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祝福祖国】蜕变(小说)
这是一座古老的小镇,临河而建,青砖青瓦的房子,青石板铺就街道。沿河有许多垂柳房顶上长着绿色的植物,路面上生着青色的苔藓。有古老的商铺,有古色的小桥。那里生意兴隆,人丁旺盛,是一个十分富裕的江南小镇,这就是我父亲的故乡。
八岁那年暑假,我跟爸爸回故乡,去看爷爷奶奶,没进家门就听到“砰”“砰”的声音,我觉得好奇极了,就问爸爸这是什么声音?他告诉我这是弹棉花的声音。我更加奇怪了,棉花为什么要“弹”呀?父亲说等你看见就知道了。
我一进家门就看见了这样的一幅画面:在奶奶家前排房子的一个厅堂里,有一个老者正在一个长方形木板上的棉花堆里忙活着,他大约六七十岁光景,精神矍铄,左手拿着一个很长的弓,右手拿着一个像手榴弹样大的锤子,对着一块块,一团团的棉花,有节奏地“弹”着;我突然发现,在他身边有一个穿着紫色碎花衣裤扎着两个羊角辨的小姑娘,大约八九岁左右,人比较瘦,但四肢还比较修长,长着一双水灵的大眼睛,给人感觉非常和善和纯洁。此刻她正在一个古老的纺车上纺着线,她那娴熟的防线技巧,一会儿就放出了一锭均匀雪白的棉线,一下就吸引了我的眼球,我完全被她震慑了。我第一次见到她,就喜欢上她了。那是七十年代末期的事,那是我也才上小学三四年级。
据奶奶说,这祖孙俩就住在这附近的王家庄,一年前租了奶奶家的房子,靠给别人弹棉花做被子为生。这个小女孩没有父母,就跟爷爷奶奶生活。她一边上学读书,一边还要帮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奶奶说她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她不仅读书成绩好,而且一放学就来帮爷爷纺做被子用的棉纱,还要和爷爷一起给弹好的被子网线;除此以外,她还会做各种各样的家务事。奶奶说她做任何一件事都非常认真投入,是个出色优秀的孩子。
第一次领教她的出色,是亲眼看见了这个才刚满九岁的她,在动作熟练地帮他爷爷给弹好的被絮网线。这是个非常累又还要讲点技巧的活,只见她小小的个子踮着脚尖,从爷爷手里接过棉线勾在手里。先用食指,再用中指,组成四行平行线,然后在轻巧地按在弹得均匀的棉花上;先从一个角开始,四行四行地往另一个角移动,在每四行的网线过程中,线的长短,安放的松紧程度都要靠自己去把握;如果有的紧有的松,背面就不平整,那样不仅影响美观,还影响被絮的质量。顾客就会有意见,生意就会受影响。可这个小姑娘的技艺真的令我叫绝,她网纱的动作不仅非常熟练,而且她网出的被面,行距均匀,松紧一致,就像是精确仪器画出的一件工艺品。我经常是呆呆地整个下午看着她和爷爷给新被子网线,丝毫没有厌倦感,就像在欣赏艺术家的表演一样,那时八岁的我真的打心眼里崇拜她。她看我对这个很感兴趣的样子,有一天她对我说“你想试试吗?”我高兴地说“好啊”!于是她就向爷爷请求让我试试,她爷爷是个善良的老人就同意了。我从她手中接过了线,我以为很容易呢,可手一抖。线就脱落了,结果线就纠成了一团,好好的白线就让我浪费了,她在旁边做示范,我还是觉得很困难,就放弃了。可她却笑嘻嘻地安慰我说“我开始也不会的。多做几次就会了”。
再一次感受她的懂事,是在我们已经成为好朋友之后。有一天下午,生意比较清淡,她说要回家给奶奶做饭,我出于好奇就跟她一道回了一趟她的家。她家其实离我奶奶家的小镇不远,那是一个极其普通小村庄。那是70年代中晚期,她住的村庄和那个时候所有的村庄都很相似,清一色的灰色茅草屋土坯墙。由于年代久远失修,都有点颓败的样子,整个村庄没有几间砖瓦房。整体给人感觉萧条而又破败。一进她家门,我一下愣住了,这哪里算是一个家呀!低矮的两间茅草屋,里面除了两张土抗,一个泥巴做的锅灶,一个陈旧的辨不清什么颜色的箱子,一张东倒西歪的方桌,几个高低不齐的长条凳子,就剩坑上躺着的一个苍白瘦削的老奶奶了。可就是这样一个破败的家,却被她收拾得非常干净整齐。她一进家门,就首先亲热地扑到老奶奶跟前,给他盖好被子,然后和她嘘寒问暖了一番后,才对老奶奶说“我去给你做饭了,你要好好躺着哦”。这时我才发觉那是个瘫痪在床的老人。小女孩告诉我她奶奶卧床不起已经好几年,平时生活都要靠她照顾;她说她每天都要给她擦洗身体,帮她梳头洗脸,还要给她喂饭;她说她很爱她奶奶,希望她奶奶能身体早点好起来;她还骄傲地对我说“我奶奶没生病前可能干呢,人也很精神的”。她一边和我说她奶奶的事,一边很麻利地到菜园地去采摘蔬菜,淘米做饭,一个小时不到晚饭就做好了。看着她有条不紊地做这一切,嘴里还哼着儿歌,我忽然就觉得生活对她是如此的苛刻,可是艰苦的环境并不能把她击垮!你瞧她那阳光般的心态,乐观向上的精神,命运又能奈何得了她什么呢!不一会一桌香喷喷的农家饭菜就做好了。我一边吃着她做的美味农家土菜,一边看她麻利地做着这一切,心里真的对她佩服极了!
