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荷塘】若见欧阳须寄语,一竿来伴九江渔(赏析)

编辑推荐 【荷塘】若见欧阳须寄语,一竿来伴九江渔(赏析) ——吴敏树与欧阳小岑的友情


作者:铜盆孤雁 举人,4966.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69发表时间:2019-01-30 19:12:55
摘要:秋声,明月,琴曲,在这孤寂的夜晚想起了老朋友欧阳小岑。

欧阳兆熊,字小岑,一字晓岑,号匏道人。湖南湘潭人,1837年会试中举,工诗文词曲,通医术。在岳麓书院求学时,结识晚清文学家吴敏树,二人遂成好友。
   1832年,吴敏树离开岳麓书院回到老家,初秋月夜,开门见月,就想起了欧阳小岑,遂赋诗《初秋月夜寄怀欧阳晓琴》,诗曰:凉风中夜至,秋声出庭梧。揽衣起开户,月色明前除。因念同心子,别久增踌躇。今夜弹琴罢,见月意何如。
   这是一首小诗,却写的情真意切,半夜起凉风了,庭院里的梧桐树叶子飒飒响着,发出秋声。我披衣出门,只见明月照在屋前台阶上。一时想起了朋友,好久不见,更让我思量。今夜弹完了一曲,再看看明月,心里有什么打算呢?
   什么是秋声?原来,半夜起风了,风吹得梧桐叶子簌簌作响,掉在地上,这就是秋声。
   秋声,明月,琴曲,在这孤寂的夜晚想起了老朋友欧阳小岑。
   吴敏树是极少写四言诗的,不久,他写了四首四言诗《高高两山寄怀晓岑》,诗曰:
   (1)高高两山,一南一北,两山之云,混蒸同色。
   (2)山有琥珀,千岁松脂。我得此物,持将寄谁。
   (3)晨兴读书,古人满室。我独自言,不如面质。
   (4)出门而望,我思则遥。山川悠阻,日暮长谣。
   吴敏树说,高高的两座山,一座在南,一座在北。两座山上面的云层,混同一起了。
   山上有琥珀,还有千年松脂。我拿到这东西,将会寄给谁呢?
   早上起来乘兴读书,只觉得满屋都是读书的古人。我一个人自言自语,还不如当面咨询一下先贤。
   出门远望,我的思绪则飞到了遥远湘潭。山川又长又弯,我一早一晚都在放声歌唱。
   几首小诗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想念欧阳小岑。
   1834年一个冬天的傍晚,吴敏树在箱子里翻检诗稿,突然检到了曹颜远思念友人的诗篇,就想到了欧阳小岑,遂赋诗一首寄给欧阳小岑,诗曰:岁暮空堂风雨悲,检书搔首忆君时。关心最是曹颜远,替赋怀人五字诗。
   吴敏树说,一年快要完了,坐在空旷寂寥的厅堂为风雨所悲,翻检诗书若有所思地想着欧阳小岑的时候。关心友人的最要算曹颜远这人,为人家所怀念的人写下五字诗。
   吴敏树对朋友一片真心,和朋友在一起,就饮酒聊诗,和朋友分开,就一心想着朋友,老觉得朋友就像亲人一样。
   1840年前后,欧阳小岑因参加会试在京城呆了几年,吴敏树好久没见到他了,书问不至,怅然有怀,遂赋诗一首,诗曰:名山缟纻十年欢,常是分离忆别难。楚泽歌谣人易老,燕山风雪客偏寒。文章用世长怀古,科第逢时岂爱官。满地江湖鸿雁北,岳阳楼上望长安。
   吴敏树说,在名山穿着白色生绢带一类的学子服过了十年愉快的日子,常常在分离的时候想着离别的难处。唱着古楚国的歌谣人易老去,在燕山的风雪里作客偏偏易于寒心。文章为世所用在长于怀古,科考逢时考取难道仅仅是为了爱做官。满地都是江湖事鸿雁北飞,站在岳阳楼上怅望着京城。
   吴敏树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读书人读书是为什么,参加会试又是为什么?
