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托什干河边的当代愚公(散文/纪实)

编辑推荐 【晓荷】托什干河边的当代愚公(散文/纪实)


作者:黄也 布衣,358.6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85发表时间:2019-03-18 13:35:12


   大家都知道愚公的故事:住在大山深处的愚公,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挡住了去路,出行很不方便,愚公便立志要搬去这两座大山,让交通不再有阻塞之苦,于是带领子孙“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开始移山。
   而今,在阿克苏地区温宿县阿热勒镇夏合吐尔村一组,也有一名老党员,为了保护自己家和村里临河的土地不被洪水吞噬,带领子孙在托什干河边植树护堤二十余年,虽被误解而始终坚持,终于把洪水挤走了500米,留下一片绿荫,他就是如今已74岁高龄,被当地人誉为“托什干河边的当代愚公”——维吾尔族老人尼亚孜·依明。
   植树护堤的信念
   尼亚孜·依明植树护堤始于1996年,那时他人当中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1995年,新一轮土地承包在温宿县全面展开。本着谁的承包地谁继续承包的原则,尼亚孜·依明从父亲手里续包了6亩河滩地,签了为期30年的土地承包合同。同时在这块河滩地签有土地承包合同的,还有村里的另外两户村民。
   夏合吐尔村位于托什干河北岸。该村一组的土地毗邻托什干河。从上游乌什县奔流而来的河水,几乎是从对面垂直冲刷着尼亚孜·依明所承包的这一片土地,然后呼啸而去。
   温宿县是水稻之乡,各乡镇农民群众素有种植水稻的传统,水稻种植技术娴熟。当时,温宿县在各乡镇大力推广“养一群羊、喂一群鸡、种一片草、栽一架葡萄”“四个一”工程,鼓励村民群众发展庭院经济。温宿县各乡镇农民群众种惯了水稻,因而对发展庭院经济积极性不高。夏合吐尔村也一样。
   “四个一”工程推广不开,夏合吐尔村党支部便动员尼亚孜·依明:“你是党员,又是村主任,带个头吧。”
   1987年入党,已有八年党龄和当了十年村主任的尼亚孜·依明,一向是“党叫干啥就干啥”,于是二话不说,带头示范搞起了庭院经济。除了在家里养起了羊、鸡,还在河滩的承包地里栽种了两亩葡萄。三年后,村民看到他家鸡羊满圈,葡萄长势喜人,便陆陆续续学了起来。
   1996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那年夏天,天气相当热。悬于高空的太阳,就像一座炉火烧得很旺的火球,喷吐着火焰。当年的洪水也比平常年份多。进入七月,浑浊的洪水一个浪头高过一个浪头地从托什干河上游咆哮而来。两个月后,洪水退去,尼亚孜·依明和其他两位村民的承包地大部分不见了,长在地里葱郁的水稻,被河水吞噬尽净。其他两位村民一气之下,撂下自己有三十年合同的承包地不要,头也不回地走了。
   “托什干河有嘴呢,能张口吃地呢。人是干不过洪水的,既然其他两位村民走了,我们也走吧。”尼亚孜·依明的老伴吐逊汗·热合曼和大儿子买合买提·尼亚孜、二儿子买买提·尼亚孜等五个儿女当时也提出了这样的请求。尼亚孜·依明听了不语。那一段时间,他天天或坐或徘徊在自己和村民被洪水洗劫过的承包地里,面对着托什干河,脸上充满了痛苦。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1944年出生的尼亚孜·依明,感受过新中国成立前没有土地的苦难,享受过在新社会拥有土地的喜悦。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啊!“不行,我要想办法同托什干河斗,同洪水斗,保住这片土地。”尼亚孜·依明想。但是如何才能同托什干河斗,同洪水斗,保住这片土地呢?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苦思冥想过后,他突然想起了父亲曾零零星星在托什干河堤岸重要地段植树护堤的过往,眼睛突然一亮:“对,我不能走,得在这里植树护堤。”
   他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老伴和儿女们。
   “什么,植树护堤?植树能护住堤岸、护住这片土地?还是走吧!”老伴和儿女们异口同声地说。
   “走!走到哪里?人能走得过河水吗?”尼亚孜·依明回答。
   当时,夏合吐尔村村委会离托什干河大约4公里,尼亚孜·依明所在的一组居民点,离托什干河大约1公里。按照每年河水吞噬土地的速度,要不了多少年,托什干河就会延伸到他们组、他们村,毁了他们的家园。
   “村里有那么多人,我们组也有那么多人,人家不担心,你担心什么?”老伴和儿女们问。
   “我是党员,我是村主任,有责任保护这片土地。”
   “要植树护堤你自己一个人干,我们不管。”
   “难道你们不管,我就植不了树护不了堤?”
