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蓝】 老斗趣事(小说)
老斗是北方机械厂机加车间的车工。他并非姓斗。而是姓常,名胜。老斗的这个绰号是根据时代的变革演化而来的。从小就伶牙俐齿的他步入中学时,正值共和国史无前例的动乱时期,“红卫兵”的袖标伴随他走完了求学之路。那时在老斗生活的这座不算太大的城市里,每逢大辩论都能听到他底气十足的呐喊。小小年纪就冲到了“革命”的第一线。也塑造了他超人的辩才。为此,人送绰号:革命的常胜斗士。知识青年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年代,更有机会显露他超人的辩才。老斗曾多次代表村大队老书记到县里介绍“与天斗,与地斗,与阶级敌人斗”的先进经验。“小斗”的绰号也一时名声大噪。小斗不仅演讲慷慨激昂引人入胜,看问题也因为所站的“高度”不同,往往胜人一筹。为了照顾小斗经常去公社和县里开会,生产队长给他派了一个比较轻省的活,协助老牛头放羊。哪个年月社员少有的几只自留羊也必须由生产队统一牧养。有一天,老牛头和小斗刚把羊群赶到山坡上,富农刘发财家的公羊追逐贫农李柱子家的母羊。并且强行往背上爬。这下可气坏了小斗,不由分说拿起鞭子就追打公羊:“你那剥削人的主人都被共产党领导的贫下中农打倒了,你还敢逞威风!竟敢在大白天强行搞这不轨的行为!”
“别打了!那是发情的羊在交配。”老牛头跑得气喘吁吁也没能追上小斗。
“牛大伯,你好糊涂啊!贫下中农家的羊岂能让富农家的羊欺负。就是交配也不用富农家的坏种。”小斗一顿鞭子把公羊打得无影无踪了。
“我怎么糊涂?不管是谁家的种,生出来的羊羔都是咱贫下中农的。”老牛头很是不服气。
“这样的羊肉吃在嘴里也会有剥削阶级的血腥味,这样的羊毛穿在身上,心里也会冷嗖嗖的。”小斗“语重心长”的教导,气的老牛头翘起他那不规则的胡子转身就走……
在那个年月,好汉出在嘴上。小斗也自然属于好汉哪一类的。顺理成章地成为被教育好的知识青年,被贫下中农的带头人老书记送回城里。同时,老书记也把女儿的终身幸福托付给了老斗。回城的老斗跨进了工人的队伍,成为“领导”阶级的一员。其时,正是邓小平第一次复出之际,国家经济有了复苏的趋势。工厂的生产秩序有了好转。在工人中逐渐形成了以技术为尊,能干为上的良好氛围。常胜渐入窘境,失去了用武之地。但是,他始终不能忘怀在农村时的“丰功伟绩”。记得一次在午间吃饭时,常胜滔滔不绝地跟工友们讲述在农村那辉煌的历程。同样有过知情经历的组长老崔端着饭盒凑过来,看到常胜眉飞色舞的晃动他那硕大的脑袋,由“斗”字,联想到了斗(早些年农村用来称粮食数量的衡器):“叫你‘斗士’不贴切。根据你脑袋的个头,应该叫‘斗头’更形象。”从此,常胜“斗头”的绰号传播开来。被青年工友戏称为“老斗”的常胜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施展嘴上功夫的机会。无论别人怎么说,说什么,到老斗这里就没有正确的时候。有一次,更衣室里只有青年工人小田和老斗,为了打破沉默的尴尬,小田随口说了一句:“今天天气真好!”
