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感恩】岁月有痕,母爱无声(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感恩】岁月有痕,母爱无声(散文)


作者:史建民 秀才,1378.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66发表时间:2018-04-05 11:11:33
摘要:纵有千言万语,也写不完我对母亲的思念;纵有千千万万的眼泪,也流不尽我对母亲的想念;纵有成千上万个日日夜夜,也抹不淡我对母亲的怀念……也虔诚祈祷父亲母亲在天之灵,保佑史氏家族,保佑我们全家幸福安康,兴旺发达。

【星月感恩】岁月有痕,母爱无声(散文) 陇东黄土高原,清明节常常是下着蒙蒙细雨,或三天,或两天,有时还伴随着沙尘。虽然此时的山山川川、沟沟峁峁的麦苗已返青,柳树已万条垂下缕丝绦,各类鲜花相际开了,桃花红,杏花粉,犁花白,然山仍旧还有冬天的痕迹,山不青,水不秀。三十多年了,每年的我,不论身在何地,总要想法设方,赶回老家,给父母亲、爷爷奶奶扫墓祭奠。
   我的父亲、母亲,在我二十初头就相继离开了我们,屈指算算也三十四五年了。不知何故,每年给母亲烧纸修坟,我总是揪心的疼,母亲去世时情景总是挥之不去。母亲叫高秀兰,生于一九二0年农历五月二十五日,家糸泾川县城高家大户望族、祖为闯王李自成之舅父高迎祥后裔。于一九八二年农历七月十二日不幸因宫颈癌,肺部转移、器官衰竭,医也无回天之术,精力耗尽驾鹤仙逝,享年只有六十二岁,那年我刚二十一岁。
   母亲从容地向这个世界告别,静静的躺在那里,露出安然、慈祥的面容,没有一丝咽气前的痛苦迹象。我们轻轻轻地给母亲梳理头发,望着母亲沉睡的脸,我不相信她就这么走了,没有留下任何叮嘱,任何遗言。我握着母亲的手,用听诊器听着渐渐慢下来的心跳,任泪水在脸上肆意的流淌,也就是15分钟左右时间,母亲就永远地合上了双眼,我读懂了母亲最后深情望着我的眼神,可我不敢面对,我努力控制着自己的心绪,也许现在我才明白:您一定还有很多不舍和牵挂,不舍的是您还没成家的小儿子我,牵挂的是我的老父亲,还有我们兄弟姐妹一大家人……
   母亲停止了呼吸,是大姐帮母亲整理了一切,母亲就象睡着了,白白的皮肤,红红的面颊,静静的躺在那里。金耳环还是要给您带上;寿衣也是大姐提前缝制好的;按照您生前遗愿,最后盖在母亲身上的是一个黄色的被单的东西,那上面精细地绣着荷花的图案;当扯过来将母亲的脸盖上的时候,我禁不住打了个寒颤,亲爱的母亲:您用一生陪伴了我们,我们却只能用两天两夜去守侯您,六十余载您是劳心劳力、养家糊口、身心俱损、宿命赴西、覆水不收、子子孙孙、肝肠寸断。含辛茹苦、养儿育女、大爱无疆、恩深似海,勤劳善良、与邻为善、德比天重。做为学医的我只能看着您就这样地离去,那种痛在心中始终压着,想起就喘不过气来。而我现在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每年清明节到您的坟前烧张纸,敬杯茶,清理坟上的野草了。
   我的家乡在陇东黃土高塬,泾河峡谷之中泾川县,城东三里许的泾河北岸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庄,叫枣园。家乡的面貌独特,从泾河南岸远远望去,其山型犹如平臥的老虎,昂首在泾河边上,如果把泾河称为龙的话,那便是虎踞龙盘了。俗语说:父亲是山,母亲是水,而在我的心中,父亲就像一座真正的大山,巍峨;母亲真就像水,像河,柔情。
   母亲生我时已四十二岁,我记忆中她已满头白发,对母亲年青时的一切只能从父亲的口头得知,每当夜幕降临了,父亲总会抽着旱烟,给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讲述他和母亲,我舅舅家的事情,听多了也烦,可父亲从来没有顾及过我们的感受,又时干活之中不时自言自语。
