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暗香文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暗香】丝路文化的影响(随笔)

编辑推荐 【暗香】丝路文化的影响(随笔)


作者:红旗如画 童生,55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73发表时间:2018-06-10 11:11:29

【暗香】丝路文化的影响(随笔) 一、引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性格。其形成和发展既和地域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关,也和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联。不同的地理环境,是不同的文化类型和不同的文化特性产生的内在物质基础。历史上,江河文化曾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导,但丝绸之路文化中所包含的草原文化和海洋文化也都曾对中华民族文化产生过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影响中华民族性格特征的三种类型文化“是一个精华与糟粕、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糅合并存的复杂体,同时也是当代新文化创造与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料。”著名文化学家罗迈德·威廉姆斯说过:文化研究最精彩的片段,将不再是回溯古老洞穴的火把,而是照亮未来选择的光柱。在文化影响日益重要的今天,我们应当对丝绸之路文化辩证地加以分析,吸取其精华,扬弃其糟粕,培育其现代性价值,促进其现代转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建设服务。
   社会心理学通常认为,性格特征是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核心部分,最能表现个别差异。性格特征具有复杂的结构,大体包括:①态度特征。②意志特征。③情绪特征。④理智特征。以下首先就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江河文化与丝绸文化所蕴涵的草原文化和海洋文化所具有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探索丝路文化对中华民族性格特征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二、丝路文化的构成及其性格特征
   广义的丝绸之路既包括陆上丝绸之路也包括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敦煌。“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大致说来,丝路文化的主体就是由陆上丝绸之路的草原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海洋文化所构成。
   (一)草原文化的内涵及性格特征
   草原文化又称游牧文化,是一种适应草原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她是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我国北方草原文化是我国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
   1. 态度特征:恪守信义
   社会诚信和信任是人类文化的基本内核,是人类最宝贵的文化资源和财富,是保证人类进行有序生产生活的文化资源,也是人类文化的资本。
   陆上丝绸之路沿途要跨越欧亚大草原,历史上其沿途民族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多为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游牧经济的分散性和战争的经常性决定了游牧人必然以诚信为最高道德水准,以诚配天、以信取天。形成以诚信为重,推崇以诚立命、以信立行、以忠誓盟的文化价值核心、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
   恪守信义作为草原文化性格鲜明的的态度特征,保证了陆上丝绸之路2000年来友好开放的局面,也保证了丝路沿途各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活动稳定有序的进行。时至今日,恪守信义仍然是草原文化的性格特征的基本内核,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2. 意志特征:勇敢尚武
   从某种意义上说,草原文化是一种武力文化。建立在游牧经济基础上的草原民族的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都无不反映其尚武精神,其尚武精神在民族迁徙和文化交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游牧的生活方式与奔波动荡的军事生活有相类似的一面,马背上的颠簸适应纵横捭阖的战争的需要,传统的荣辱观念的教育激励了他们勇悍顽强的斗争精神,较为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及其维系生存的手段铸造了他们强悍的体魄、灵活的应变能力及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坚韧顽强的文化素质。”西域各民族的生态空间是沙漠之间的荒漠草原绿洲地带。这里自然环境恶劣,“因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抗争的毅力与意志,以及无比强大的征服力”。
   勇敢尚武作为草原文化性格典型的意志特征,对游牧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这种勇敢尚武的意志特征对中华民族江河文化的平和忍耐性格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互补作用。
   3. 情绪特征:热情奔放
   由于游牧民族当年的生活环境比较恶劣,他们生活在辽阔的草原和荒漠胡杨林中,奔波于草原和大漠风沙之中,再加上游牧民族人数不多,经常要独自面对生活,而他们过着的是游牧狩猎捕鱼的生活,于是就形成了他们热情无拘无束自由奔放的性格。
   其中,音乐和舞蹈是游牧民族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音乐和舞蹈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单单是一种娱乐形式了,渗透到了生活中的很多环节。当高兴快乐的时候,能够表达这种感情的最好方式,那就是在“达普”富有激情的鼓点声中,伴着热瓦普欢快的旋律,一起尽情的跳起奔放的舞蹈。这种天然性文化本性,给人的生活以充分的自由,从而使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坦诚豪爽、热情慷慨、勇武刚毅、乐观豁达等本真率性得以保持,极大地保持了人的基本自由和社会的和谐。
