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托什干河边的当代愚公(散文/纪实)

编辑推荐 【晓荷】托什干河边的当代愚公(散文/纪实)


作者:黄也 布衣,358.6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51发表时间:2019-03-18 13:35:12


   时间在继续,尼亚孜·依明一家的植树护堤也在继续。继续的结果,就是在这片河滩地上,茁壮成长起来50余亩近30000余株白杨、杨柳、胡杨等树,有的成片、有的成行、有的零星,一棵一棵都根抓土地,梢指天空,傲然挺立。虽然那几十米的挡水堤已缩短为十来米,但那200米永远的防洪堤油然在诉说着那一次次反复筑堤防洪的过往。
   对于尼亚孜·依明带领全家植树护堤的成绩,夏合吐尔村现任村主任亚森·艾拉是这样评价的:“老主任尼亚孜·依明二十余年如同愚公移山一样在托什干河边植树护堤,保护家园,虽然他们全家在这里植的树我们看到的只有50余亩30000来株,实际上他们植的树远不止这些。二十年来,那些被洪水冲走的树,要比现在留存下来的要多。而筑的堤,看起来只有200米左右,但这200余米,乘以二十来年,有时一年要筑好几次,那就长度相当可观了。而他们父子爷孙植树护堤的功绩,就是把托什干河的河道向南挤走了500米,使下游邻村的200亩低洼地变成了良田。”
   这些功绩,是尼亚孜·依明带领全家三代人二十来年的坚持。粗略估计,自1996年开始植树护堤至今,他们一家累计投入到这项工作中的资金多达20余万,如果把他们付出的劳动力成本折算成钱,那就远远不止这个数目了。虽然他们家种着水稻、养了羊喂了鸡,还有两亩地的葡萄可以酿葡萄酒出售,每年的收入并不低,但是他们家,至今还是全村比较穷的家庭。
   开始植树护堤的时候,尼亚孜·依明还人当中年,身上有使不完的劲,现如今,他垂垂老矣,再植树护堤已是有心无力。为了让这项工作持续下去,不久前他做了个决定,把自己辛苦保护下来的土地,除了自己原先承包的那几亩地外,全部交还给村里,分包给村里的村民,由他们继续坚持在这片河滩上植树造林,护堤保家。村里的村民,原以为尼亚孜·依明全家二十余年辛苦地植树护堤,是为了自己,到头来却完全不是,于是深为感动。
   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7年11月初,由村里牵头,在尼亚孜·依明全家植树护堤保护的这片土地上,统一规划出了103亩土地,用推土机挖掘机平整出了三公里长的永久性防洪绿化带,绿化带中间为8米宽的道路,道路两边,临河一边是25米宽的林带,另一边是15米宽的林带。由于取消了义务工,植树责任分别由在这里拥有土地的17户村民完成,各人地头的任务由各自地块的承包人负责。这片土地的17户承包人,植树热情都很高涨。
   说到村里为什么要规划出这条长三公里的永久性防洪绿化带时,夏合吐尔村党支部书记阿不来提·尼亚孜是这样说的:“在植树护堤守护家园方面,老党员尼亚孜·依明是我们村里的一面旗帜,他带领全家老少祖孙三代,用二十余年的辛苦付出,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和环保课。他是托什干河边名副其实的当代愚公。过去,我们村里对他的支持力度不是很大,今后,我们要以老党员尼亚孜·依明为榜样,学习他的愚公精神,坚决同洪水斗,同托什干河斗,像他一样持续植树护堤,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采访手记:
   2018年11月16日,我乘车来到夏合吐尔村,见到了“托什干河边的当代愚公”尼亚孜·依明。他身着朴素的带有泥迹的农装,胸前佩戴着一枚鲜艳的党徽,一副淳厚的面容,偶尔回答问题的几句话里,也如这里的泥土一样纯净。
   我跟随他到他二十余年植树护堤的地方,托什干河宽阔的河床尽皆裸露,只有中间的河道,尚有河水在温驯地流动,完全看不出河水曾经肆虐的样子。一道十来米长的挡水堤,就像深水码头,伸向托什干河。从这道挡水堤上,还依稀可以看出它曾经的样子。
   把目光从托什干河收回,转移到托什干河堤,那凸凹不齐的河堤,被洪水冲出的树根,如同耄耋老人的根根青筋,触目惊心地交织裸露在堤坡上。那根根树根,根挽根、根缠根,就像绳子,根根捆扎着河岸的堤土,紧紧地、紧紧地,毫不松懈。
   我突然发现,尼亚孜·依明就像托什干河堤上的一棵树,他的手、他的脚,就是树根,同真正的树根根根相连,不屈地、顽强地紧抓着这道河堤,不让堤土从根缝间流失。
   实际上,尼亚孜·依明就是托什干河边的一棵护堤树,老愚公一样,二十年来始终如一地坚守在这里,同他植的那数万株树一样,连在一起,脚扎河堤,头顶天空,不屈不挠地守护着自己的这一方家园。

共 6764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生活从来没有让人缺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舍己才有家,做人不能没有实干精神。这是典型的一颗无畏铆钉,作为一个家庭,这是在教育子女如何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也是儿女们的楷模,对家人而言是一份责任,更是担当。文中阐述一家人植树护堤,不畏艰险十几年的坚持,最终换来好日子。在摸爬滚打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环境的经验,给子孙后代造福,利在千秋,功不可没。作为村里的老党员尼亚孜·依明,不仅体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更加启示人们以他为榜样,留给子孙的是一片繁衍生息的绿洲。【编辑:聆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聆雨        2019-03-18 13:37:27
  很好的文,特别感动,推荐欣赏。
2 楼        文友:聆雨        2019-03-18 13:38:13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更应当守护它。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