   1910年,当时是辛亥革命,军伐混战,兵荒马乱,当年的农历腊月十五日,父亲诞生于陇东黄土高原泾川县城泾河北岸,一个叫枣园的极普通贫穷的农家小院。祖上史天泽曾为元朝名将,官至中书省右丞相,字润甫。几经波折,到父亲记事起,父辈家道已败落,唯有一块“公正可风”的牌匾,能够提示过去曾经的辉煌。爷爷奶奶共生二男二女,父亲是老小。据父亲讲,爷爷讨过饭,当过兵,拉过长工,打过短工,杀过猪,饭量很大,力气也大,经常给乡里乡亲帮忙,很受邻里的称道。但是,家中人口多土地少,家庭贫穷,吃穿很成问题。父亲的童年生活更是糟糕,上有姐姐哥哥,小小年纪,吃了上顿无下顿,热无单衣冷无棉衣。父亲很可怜,六岁时他母亲去世,八岁时,他父亲去陕西赶麦场时又客死他乡,所以,当我记事起,每年清明,寒食节,也就是十月初一一家人上坟时,只能在村口十字路上给爷爷烧张纸,然后画个圈。听父亲讲,父亲九岁时,就给本村地主家放羊,冬天赤脚站在雪地上都觉不到冷,穿着很烂的衣服,大伯在宁夏固原拉长工,几年不见面,一个大姑虽是当地泾川县城景家的财主,但随姑夫去山西经商,小姑姑远嫁他乡,家道也很差,身体不好,经常咳嗽,吐血,应该是痨症,也就是肺结核,日子过得十分艰辛,也管不了他。他放羊的地主家的管家脾气不好,稍稍有错,挨打受骂,缺少关爱更无幸福可言。每当父亲说起此事,总是泪水涟涟,他经常告诉我们要想过去,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要有志气,长志气好好干,不然别人看不起!做人要厚道,实诚。父亲到了十一岁的时候,大姑姑从山西回来,看到父亲如此这般,孤哀之子,只好把父亲领到她家做小伙计。在大姑家,虽饭能吃饱,但姑父十分严厉,为考验父亲,在四年时间里,不是在马草中,就是在农具中放上银锭,每每发现银锭后,父亲都如数交给姑父。父亲讲,做人要诚实守信道,也许正是父亲的诚实守道,成就了父亲的一生。父亲没念过书,但很聪明,算盘打得很好,我的算盘就是父亲教会的,我亲眼见父亲用石子当算盘在地上加数字,千万以上的加法都能算。父亲是戏迷,那时,泾川县城戏台很多,城隍庙,三元宫,营里头,逢年过节都唱戏,父亲看得多了,连唱词都能背下,六十多岁时,还能唱几句。父亲的少年就是这样,虽苦,但没失望,虽苦,但没偷生活人。
   正是父亲从小受苦,又能安份守纪,聪明诚实,到二十多岁时,在当时不足千人的小县城己有好名声,当大姑父到泾川县城最大的财主家,隍庙门高家提亲时,没费多少周折就成亲了。父亲娶母亲时,骑的棕色马,戴的大红花,用花轿,我母亲是县城隍庙门的高家三小姐,从小没缠足,那时女孩都是小脚,也上过几年学,知书达孔,能娶到高完家有钱家的女子,在当时的泾川是十分荣耀的事。泾川县城的高家是高迎祥后代,高迎祥是李自成的舅父,当时的高家家有万贯,每每当地县令到任时,第一个拜访的就是高家。在县城及附近乡镇开有商号、酒坊,良田上万亩。我的几个姨,一个嫁给了民国时期泾川县的郎县长,一个嫁给了商会王会长,父亲能娶到母亲,是父亲一生的荣耀。父亲结婚后就单干,在当时背街买了房子,在最繁华的南城门外合子沟做起了小生意,卖日杂,由于经营有道,再加上省吃俭用,日积月累存了一部分钱,置了六十多亩地,买了耕牛和车具等,我们的家境自此有了好转,到解放时,已经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农家生活。听大姐讲,父亲生意很好,我们家也算是一个暴发户,颇受街坊邻里的夸赞。现在我也儿孙满堂,我能体会到,父亲爱母亲,是从心里面,对我舅家的恩情也是从心里面,母亲害病期间,我们都上班,不在跟前,父亲洗衣做饭,母亲逝世后,父亲披白挂孝,做的比儿女还好。从记事起,每年枣熟透了,父亲总捡最大最甜的,洗净后,一包一包送给舅家每一户。他经常说,人要知恩图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些对我们兄弟姐妹影响非常大。我到现在还是不明白,是什么力量让一个家缠万贯的大财主家的小姐,嫁给一个无家无社,孤苦伶仃的父亲,吃尽了人间千辛万苦又终身无悔?也许,只有父亲,母亲知道。
