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暖】夏日絮语(散文)

精品 【柳岸•暖】夏日絮语(散文)


作者:苏中老农 秀才,2110.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11发表时间:2018-07-26 13:05:09

一、儿时的夏天
   记得儿时的夏天比现在热,正如一首古诗中描绘的那样:“赤日炎炎似火烧……”常常是天空中没一丝云,太阳像火球似的挂在头顶,微风裹挟着地面上的热气扑到人身上,更让人觉得热浪滚滚。不过,生活在水乡里的孩子们却特别喜欢夏天。
   在最热的那段日子里,男孩子们大都成天光着屁股,连一件巴掌大的裤头都懒得穿,浑身晒得像一条黑鱼。白天,他们有一半的时间在大河里嬉水。那时的孩子五六岁就学会了游泳,学的过程非常简单,大人将孩子抱到离岸边两三米处的深水区,然后松开手让他往岸边划,反复地扑腾几次呛过几口水后,孩子就会自豪地告诉他的同伴;“我会了。”
   我们那个村子的中间有一条东西向的大河,河的中间还有一条狭长的长满芦苇的屌屌塥,河上架着一座摇摇晃晃木板桥。整个夏天,大河就成了孩子们的游泳池。孩子们经常在一起玩一种叫“逮水老鸦”的游戏。都是由年龄大一点的,身体壮实、游泳技术好的孩子扮演水老鸦,其余的孩子就捉他,我那时年龄较小,游泳也是刚学会的,扮演不了水老鸦,只是和几个与我差不多大的孩子一起,捉那个扮演水老鸦的最凶的孩子,游得快的人就负责追,我们就负责包围和拦、堵。那种游戏非常消耗体力,同时又非常惊险和剌激,只有男孩子才能玩。虽然那时农村的女孩大都会游泳,但男孩子们都不带她们玩。有时候奋战几个小时都捉不住那个“水老鸦”,好不容易将他围住将要逮住的时候,他却一个猛子扎下去,又从水下轻松地溜掉了,过了一会儿,他又从大河的那边探出头来朝我们扮鬼脸。在凉水中泡的时间长了也会感到难受,于是就一同上岸去晒太阳,要在四十多度的烈日下晒一会儿身上才能重新出汗。
   到了傍晚,河里便更加热闹了,从田里回来的大人们也三三两两地到河里洗澡。那时候我们都是来疯,越是人多玩起来越起劲,有的人爬上大桥向下跳,甚至还有人爬上摇晃着的木栏杆,用各种不同的姿势跃入水中。
   岁数稍大些的男孩子,晚上还经常游河到田里去偷瓜。那时还不曾农业合作化,家家都会在自己的棉花田里套种一些瓜,偷瓜的孩子们并不完全是为了解馋,主要是图的那份剌激、好玩。去时,从家里拿一条旧裤子,将裤脚扎紧,用来装瓜。岸上的人将摘到的瓜一个一个地扔到河里,在河里接应的人将瓜装到裤子里。因为瓜在水中是滂着的,他们满载而归时也不会太吃力。我们几个小的,他们不肯带,只能守在他们将要登陆的地方等他们凯旋归来,到时见者有份,会给我们每人一个香瓜。
  
