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青涩的记忆系列

精品 青涩的记忆系列


作者:生命如歌 秀才,2044.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62发表时间:2009-10-30 12:29:57

三十年的往事,似乎就发生在昨天。三十年的往事,时常浮现在眼前。世界导师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于是把三十年的往事,信手拈来,成就此文。聊以此系列拙作献给即将举行的平师84班同学的三十年一聚。是为题记。
  
   青涩的记忆系列(之一)
  
   三十年的感言
  
   弹指一挥间,三十年,不经意间已成永恒的记忆。
   三十年前,巴掌大块被称作“录取通知书”的纸张,把我们五十多位应该说还不谙世事的、素不相识的青年男女连在了一起。从此,我们有了师兄、师弟、师姐、师妹的情分。从此,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平师84”。
   那个特殊的年代,那种特殊的环境,造就了一群特殊的我们。
   两年的学习生活,我们吃得“大锅饭”,睡的通铺床。吃不如现今,住不如时下。思想没有现在年轻人开放,观念没有现在年轻人新潮,个性没有现在年轻人张扬。留给我们的,除了艰苦就是艰苦。可也恰恰是这“小米、玉米加少许白面”的艰苦生活,练就了我们甘守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品格,恰恰是这以“小组”为单位的食宿起居格局,养成了我们遵纪守业的特性。
   两年的学习生活,平易恬淡,波澜不惊。没有如今的奢华烦躁,没有如今的急功近利,更没有如今的勾心斗角。有的只是平常、平淡、平实、平凡。
   师兄、师弟的情分,师姐、师妹的情义,结成了我们永恒的友谊。
   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平师84”。
   遗憾的是,毕业后,我们五十位师兄弟姐妹,各奔东西,地处南北,各自忙乎各自的事业,各自成就各自的理想,少有谋面,鲜有联系。甚至一个县里,也都几十年没有音信,更没有隔三差五聚一聚,促膝长谈叙一叙的机会。可细细想来,这也正是那个特殊的年代,造就了我们合乎于那个时代特点的特殊性格——不跟风,不赶潮。这样说来,其实也无所谓什么遗憾。
   需要强调的是,当年我们所在的县,本同属晋中行署管辖,80年代中期,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把我们一分为二,分属阳泉、晋中两市。不过,地域上形成的两大阵营,并没能拉大我们心底上的间距,我们的心永远相近、相知、相通。
   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平师84”。
   如今,三十年,已成为历史。在整个历史长河中,三十年,微乎其微,不值一提。但在个人的成长史上,三十年,值得关注,值得回味。我们有幸成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完整参与者,也有幸成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完整见证者。无疑,我们也成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受益者。然而,改革之初的不成熟、不完善,也同样让我们“正逢其时”,同样让我们产生过阵痛,甚至是“阵阵‘阵痛’阵阵痛”。
   不过,我们没有赌气,我们没有抱怨,我们没有消沉。我们靠自己的手,靠自己的脑,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实践着我们当初选择“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时的诺言。由于条件的变化,环境的使然,我们当中部分人重新选择了职业,但这丝毫没有减弱我们心底对“人类灵魂工程师”那种眷恋、敬重和崇拜的情感。我们的心永远系于“人民教师”这一无尚崇高的职业。
   三十年成长、奋斗的历程中,我们不敢说个个都是佼佼者,但至少不是平庸者。我们不敢说个个都是胜利者,但至少不是失败者。我们不敢说个个都已出人头地,但至少没有拖时代后腿。我们不敢说个个都是出类拔萃,但至少没有碌碌无为。我们不可以妄自尊大,但我们确实无怨无悔。
   三十年成长、奋斗的历程中,我们当中没有腰缠万贯的亿万富翁,没有名声显赫的社会名流,没有位高权重的官场骄子。但我们自信、自尊、自立、自强。我们靠自己的诚心,而不是私心,靠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外力,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努力着、奋斗着,并且快乐着。我们当中不乏“教学能手”、“业务骨干”、“先进工作者”,这还不够吗?要说,对我们最好、最高、最有价值的评价和奖赏应该是——“合法商人”、“称职园丁”、“合格公务员”、“遵纪守法公民”等等。因为,我们坚信,人世间,只有平凡最伟大,质朴最纯真,劳动最光荣。
   有人提议,三十年了,我们该聚一聚了。聚一聚,回首往事,畅谈未来;聚一聚,互通有无,互帮互助;聚一聚,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是的,等了三十年,这一天早该到来了。既然日前的筹备会上决定,时间定在明年的8月初,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的份了。如此,我们就做好充分准备吧!三十年尚且转瞬即逝,一年又算的什么?那一天还会远吗?相信我们五十位师兄弟姐妹都等待着、期盼着这一天。
   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平师84”。
  
