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浪花】有心流动(随笔)

编辑推荐 【浪花】有心流动(随笔)


作者:孙彩文 举人,3001.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07发表时间:2018-04-17 04:09:14

01那是当然的啦
  
   3月28日上午第三节课,执教者是陈林老师。
   与陈林老师相遇是从“学习他”开始的。
   “学习他!”这是已逝的杭师大杨小洪教授一直在叮嘱我的。
   一直保留着陈林和小洪老师的对话,为了学习,也为了纪念。
   我想,寻出下面的对话,陈林老师的心和我一样,会被揪出来。
   那是2015年8月13日陈林老师与杨小洪教授关于“写作”的对话。
   陈林:
   人人都在思考世界的问题,人人都需要揭示世界和并能够获得对世界的解释。这种揭示和解释最好的途径应该是获得一种书写的能力。口头言语也有这样的功能,但口头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语境的表达,脱离了语境,口头言语也就失去了效应。而唯有书写,才会隔离了语境,书写的文字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被解释,而不会依赖于语境。我想,这也是习作学习的动力之一吧。当然,这应该成为一线语文教师自我实践和思考乃至书写的信念。
   杨小洪:
   书写是表达自己、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和超越自己的一种方式。书写,不是自我粉饰,而是要将意识与无意识融为一起,建立起我们向未知世界探索的前进基地。没有书写,生命便不断地消逝在无数的当下里,唯留下平庸与我们作伴。一个故事想要说两遍而跃升到完全不同的层次,只有写下来才有真正重构其背后理念的可能。书写,开辟了自我对话的空间。
   “零秒思考”的力量,在于绕过了日常理性,直接调动了直觉。在我的课堂里,零秒思考被称为直觉写作。在经历课堂头脑风暴或情感挣扎之后,文不带点,或二十分钟,或半小时。写下,然后再去梳理、提炼和拓展。课堂前面的头脑风暴和情景挑战,就是直觉写作的认知基础。没有这样的基础,只能是胡话连篇。
   陈林:是的。大量信息的涌入、碰撞和形成秩序。
   杨小洪:应该是超量信息、超量情感波动,直觉写作,就是这些要素自组织的一个过程:通过笔尖这样一个狭小的时空之窗,让内在的翻涌呈现出心灵的秩序。只有在对话空间里,内在的灵性才会不断地受到外在机缘的激发和引领。
   陈林:对,然后书写将灵性有顺序和条理地保存下来。瞧,您的书写就这么了得。
   坐在电脑前,顺着陈林和小洪老师的聊语漫步。复读中,对“发现法作文”有了自己新的感悟。有了感觉,就锲而不舍地抓住,这是洞穿个体经验最佳的契机。
   回想陈林老师的课堂,留给我的,是“语境表达”?还是“写作模式”?
   此刻,不知自己的聚焦点:语境表达、写作模式,是否有偏差?
   陈林老师执教的是《大系》2级(4)第七章第36单元:读有所思。他从激活孩子们的“好奇心”开始,贯穿课堂始终。
   第一步,读文:奇怪的事(日本:金子美玲)
   我奇怪得不得了,
   从乌云里落下的雨,
   怎么会闪着银光?
  
   我奇怪得不得了,
   吃的是绿色的桑叶,
   怎么会长成白色的蚕宝宝?
  
   我奇怪得不得了,
   谁都没有碰过的葫芦花,
   怎么会自己“啪”地就开了花?
  
   我奇怪得不得了,
   为什么问谁谁都笑着说,
   “那是当然的啦。”
   第二步,引导学生互动交流:生活中,有哪些植物或动物让自己产生好奇心并进行探索?
   第三步,进入“名著发现”环节。选文是昆虫记——焦叶蜂,阅读中,教师引导把作者法布尔作为“学伴”,梳理“双贯图”,即,自己产生好奇心并进行探索的过程(如图)。
  
  
  
  
  