她又一次让我感动的是,有一天早晨我在睡意朦胧中,隐约听见读课文的声音,我被吓醒了,我以为我还在家里读书,上学要迟到了,所以就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往外走,一抬头看见那个小女孩正拿着一本语文书在全神贯注地读着,我这才发现我还在假期中。等到我悄悄地走到她身边,开玩笑地从她手中抢走了她的书时,她才发现了我,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对不起,我吵醒你了。现在还没有人来做被子,所以闲着也没事,就读读它”。接着她又说“你是从大城市来的,普通话发音一定比我准,你教教我好吗?”其实我听了她的读音,她比我还要好呢!可是她就是那样的虚心好学!我们曾在一起做过作业,她不管是解题的方法,还是知识的宽度和深度,都不比我这个号称是优秀学生的逊色。记得有一次我语文作业中要填一句唐诗,我怎么也想不起,她只看了一眼,就把整首诗都背出来了,弄得我目瞪口呆的。她告诉我那些诗句都是她小的时侯爷爷教他的。对了我忘记说了,我在她家那凹凸不平的墙壁上看到了她的许多各种各类奖状,有是“三好学生”的,有是各科竞赛的,还有表演和体育的。说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真的一点不夸张。尤其是在她那样生存极其艰难,家务如此繁杂的情况下,能挤出分分秒秒的时间抓紧学习,并能取得各方面这么好的成绩,怎么能不让我感动呢!
我忽然想到有一种叫做骆驼草的植物,生长在四周都是戈壁的沙漠上,它不怕干旱烈日狂风,坚韧地生长着,和这个小女孩何等的相似啊!她虽然生活环境艰难,可是她从不怕物质的贫乏,繁重的家务和生活的磨难,而依然能乐观豁达,积极进取,健康向上,怎不教人敬佩呢!
时间就这样匆匆地过去了,假期很快就结束了,但孩子们的友谊是特别容易建立起来的,一个暑假虽然我在奶奶家就住了两个礼拜,但我们就这样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了。我不久就回到了我生活的城市。她也开学读书了,不能整天帮爷爷做事了。我们虽然各自都很忙,但我们还保持着一月一封信的交流,从她信中我获得了许多关于她的信息:她小学毕业后考到了镇上读初中,依然离家很近,她一边照顾奶奶一边读书,还要做所有的家务,而且爷爷奶奶年岁已高,她照顾的担子更重。但她学习依然很刻苦,成绩非常优秀,每年都是三好生。她还要趁寒暑假去外面打工补贴家用和给自己挣学杂费。在初三的那一年我第一次收到了她的一封求救信,这在她是从没有的。我爸曾想资助她读书,都被她婉言谢绝了,这次我想她可能真的是遇到大的困难了。她的信是这样说的:
“亲爱的葳蕤妹:你好,给你写信说这样的事,我真的难以开口,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我又没有其他的亲人,我一直把你们家人当作我的亲人了。我是不是有点厚颜无耻?不管你怎么想我都要说了,都要向你求救了,因为我实在没有办法(此处已被眼泪打湿)……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我奶奶病得很重,已经住进了我们公社的卫生院了,每天都需要钱,可我爷爷年岁已高,不能靠给人家弹棉花挣钱了,而我已经初三,虽然个子长高了许多,但我要读书面临着中考,我本来和爷爷奶奶说我不读书了,我去打工挣钱养活他们,可他们怎么也不同意,爷爷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不读书可惜了。奶奶甚至威胁我说,你如不读书我就不治了!我死了你就单纯了没有负担了!我进退两难,只有求救你家了,我知道你父母都是好人,他们一直都很关心我,可是让我说出来这样的话,真的是难以开口,觉得自己毫无颜面,可我今天还必须说!请你爸妈暂借点钱给我,先要把我奶奶的医药费付了。其他问题我会酌情解决的。谢谢!谢谢!我随信把借条也寄给你了。等到中考结束,我一定去打工把钱还给你们的。
祝你学习进步!代向你父母问好!