   于是,热情奔放奔放的性格成为草原文化典型的情绪特征,对游牧民族的性格特征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这种热情奔放的情绪特征对中华民族的保守内敛情绪也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4.理智特征:感性形象
   感性形象的理智特征指人情感丰富,多愁善感,能对别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感受力很强,能体会到任何事物情感的变化。感性的人,在待人处事过程中,更遵从自己的意识,也就是习惯于从心所想出发,不会更多的考虑客观条件。
   感性认识,直观的形象的认识,感觉器官“感性”可以大致归结为通过感官经验而完成直观活动,没有明显的理性思维的过程,不是深思熟虑的过程,也即给出直观经验经历作出的主观(融入个人感情)的判断。不可否认感性的盲目性,感性之中也有直觉的成分。直觉不完全是冲动,是下意识的推理,习惯和经验把推理过程压缩到意识可以觉察的阈值以下。
   草原文化的理智特征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感性形象,这是因为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生活环境比较恶劣,经常要奔波于草原和大漠之中,许多事情都要他们在短时间内作出认知和判断,而没有经过长时间深思熟虑的推理和细想,没有稳定的环境就没有经过理性的、逻辑的、分析的科学手段对事物去认知和思维。因此,草原文化就形成了游牧民族这种以感性形象为主的性格特征。
   (二)海洋文化的内涵及性格特征
   海洋文化又称商业文化,而“中国海洋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中华民族缘于海洋而创造和传承发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的、社会的文明生活内涵。中国海洋文化的本质内涵,就是中华民族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它为生命的诞生进化与繁衍提供了条件;海洋是风雨的故乡,它在控制和调节全球气候方面发挥有重要的作用;海洋是资源的保护,它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无穷尽的资源;海洋是交通的要道,它为人类从事海上交通,提供了经济便捷的运输途径;海洋是现代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的基地,它为人们探索自然奥秘,发展高科技产业提供了空间。故海洋和海洋文化商业贸易往往很发达,从而使海洋文化的人们具有如下性格特征:
   1. 态度特征:自信乐观
   海洋文化中崇尚力量的品格,崇尚自由的天性,其强烈的个体自觉意识,其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开创意识,都比内陆文化更富有开放性、外向性、兼容性、冒险性、神秘性、开拓性、原创性和进取精神。
   为此,要战胜变幻多端的海洋自然环境,就必须充满自信乐观。自信是对自己充分肯定时的心理态度,是远洋航行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积极力量。而乐观是在对自信作出力所能及的对远方和未来的必胜的信念。无论自信与乐观产生何种关系,发挥何种作用,重要的是它们在航海事业中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人总是在乐观的基础上建立自信,从竞争的环境中寻找获胜的机会。
   所以,航海需要自信乐观的勇气,需要对到达海洋远方的信心;同时,经历了远洋航行的历练,更能造就航海者自信乐观的态度特征和性格特征。因此,可以这样说,航海事业所需要的性格特征和航海事业培育出的性格特征都需要自信乐观,这两者是交互作用,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
   2. 意志特征:坚决果断
   海洋的自然天性是变幻多端、自由傲放的,神秘莫测、奥妙无穷的,充满着无限风险、无限未知的。在这些严峻的自然条件面前,要想在海洋上生存和发展,就不能懦弱和犹豫不决,就必须以勇敢和坚决果断的意志去处理各种风险。
   海洋的诱惑是无限的,这就吸引着人们去探险,去发现,去拼,去闯。事实上,中国人从来不缺乏坚决果断的性格特征,否则无法解释何以中国的航海长期领先于世界,也无法解释何以在地球上的“环中国海”这一偌大地区数千年绵延发展的是“中华文化圈”亦即中国海洋文明圈的所在。
   海洋环境的自然天性,需要航海者具备坚决果断的勇气和智谋,同时,通过远洋航行和探险,海洋环境变幻多端的自然条件也培育了航海人的坚决果断的性格特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海洋文化的意志特征既是海洋自然环境的需求,也是在对海洋自然环境的征服过程中形成的性格特征。
   3. 情绪特征:自由开放
   航海使中国人练就了勇于开拓,善于求索的民族性格。造就了自由开放和开拓、求索的民族精神,同时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海洋文化。
   海洋连接着五大洲大大小小的陆地和岛屿,人类的大多数民族、国家和地区濒临海洋,海洋面向人类开放着,几乎每一寸海面都是天堑通途,几乎每一滴海水都是公路、铁路的路基。因而人类对海洋的开放性发展利用,必然产生出自由开放的海洋文化特征。而且远洋航行需要四海为家,视野特别宽阔,能够广泛接纳各种文化,对任何外来文化都不排斥,任何时候都能恰倒好处地融合、吸收异族文明。长期而广泛的交流,使海洋文化形成了开放的特性和互动的对外交流方式。这就形成了海洋文化自由开放的情绪特征。
   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我们现在称之为“闭关锁国”的时期,主要出现在明清两代的某些时期,主要是元明、明清换代时期新生王朝对前朝残余的海上封锁,和遭遇倭寇及西方侵扰海疆的时期。这是国家政权保国安民的被迫的战略举措;而一旦海疆平静,即行开海。明清两代的各个时期均是如此。
   4. 理智特征:思维缜密
   中国人对海洋的认识就是通过对海洋的观察,用理性的、逻辑的、分析的思维方式获得对海洋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使得中国海洋文化培育出一种思维缜密的性格特征。
   中华民族对海洋的认知行为很早,自史前时期就已经成果丰富。在先秦时期乃至夏商周甚至更早时期,中国先民的海洋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了我们今人难以想象的高度:人们对于海洋水体的来源有了认识,并已明确提出了水分的海陆循环观;人们对海上地貌和海底地貌已经进行过不少描述,对中国大陆沿海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这些海区进行了初步划分。
   先秦已降,中华民族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2000多年的海洋文化长期发展,其海洋科学认知体系的内涵日益丰富,广泛地实用于人们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和保护海洋的历史实践,在天文水文航海、指南针航海、船舵发明、水密舱发明、大船技术发明等“海洋高科技”发明,都比欧洲早了至少几个世纪。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反映了中国人通过对海洋的观察、体验、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所形成的缜密思维特征。
  