   母亲此嫁给父亲后,从洗衣做饭,做家务开始,遂渐到干农活,后来又随父亲回到了我的老家。从一个大财主家的千金小姐,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农家汉子的妻子;从县城的青砖瓦房,庭院深深住进了光线晦暗的窑洞,不知母亲是如何适应,有如何走过来的。我老家山川塬地都有,家家住的是窑洞,出家门不是上山,就是下川,路也很徒,种地是很辛苦的,吃水也要到沟底去挑,生活真难。母亲做的最让乡邻感动的就是和父亲一起,替伯父伯母行父母之责,况一生不悔。
   今年正月初二,回老家拜祖,吃饭与喝酒在堂兄家,看见我堂哥一家人丁兴旺,儿孙满堂,年前孙子结婚,马上要四室同堂,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总会想起父亲对他侄子我替兄长行父责之事。我父亲在我姑夫家从小伙计干到管家,也有个一定的积蓄,用三年时间寻找到大伯,在老家给置了地,用三十块大洋娶了婶子,我们叫大妈,并生了我堂兄,也许是命运的捉弄,也许是大伯命该如此,在我堂兄一岁时,住的窑洞塌下的石块而身亡,父亲每月供养面份,衣料,硬叫大妈在堂兄三岁后才改嫁他乡,而那时,父亲还没有成家,后来,父亲成家后放弃了县城的生意,与母亲,回了老家,这一往就是一辈子。父亲、母亲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将堂拉扯大,并给娶了媳妇,可以说,没有父亲母亲的伟大,也就没有堂兄的一家。
   我始终觉得,母亲就是一位普通农家妇女,打我记事起,每天凌晨鸡叫三遍就起床,开始做豆腐,豆腐的作法到现在还记得,先一天中午,先将打皮后的黄豆用温水浸泡在大盆中,待变软后母亲用石磨子开始磨豆腐,我们叫推豆腐,就是将豆子从磨烟中罐下,母亲用磨担子推着,一圈又一圈,一斗豆子大约需要又个小时,大概记得从七岁开始,我就帮着推豆腐,母亲推豆腐到底推了多少年,只有她自己知道,就像电影里那样。而做豆腐,先是将磨好的豆腐用布袋子过滤去渣变成生豆浆,将生豆浆倒入大锅,烧开后用大勺舀起,再倒入锅中,反复十分钟,到现在我还弄不明白这道工序的意义何在。反复受次后就开点豆腐,就是将浆水分撤在翻滚的豆浆之中,很快豆腐就收收敛成块,而啥时将成快状的豆腐装圈压制成豆腐,还是要看经验的,太嫩太老都不行,早上九点,豆腐做好了,母亲又开始为我们一家人准备早饭了,而父亲则是担上豆腐上街,窜乡去卖。不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年年如此,天天如此,天阴下雨,大雪纷气,泾河结冰,从未间断过。母亲姓高,又没缠足,乡里县城都知晓高大脚豆腐,照现在讲,也算是个品牌了。
   而晚上,母亲也没完没了的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春秋两季交替之时,我们兄弟姐妹多,母亲总是在煤油灯下,洗衣服,缝缝补补衣服,中秋过后,天渐渐的冷了,母亲就开始了灯下为一家人做棉衣棉裤,棉鞋了,一针针,一线线,有时我醒来时看见还在用心地缝着。有时还要帮邻里的年青媳妇剪剪衣服,鞋样子什么的,有时还要亲手做做小孩的棉袄,邻家凡有人相求的事,不论大小,从来没推诿过。母亲就这样一生忙碌着,操劳着。