   1844年,吴敏树和欧阳小岑都在京城参加会试,二人相约一同回家,在洞庭湖船上告别,吴敏树赋诗一首《自都偕晓琴南还至洞庭言别》,诗曰:乡国十年别,天涯数月从。路长教语尽,客久喜归同。我屋洞庭岸,子行湘浦风。他时相忆处,都在旅情中。
   吴敏树说,故国神交十年,现在就要分别了,天涯远方,我们二人在京城相守相从数月。路途遥远,教诲的语言说完了,在外客居久了,欣喜着一同归来。我的家住在洞庭湖边,晓琴却要风一样行走在湘浦岸边。将来值得回忆的事,都是羁旅者的思绪和情怀。
   这首诗的重点在尾联,我们这些羁旅者将来有值得回忆的事吗?那就是当年出门在外的思绪和情怀啊!
   1847年,吴敏树从浏阳来到湘潭作客欧阳家,住了几日,临别时赋诗一首《丁未岁湘潭留别晓岑》,诗曰:昔年登君堂,长跪谒二老。秋灯觞信宿,意气家人好。当时两年少,妄意飞腾早。蹉跎计吏车,日遣髩丝皓。悲思湖上别,垂泪向君道。幸皆有老亲,寸影桑榆保。惊风连夜急,痛哭对苍昊。欢愉两地空,生理一时稿。今来一何言,哽咽诉衷懊。各有块独身,俱为霜后草。平生事干禄,颇不在温饱。矧今已天穷,荣贱任颠倒。遭逢譬泉流,勿使涨行潦。令名诚可期,不辱以为宝。
   吴敏树说,以前去过你们家,长跪在地,拜谒二老。秋灯照着我们饮酒,一连两宿,气氛就像一家人在一起样那么美好。当时我们二人年纪很轻,脑子里随意所想,思飞缥缈。坐在计吏车上虚度光阴,以至于今两鬓斑白。最让人痛惜的是湖上一别,我流泪向你说了很多。幸好我们的老亲俱在,矮矮的影子就是他们的晚年。生存状态就像疾风一样连夜急迫,我对着苍天痛哭一场。你我两处已无欢愉时光,生存的希望成为一时的诗稿。现在来这里还有什么要说的,我哽咽地哭诉内心的懊恼。我们各因为孤独只能独身,又都是秋霜后的衰草。平时只求福禄,很不在乎温饱。况且现在到了困难一天大的时候,荣耀和卑贱在任意颠倒。一个人的遭遇譬如流水,不要让它暴涨河道。美好的名声诚可期待,不辱没它才是最宝贵的。
   吴敏树在诗里回忆二人交往几十年的沧桑巨变,过去的你和我与今天的你和我多么不同,过去的老人与今天的老人多么不同,过去的家庭与今天的家庭多么不同,这都是因为时间的缘故啊!
   是追求美好的名声重要还是不辱没美好的名声重要?
   吴敏树认为,在困难一天大的时候,不辱没美好的名声最重要!
   1856年,天国战争的战火烧得炽热,吴敏树和欧阳小岑都被裹挟进来,吴敏树致信欧阳小岑,信曰:
   敏树再拜小岑我兄阁下:
   癸丑之秋,曾一走椷左右,遂未得报。审之去人,实亲入府中,而主人其时已移家入山中矣。盖彼时贼入江西,警及贵县故耶。及前岁二月,下游贼复走敝郡,仆家被焚荡略尽,幸家人已先避去,转徙湘阴平江间。而湖南之军,一败贼于贵县之城下,南路民始复稍苏,仆在山谷中,尚随地自遣,适如平时,而每存想及于阁下,则意其所在之处,必衡岳之下,穷林幽岩,岨绝奇辟,可避世如古桃源者,不得即相从以为憾。即有奉忆小诗云:颇讶欧阳子,连年无到书。衡山七十二,何处入云居?
   嗟夫,仆与阁下平生深语世事,以为叹息,而一旦遽至于此耶。自年二十岁以来,官吏间及乡里风俗事,所见所闻,日不如前,往往多可惊怪者。粤西一隅小盗耳,遂令至此,果天意乎,抑人之罪也?今谈者争尤夫使萌之不翦,或云某军失机,某帅不力,是皆固然,然无乃犹未尽其微者耶?往时闻阁下道江岷樵,以为最有材用人,裁及二年,遂跃起军中,为今世雄望第一,惜其败死太速。至于涤笙侍郎,尤阁下素所推许者,仆尝妄意海内至大,贤人奇士,当不可悉知。而有事以来,独阁下所称一二人,尽天下莫能先之,阁下之称此一二人,最蚤非在其为大官当任事之日也,而其效如此,仆独心其阁下何奇知人之决,而人果为阁下所前知也?而又怪夫人之可知者,何以适在于此,而天下之人不为阁下所知者,何其未有闻也?
