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风恋】世上花鸟(随笔)

编辑推荐 【风恋】世上花鸟(随笔)


作者:三子四以 童生,710.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51发表时间:2017-10-11 03:32:59

人间草木,世上花鸟。文学不能无所缘,文学所缘的东西有很多,最普通的莫过于自然界里的花鸟草木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诗经》开篇的一首《关雎》就与鸟为缘、与草为缘。中国人对于梅兰竹菊的情调,对于柳燕松鹤的趣味,都是其他各国民族所不能共喻的。这些事物在人们多年的歌咏和普遍的传说中,已经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下某种特有的情趣,呈现出某种独有的观感。这些情趣与观感就像酵素一样,长久温暖润泽着一个民族的灵魂。
  
   一、花鸟杜鹃
   杜鹃花是锡城的市花,于公园里山坡之上、小区的绿化带中,随处可见其绰约风姿。待到花开之时,红色满坡,宛若锦绣,绿荫参差于间,犹似那明霞烂漫,所以我们又唤此花为“映山红”。
   最是人间四月天,杜鹃花开春满城。春光浪漫之际,当早开的春花开始飘零于泥涂、婆娑的翠柳开始迷混于浓荫、鲜明显豁的大地渐渐着上稠密新装之时,正是我们领略“火树风来翻绛焰,琼枝日出晒红纱,回看桃李无颜色,映得芙蓉不是花”的醉人美景之时。
   看着那迎风玉立,朵朵如红色玛瑙般的花儿,不知你是否听见深林中仿佛深怨幽郁的啼声,对,那就是杜鹃鸟的“不如归去”。而这深印人心的鸣声,启发了古人无限的诗感。杜牧有“蜀客春城闻蜀鸟,思归声引未归心。却知夜夜愁相似,尔正啼时我正吟”;范仲淹有“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上无限好,犹道不如归”;杨万里有“花愁月恨只长啼,雨夕风晨不住飞。自出锦江归未得,至今犹劝别人归”;还有陆游的“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古人这些凄凉哀婉的情调,多受时代的限制,我们如今也只能读一读,遥想和体会其情感了。
   传说杜鹃花以杜鹃啼时开,其色殷红,似杜鹃啼血所渍。旧籍中,关于这啼血之说也多有记载。《禽经》注:“隽周瓯越间曰怨鸟。夜啼达旦,血渍草木”;《格物总论》云:“三、四月间,夜啼达旦,其声哀而吻有血”。这传说无疑给杜鹃鸟增加了一层悲感。在今人看来,此说当为误解,乃是古人观察不精所致。只是“血渍草木”的观念,已深印于古人的脑中,哪怕李时珍已指出杜鹃是“赤口”的。愚以为某个事物于文学上,往往被用以托物言志,这种并不科学却带有人们情感的种种联想,常常更能反映和温润人们的心情,否则贾岛如何写出“游魂自相叫,宁复记前身!飞过邻家月,声连野路春。梦边催晓急,愁处送风频。自有沾花血,相和雨滴新”、杜牧又如何写出“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山川尽春色,呜咽复谁论。”
  