我还知道,六零年,生活极度困难,但再困难,也要咬牙供我们上学,我大哥天资聪明,人也长得英俊,六五年,甘肃省委在学校招工作人员,大哥因学习好被推荐,后季又被推荐空军飞行员,都因我舅家是地主,政审没过关,当时他的同学赵xx,梁xx最后官至省政协秘书长和省高院院长,一九七0年高中毕业后参军,均以政审未能提干,后自考成才,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和校长;二哥是畜牧工程师;我也是主任医师;我三个姐姐的家道都很好,改革开放三十年,出了十几个大学生,天南海北,不是官员就是专家。父亲没有上过学,也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但是,知道孩子上学才是正路,因此,对我们的学习就格外上心,要我们好好学习。记得二哥小时候不愿上学,父亲让他天天割草喂猪,尝尝不上学辛苦劳作的滋味,我的学习成绩每逢厌学下降时,唠叨没完骂声不止,父亲管教很严,我们犯了什么错,免不了接受父亲的打骂,目的是让我们接受教训改正过错。小时候,夜长,父亲在煤油灯下,常给我们讲高家的故事,讲杨家将,封神榜,水浒,三国的故事,记忆力非常好,有时听着也烦,事过这么多年,对父亲的怨恨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父亲无尽的怀念。而母亲,从没有训斥过我们,只是让我们一家人有饭吃,有衣穿,就是补丁满衣,也就干净利落。
   我还记得,小时候,每年收麦之时的晚上,跟一起去枣树下乘凉,母亲拉着鞋底,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浆水面,听父母亲讲故事,那是最愉快的事。夜色柔和,凉风习习,农作物和野草的清香扑面而来。蛙声、虫鸣,响成一片。天上,明月当空,繁星点点,几朵白云,悠闲地飘过。我们兄妹几个追萤火虫追累了,就坐在妈妈身旁,听她讲些古老的故事。妈妈不愧读了六年丁私垫,似乎有说不完的故事,但内容要么是因果报应,要么是劝人向善,要么是忠、孝、礼、义。这也许和她启蒙所学的“人之初,性本善”有关。而从来没有讲起过她小时候的事。
   在那个大集体年代,我家兄弟姐妹六人都上学,就是靠卖豆腐也难以维持一家人生活,一日两餐是最为头疼的事了,饥饿是我对那个年代留下最深刻的记忆。从我记事起,就经常吃不饱肚子。有一次放学回家,母亲领着我们兄妹去队里的一块洋芋地里刨洋芋。那块地不是太大,社员挖过之后,地就空在那里,洋芋地一般是很难挖干净的,加上前一天刚下过一场雨,松软的田地在雨水的冲刷下,便露出许多紫色的洋芋,我们便惊喜地用手去刨,母亲则拼命地用锄头刨埋在土壤深处的洋芋。傍晚的时侯,母亲已经把那块地翻了一遍,拣了半口袋,尽管只有核桃大小的洋芋,我们都已经高兴的要命,仿佛马上就能吃到烧得焦黄冒着热气散发着清香的烤洋芋,饥饿让我们对饱餐洋芋迫不及待。

共 659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清明时节,细雨霏霏,儿回故里,祭拜双亲。坟前化纸,表达哀思,父母音容宛在,呼唤却是天地无声。想那年夏日,母亲带着对儿和亲人的不舍撒手人寰,一堆黄土隔断了娘亲对儿的牵挂和嘱托,从此儿常在黑夜泪儿默默流淌如涌泉。念父亲聪明过人,德行人人称赞,对母亲一片忠诚,对子女严厉训诫,对家处心积虑尽职尽责。父母一生,在艰苦中前行,勤劳俭朴,智慧生存,为了儿女,耗尽一生,不图回报,只求儿女健康平安,做有用之人。双亲已去三十载余,生前恩德光照后人,父母养育之恩,为儿无以回报,只能每逢清明来墓前诉说思念情深。岁月流淌无痕,父母大爱无声,祈祷双亲在天之灵安息长存,儿愿来世再做二老膝下儿亲。文字饱含深情,父母亲在世时的点点滴滴如过电影一般徐徐展现读者面前,细致而感人,作者思念双亲的细节处引人泪下,勾人共鸣。一篇关于父母的祭文,推荐佳作共赏!【编辑:柏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柏丫        2018-04-05 11:12:40
  问好史老师,感谢对星月的大力支持!辛苦了!