   青涩的记忆系列(之二)
  
   大锅饭
  
   三十年前,和煦的春风刚刚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刮起。
   风起之时,所经之处,一切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其中,对大锅饭的改革首当其冲。农村,分田到人,包产到户重新成为了主要的生产方式。工厂,化小核算单位,逐步实行计件、定额管理等办法。有趣的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我们一踏入师范的大门起,便“背道而驰”、“逆风而上”,过起了吃“大锅饭”的生活。
   各班级,以“组”为单位,每组8—10人,男女混合编制,一般为七男三女或八男两女。实在是因为男女有别,不得不分室而居外,两年间,除过每天8节正课,包括食、宿、课外一切的活动,全部以组为单位进行。因此,如今我们相遇相聚时,有一道程序必不可少,总要先寻找当年同组两年的“难兄难弟难姐难妹”,先行寒暄、问好,而后再融入大集体中。
   那时节,每天一日三餐,都得提着饭桶、举着饭盆去食堂打饭,时间长了,便也成为了我们一道独特且亮丽的风景。长长的打饭队伍中,几十个人、几十只桶、几十个盆在那里交相映辉,融为一体,煞是好看。如果遇上食堂的原因,开饭时间推迟,为表示不满,便有那爱好音乐的“未来灵魂工程师”们,击桶敲盆,再加上有经过训练的男生声部的介入,那场面,那场景,不啻是一场颇有水平的免费的音乐晚会。
   那时,我们约定俗成的管理模式是男主外,女主内。男生负责每天的苦力活——打饭、打水。不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寒冬,一如既往。女生则负责打里照外,主要是饭后的扫尾工作。因为男女比例上的失调,她们的工作量从时间上说似乎长了些,但体力上毕竟省劲,也就不曾多计较。那时的男女生之间,可不像现在,相互间多说句话都感到害羞,所以,两年间虽吃得一锅饭,多是低头吃饭,抬腿走人,很少有深层次的交流。于是,就突发奇想,如果时间和其他条件具备的话,这一课现今真该补一补。据说,男女搭配最大的好处,就是女生吃不了的饭菜,能用来补贴到男生身上。尽管那时候,菜是以白菜和茄子为主,主食是以小米和玉茭面当家。偶尔吃顿馒头、吃盆炒肉(充其量是白菜中夹杂着几块肉),那叫改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年,我们每一位男生都是剥削过女生的,无偿占有了她们许多的“剩余价值”。只是希望事到如今,女同胖们大可不必反攻倒算,那也算是时代的局限吧,并非我们的本意。细细想来,如今黄梅戏中所唱的“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式的生活场景,早在三十年前还不很开放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体会过其中的味道和美妙了,也算是“庸人自有庸人福”吧。
   两年的“大锅饭”生活,苦是苦了点,但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值得称道的有价值的东西。因为,我们牢记着“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将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的古训。因为,我们感悟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因为,我同时享受着“以苦为乐、苦尽甘来”的美好生活。
   如今,我们不会也不该再刻意追求那已显落伍的“大锅饭”生活。但我们有必要有理由带着感情去回忆、去怀念、去感恩那已逝去的“大锅饭”生活。
  
   青涩的记忆系列(之三)
  
   矜持的男女生关系
  
   如果用现今年轻人的眼光和思维,去观察和分析三十年前那个特殊年代男女生之间的关系,不仅不可理解,简直匪夷所思。
   如果我对现在的年轻人描述一下当年我们男女生之间封闭、半封闭、矜持、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关系,相信他(她)们会两眼直勾勾瞪着你,却说不出话来。
   然而,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个时候,许许多多的现象只能以当时的客观现实为存在的基础,无不打上当时时代的烙印。
   两年间,我们男女生间那种微妙的关系,只有身临其境者最清楚。尽管我们以“组”为单位,男女生同吃、同活动,接触的机会自然不少,可更多的情形却是,两、三女生到得男生宿舍,尽顾低头吃饭,抬腿走人。或是屋里盛上饭,屋外将就吃,饭后把碗洗,相对却无语。尽管那时候,在我们众多的农村孩子眼里,来自榆次的同学也算是“大都市人”了,相对而言见多识广,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即使如此,两年间,我们男女生之间,相互说过的话,恐怕也能数的上来。至于说,对于现今在校年轻人来说认为再平常不过的所能说的、所能做的,比如,众人目光下的窃窃私语,公众场合里的携手搭背,闲暇时节的花前月下,那时候,都只是天方夜谭罢了。
   不可否认,时代的局限,为我们的交往制造了羁绊,平添了遗憾。制约了我们相互间语言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心底的沟通。
   然而,当我们用客观而不是苛求的眼光,用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心态去审视和判断时,我们没有太多的理由去怨天尤人,去抱怨时世。
   我们得感谢,正是那种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客观上减少和消除了许多的枝节末叶,许多的闲言碎语,许多的小道新闻。
   我们更得感谢,正是那种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使我们养成了如今的年轻人所不具备的特质:谨慎而不盲目,克制而不冲动,自尊而不自私。
   我们以自己的方式证明,我们交流虽少,心却相通。我们思想单纯,友谊却纯真。
   当我们三十年后再次相聚时,我们完全可以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追忆、延续和扩展这种纯真的友谊。
  