   阁下平生所自期待至厚,今之伏而不出,殆不欲如少年辈借军事幸功名,或别有意,所未敢知。仆独自念最无所能人,亦以蚤岁闻阁下以许文章之事,以谓不后于古之作者。仆实未尝更受此语于他人,今老且不遇矣。又遭值世难,犹愿得一安闲隐避之区,读书著文,以期稍副阁下之所称举者焉!盖阁下所知人如曾江二公者,既皆磊落奇伟,如此,虽古之所号为人伦鉴识者,无出于阁下矣!而仆亦幸而与于不弃之末,以此愈欲自为,不欲使阁下之知独谬于仆也。
   敝郡不幸当湖南北之冲,民风浇恶,贼未起时,阴有连结。壬子冬,贼自长沙下,即有晏姓者,聚众应之,以此土匪如蝗蝻种,滋不可绝。癸丑仆旋自京师,余党犹旦夕倡鼓,有一富人为之魁者,竟远通江右之寇,为反城应贼之事。仆阴廉知其实,义不得避,匪以故不先发,而事又旋露,官中于贿属,诛其党,而魁竟释。仆家以此逢祸,而前秋间官军既驱贼下,郡县团查事急,仆又不能自外,稍有举诛,今贼在近。而仆眷属人移徙仅百里,稍远益生疏,不可恃赖,思从阁下定求避地之所,谨遣儿子念谋前诣受教,如获一所,则阁下往所命于仆者,益得朝夕亲近从事,实不幸中之大幸也。徐石泉今方何作?西江陈懿叔广旉兄弟,颇有信音否?广尃尝欲借人为事,决不为尔寂寂也,不次不宣。
   战乱之中,何处安家?千千万万的草民遇到了这问题,吴敏树和欧阳小岑都遇到了,即使如此,吴敏树还是牵挂着欧阳小岑,想象着他在衡山七十二座山峰的哪一处山谷中。
   吴敏树在信中提出一些问题:朝廷为什么不在祸乱萌芽的时候予以猛烈扑灭?天下贤人奇才应该很多,为什么只有江抿樵和曾国藩二人跃入前台?欧阳小岑为什么事前就知道江抿樵和曾国藩是可用的奇才?
   吴敏树又提出他自己和欧阳小岑为什么没有去投笔从戎的问题,他探讨了一番,大概是二人都没有获取军功的志向,都是一心一意想要著文写诗的。欧阳小岑很看重吴敏树的文才,将吴敏树划入曾国藩、江抿樵一类奇人行列中。
   信的最后部分分析本地民风,世风不好,太平军一来,很多人就跟着造反,从中渔利,还把太平军焚烧吴家家庐之事说了一遍。
   没过多少日子,吴敏树又致信欧阳小岑,信曰:前以敝地寇逼,遣小儿走尊处就求移家之所,果蒙高谊,为商度令亲之宅,许相让处,感佩之私,无待言罄。而小儿归未抵家之日,贼已入敝县东乡,逞毒杀数百人,才未至湘阴长乐乡十余里,长乐之人,一时呼集近万,贼畏之而遁。弟以此地虽危近,人与贼仇,尚觉团伍可恃,兼此股贼众,亦未遽大盛,若下路武汉之军,不至失事,此贼或未敢复南也。以此暂怀顾望,未即相就耳。
   子寿世兄,向来观其体气太弱,竟以不幸。其人格性清奇,实佳士,大可痛惜。功甫乃亦久病,然大段稳实,慎医药,无求遽效,自不难健愈也。功甫昨寄示所为古文词,极是高进,体派既正,气力复沉厚。弟观其议论所向,颇欲与有往复,以其尚病。不欲搅之,且俟他日耳。人方锐意问学时,日夜计较短长于古今人前,此甚耗气血,病者甚不宜之,且率意读书取其快适,实减疾养生之道也。诗文卷即暂留,篆轴诗见赠,厚意甚。又见推太过,非敢当也,辄为小诗二章,覆功甫,即讯阁下也。阁下寓家,乡村数年,尚未决止居处,然今乡中亦何处定佳,大略因时转徙为便耳。弟家以避寇最多,经历苦状,只是先人遗产,田亩仅存,决不能舍而远去,不知几时乃得筑屋数间,安居终老也。小儿言筿丈欲待翁至时,共游岳后诸山,闻之使我高兴勃然。他时不以家往,即独身赴此期也。兹特虑阁下以相待未至,疑其猝遇他故,敢即奉闻,伏惟鉴原,顺请尊安不一。
   吴敏树首先在信里说,感谢欧阳小岑答应我一家去他亲戚家里躲一躲兵灾,只是看到贼寇在我们这里有点怕民众团结的力量,就暂时没动身。其次说到欧阳小岑的两个儿子,他的次子实在是个不错的孩子,却因为身体不好去世了;长子欧阳功甫还在病中,他应该好好养病,放下书本,读书写文是很费精气神的,有病的人不宜做这事。