“这种没有限定范围的话是完全错误的。你这是片面的、静止的、绝对的看问题。典型的形而上学。天气受多方面的影响,瞬息万变。早上艳阳高照,下午就可能阴云密布。再说,同为我们这片神州国土,东北晴空万里,台湾就可能细雨霏霏;北京风和日丽,澳门(那时还没有回归祖国)就可能风雨交加。怎么能说今天天气好呢?难道台湾和澳门不是中国领土吗?”老斗接过话茬就是一通连珠炮,把小田轰的晕头转向。一句话惹出了如此严肃的政治问题,小田只好偃旗息鼓退避三舍。
有一天午休,工友们在更衣室吃饭,小田边吃饭边翻阅着报纸:“某县的县委书记勤政爱民,实实在在的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了广大人民的爱戴。如果全国的县委书记都向这位县委书记和焦裕禄那样,我国的广大农村想不快速发展都难。”
“向这样爱民如子的好官不是很多了。”组长老崔发出感慨。
“你这话我就不爱听!”老斗把饭盒一推,站了起来:“‘爱民如子’是封建社会文人墨客褒赞清官贤达的通用词。出发点就把人民放到了低人一等的位置。共产党的县委书记不能等同封建社会的‘县太爷’。现阶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所有的党政官员都是人民的公仆,就连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都自誉为人民的儿子。可见把人民放在什么位置是一个立场问题。我认为用‘敬民如父’来赞誉我们的好干部更合适。”
“‘爱民如子’怎么了?实事求是,形象贴切。儿女不赡养老人的屡见不鲜。你听说过亲生父母不养儿女的么?”老崔很是不服气。
“还是‘敬民如父’好一点。老斗还挺能造词儿的。”车间书记习惯了每天午休来找老崔“杀”两盘棋。正好赶上老斗与老崔争辩。
“那也不尽然。两者就亲情的延伸而言,‘敬民如父’的局限性更大一些。现在的年轻人成家后,携妻带子吃父母、拿父母的比比皆是。还美其名曰‘常回家看看’。权力机关的个别人利用手中的权利,吃、拿、卡、要的行为时有发生。按照逻辑推演,他们到‘父母’家吃点儿、拿点儿,岂不也是人之常情吗?。前年我市郊区有一位乡长挪用农民修路的集资款,当检察机关调查时,这位乡长还反问检察官:‘既然我们乡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农民的儿子,那儿子向老子借点钱,还有什么可指责的吗?’可见用‘敬民如父’这个词容易引起素质不高,物欲强烈的贪官产生联想。”好久没有与别人辩论了,都快把老斗憋疯了。只要有对手,立场是可以改变的。
“‘敬民如父’是说我党的干部来自人民,向孝敬父母那样为人民做事。展示了我党广大干部热爱人民,忠于人民的赤诚之心。”车间书记极为认真地说。
“‘爱民如子’显示出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义务和责任,张显了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发扬了我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车间书记的话音刚落,老斗就慷慨陈词。真正进入了辩论的状态。
“我赞同你的观点。你却又转到了对立面。为了凸显你的辩才,连立场都放弃了。如果为了更大的利益,你恐怕连祖宗都能出卖。你做人还有没有准谱?”恍然大悟的车间书记很是气愤,下棋的兴趣全消,甩门而去……
久而久之,车间内连一个与之为“敌”的人都没有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对手也是一种悲哀。
老斗这个绰号的叫开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老斗的自尊心也很强,对自尊的保护绝不弱于任何人。刚开始,敢当面叫老斗的只有车间的主任、书记和组长老崔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有一次,眼镜吴当着老斗的面“很忘情”地直呼“斗师傅”,老斗颇为不满:“小屁孩!放尊重点!”
“我就够尊重你的了。别人喊你老斗,我尊称你斗师傅。”眼镜吴没想到老斗会动这么大的肝火。
“岂有此理!世界还有这样的‘尊重’吗?我说你是一只美丽的癞蛤蟆,你能接受吗?”老斗对眼镜吴的辩解更加来气。
“小吴下不为例。叫都叫了,老常你也就别太较真。”老崔赶紧过来劝解。
“下不为例就完了吗?我的尊严被侵害,讨个公道难道过分了吗?对这种有损我尊严的行为不应该谴责吗?”老斗大有得理不让人的气势。
“我就叫你‘老斗’了!怎么着由你!”眼镜吴看到老斗不依不饶的劲也来了脾气。
“对你这样的无赖,唯一的办法就是有正义感的工友们联合起来,口诛笔伐把你这只癞蛤蟆‘斗’到臭泥塘里去。”老斗拉开了大辩论“斗士”的架势。
“你不要把自己装扮成‘斗士’,你是‘斗屎’!快把脑壳打个洞,排一排里边的粪水,免得爆炸脏及无辜。”眼镜吴也开始进“招”了。
“我排出的水正好用来灌溉你这株恐怖的黑玫瑰!毒害人民的异类奇葩。”就在眼镜吴的骂声刚落,不知是谁在老斗身后说了一嘴:小吴的绰号叫“黑玫瑰”。老斗急中生智把“眼镜吴”的绰号用到了回骂词中。老斗吼完,所有在场的人先是片刻惊讶,随后就是哄堂大笑。不知什么缘故,新近调到班组来的老路分开众人当胸就给老斗一拳。不明就里的老斗先是一惊,随后就从工具箱里操起一把铁锤抡向老路。说时迟,那时快。组长老崔奋不顾身冲上前去双手紧紧的抓住即将下落的锤子……