   青涩的记忆系列(之四)
  
   罚站
  
   是第一学年还是第二学年,记不清了。是哪月哪日星期几,也同样想不起来了。
   那天,记得大概是五、六个人吧(到底都有些谁,有几个已记不大清楚了)?为了解决卫生问题,趁着下午活动课时间,一起赶到了离学校三、四里地的县城里唯一的浴池洗了个澡。记不得,是当时我们在时间计算上的失误,还是遇到了什么特殊情况,只记得匆匆赶回学校时,晚自习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悄悄地进去,静静的坐下,似乎一切风平浪静。然而,还是有情况了。说不准是班主任老师侦查手段高明,早有察觉,还是有人愤愤不平,私下告密,正为安然无事而窃喜的我们,最终被走进教室的王老师请到了讲台上。在明亮的灯光下,在四十多双眼睛的注目下,我们五、六个人面面相觑,默默地享受着特殊的待遇——被罚站的同时,一边听着老师的数落。
   老师说的什么,依然记不清了,说句实话,似乎压根就没注意去听。只希望这一切的一切早点结束。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是怎么熬过的,我们又是怎么回到座位上的,如今已没什么印象了。只是那罚站的场面和当时尴尬的情景,至今想起来,真真切切,记忆犹新。
   反感、怨恨、不满,这是当时我,恐怕也是我们几个,最直接、最突出的心理感受。
   只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当我们自己也变成了教育人的人,手中也拥有了罚站的权力的时候,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不管什么时候,也不管什么人,都有必要为自己不当的言行付出必要的代价,包括心理的、生理的。大可不必也不该为此而耿耿于怀。
   罚站,虽说不上是最好的惩罚、教育方式,但对于犯错者,不必过分迁怒于方式方法本身的缺陷,特别是它本身并没有对我们造成人格上的损害时。
   至少那次罚站后,使我更明白了,许多时候对与错之间的界限,就那么分厘之差。更明白了,一个人在强调自己的权利时,更应该担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更明白了,“小我”和“大我”比起来,后者的利益永远高于前者。
  
  
  
   青涩的记忆系列(之五)
  
   留校劳动
  
   暑假前夕,我们几个比较要好的、且有同等需求愿望的同学商量,假期里不回家,留校劳动。
   那时的留校劳动,纯粹是为了力所能及去挣点钱,以贴补家用。
   我们的工作任务说来比较单一,把拆房子拆下来的旧砖块刮净,再搬运到需要砖块的新工地。
   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啊。一来是正值炎热的酷暑季节,躺着不动都嫌热,二来每天要连续工作6、7个小时,一天下来,自然多是腰酸腿痛。什么擦破手、碰青胳膊的流血事件更是常见,自不必说。好在我们都是来自农村,如火如荼的“农业学大寨”热潮中,我们也接受过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也算是经受过锻炼,农村里的大多农活,从小学生开始,就几乎都干过,所以,尚能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一个多月的劳动,虽然受磨起了老茧,脸晒得黝黑,可当我们拿到用自己的辛苦汗水换来的几块、十几块钱时,内心的喜悦不言而喻。真可谓,累在身上,喜在心上。这是那些在城里长大的孩子们所不能体会到的。
  

共 775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三十年前,一张录取通知书,将五十位多男女组合一起,构成“平师84”。两年的“大锅饭”,让我们感悟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特殊的环境、氛围,锻炼了我们谨慎而不盲目、克制而不冲动的特质。罚站,使我们明白,许多时候对与错之间的界限,就那么分厘之差。留校劳动中夹杂着甘由苦生,苦尽甘来。父亲为我送干粮,他的爱是伟大的。这些让我站在讲台上,无怨无悔。朴实的语句,回忆的事情,生活的哲理,给我们读者以无限的启示。【编辑:单培文】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1031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单培文        2009-10-30 12:31:26
  问好作者,文章很好,欢迎来到江山,江山是可以连载的。
-刻画心灵的印记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