你的朋友小花
某年某月某日”
我收到她的来信后,立即对我爸妈说了她家的困境,我爸爸是知道这个小女孩家的境况的,他还曾想资助她呢,当时她和她爷爷都谢绝了。我妈妈也听我们说了这个小女孩家的事,看了她的信后,我妈连连叹息了几声,说“可怜可怜”!第二天我爸立即就去邮局汇钱给她了。她收到钱后给我写了封短信,全是感谢的话,还有就是告诉我说,她奶奶病情有所好转,不久就可以出院了。我们全家看后都替她高兴!
初三那年我们相比平时要忙点,当然不能和现在的孩子中考比,那毕竟是80年代的初期。我们还是那样按部就班地读书,只是作业比平时稍微多一点而已。就这样我们联系还是比平时要少多了,有时一两个月都不会写一封信的。也许心里都有点紧张,不知道能不能考上高中,心里都很忐忑。所以就没心思写信。好不容易熬过了中考,等分数下来后,我知道自己已经可以上我们市里的一所重点高中后,我爸就允许回老家看望已经80高龄的爷爷奶奶了。一回到故乡,我就听爷爷奶奶说说,那个叫小花的女孩,今年也考上了县重点高中,而且是整个小镇初中唯一考上县高的一个。我一听高兴坏了!第二天早晨一早就去她家找她,我给她带了很多学习用品,书包文具本子等,还给她买了一套运动装,完全按照我的尺码买的,不知合适否。
我走了十多分钟的路,到了他们的村子,几年不见,整个村子变化不是很大,只有少数人家盖了新的瓦房,多数人家还是原先的破茅草屋。小花姑娘家当然还是原先的样子。我走到他们家门口,她家的门是开着的,我进去以后,发现床上没有她瘫痪的奶奶了,也不见小花姑娘,只看见她的爷爷,一个人在家里打扫卫生。我先叫了声爷爷,然后告诉他我是谁,我来找她孙女的。老爷爷一看是我,非常热情地叫我坐,并千恩万谢地感谢我们家对他们的帮助。我告诉爷爷说不客气,我和小花是好朋友,朋友有困难既然要帮的。老爷爷接着说“如果不是你们给我们的钱,她奶奶医院帐没办法还,死了还要背着欠债见阎王”。说到这里老人眼圈红了。我问“小花奶奶怎么了”?爷爷告诉我住院时老奶奶已经快不行,收到你们钱刚把医院帐结了,她就病逝了。那时小花伤心得不得了!我劝她,学校老师同学都一起帮她,才让她度过了难关,顺利考上县高中”。说到这里,老人脸上才有了点笑容。听完了老人的叙述后,我心里觉得非常内疚!在朋友最困难的时期,我没有能帮她一把,没能对她说一句安慰的话,我太自私了!好在她度过了难关,我现在特别想见她!于是我安慰了几句爷爷,就问“小花呢?”爷爷告诉我,她去小镇的饭店打工了,为了读高中的学费和住宿费,也为了还欠我们家的钱。我听到这里,更加觉得不安,我把带给小花的东西交给了爷爷后,就直接去小镇找她了。
这个小镇虽然不大,但它处在十分有利的交通要道上,南来北往的客人都要经过这里去其他地方做生意,所以这里的客栈和饭店还是比较发达的。我按照爷爷给的地址,找到了一个叫“放心吃”的饭店,店面不大,但布置的很有文化气息,雕花的门楼,两个红柱子上写着烫金的对联,里面空间不是很大,但布置的非常雅致,尤其是他们的服务员都穿着蜡染布做的制服,给人感觉非常舒服。我一进去,就有人迎了上来,说“小姐,要吃什么?预订了吗?几位?”当我告诉她我是来找人的时,她就立刻说稍等,我去替你叫她。我就站在门口等,一会我就被人从后面搂住,并且惊喜地大叫一声“葳蕤,你来了!怎么不早通知我,我去车站接你呀!”我一回头,好家伙,她怎么长得这么高了!几乎快超过我了!我说“你是不是在饭店打工吃的太好了,怎么长这么高了?记得你小时候干干瘦瘦的,以为你长不大了呢”。我和她开玩笑地说,她也顺势给我一下说“你就希望我长不高,是吧?坏蛋”!我们俩虽然好多年没有见面了,但见面后还能找到童年的感觉,我们俩都非常开心!小花说“今天我请你吃我们店的特色菜‘清蒸鸡’,记得小时候你奶奶总是做给你吃”。我说“好呀,不过还是我请你吃,你在这里打工,你请我,人家也以为你没有付钱呢”,她当然不同意,她说她要尽地主之宜,我没办法,只能听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