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被时光漂白的记忆

精品 被时光漂白的记忆


作者:一海蔚蓝 秀才,255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37发表时间:2017-04-10 20:25:12

1
   父亲被街头的几个小混混打了,听到这个消息,我马上给在派出所工作的姐夫打去电话。姐夫正在开会,手机没开。半个小时后他才给我回了一个电话,那时我已把父亲送到医院。父亲被那几个小混混打得不轻,刚买的那台尼康照相机也被摔坏了。我赶到父亲被打的现场时,那几个小混混已不知去向。父亲躺在大街上,满脸是血,见了我,他吐出一口痰来,居然说没事的,要是放在二十年前,甭说三个小毛蛋孩子,就是十个八个也会被他拿下。父亲当过兵,而且学过武术,我小的时候他还教过我少林拳。但年龄不饶人,就他现在的身体状况哪能对付得了三个小混混。在旁观者的唏嘘声中,我搀起父亲,问他怎么回事。父亲说,我的牙!我的牙被他们打掉了一颗。不仅如此,父亲的左腿也被他们打折了。父亲要我帮他找一找那颗被打掉的牙,我看见了,但我当时却搪塞他说没看见那颗牙。父亲坐在地上,张着少了一颗牙的嘴巴,不时地吐出一口带血的吐沫。
   随后赶到医院的母亲见到我后,不问青红皂白,对父亲大加抱怨,说他要是不招惹人家,他们哪会打他。我要母亲小声点。母亲却气呼呼地说,还不如不回来呢!我相信躺在病房里正忍受疼痛的父亲一定听见了母亲的话,我和母亲站在走廊里,与父亲只隔着一扇门,他哪会听不见呢。父亲听到母亲说的那些话会怎么想,我不得而知。父亲退休回家,对母亲,对我们,似乎都有点不能接受。父亲常年在外,一年里回不了几趟家,对我们来说他几乎就是一个陌生人。他突然回来,带着一身陌生的气息,同时也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秩序,所以在心理上我们对他是抵触的。特别是母亲,她暂时还无法适应身边多出的这个人。
   母亲冷静下来后叫我去找一找医生,必要的时候可以请医生吃顿饭或送个红包,钱由她出。我说,妈,你咋还分你我呢?他是我爸,我们是一家人啊。母亲打断我的话,说这么多年他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了吗?我说,他不是常年在外嘛。母亲说,你不要给他找理由。
   我姐和姐夫来了,看到我和母亲站在走廊里,姐夫紧走两步,咋咋呼呼地说,谁干的!狗日的是不想活了。母亲的鼻子发出哼的一声,姐夫便噤若寒蝉了,他把我拽到一边,小声问我怎么回事。我说不知道。姐夫咕哝说,也不看看在谁的地盘上,奶奶的!对父亲被打这事,我姐的反应并不强烈,过去她可不是这个样子。她的那个脾气,比一点就响的炮仗还要火暴。姐夫见我姐不做声,讨好般对我母亲说,妈,交押金了吗?我这里有三千块。
   一个女婿半个儿,在街坊邻居眼里姐夫比我孝顺。姐夫也是军人出身,当初父亲之所以赞同他和我姐的婚事,与他当过兵不无关系。姐夫第一次见他的老岳父,开口之前,双脚立正,啪!先敬了个军礼。父亲一怔,激动之余居然回了个军礼。这个戏剧性的场面一直被父亲挂在嘴边,他经常不无骄傲地说,这个小崔,官衔比我还大哩!可他的官再大,也得先给我敬礼。姐夫在部队当过连长,而父亲直到退伍才混了一个小班长。父亲当了六年兵,在部队上喜欢上了摄影,转业到了矿上后,迫于生计,他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在井下一干就是三十年,直到退休。下井的人都喜欢喝酒,父亲退休后我们才发现他嗜酒,但他喝酒从不过量,只有在姐夫来时,他才放开量喝,而且事先都要征求一下母亲的意见。姐夫喝酒从不含糊,有他在,父亲每喝必醉。姐夫也常常醉得不成人样。两个人喝得天昏地暗,喝到后来,竟然乱了辈分,划拳的时候直喊哥俩好。父亲只有在喝多了的时候才会显示出他粗犷豪放的一面,从他的言谈举止我看见一个曾经军人的飒爽英姿。那台照相机就是姐夫买的,那是他在父亲过生日时送上的礼物。为了这分礼物,他专门跑了一趟北京,花了七千块钱买的。姐夫脑子活泛,交际又广,借工作之便捞两个小钱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岳父,姐夫叫了一声爸,鼻子一酸,眼睛湿了,接着掉下两颗硕大的眼泪来。
   父亲说,你哭什么,我又没光荣了。