  
   第四步,进入训练道场:写自己探索发现的小故事(片段练笔)。
   上述四个环节,我发现两个不同的语境,一个是发现的语境,一个是论证的语境。发现的语境从学生的观察中来,陈林老师用读“奇怪的事”激活,目的是将意识与无意识融为一体,我们叫它“好奇心”。“产生好奇心并进行探索”是本次作文教学的核心目标。陈林老师抓住这个目标,在与学生互动中不断强化和激励,使“读有所思”有形有趣有实效。论证的语境从作者法布尔中来,是作者“产生好奇心并进行探索的过程”,这也正是学生曾经走过并需要一直走下去的“认知路线图”。陈林老师用梳理“双贯图”的方法,使“写作模式”在论证的语境中得以产生。这一“写作模式”是法布尔的,也是学生自己的,是师生在“名著发现”中共同完成的。看来,语境表达,是写作教学首先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
   然而,“语境”是通向“发现”的桥,而已。
   细细观课,从陈林老师创设的“语境”中不难发现,参与发现的孩子们获得一种满足,而且依循“认知路线图”能轻松进入写作道场。
   到底,这个“认知路线图”是不是一种“写作模式”呢?
   回看认知路线图。就写作而言,“思考+提问”、“实践+观察”,这些方法是“产生好奇心并进行探索”存在的缺席,也是孩子们成长的“缺席”。这样来看,陈林老师的教学理念与海德格尔的观点有点相似:让存在的缺席里命名缺席的存在。
   想起小洪老师曾写过的一篇叙事:
   在与小外孙相处的日子里,深深地感受到不同教育理念的强烈冲突。一个孩子,4个月的时候,你是紧紧把他抱在怀里还是让他在床上自由翻滚?6个月的时候,你是任他爬在床的边沿探险,还是把他圈在床的中间与任何危险隔绝?紧抱在怀里的孩子,手脚总是无力地下垂,目光是散漫的;自由翻滚的孩子,手脚总是在运动,目光或在寻找、或在凝视。孩子不知道生命是否安全,但他们在翻滚和探索中自然会知道,会在一次次小小的事件中学会保护自己。女儿说,有一次夜半起来上洗手间,回来时发现孩子已经醒了,紧趴在床沿,一动也不动。生命在亲身的经历中会高效学习,第一手的体验远比他人的言语更深入骨髓。当正规的学校教育完全挤掉了孩子们探索空间的时候,教育就走到了其反面,诲人不倦就变成了废人不倦。
   想问一问:我们的教育解放孩子们的天性了吗?
   想到那首诗:
   我奇怪得不得了,
   为什么问谁谁都笑着说,
   “那是当然的啦。”
  