   二、雁的故事
   连日来的雨,为江南平添了些许的凉意。今日下班走得迟,离开单位时,天刚要擦黑,一如往常,步行一段路去停车的地方取车。九月底的江南,深秋未至,露不浓霜未重,更没有森森的寒气。此时秋味渐浓,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桂花的香郁,植于路旁的草木也还未见衰败的迹象。暮色里,夜意正无声地开始漫流。抬头仰望,于那寥廓的长空中,突然见到两列雁阵正双行相交,写着“人”字,自北向南地飞行。城市里见此景象,实属不易,于是顾不得饥肠辘辘的肚子对脚步的催促,驻足观望。想起“绝塞霜早,阴山叶飞。有翔禽兮北起,常遵渚以南归”,今年的冬天是不是要早些来?南飞的大雁,它们把秋风从漠北带到了江南,告诉我们从此便要开始感受秋冬萧飒的景象。
   在古人的眼里,那山空野旷、阵阵落叶;那一望无垠的衰草离离;那月白风凄、清光冷冷的寒夜,无不动人离思,增人愁感。那高空云霄之上偶尔传来的几声大雁嘹唳的鸣声,在大气中激荡,在空间里共鸣,越过那云霞,悠远在人们的耳旁。“远客惊秋雁,高楼复异乡。声兼边月苦,影落楚云长”,你若是飘零羁旅的游子,闻这雁鸣之声,是不是觉得“凄凄不可听,何况触愁机”?是否正感受到“不堪游子泪,人北雁南翔”的离愁呢?古时交通不便,封建王朝又多有战乱动荡的日子,闻此雁鸣,便只能兴起这样的愁思离恨。如今生活在幸福安定之中的我们,恐无法去深刻体会那一份凄凉和幽怨了。我们于书中常见“鸿雁传书”一词,从苏武牧羊的故事之后,鸿雁渐渐就成为了书信和传信之人的代名词。“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离人久望平安字,何事江东不寄书”,南来北还的大雁,捎来了多少真挚的思念、寄去了多少深情的嘱托。时代在发展,在电话、手机、伊妹儿普及的如今,恐怕不吝笔墨、一笔一划的写信已经变成一种奢侈了吧。科技的发展虽然不可阻挡,但那些在时间岁月中渐行渐远的书信,连带着其中所凝结的细腻的人生情感和丰富的人生趣味,却永远值得我们去回望和追怀。
   大雁和芦苇还有故事。“只只衔芦背晓霜,尽随鸳鹭立寒塘”,这大雁与芦苇的关系就如那燕子与杨柳的关系一般密切。我们也常于诗歌绘画中见到它们的联合。“江岸芦花秋簌簌,江头旅雁群相逐”,雁来江南之时,景物开始萧条,在它们栖息的旷野湖泽中,那如絮如雪的芦花(实乃芦苇的种实)便与它们相映成趣。关于衔芦一说,自与其候鸟的迁徙习性有关。秋天新雁南来,经严冬霜雪,待春息微露便又成归雁飞回那塞外漠北,此时正逢其营巢育雏的时节,所以有衔芦拾草的现象发生。“雁自河北渡江南,瘠瘦能高飞,不畏缯缴。江南沃饶,每至还河北,体肥不能高飞,恐有虞人所获,常衔芦长数寸,以防缯缴”,《古今注》里的这段话当然绝非事实,在今人看来,是毫无科学依据的。“雁衔芦而捍网,牛结阵以却虎”,古人说到雁衔芦是种本能的自卫,是为了对付捕捉它们的网,将芦管横在口中,可以起到阻拦作用,避免误陷网孔之中。这说法似乎也不可信,难怪钱谦益有诗感叹:“未信衔芦叶,真能捍网罗。”于我,并不想深入地去考究古人对这衔芦的不同说法,我还是更喜欢那风花雪夜的诗句:“拍天烟水接潇湘,芦苇秋风叶叶凉。何处渔郎夜吹笛?雁群惊起不成行。”
   喜欢这南来北往的大雁,还缘于其带给我的感动。元好问有一首《雁丘》词,想必我们都还记得词中的“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一句吧,其实说的就是一雁被捕杀,而另一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的故事。这故事的真实与否,我自然不敢肯定。“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只是那生离死别,极人世悲哀的情景,让我多感多愁,激起我无限的同情。大雁与鸳鸯的配偶习性相同,系一夫一妻制。母雁失去公雁,或公雁失去母雁,再不会去另寻新偶。“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正因为大雁是鸟类中“情挚”的典型,作为两性之间稳固关系的象征,就这样自古及今,在纳彩礼节上,它成为一件重要的物件。据说浙东等地订婚时仍要依照古时风俗,男方需送女方一对雁作为彩礼。也许这一风俗也会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而慢慢消逝,但是人们追求美好的愿望,是与人类社会相始终的,就像一篇文稿一样,随着作者思想的演进,不断地被修改、编辑和誊清。
  