   姐夫哽咽着,说爸,你放心,我会收拾他们的。
   父亲的一只手被姐夫紧紧握着,让站在一旁的母亲大为不快。母亲蹙着眉头,对她这个惺惺作态的女婿颇有微词。姐夫是一个功利心很强的人,在仕途上投机钻营,对讨好用得着的人很是有一套。也不知他是从哪听说的,市公安局的一个副局长和我们的父亲是战友,得知这个消息后,他拐弯抹角,和那个副局长拉上了关系。时间不长,他便得到了提拔,当上了镇派出所的副所长。而我们的母亲最看不起的就是这种人,一个人应该凭本事吃饭,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溜须拍马、摇尾乞怜,有失做人的尊严。见姐夫鼻涕一把,泪一把,母亲不耐烦地说,小崔,你单位要是有事,你忙你的去。这里有我们呢。姐夫松开父亲的手,说我没事的。母亲说,这里用不着太多的人,人多了反而添乱。姐夫知趣地说,那我晚上来侍侯爸。
   过了两天我才得知父亲被打的原因。父亲被打都是姐夫送他的那台照相机惹的祸。姐夫送他那台照相机后,他经常带着出门,见什么拍什么,有时连中午饭也不回家吃。对此母亲的意见很大,但她只是对我们发牢骚,从不当面向父亲提出来。父亲回家晚了会问我们,你妈是不是生气了?我不在家的时候,你妈有没有说过什么?看着他一脸小心翼翼的表情,我当然不会实话实说。我妈只是为你担心,我说。父亲听后点点头,看上去似乎有些激动。
   父亲和母亲很少坐下来,像其他老年人那样看看电视,或晚饭后两人相扶相携,一起出门去散步。只要母亲在家,父亲总会借故出门,也不知去哪里溜达。有了那台照相机后,父亲几乎一整天都在外面游逛。有一次,我带着老婆孩子回家,妻子突然指着一个正踽踽独行的背影说,你看,那个人好像是咱爸。女儿香香也说,什么好像,他就是爷爷。父亲佝偻着身子,一头白发看上去有点乱。看着他慢慢走远,妻子说,咱爸和咱妈的关系有些微妙,听说他们曾闹过离婚,有这回事吗?见我脸色不怎么好看,她忙说,我也是听说的。到了家,我们都吃过饭了也没见父亲回来。在饭桌上,母亲没有提父亲。母亲招呼我们吃,一次又一次给香香夹菜。正吃着,香香忽然停下筷子,说我见到爷爷了,他一个人在街上。母亲看我一眼,对她的孙女说,香香,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香香喔了一声,不再说话。女儿不怕我和她妈,可她畏惧她的奶奶。每次带她回家,她都嚷着不去,还说奶奶凶巴巴的。母亲凶吗?我们已看惯了她那张漠然的面孔,以及镜片后面那双不动声色的眼睛。香香怕她奶奶,与母亲做过教师不无关系。在家里,母亲难得一笑,总是一脸严肃的表情,即使在面对我们的父亲时。其实他们面对面坐在一起的机会并不多,他们总是在互相回避,母亲在家的时候,父亲就出门。
   在父亲住院期间,母亲对他的态度似乎有所改变,但时间却不长。父亲出院后,母亲又恢复了常态,她看电视,中午小睡一会儿,下午去家门外的树下打牌。母亲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三十年,直到退休都是个民办教师。退休后拿的那点工资还不到公办教师的三分之一。母亲教书育人,桃李遍天下,可她的四个儿女中,除了小妹考上了一所普通师专,其他的孩子都只读了个高中或初中。当时并不是我们不想继续上学,而是家里的条件不允许。父亲常年在外,给家里寄的那两个钱大部分都被奶奶拿去买了药,而母亲的工资又少得可怜,家里哪有闲钱供我们上学。后来我们陆续参加了工作,家里的条件好了,小妹才如愿以尝,在我们的资助下读完师专,又考取了研究生。小妹现在广州工作,我们没有把父亲被打的事告诉她。
   伤筋动骨一百天。父亲在床上躺了不到两个月便下床四处走动了,他拄着姐夫给他买的那条拐杖,在院子里转悠。那台被摔坏的照相机经过修理,居然还能用。姐夫安慰父亲,说坏了就坏了,有时间去北京他会再买一台的。父亲急忙摆着手,说还能用呢,你不要乱花钱。
   父亲不便出门,除了在院子里走动,他无事可干,经常一个人坐在躺椅上发呆。我有时回家看看,但很少留下来吃饭,因为我不想给母亲增加负担。母亲又要买菜做饭,又要伺候父亲,身体也不怎么好,哪能再让她为了我们忙前忙后。
   那天我回家,见父亲在摆弄一个木箱,就没有做声,站在一旁看他。那个木箱是他退休时带回家的,一直都上着锁。我曾问过母亲,木箱里装了什么。母亲说,谁知道!你问他去好了。我说,箱子里会不会装着钱。母亲不屑地说,他还有钱!你是不是缺钱花了?