   二、那年夏天吃生米
   那一年是公元一九五九年。
   素称鱼米之乡的苏北平原上,游荡着一个叫饥饿的幽灵。自从上一年冬天,共产主义大食堂散伙后,一直等到第二年夏天每人才分了三四十斤麦子。此前,庄子上的青壮年大都逃荒去了江西湖北,在那些人烟稀少的山区落下了户口。留在家乡的人们靠着青菜、胡萝卜缨子度过了一个冬春。不少的人都有过讨饭的经历,走到五六十里外的黄海边上,可以讨要到一点稀薄的胡萝卜玉米糁子粥。正因为有了那块福地,比起其它地方来,我们那里真正饿死的人并不多。
   刚过了立秋,人们终于盼到了早稻成熟收割。虽然那年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份,但早稻的长势特别差,主要是因为劳力大量外流,没人管理,稻田里的杂草喧宾夺主,稻子里有一小半是稗子(一种稻田里的杂草,叶子眼稻叶相似)。最让人难忘的是,那年收早稻时,割稻的人个个都吃过生米。
   大集体时,用镰刀割稻的全是清一色的女劳力,她们下田时,都会偷偷地从庄上捡两块半截砖头,到了田里先割些稻抱到田埂上美美地饱餐一顿。其过程是十分简单的,先用指甲将稻粒从穗头上抹下来,然后再用断砖将稻子磨成糙米,有了一小把米时就抓着塞进嘴里,尔后便一边嚼着香甜的新米,一边继续下轮的加工程序,直到吃饱了,到河边上喝过两捧水,才开始割稻。
   由于家庭的困难程度不同,吃生米农妇们的吃相也不尽相同,当干部人家的婆娘一般不吃,她们只是在旁边好奇地看着别人在津津有味地狼吞虎咽。可见得,只要是有领导和被领导,任何时候都是有腐败存在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生产队长,家里的日子都会比普通社员要好一些。在家里喝过几碗薄粥的人也是要吃几把生米的,不过,她们吃得比较“文明”总要慢条斯理地将稻子全部脱掉壳子才往嘴里送。那些在家里什么东西没吃的人,吃相特别难看,也挺让人心酸。她们为了抢时间比别人多吃点儿,有时,米里还有不少没磨得掉的稻壳子就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宛”(苏北方言,抓一把往嘴里送)。吃的时候,还要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生怕队长突然来到跟前吃不成。其实,那时的干部对这种情况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没权力多分一些口粮计划给社员,让她们在田里偷吃点儿生米是不会“犯错误”的。
   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的是,那时这种普遍吃生米喝凉水的现象,竟然不曾引起过肠胃方面的疾病。或许,当初原始的人类还不曾学会用火时,他们就是靠生吃野生植物的种子来维持生命的吧。
  
   三、夏布
   夏布是手工麻织品,是物资匮乏时期的一种粗麻布,因为只有到了夏天才派得上用场,我们那里便将其称做夏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那种布不要布票,曾在苏北农村风行一时。
   夏布的纺织过程也跟加工土棉布差不多,先将麻丝纺成纱,然后再在古老的织机上用手工将其织成布,因为织机的局限,布幅都不足二尺,成品大都是淡黄的原色。
   我们那边不种麻,也没人会纺纱织布,从外地贩运过来的都是一些质量低劣的大路货,价钱也不贵,每尺二三角钱。那种布在夏天里有两种用途,一是用来缝制蚊帐,二是女人们用来做褂子穿。做一顶帐子要用好几丈夏布,那时都困难,一般人家做不起。大都是做褂子穿,做一件只需两元多钱,如果实在没钱买,还可以拿布票换。那些年,生过孩子的农妇,几乎个个都要有一两件夏布褂子。不过,大姑娘和没生过孩子的小媳妇们是不穿那种褂子的,因为夏布的布眼稀松,有点儿半透明,穿在身上会隐隐约约地显山露水。解过怀的女人不在乎这些,她们平时常常在大庭广众中给孩子喂奶,晚上还光着上身在外面纳凉。她们图的是便宜和凉爽。虽然那样,夏布是绝对不可以用来做裩子(短裤)穿的,因为,那时的农村妇女从来不穿内衣。
   比起棉布褂子来,夏布褂子刚穿到身上是挺不舒服的,因为那上面的毛剌会把身上戳得痒痒的。它的最大的优点就是离身,大集体那会儿,无论天有多热,妇女们总是要天天上工的,当闷热难耐,汗流浃背时,夏布褂子不会往身上粘,还透气,而且耐穿,不怕成天地浸泡在汗水中。而棉布褂子最怕被汗水煮,穿不多久便破了。那时,由于胸前背后出汗多,肩膀上磨损重,一件棉布褂子穿到最后至少要用新布换一回褂子肩。
   为了尽可能美观一些,有些年轻的妈妈们,会将刚做成的夏布褂子请染布匠染成藏青色,穿起来要比那枯黄的原色好看得多,如果裁剪得当再加上有一副好身材,走起路来也会让人觉得婀娜多姿风情万种。不过,好景不会长,过了四十岁后就懒得再去花几角钱染褂子了,她们蓬头赤脚领儿女,哪还顾得上什么美不美?那年头,生在农村里的女人既是生儿育女的工具,又是无休止劳动的机器。而且,她们还会觉得,在烈日的暴晒下,穿深颜色的衣服会更加热。
   用夏布做成的蚊帐是那时农村中的奢侈品,做一顶要花十几元钱。因此,除了当干部的人家,普通社员家里难得有那种高级的蚊帐。与棉纱蚊帐相比,那种帐子透气性能好,睡在里面更凉爽些。不过,比不上后来市面上出现的尼龙蚊帐。而且,夏布帐子用旧了布眼里还会拱得进蚊子。
  
