刻!欣赏了,愿老师精采不断!
7 楼        文友:阳媚        2017-03-09 22:51:34
  喜欢这样带有乡土气息的小说。文笔娴熟,描写细腻!贺喜精品!期待更多佳作!
回复7 楼        文友:古懂        2017-03-10 21:36:38
  辛苦编辑老师了,谢谢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