   三、鹤的传说
   许久不曾去过动物园了,这假期里也没几日好天,失了些游山玩水的兴致,乘着今日不下雨,遂动了去动物园走走看看的念头。爱人随我,孩子倒也无甚意见,想来也是,出去玩总比那在家啃书本来得有趣。
   我们毫无目的地在园中闲逛玩赏,这些被饲养的动物好像也懒散得很,也不知是你在看它们,还是它们在看你。在一片铁网围起来的沼泽地中,见到两三只白鹤,倒是这潇洒悠闲的鹤引起了我的兴趣,驻足在供游客观赏的木桥上欣赏了一会儿。说起这鹤,我们平常都喊它的俗名——仙鹤。清秀俊逸的形态、雪白玉润的色泽、翩翻云汉的飞翔、徜徉林泽的栖息、节省淡泊的饮食、柔静幽娴的性情,怎么看都似一个潇洒风尘、放浪形骸的隐士,怪不得我们要在它的名字前加个“仙”字了。小时,认识仙鹤源于那连环画、动画片,源于家里那喝水的瓷杯。至今我还记得动画片《哪吒闹海》里太乙真人胯下的那仙鹤,也还忆起瓷杯上那代表美好寓意的松鹤延年图。
   古人对于鹤,因其有高人隐士之风,所以士大夫家多有饲养以供玩赏。关于对鹤有特别嗜好的人,历史上留下的记载也不少。这记载中最早的,要算是那个春秋时期因爱鹤以致身败名裂的卫懿公了吧。据说卫懿公好鹤荒政,他按品质、体姿将鹤封为不同官阶,享受相应俸禄。逢其出游,这些鹤也分班侍从,各依品第,乘载于华丽车中。这些“官”还都有各自的侍从、宅第、俸禄、车乘,凡此种种都需要钱,国库不够,卫懿公就下令向百姓强征。至于百姓的温饱,他却全然不顾。所以当北狄入侵时,国人不愿出力,士兵不愿作战,最终落得身死国亡的下场。 在晋代,养鹤的风习估计盛行一时。南朝宋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中提到:“晋羊祜镇荆州,於江陵泽中得鹤,教其舞动,以乐宾友”。由是江陵泽名为鹤泽,后来人们干脆连江陵郡也称为鹤泽了。再如写有《平复帖》的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在其遭馋遇害时犹顾左右而叹曰:“今日欲闻华亭鹤唳,不可复得”,足可见其爱鹤之心切。此时关于鹤的故事,多缘于个人特殊的嗜好或僻性,似乎尚未与隐人逸士结缘。到了宋代,鹤的身上开始笼罩隐逸的气氛了,我们于诗词之间可寻得证据。韩琦有《谢丹阳李公素学士惠鹤》,“只爱羽毛欺白雪,不知魂梦青云。孤标直好和松画,清唳偏宜带月闻。自有三山归去路,莫辞时暂处鸡群”,这里我们看到了鹤的只有松月方可陪衬的标致高逸、看到了鹤的日后必当一举冲天的青云之志、也看到了诗人的以鹤明志和友人送鹤的美好心意。再如苏轼的《鹤叹》,“园中有鹤驯可呼,我欲呼之立坐隅。鹤有难色侧睨予,岂欲臆对如鵩乎?我生如寄良畸孤,三尺长胫阁瘦躯。俯啄少许便有余,何至以身为子娱。驱之上堂立斯须,投以饼饵视若无。戛然长鸣乃下趋,难进易退我不如”,东坡先生在这里描绘的鹤的形象是“极堪玩味”的,他借鹤感叹自己的人生飘零多舛,自己像鹤一样清高傲岸、孤芳自赏、孤苦伶仃,自己在仕途上不仅难以前进,也难以脱离,所以羡慕鹤,羡慕它还能有退却的余地。这鹤中体现隐逸思想,见于事实者,最著名的恐怕就是那隐居西湖孤山的林逋了。他一生不仕不娶,孑然一身。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就这样度过一生,真可谓高风亮节,潇洒尘外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他留给我们关于梅的千古绝唱。他养的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这是何等的安舒和逸。现今的孤山犹有放鹤亭的胜迹,梅花依然不少,鹤却已无踪迹。
   我国常见的鹤除了白鹤,还有辽鹤、赤颊鹤、白颈鹤、玄鹤、蓑羽鹤等。其中白鹤里的一种又最为人们所称道,它头顶无羽毛,皮肤裸露呈朱红色,我们称为丹顶鹤。说起丹顶鹤,不由得想起朱哲琴的那首《一个真实的故事》来,从开场的独白,到歌词的娓娓道来,整个歌曲讲述了一个女大学生为救丹顶鹤而牺牲的凄美故事。在江苏盐城国家珍禽自然保护区的湖心岛上,有一块小小的墓地,墓碑上刻着这位年轻烈士的名字——俆秀娟。当年徐秀娟的故事,在刚刚兴起环保概念的中国曾经受到不小的重视,她甚至还被称作是中国为环保牺牲的第一人。不过在短暂的宣传热潮过后,一切也就迅速归于平静。值得一提的是,徐秀娟的父亲徐铁林也是一位让人肃然起敬的养鹤专家,他将大半生都奉献给了养鹤事业。记者采访他时,他说他的四个孩子,他几乎哪个都没有抱过,倒是因为养鹤,天天把鹤抱在怀里。所以有时候他就想,再抱抱鹤吧,这就像是抱到了自己的孩子。看着一只只鹤飞到天上去,他也仿若是看到了天上的女儿,看到了那个被候鸟带走的女孩子。今年距离徐秀娟去世已整整三十年了,这位平凡女孩的死以及那首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歌,可能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去,甚至于了无痕迹。我想我们曾经赞美、升华、诗化这位女孩,不只是为了给她蒙上一层如仙子般的神秘面纱,更多的是为了将这份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永远传承下去,是为了唤起更多人的环保意识吧。
  