   四、夏天的夜晚最难熬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普遍没通电,人们只能靠形形色色的扇子来度过酷暑难耐的夏天。当夕阳隐入地平线,一个闷热的夜晚便开始折磨起劳作了一天的农民。
   外面没一丝风,大地散发着热气。低矮的土屋里热得像蒸笼,让人喘不出来气来。碰到这样的天气,队里收工比平时还要更晚些,因为中午放过两个多小时的假“躲午”,要利用傍晚的时间将耽误的农活补回来。
   那时,我们夫妻俩带着三个孩子,从田里回来后,家中还有一大堆活儿等着我们。老伴要生火煮粥,同时还要烧一锅洗澡水,等到将两口大锅烧开了,身上就像是又在汗水里洗了一回澡。我要先将从田里带回来的青草切碎喂猪,猪子一听到主人回来后会在圈里没命地叫唤,必须先把它们安顿好。接下来就一个个地替孩子们洗澡,最小的孩子在地上摸爬滚打了一天,身上脏得像泥猴。做完了这些,还要在门前的空地上泼几桶水(泼过水后的地上会凉爽些),再将吃饭的小桌子和爬爬凳儿搬到门外的空地上,准备喝粥吃晚饭。
   记得有一年立秋前,40度上下的气温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屋里没法睡,家家都把简单的床铺挪到巷道外面。有的在铺上撑起帐子,人多帐子不够用的人家,大人们干脆躺在桌子上露宿一整夜。为了对付蚊子,人们都会在地上燃起一堆堆蚊烟。那种最原始的驱蚊方法是不花钱的,就是在扬场扬出来碎草屑(俗称稳子)上面洒点水,然后将其点燃,如果有了明火就再洒水,保持光出烟不着火。
   夜深时,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巷道里烟雾弥漫。露宿的人们像晾冬瓜似的光着上身躺着,不时会听到有人用芭蕉扇子拍打蚊子的声音,那场景让人至今记忆犹新。不知道现在世界上,有没有哪个穷国还在重复着我们过去的故事?
   也有的人家怕烦神,懒得天天挪床铺,他们会想出别的办法来对付酷暑。我有一个邻居就从来不在露天里过夜,他在堂屋地上用芦席摊了个大地铺,因为地上有凉气往上钻,一家人睡在上面也并不觉得有多热。老年人说,这种方法只能在大伏天里才能尝试,过了立秋是绝对不能整夜睡在地上的,那样的话,睡的人会得病。我在午睡时也常常光着身子睡在屋里的泥地上,让人觉得神奇的是,无论外面多热,地上总是凉阴阴的。不过,在地上午睡也睡不安逸,总有许多苍蝇嗡嗡地围着转,有时还会有散养的鸡子突然在身边屙一泡烂屎。
   有时,过了午夜,突然起了天色,几声闷雷过后,接踵而来的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暴雨。此时,露宿在外面的人家要折腾好一阵子,先将孩子们一个一个地抱进屋内,再手忙脚乱地摘帐子搬铺板。忙乱一阵后,他们都觉得挺欣慰,终于盼来了一场大雨,或许,以后这鬼天气会慢慢地凉起来。
  
   五、凉席和芭蕉扇
   先说凉席。凉席是一种用篾片编成的竹席。城里人习惯将用荸荠草织成的席子也叫凉席。那种席子在乡下叫棉席子,主要用于春秋两季,夏天不常用。
   凉席都是手工编织成的,所用材料就是一根比撑船篙子稍粗一点的小毛竹。人民公社时期,买一根那样的毛竹,只需两元多钱。买到毛竹后,便请篾匠到自己家中加工。那时的篾匠大都是一师一徒两个人搭班子。他们先将毛竹截段劈成细篾片,然后再将篾片刨光、编织。一张席子一般需要四个工,工钱不贵,每个工一元钱,另外,主家要管他们便饭。虽然做的席子要比市面上买的贵一些,但要比买的结实经用,用得细作的人家能垫十几年,坏了还可以修补。年代久了的老凉席会被汗水浸成暗红色,睡在上面特别舒服。
   做不起凉席的人家,到了夏天也舍不得垫棉席子,因为,在没有空调电扇的年代里,有的人家一家好几口人挤在一张铺上,睡着后难免要浸泡在汗水中,浸过汗水的棉席子不经用,容易烂。那些人家只能用一种极其粗糙的芦席来替代凉席。
   芦席是用芦苇编成的,没多少成本,大多数人家自己会编。其实,那种席子也跟苫棚子用的芦扉差不多,只是编时将裹在外面的芦苇叶子剥得干净些罢了。没睡过芦席的人,是会觉得挺不舒服的,有时,那上面的毛刺会戳破孩子们的嫩皮。没办法,那时儿女多的人家更困难,只能用这种无需花钱的“凉席”来捱过一个苦夏。
   再说芭蕉扇。顾名思义,芭蕉扇就是用芭蕉树上的叶子制成的,制作过程十分简单,其天然的叶柄正好用来作扇柄,制作者只要将叶子剪成圆形,再在周边缝上一道细篾箍就成了,听说,在产地一把只值几分钱。人们通常用的都是那种大路货叫老芭蕉,颜色是枯叶的原色,特别厚实、耐用,一把扇子能用好多年。有一种高档一点的扇子叫嫩芭蕉,那种扇子是选半老的芭蕉叶制成的,扇子经过漂白处理,周边的篾条被染成彩色,有的在扇柄上还配上好看的流苏。那种扇子虽然价钱较贵。但挺受年轻女人们青睐。因为面积小,扇起风来不过瘾,而且不经用,上了年纪的人不屑一顾,说是“婊子货”。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有一段芭蕉扇子情缘。小时候,在闷热的夏夜里,妈妈用她的芭蕉扇,哄得宝宝酣然入睡,有时候,劳作了一天的妈妈睡着了,手里的扇子仍然会在本能的驱使下机械地轻摇一会儿。长大了些,自己也会拥有一把芭蕉扇,妈妈会在扇子边上精心地包起一圈布条,她是怕扇子边上的篾刺会伤了孩子。