回复1 楼        文友:史建民        2018-04-05 12:11:54
  总想为母亲写点东西,正好《星月诗话》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大型征文活动,将心中的话用文字写出来,以此怀念我的母亲。谢谢柏丫老师,谢谢您的精彩而情深之编按,道声幸苦了!
2 楼        文友:柏丫        2018-04-05 11:17:26
  父母平凡而伟大,默默无闻而可佩可敬,如今儿女家兴业旺,也算是对逝去双亲最大的回报,因为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儿女过得好。愿二老在天之灵安息!
3 楼        文友:红尘有爱        2018-04-05 11:34:24
  思亲恩,祭慈颜,情真意切,感伤,感动!
轻拥沧桑,笑语流年
回复3 楼        文友:史建民        2018-04-05 12:06:12
  谢谢红尘有爱的留评,大爱无疆,唯有父母。
4 楼        文友:赵积琦        2018-04-05 11:59:35
  史老师的家族历史很耀眼啊!不过这些光环都没有给父母带来实质性的的东西,苦难伴随父亲,白手起家,天道酬勤,父母走了,但他们的为人处世没有远离我们。
回复4 楼        文友:史建民        2018-04-05 12:04:51
  谢谢您的留评,父母在,家在!
5 楼        文友:千年月色        2018-04-05 13:54:42
  史老师有荣耀的家簇史,更有平凡而伟大的父母,他们一生留给儿女的不仅仅是爱,是更教会子女咋样做人。一篇感情深厚的好文,感人至深,拜读学习了!
回复5 楼        文友:史建民        2018-04-05 16:10:47
  谢谢老师的点评!
6 楼        文友:荷锄叟        2018-04-05 16:12:04
  史老师也是一部经典,需要打开,精读!
原名,贾晔;笔名,叶中华;网名、新浪博客、微信公众号名,荷锄叟。
回复6 楼        文友:史建民        2018-04-05 16:13:54
  谢谢贾老师,汗颜了
7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18-04-05 16:43:20
  母爱无声,但母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愿活着的人带着故人的温暖和爱,活在阳光中。
回复7 楼        文友:史建民        2018-04-05 17:55:53
  谢谢红尘老师的留评!
8 楼        文友:冰凝暗香        2018-04-05 17:44:15
  一篇怀念母亲的佳作,读来泪湿衣襟。为史老师点赞
回复8 楼        文友:史建民        2018-04-05 17:57:13
  谢谢老师的留评,辛苦了!
9 楼        文友:史建民        2018-04-06 00:00:57
  谢谢各位老师的垂青留评,您们的关爱,就是我热爱江山,情系星月的动力和源泉。再次谢谢,您们辛苦了!
网名,香山红叶,太统烟雨
10 楼        文友:木门柴扉        2018-04-06 11:44:09
  这是一篇对已故父母的缅怀之作,更是一部浩荡而质朴的家史,也是一部超越世俗门第的父母爱情史。作者饱含深情也回忆,不疾不徐地叙述,情到深处,感人至深。比如描写父母喝洋芋汤以及祭奠母亲时隔着阴阳的母子对语等情景,着墨不多,但力透纸背,催人泪下。通过此文,我们看到了时代的变迁、家风的传承、为人处事的诚恳和不离不弃的人间亲情,更为作者善良、美丽、勤劳、贤淑的母亲深深致敬。文章有多处错别字,若能修改过来,更为完美。拜读学习了,问好史老师!
以文字,记录曾经的片段,那久远的,便不再久远。
回复10 楼        文友:史建民        2018-04-06 17:31:59
  谢谢老师的留评,您的留评很有力度,升华了主题,再次谢谢您挥毫评价!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