   三、江河文化的内涵及性格特征
   江河文化又称农耕文化,是大河文明的集中体现,她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这些区域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故农业往往很发达。
   农耕文化的生产方式会对文化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和平自守的经济,由此派生出的民族心理也是防守型的。大江大河流域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故农业和农耕经济往往很发达,而农耕文化的生产方式必然会影响人们的生存方式,进而农耕文化的生存方式又会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从而使得大河流域的人们具有如下的性格特征:
   1. 态度特征:谦敬礼让
   受农耕文化安定和有规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中国自古就形成了“礼仪之邦”的社会,谦敬礼让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谦敬礼让既是个人的态度特征,也是个人修养和为人处世的道德要求。

共 876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好一篇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的文章。主题鲜明有高度。紧紧围绕文化这个核心一步步展开论述。让人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通篇毫无拖沓之感,仿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感谢作者赐稿,暗香欢迎你。【编辑:魏海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魏海龙        2018-06-10 11:13:54
  写的太精彩了,赞。
回复1 楼        文友:红旗如画        2018-06-10 14:37:44
  谢谢老师的精彩编按!辛苦了!
2 楼        文友:魏海龙        2018-06-10 11:14:47
  对中国文化的分析精准。
回复2 楼        文友:红旗如画        2018-06-10 14:38:04
  谢谢老师点评欣赏!
3 楼        文友:宋达威        2018-06-10 16:23:09
  在理论体系的大架构下,加一些历史举例或者文章的阅读效果会更好。比如,草原文化(游牧文化)在优点之外的侵略性和文明根基的缺失;海洋文化(殖民文化)对原住民的伤害;我国历史上与草原文化的对抗,对航洋文化的错误抵触。包括对丝路的开拓,对海洋的无力。都应该融合到文字中。不能只提好的,不提孬的;更不能以偏概全。好文章,是多向性的,客观的。应该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对学术进行阐述。
.
回复3 楼        文友:红旗如画        2018-06-10 17:34:31
  谢谢老师的全面客观的评析,我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丝路文化的积极影响!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