共 829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章用细腻的笔墨,讲述了在孩童时代夏季里发生的故事。儿时的夏天是炎热的,村子里的大河成了孩子们度夏的好场所。孩子们在河里游泳,既刺激又好玩;大人们来河里洗澡,炎热的夏季在水中也变得凉爽了。岁数稍大些的男孩子,晚上还经常游河到田里去偷人都会吃到香甜的香瓜。夏天里印象深刻的还有吃生米。由于那时人们吃不饱肚子,在下田时,都会到了田里先割些稻抱到田埂上美美地饱餐一顿,嚼着香甜的新米,直到吃饱了,到河边上喝过两捧水,才开始割稻。夏布是物资匮乏时期的一种粗麻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那种布不要布票,曾在苏北农村风行一时,村里人就是靠着夏布度过了炎炎夏日。夏天的夜晚最难熬,凉席和芭蕉扇是人们度夏的最好贴身工具。六月六 是个有故事的日子,吃焦屑是当地的风俗,焦屑是炒面的俗称,其主要原料是小麦,泡吃时加点麻油和红糖,听起来都会让人垂涎欲滴。可那时粮食不够吃,焦屑也成了农民的奢侈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歇伏”,晒经,都是农村的习俗。风雨天抢风场,立秋前后“双抢”……夏天里的趣闻轶事,被作者用细腻的笔墨一一道来。散文感怀岁月,描述美好,抒发情愫,场面真实可信,亲切自然,主题来自生活,贴近生活,读来饶有趣味。推荐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728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8-07-26 13:07:12
  欣赏佳作,为佳作点赞!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1 楼        文友:苏中老农        2018-08-08 15:05:52
  感谢刘社为拙文编辑并点评,祝夏日安康。
2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18-07-26 16:36:33
  看到此文,想起了过去没有空调的日子。回忆妈妈的芭蕉扇的情愫让这个夏天不再热。
回复2 楼        文友:苏中老农        2018-08-08 15:07:17
  谢谢文友阅读留评。问好。
3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18-07-26 18:21:26
  看来作者苏中老农君是个实实在在的老者,往事的酸甜苦辣的回忆,都是自己的亲力亲为,儿时夏天的苦中有乐,夏天吃生米、穿粗麻布的贫穷岁月的无奈,难熬的夏夜,庄稼人消暑的凉席和芭蕉扇,活生生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活的原生态,用细腻的笔触呈现出来,读后让人唏嘘感叹那个年代,那个岁月。习之拜读。
回复3 楼        文友:苏中老农        2018-08-08 15:08:32
  谢谢老师赐帖鼓励,祝夏安。
4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8-07-26 19:13:44
  正因为经历过苦难,所以对现在的日子才会倍加珍惜,欣赏作者精彩散文。还原那个时代的场景。
回复4 楼        文友:苏中老农        2018-08-08 15:09:58
  谢谢你的关注与鼓励,问你好。
5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18-07-30 15:34:05
  恭喜精品祝贺老师!
回复5 楼        文友:苏中老农        2018-08-08 15:10:33
  谢谢。问好。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