老斗和老路被车间书记叫到了办公室,没等老斗坐稳,书记劈头盖脸向老斗吼道:“你脑袋进水了?你与小吴吵架,却喊老路的隐私。他招你了,还是惹你了!你中的是那门子邪。”
“天地良心,我真以为那是小吴的绰号。在我与小吴吵架时,不知谁在我身后说了一句,‘黑玫瑰’是小吴绰号。由于当时激动没能辨别出谁的声音。”老斗恍然大悟,明白了大家为什么笑,老路为什么打自己。
“老路和黑玫瑰的事儿工厂已经做了处理。今后大家不要就此说事了。当然了,老路动手打人也是不对的。既然有误会,说开了就好。”书记见双方怒气已消,也没再说什么。
“老常,是我不够冷静。对不起。”老路大度地先伸出了手……原来,老路在设备处工作期间,主管外委加工,黑玫瑰的工厂给北方机械厂加工的一批零件不合格,老路却给验收了。给工厂造成了很大损失。后经查实,老路与黑玫瑰有不正常的性关系……老斗也想通了,两个“斗”字发音特别接近,不管怎么叫,就当别人是在赞美自己“斗士”的光荣经历……
天生不甘寂寞的老斗,没事总觉得平淡无味,找点事才够刺激。车间接到一项紧急加工业务,老斗所在班组工作量也特别大。开工的第二天都快到中午了,还未见老斗的身影在车间出现。午后的工作铃声响过,老斗才踱着方步姗姗而来。
“我说老斗,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你怎么才来呀?”组长老崔尽量克制情绪。
“有点小事。”老斗的脸上呈现出若无其事的表情。
“有事也得打个招呼呀,也好安排别人,免得影响生产。”老崔已经到了发怒的临界点。
“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都具有突变性,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事先能设计好的。是不会以你我的意志所转移的。我也想打招呼,来得及吗?”老斗看着激动的老崔连半点理亏内疚的感觉都没有。
“没有正当理由,视为你旷工半天!”老崔气的满脸通红。
“你敢!”老斗丝毫没有示弱。
第二天,有两位年轻人给车间送来一张用大红纸写的感谢信。
贵车间的工人常胜同志发扬雷锋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精神。与昨天早上,路遇晨练后回家途中突发心脏病的我父亲。常胜同志毫不犹豫的打车把我父亲送到了医院。为抢救赢得了极为宝贵的时间。对此,我们全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贾老实
某年某月
车间党支部书记和组长老崔代表车间接下了感谢信。送走了“客人”,老崔很是不安地对书记说:“昨天因为老斗晚来,我还和他吵了一通。看来是我错怪了他。”正当书记和老崔研究把感谢信粘在什么地方合适时,办公室的电话响起。书记拿起电话,话筒里就传来了厂保卫科毛科长的呼喊:“赶紧来一位领导。你们车间的老斗被人打了!”书记和老崔一溜小跑,赶到了保卫科。不由得大吃一惊,打老斗的正是刚才送感谢信的那两个年轻人。书记和老崔刚坐下,就听到了毛科长询问那两个年轻人的对话。
“你们为什么打人?”
“他欠我们工钱!”
“欠你们什么工钱?”
“他让我们把感谢信送到车间,答应给每人20元钱。可是他却只给了我们一个人的。”
“不对!我答应只给一个人20元钱。没说过给每个人20元钱。”老斗用手捂着嘴角流血的嘴角,在一旁争辩着……
老斗常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他干活不是很精,却对出殡的事情很在行。在乡下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时候,有机会与老支书一起参与过多次婚丧嫁娶。在老支书的指导下老斗很快就达到了司仪的水准。由于老斗声带特殊,吼出的声音略带哭腔。立刻就能营造出浓郁的悲伤气氛。再加上“动乱”年代烙下的“后遗症”,说话容易激动,有明显的辩论痕迹。婚礼几乎没有找他主持的。在乡下的那几年里,老斗几乎成了“专业”的葬礼主持。为了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对乡下的婚丧嫁娶每一个细节都了然于胸,尤其是对遗体的开光颇有心得。老斗的开光词既传统,又有创意。可以说做到了与时俱进。得到了贫下中农的一致好评。进工厂后,老斗把这一特长进一步的发扬光大。成为北方机械厂家属区金牌葬礼司仪。老斗主持葬礼分文不取,只是有两个前提,事主必须征得老斗所在车间的同意,事主必须亲自去请。住医院将近一年的程厂长的老爸医治无效,撒手人寰。出殡那天,老斗所在车间的主任和组长老崔都去参加葬礼。灵车已经到了厂医院的太平间门口(那是还没有实行殡葬改革,遗体火化前大多都存放在医院的太平间)。程厂长和两个弟弟齐刷地跪在灵车前,就等车动摔盆了。就在遗体将要装车的时候,有位老妇人突然止住了哭声,急匆匆上前拦住抬遗体的人们:“还没开光,不能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