   还有一层意思尼亚孜·依明没有说出来,那就是要保护住头一年种植的那两亩葡萄。那两亩葡萄是自己对村里“四个一”庭院经济的示范啊,葡萄种植效益好了,能带动村民增加不少家庭收入呢。而托什干河,却在一步一步地逼近它们。去年栽种的时候,离河还有300米,今年洪水过后,却只有200米了。几年后尼亚孜·依明的葡萄挂果丰收,村民们相继效仿,夏合吐尔村的庭院经济被带动了起来。
   于是,为了保护自己那份还没被洪水冲走的承包地,保护承包地上栽植的那两亩葡萄,更重要的是保护自己村里所有人的家园,尼亚孜·依明开始了执着的植树护堤壮举。越干,信念越坚定。
   于是当地村民不时看到,尼亚孜·依明经常独自一人拿着一条粗壮的绳子,一头缚在河岸的白杨树上,一头绑在自己的腰上,一身水一身泥的在托什干河水里打护堤桩,一根木桩接着一根木桩忘我地打……
   不久后,他又辞了村委会主任职务,一心一意担任起了该地植树护堤的任务。
   带领全家人植树护堤
   尼亚孜·依明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天黑透了才回家,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成天在托什干河里打桩筑坝、植树造林,一会搬石头,一会装土袋,一会平整土地,一会到外面买树苗,家里的事一点也不管,全部丢给老伴吐逊汗·热合曼,吐逊汗·热合曼心里自然不满。有时烦了,就甩脸子把心里的不满发泄出来,尼亚孜·依明也装着没看到没听到,继续自己的植树护堤工作。一天,当老伴又一次表达不满的时候,尼亚孜·依明把老伴带到自己承包地的托什干河边,指着地边被托什干河啃食得犬牙交错,残缺不齐的河堤,说:“你看看,你看看,这道河堤,如果再没有人守护,照今年这个样子下去,要不了几年,就会被托什干河吃光,吃到我们村子的家里,到时候我们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无家可归。你也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应该知道土地对于一个农民的重要性。”和尼亚孜·依明同龄的老伴吐逊汗·热合曼,看到被托什干河啃食得触目惊心的河堤,再回首看看自己的村庄,突然明白了丈夫尼亚孜·依明的执着,一明白就理解,理解了也就支持了。
   一个家庭,女主人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吐逊汗·热合曼一站到丈夫尼亚孜·依明的立场,他们的儿女,也就慢慢肯定了父亲的行为。从此,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画面:尼亚孜·依明带领儿女们,忙碌在托什干河边,不是植树,就是打桩筑堤,而吐逊汗·热合曼,总是把做好的热气腾腾香气喷喷的饭菜,送到河边,笑看着丈夫和儿女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吃。一些村民,探头探脑在不远的地方,指指戳戳,议论纷纷。
   为方便植树护堤,省去来回走路的麻烦,当年(1996),他们一家,就在离河300米远的地方,用土块垒了三间简陋的房子,还在房前屋后建了羊圈鸡圈,全家人吃住到这里。儿女们一个一个成家离开后,老两口还坚守在这里,磐石一样,至今未动。
   植树护堤,是一项繁重反复的劳动。有时今年植的树筑的堤,明年一场洪水,就冲了个精光。冲了个精光,他们又接着干,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有时候,看到自己筑的堤植的树,一场洪水过后就没有了,儿女们不免泄气,尼亚孜·依明给儿女们打气说:“洪水冲走的,是我们筑的堤、植的树,只是我们的劳动和汗水,我们的地还在,没受什么损失。只要地还在,我们的劳动就有了成绩。”儿女们听了,继续精神抖擞。不仅儿女们坚持着干,而且儿女们的儿女,也加入了进来。到目前为止,被尼亚孜·依明带领植过树护过堤的家人除了上述提到的老伴吐逊汗·热合曼、大儿子买合买提·尼亚孜、二儿子买买提·尼亚孜、还有三儿子亚森·托乎提、四女儿比力克孜·尼亚孜、五儿子吾热依木·尼亚孜、二儿媳贝乃提·阿里木,孙子阿不都热合曼·库尔班、肉孜·买买提等。有时植树护堤紧张了,还雇佣村里的一些闲散人员。
   为植树护堤,尼亚孜·依明一家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还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他们先是在自己的承包地周围植树护堤,接着把植树护堤的范围扩大到旁边村民和整个村民小组的土地。据回忆,1996年,尼亚孜·依明一家就投入了资金1.5万元,雇了台推土机推土筑堤、平整土地,是年就在这片土地上延托什干河水来的方向筑了一道几十米长的由沙袋树枝造成的挡水堤,并筑了总长度为200米的防洪堤,在20余亩地的河边植了4000余株杨树、柳树、胡杨树。接下来的每年,他们家在植树护堤上的支出,也都在这个数目之上。
   就这样,洪水毁了再接着植树护堤,植了树护了堤又继续被洪水毁……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托什干河边留下了一大片绿荫,还有那几十米长的挡水堤和永远的200米长的防洪堤。