   父亲终于发觉我站在他身后的了,他打了个哆嗦,然后回头看我一眼,尴尬地说,这个纸袋里装了你们写给我的信。我哦了一声,没有说话。父亲又说,这个纸袋装的是你写给我的,那个纸袋装的是铃铛写给我的。那个时候属你给我写的信多,再就是铃铛了。你姐写给我的最少了,还有你大哥……我又哦了一声,发现父亲的手中拿着一张黑白照片。父亲笑了笑,说这是我和你妈的照片,我当兵前和你妈照的。照片上的父亲年轻而英俊,不到二十岁的样子。母亲戴着一副近视镜,是一个很秀气很文弱的姑娘。父亲叹了一口气,把箱子盖合上了,然后又锁上了锁。父亲在外混了大半辈子,老了,却带回家一只木头箱子,连油漆也没刷,而他却视若珍宝。
  
   2
   我是从上小学二年级开始给父亲写信的。父亲不在家的日子,我们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收到他从山西大同寄来的信了。我上学前,由大哥给父亲写信。我们围坐在灯下,看着大哥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看着那张印着红线的信纸发呆,迫不及待地叫他快写。大哥眨巴一下眼,又眨巴一下眼,急得汗水都下来了。母亲实在看不下去了,只好由她口授,然后大哥再把母亲说的话写到纸上。信写好后,我们挨个写上自己的名字。第二天一早,大哥带着那封信,走五里多山路,去镇上的邮局。一封信从寄出,到收我们到父亲的来信,一般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大哥最烦给父亲写信了,他常说有什么好写的,总是老一套。大姐对写信也热情不大,她写过几封后说什么也不写了,不仅如此,她还嘲笑我们,说我们虚伪,什么想念啊,想得夜里睡不着觉啊,全是在瞎说。为了能经常收到父亲的来信,我上学后,常常是不等母亲催促,早把信写好了。母亲夸我写得好,语句通顺,而且真实感人。父亲在来信中也对我大加赞赏,说我的文笔好,将来可以当作家。
   等到小妹也上了学,给父亲写信的事便交给了我们俩。小妹写给父亲的信从不让母亲看,她总是偷偷地去邮局。那个时候小妹做完作业,仍趴在桌子上写啊写的。写信训练了她的写作能力,她写的作文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还被老师当作范文张贴在教室的墙上。小妹才是当作家的料,她考上师范后的第二年还在刊物上发表过一篇小说。小妹总是拿母亲给她的压岁钱买邮票和信封,为了省钱,她还自己动手做信封。小学毕业后,我就懒得给父亲写信了。该说的话都说过了,再说父亲又常年在外,一年里回不了几趟家,而且来去匆匆,对他我已没有多少话要说。后来母亲似乎也厌烦了,对我们是否写信不再多问。只有小妹一直坚持写,为了买邮票,她忍痛割爱,卖掉了自己的辫子。那条辫子是被小妹自己剪掉的,事后母亲大为恼火,说要给她剃个光头。小妹被母亲的恫吓吓哭了,晚饭也没吃就睡了。
   等小妹考上中学,我们便搬到了镇上。母亲在教书之余,无师自通,居然学会了做衣服,之后开了一个裁缝店。新家离邮局不远,小妹在上学的路上就顺便把写给父亲的信投到邮筒里了。在母亲开了那个裁缝店后,家里的条件稍微好了一点。但好景不长,我们的生活刚刚得到一点改善,奶奶却病了。奶奶打发我们的小叔来向母亲要钱。小叔好吃懒做,还妄加指责母亲,说她把父亲给奶奶的养老钱给克扣了下来。小叔叼着烟,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无赖相,说母亲要是不给他钱,那他就不走了,他要住在我们家,吃在我们家。母亲只好塞给他两张钞票,把他打发走了。
   小叔走后的第三天中午,奶奶扭着一双小脚,又来向母亲要钱。母亲说,这个月的生活费都给你了,家里哪还有钱!奶奶双手一摊,却说没见着钱。母亲说,你回家问问你小儿子去,我把钱给他了。两个人正争执着,小叔嘴巴上叼着烟卷,走进了我们家。看到小叔,母亲气不打一处来,说你来得正好,我给你的钱呢?小叔眯缝着眼,说什么钱?你什么时候给过我钱了!奶奶也说,你要是给他钱,他哪会不给我。你明明就是没给嘛!母亲被他们气得嘴唇发抖,说不出话来,而奶奶却滔滔不绝地说着。奶奶斗大的字不认得一个,口才却不错,她说她来不是向我母亲要钱,她有儿子,现在她老了,她的儿子必须来养她,要是她儿子不养她,那她就去法庭告他。小叔也油嘴滑舌地说,养儿就是用来防老的嘛。母亲说,你没有资格说话!你也是儿子,你为什么不养你的娘!奶奶说,儿子是我的,我想叫谁养那是我的事,还轮不到你来说三道四!接下来奶奶说出的话大大地刺伤了母亲,她竟然信口开河,说我们的母亲作风有问题,在外面乱搞男女关系。