   02“你”恒为蝶
  
   “写作模式”与育儿模式,其间有何其多的相似。
   陈林老师用“诗”和“名著”设境,努力使“写作模式”存在的理性束缚,看起来若有若无。我想,关键是背后的理念,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课堂架构,并由此生发出相应的教育行为。
   一直费解,陈林老师如海德格尔的“写作模式”,背后的支撑理念是什么?
   读2015年8月17日陈林老师与杨小洪教授的聊语,我发现,陈林思考的是“人的自我”的问题。
   陈林:
   人的自我言语特性往往会在特殊的情况下导致人的一种“自力更生”(自我奋斗、孤军奋战)的唯意志倾向和一种“自恋情结”(自我保守、自我关涉)的保守主义倾向。在一个团队中,这两种倾向是要不得的。言语应当表现于三个功能:描述性功能、交往实践功能和自我表述功能。这三种功能分别对应于人的三个角色,文化(历史)的角色、社会的角色和个人的角色。也就是,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那么,个人理应担当社会角色,社会又产生了文化,因此,个人也应该传承历史文化。反过来,文化塑造社会特点,社会又会决定个人言语。这就告诉我们当我们陷入一种不太好的个人主义倾向的时候,一定要反思如何理解集体、社会和这个社会所代表的文化,让自己的言语更加符合真实、正确和真诚的有效性原则。
   在学校中也应该如此。每一位老师作为一个个体,都有着以言行事的权利,但在以言行事的过称中,也要与学校整体达成一种理解。学校对于教师亦然。
   这不是一个相互理解的问题,而是一个整体性进步的问题。
   杨小洪:
   三种功能,各各凸显于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先是无意识的演化,后是有意识的升华。无意识演化阶段,三种功能往往相互分离甚至冲突,而意识的升华,是人生自省自觉的阶段。人不可求之过苛,自然的演化不经历过,便不可能有自觉的升华。
   陈林:
   很多人错误的认为,人类走进现代化,凸显个人主体性是一种追求,以至于产生了言语的自我封闭,而忽视了人类的文化性和交往性。缩小到一个单位也是如此,现在人人追求自我个性,但却把所谓的个性当做了一种特立独行,这可能与一些专家解读有些关系,是的,意识的升华很重要,而意识的升华需要主体的实践经历。
   杨小洪:
   主体性恰恰需要在社会中凸显,主体是对社会对世界的一种回应。
   本人从教卅载,起先视知识为教育之本, 故授课常求多求广求深。.年近五十方悟人心乃是知识之本,教育之道乃在拨旧知之陈腐,启后生之初悟。故每每将课堂,当作历练心灵的沙场。课内课外,不言则已,言必直指心灵,破迷障以发本真之慧。历岁经年,渐得其中玄妙,课堂也由之境界一新,生发出许多生动的成长故事,于人于己,启迪无穷。
   正是在课堂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我发现主体与社会密不可分。但不同的人,在对话中,会表现出不同的主体性:封闭的、开放的。用英文来说,就是exclusive self 与 inclusive self.
   从封闭的主体到开放的主体,需要有具有教育意义的对话。有了这样的对话,就会发现封闭式的个体学习,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视野狭窄、理解僵化,难以与生活与世界对接。
   在群体之中,又能随时回到本心。如去亦如来。如言亦如未语。此间兼有语言的三种功能,既有自然的演化,又不乏有意识的反思,个体与群体,各得其所。
   陈林:
   从来没有这么认真思考过“他”和“你”的关系。是的,“他”恒为蛹,“你”恒为蝶。人的人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人与自然的人生,它让人理解了什么叫物性;一是人与他人的关系,它让人理解了什么叫人性。自然与他人都是”我“经验的世界,当我说”我“与”他“的时候,我与他是处于一种隔离的关系的。此时的我,便是”独自“的我,孤独的我,冷寂的我。第三部分便是人与自己的精神世界。于是我想到了”你“,当我凝视你,也许我可以看到你眉毛的颜色,你的话语的色调,你的品德的色彩,但唯有我说出”我“与”你“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在爱你。
   我们对待工作,对待人生,对待自我的精神,如果能有这样一种”我“与”你“的情感,那么我们必定有爱。
   这个世界,我们可以说天人合一,可以说自我融合;这个世界,我们可以说万物皆备于我。前者是一种自我消失,后者是一种自我为圣。但两者都将我独立于世界了。
   所以,还是让我们融入世界吧,建立起”我“与”你“的关系吧!让”我“爱”你“吧。
   ——致关心我的老师和同事,也致我的同事们!
   杨小洪:
   补充陈老师的第三部分:三是人与自己的精神世界,它让人理解神性。从“知天命”到与“天命”无言对语的“耳顺”,再从“耳顺”到“从心所欲,不踰矩”,人在回归本心的途中领悟到有序与无序之间的奥秘。“他”外在于“我”的世界,“他”与“我”不存在对话关系。“你”内在于我的世界,“我”与“你”是一种对话关系,“你”是我超越自我封闭走向世界的桥。通过你,我找到我与世界的交集。不断地把“他”变为你,我的世界就随着新的对话关系的建立而拓展。
   从陈林老师的一节课,我想到人类生存的法则:生命法则、心灵法则、社会法则和文化法则。文化法则将我们置入一种“相遇”的关系中,将“我是”的观念变成一种“我在”的精神。
   似乎明白了,陈林老师作文教学的追求是打通“我在”的精神通道,精神的、智力的、技能的三位一体,才是理想的作文教学。
   理想的作文教学力求改变“一即一切”,缔造“一及一切”,置生命于相遇关系的文化生存法则。这样,心灵才能在和而不同的相遇关系中进化,并不断促进社会法则的发展。
   这样说来,作文教学岂不可望不可及,非也,所谓道不远人,远人非道。
   从陈林老师的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指导学生习作的主题不是“故事”,而是“相遇”,引导学生相遇自我的“好奇心”和“探索”的过程。
   我们看看这个教学细节:
   这时,只听表姐突然大叫了一声,我扭过头定睛一看:一只灰灰的,身上布满白色斑点的小型爬行动物正蹲在那儿一动不动,我吓得也连忙后退散三步。但我还是想知道这是什么小动物,便让见多识广的老妈来看一看。只见她看了看,沉思了一会儿,说:“这可能是……是变色龙!”
   读这段文字,陈林老师给孩子们的提示有两点:
   1.讲一个故事。
   2.写清楚好奇的“点”。
   “讲一个故事”,这是“你”的恒在。“探索”的过程不就是故事的发生发展和高潮吗?生活在自己的故事中,也生活在“你”的故事中,这是叙事探究的姿态,也是探究的一种思维方式。四年级的孩子需要养成这样的生活方式。

共 19376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很高兴欣赏到老师的新作。专业全面而深刻。做为一个含教学与写作双向主题的随笔,本文用了大量实例去论证,给自己的观点做补充,给读者梳理出写作应有的枝叶脉络。发现、持之以恒、努力、轻松、亲近、真实、为善、挖掘、宏观,分别是作者文中所提到的老师引导学生去消化的写作要素。同时在文中也穿插了许多师者之间尚洁的友谊,坦诚的交流。是一篇值得广大教师,学生,作者学习思考借鉴的好文。感谢赐稿,力荐共赏。顺祝老师春安。【浪花诗语编辑·望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望雪        2018-04-17 04:12:28
  文章非常专业,编按不当之处还望指出。希望看到老师更多精彩。
悠然、坦然、超然、了然、顺其自然。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