   时间就到了2009年。
   我们这个社会,除了有那些“智叟”们,还有为数不少的“红眼病人”。看到尼亚孜·依明在托什干河边植了那么多树,有些村民就到村委会去反映,说尼亚孜·依明在河边植了那么多树,占了那么多土地,村委会也不管管。反映的多了,村干部就找到尼亚孜·依明,说你是愿意自己承包这片土地还是由村委会把这片土地分包给别人。尼亚孜·依明想,如果把这片土地分包给别的村民,他们不继续植树护堤,这片土地就有可能不保,只有自己掏钱把这片土地承包下来,才能保住这片土地。
   “我自己承包。”尼亚孜·依明深思熟虑后说。
   “那好,我们村委会出面把这片土地丈量丈量,然后作价承包给你。”村干部说。
   是年6月,经过丈量,这片土地一共105亩,村委会作价以2.5万元30年的时间承包给了尼亚孜·依明。合同还没签,尼亚孜·依明就交了承包费。
   考虑到雇别人的农业机械花费太大,一签完合同尼亚孜·依明就花6.5万元买回了一台55马力的拖拉机,再投资2.9万元,开回来一台旧推土机,每日在这片土地上用推土机推,用拖拉机刮,平整土地。
   也许是尼亚孜·依明的执着,激怒了托什干河,想要教训他。2009年,托什干河的洪水就特别猛。
   承包下这片土地一个月后,7月的一天,尼亚孜·依明全家正在地里劳动,拖拉机推土机干完活后停在河滩上,浑浊的洪水突然就铺天盖地排浪而来,二儿子买买提·尼亚孜一见,赶忙奔到河滩上,突突突把拖拉机发动起来,迅速开上河堤,停在安全的地方。再去开那台推土机时,浪赶浪的洪水就翻滚到了跟前。尼亚孜·依明一见,连忙高声对儿子喊:“儿子,保命要紧!”二儿子买买提·尼亚孜急忙蹚水上岸。回首一看,第一波洪水就盖了过来,用巨大的冲击力,把推土机冲下去数米,激起卷空的浪花。
   “好险!”见此情景,买买提·尼亚孜不由得脊背发凉。
   接下来是第二波、第三波洪水……很快洪水连绵不绝,河床水位迅速抬高。
   尼亚孜·依明一家,无助地站在河岸上,看着那一波波张着血盆大口的洪水,一口一口吞吃着河边的土地。没有吃上土地的洪水,就跳起脚来吃,一吃一大口,一会就是一大片,连土带树。
   接下来的两个月,洪水就没有停过。有一次,尼亚孜·依明拿着树枝、扛着沙袋,在河边护堤,打防洪三脚架,一个大浪打来,把他打进河里,冲向下游。在水中挣扎了三十多米,他眼明手快,看准一棵被洪水冲倒的大树,抓住树枝才爬上岸来。
   两个月后,洪水退去,原先宽阔的水面,裸露成几股水流细细的河滩,尼亚孜·依明的承包地绝大部分不见了,剩下的一小块,后经丈量,只有8亩多。十几年植树造林的成绩,也没留下多少。而那台推土机,已离开原地几十米,全部生锈,再也不能用,只得拆了,当作废品卖掉。
   洪水过后,尼亚孜·依明的儿孙,又打起了退堂鼓,他们说:“村里的人,全部在想办法挣钱致富呢,只有你,光干这赔钱不挣钱的买卖。大家都往北跑,我们也走吧,再也不要和托什干河斗了,我们是斗不过托什干河的。”
   尼亚孜·依明听了,坚定地回答:“这片土地是我们村祖祖辈辈的家园,我是党员,只要我在,活着,就一定要守在这里,保护一米土地是一米,直到死!”
   儿孙们拗不过,只好帮着他继续在托什干河边植树护堤。而一些村民,不解地看着他们,目光中充满了怜悯和同情。
   不久,尼亚孜·依明去村委会签那105亩土地的承包合同,村干部说:“土地都没有了,还签什么?”
   感动村民植树护堤
   愚公移山,最后感动了上帝,派神仙搬走了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尼亚孜·依明带领儿孙持续不断的植树护堤,最终也感动了当地村民,他们一部分也加入到植树护堤的行列。
   让我们再回溯一下过去。

共 676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生活从来没有让人缺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舍己才有家,做人不能没有实干精神。这是典型的一颗无畏铆钉,作为一个家庭,这是在教育子女如何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也是儿女们的楷模,对家人而言是一份责任,更是担当。文中阐述一家人植树护堤,不畏艰险十几年的坚持,最终换来好日子。在摸爬滚打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环境的经验,给子孙后代造福,利在千秋,功不可没。作为村里的老党员尼亚孜·依明,不仅体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更加启示人们以他为榜样,留给子孙的是一片繁衍生息的绿洲。【编辑:聆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聆雨        2019-03-18 13:37:27
  很好的文,特别感动,推荐欣赏。
2 楼        文友:聆雨        2019-03-18 13:38:13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更应当守护它。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