共 24334 字 5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用父亲被混混打残废拉开了记忆的序幕,娓娓道来的是一个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作为父亲,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为了生活常年在外,对家庭、对老婆、对孩子,这个父亲都没能尽到责任。正是这个父亲听信了传言,回家闹离婚,晴天霹雳的打击,让文中的女主人蒙羞,好在亲人的理解与宽慰,让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恢复了往日平静。人要感恩,是这篇小说的主旨所在。为了报恩,女主人用她的一辈子作为回报,为了报恩,男主人倾其所有,为恩人的孩子打理前程为其买房结婚。男主人坚守着对爱的承诺,坚守着做人的基本道德,坚守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用自己默默无闻的行动,为后辈树立起高大形象。女主人用自己瘦弱的肩膀,为孩子们守护着一方温馨的家园,用自己的坚贞守护着对爱的执着,坚守着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坚守着中华女人的一切美德。小说极具烟火的乡土味道,虽然人物众多,却循序渐进,主次明确,人物形象丰满,性格各有不同,情节引人入胜,厚重的文化底蕴足以说明作者文笔的老道。这篇小说延续了作者一贯写作风格,各种写作技巧被运用的淋漓尽致。一篇书写小人物底层生活,书写家庭婚姻,书写人间美德的佳作!推荐!【编辑:阳媚】【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411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阳媚        2017-04-10 20:36:52
  每一次编辑友友的小说,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这篇小说看似平淡,却有着感人的魅力。一篇感人至深的佳作!期待友友更多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一海蔚蓝        2017-04-11 08:57:23
  感谢江山,感谢阳媚。祝好
2 楼        文友:老土        2017-04-11 08:43:04
  叶落归根,人要感恩,欣赏佳作,祝贺加精!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一海蔚蓝        2017-04-11 08:56:04
  谢谢老土老师,问好
3 楼        文友:浪漫之秋        2017-04-11 11:24:36
  又见佳作,老师好文采,欣赏学习了!
回复3 楼        文友:一海蔚蓝        2017-04-11 15:55:54
  问好,共勉
4 楼        文友:夏白芜        2017-04-11 14:35:47
  书写现实的利刃,一海蔚蓝老师,读这篇文章受教了。
欢迎杂志转载~
回复4 楼        文友:一海蔚蓝        2017-04-11 15:56:40
  问好夏白芜老师,谢谢
5 楼        文友:雅润        2017-04-11 15:34:08
  欣赏佳作,精彩无限!祝创作愉快!
雅润
回复5 楼        文友:一海蔚蓝        2017-04-11 15:57:15
  谢谢雅润老师,祝好
6 楼        文友:风也悄悄        2017-04-11 15:37:56
  恭贺作品加精,祝老师春日安好!
回复6 楼        文友:一海蔚蓝        2017-04-11 15:55:30
  谢谢风也悄悄,祝好
7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7-04-11 18:19:07
  家长里短平常事,却是百姓生活经。乡土烟火,自有纯朴笃厚的魅力。
差不多共和国同岁,历经大跃进、文革、改革中沦为下岗失业人,闲来无事码点文字,消费时光,见证沧桑。
回复7 楼        文友:一海蔚蓝        2017-04-11 20:05:23
  谢谢古月银河老师,祝好
8 楼        文友:阳媚        2017-04-11 20:38:47
  贺喜友友,又一精品!问好,期待你更多精彩佳作!敬茶!
回复8 楼        文友:一海蔚蓝        2017-04-11 20:40:11
  谢谢,上茶了。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