   没过多久,欧阳小岑写信来,说到家事,吴敏树立即回信,信曰:前岁小儿念谋自尊所归,既言功甫世兄病可忧状。弟以功甫形质非子寿比,宜不至是。而近得来书,言已差愈,方以为快,不料其病之果难为也。然则昨医者之误用补剂,亦未必专其罪耶?老兄之处此惨遇,盖难矣,达者必能知命,幸无多端追悔,徒自乱其情也。
   言梅里相地术,弟向未敢以为然,然谓其葬地以致凶,又未是。当尊先公卜宅时,功甫子寿辈人之命,已早定矣,讵能为之害耶?人生家运难得全佳,老兄近四十岁以前,无近属期功之戚,两眼中未经泣泪之苦,尝以谓世人之所少,而今之有此,若反覆然。独幸功甫子寿虽不永其年,其材器皆足为世人之所称惜,是诚不薄耳。
   委作志文,义不敢辞,亦不敢缓。惟昨县境复经贼过,弟自外归家。书到已六七日,又一二日,始能脱稿。据弟平生所知见处,粗有情绪,足以成文,不必悉如状中所云。功甫于古文喜道方氏义法,是宜其所取。刻成望以拓本见寄,弟于功甫欲别作挽语,仓卒未具,伏惟老兄以理命自抑其悲哀。近日见闻之变,何可胜道,此尚是家人安常之事,亦宽譬之一说也,不宣。
   这时,欧阳小岑的长子又去世了,吴敏树在回信中首先说这件事,表示沉痛的哀悼。其次说到相地术,欧阳小岑认为家里遭遇不幸,可能与家宅不吉利有关,吴敏树就这点发表意见,认为人的寿夭都是上天注定的,那两个去世的孩子那么有才华,也是上天的垂怜。最后说到为欧阳功甫写墓志铭的事情,吴敏树他乐意去做,只是怕做不好。
   吴敏树做好上面的事后,又特地给欧阳小岑写去一信《与筿岑论文派书》,专门说到中国文派一事,信曰:

共 711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描写人物友情的叙事抒情赏析。文章讲述了晚清文学家吴敏树和欧阳晓岑之间难忘的纯友情。两人在岳麓书院求学时成为了好友。因为热爱诗文,两个有才气的人互相仰慕对方。吴敏树思念友人时就会写诗,他认为对朋友要有一片真心,老朋友就像亲人一样。1844年,吴敏树和欧阳晓岑在京城参加会试,两个人一起回家,吴敏树说,将来值得回忆的事就是这羁旅者的思绪和情怀。吴敏树认为,人的好名声最重要,而天国战争时,两人还是被裹了进来。之所以没有投笔从戎,主要是二人一心想着著文写诗。虽然曾国藩把吴敏树划到桐城派里,吴敏树并不承认。在欧阳晓岑痛失二子时,吴敏树写信安慰他。二人的友谊可谓深厚。文章结构严谨,环环相扣,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表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纯真的友谊。值得细品,倾力推荐!【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9-01-30 19:17:12
  问候铜盆孤雁老师!祝愿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阿巧        2019-01-30 19:46:03
  吴敏树的朋友遍天下!文章以书信为线索,描写了吴敏树和欧阳晓岑之间的纯真友谊,文章构思独到,语言灵动,故事性强,耐人寻味!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3 楼        文友:铜盆孤雁        2019-01-30 21:44:31
  谢谢阿巧女士的编审,恭祝编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