共 47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看着那迎风玉立,朵朵如红色玛瑙般的花儿,不知你是否听见深林中仿佛深怨幽郁的啼声,对,那就是杜鹃鸟的“不如归去”。”语言艳丽却不失水分,酝酿字词之间和那份渲染让作品更增加散文独有的艺术感染力。作者用笔轻巧明快,作品点燃生命力强,在自我感悟之间渗透语言的艺术美感,令人赞叹.“古人对于鹤,因其有高人隐士之风,所以士大夫家多有饲养以供玩赏。关于对鹤有特别嗜好的人,历史上留下的记载也不少。这记载中最早的,要算是那个春秋时期因爱鹤以致身败名裂的卫懿公了吧。”单看这寥寥数语,足以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这就是作者的巧妙运笔之处,欣赏拜读老师力作。欣赏喜欢,问候老师,感谢赐稿,力荐共赏,好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编辑:风恋落花的孤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恋落花的孤独        2017-10-11 03:34:56
  欣赏拜读三子四以老师的妙笔佳作,问候老师,感谢三子四以老师对社团的支持与厚爱,给您献茶。
用文字慰藉心灵,放飞梦想。
回复1 楼        文友:三子四以        2017-10-11 07:48:35
  感谢总编老师辛苦的编辑,给您敬茶了。
2 楼        文友:风恋落花的孤独        2017-10-11 03:40:40
  语言艳丽却不失水分,酝酿字词之间和那份渲染让作品更增加散文独有的艺术感染力。作者用笔轻巧明快,作品点燃生命力强,在自我感悟之间渗透语言的艺术美感,令人赞叹。“古人对于鹤,因其有高人隐士之风,所以士大夫家多有饲养以供玩赏。关于对鹤有特别嗜好的人,历史上留下的记载也不少。这记载中最早的,要算是那个春秋时期因爱鹤以致身败名裂的卫懿公了吧。”单看这寥寥数语,足以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这就是作者的巧妙运笔之处,欣赏拜读老师力作。欣赏喜欢,问候老师,感谢赐稿,力荐共赏,好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
用文字慰藉心灵,放飞梦想。
回复2 楼        文友:三子四以        2017-10-11 07:51:48
  老师的精彩编按为拙作增色不少,老师的鼓励也是我努力的动力。问候总编老师,祝秋安文丰!
3 楼        文友:风恋落花的孤独        2017-10-11 03:43:09
  期待三子四以老师更多的佳作在社团绽放艳丽的烟火,希望三子四以社长社长美丽的佳作,燃放社团这个家庭的靓点,问候社长,顺祝社长以及您的全家身体康健,快乐永远。
用文字慰藉心灵,放飞梦想。
回复3 楼        文友:三子四以        2017-10-11 07:53:00
  感谢总编老师的祝福,也祝总编老师及全家安康幸福!
4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17-10-11 17:25:16
  花与鸟,均是自然界的物种,每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而对于人类,它们又有不同的含义与作用,那更增强其本质内涵与深意。倘若落在文人笔下,恐怕其文学价值与情趣美感,又更高一层次的升华。文章通过几种典型的花与鸟,展开挥毫泼墨,引用古诗文,让文章的文学韵味浓厚,情趣悠然。最后归结到目前国家和人类重视的环保问题。环保,是威胁到人类生命健康与寿命的社会重大问题,升华了主题,让文章的社会价值与意义倍增。可见作者不仅文学底蕴深厚,知识渊博,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文章文笔流畅,语句凝练优美,佳作拜读!感谢赐稿,辛苦了!期待更多佳作呈现!问好四以老师秋安文丰,创编愉快!
碧潭飘雪
回复4 楼        文友:三子四以        2017-10-11 19:23:02
  感谢社长老师的精彩点评,给您敬茶!
5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17-10-11 17:25:55
  文章已申报精品,2017.10.11.
碧潭飘雪
6 楼        文友:云朵飘飘        2017-10-16 14:37:16
  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用歌喉赞颂自然,带给我们许多的欢乐。欣赏老师的美文,了解了关于鸟儿的一些故事。
回复6 楼        文友:三子四以        2017-10-16 16:47:09
  感谢云朵老师的留评,给您敬茶!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