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风之俗——端午(随笔)
一
人类所有的节日都应该在人类学的视角下进行研究和考察,因为节日是人类娱神娱己的精神仪式,是灵魂在世俗生活里寻求自救的假想图腾。
端午节亦是如此。
端午节的起因抑亦源头一定是国人的自救警示,是在自身无法有效自保的情景下特别凄婉的祈望。试想,在远古时代,人们对万物的盛衰枯荣,对人间的生老病死,对自然界的灾害瘟疫,都是一种类似形而下的认知,在对具体的事物迷惘时,只能“以恶制恶”来寻找出路,这样就有了形而上的诡异附加,成了古人无奈之下自我救赎的灵丹妙药。
端午节的起源其实是一种“制恶”的祈盼,农历五月五日,古俗忌为“恶日”,这是一个发自民间的节日,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经存在。
据当今权威的说法,端午节与天象崇拜有关,是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活动演变而来。中国旧历中的仲夏端午,二十八宿中的苍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易经·乾卦》在第五爻的爻辞中是这样说的:“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意思是仲夏的龙星飞跃于正南中天,如鱼归大海,比喻事物处于最鼎盛时期,对王公贵族有利,喻帝王在位。由此才有了“九五至尊”的专用词。从其在天象所处位置来看,就是大吉大贵之位,此时龙星既“得中”又“得正”,恩施普也,龙德显扬。
古代的人试图用观星象来探索人间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复杂的观星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时空观乃至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此,我们知道端午的龙文化与“九五至尊”的帝王文化有关就行了。但远古端午的祭祀不比寻常,是国之大典,是龙文化的宣扬,是“九五至尊”意识形态的扩张。今天,既然由端午说到了龙,那就先从“龙”说起,再说“端午”,因为端午节还要有“龙舟赛”这一重要环节,龙的形象和概念是影响中国文化的精神密码,是中国人骨髓里的痴情遗梦。
从最新的生物学知识可以得知,凡生物都有意识,这种意识的概念相当宽泛。从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这种现象已大大超出了人类的认知水平。事情就是这样吊诡:我们越是知道了许多,就发现原来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更多,以至于对人类这个物种产生了莫名地失望。也许可以这样说:直至人类这个物种灭亡,物质存在的各种现象和内在关联,终究是一个永恒的无解之谜。
然而我们不能泄气,必须要不懈地探索事物的最本质,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们活得更好。生命只要存在,意识就必须要向前走,这是生存的高贵目的——在黑暗中行走,有光就好。即使是烛光萤照。
上古时期的人们自从有了较高级的意识以来,自然界所有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他们唯一知道的就是与生存有关的事,这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是天赋秉性。
与生存有关的事是什么呢?不外乎就是生命五要素:吃喝拉撒睡,以及最公平的生老养病死。这些就构成了人类所有的思想起源,也引发了所有的善恶之争,由此就产生了政治、经济、哲学、宗教、科学、文化、艺术……等等适合生存的法则和需求。“龙”文化的产生亦是如此。
二
早期的人类最为崇拜的就是天象,最为恐惧的也是天象,与天为友是人类最大的祈望。狂风暴雨的呼啸,电闪雷鸣的震慑,循环不绝的四季轮替,摄人心魄的酷暑严寒;尤其是史前记载的大洪水、草原林火也仿佛是天降水火,让不可思议的自然现象成了心中畏惧的偶像图腾。“龙”由此产生,龙是闪电图形的想象和崇拜,并延至星相学及占星术。
龙的发音是由打雷的轰隆声不自觉意定的。一遇到打雷闪电,那时的人们就指着闪电说:看,那是隆(龙)!最初的指向是一种由声响辨别的自然现象,再到后来就为此附加了神性,成了飞天入海的龙。
直到一七五二年七月的一次雷电交加的日子里,富兰克林用科学实验证明了:闪电就是电!并由此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没有电,世界将陷入一片黑暗,人类将退回到石器时代。科学战胜了蒙昧。然而,人类的祖先就是由畏惧打雷闪电的轰隆声转而崇拜龙,龙文化就这样在轰隆声中隆重地诞生了。
人类的崇拜是有限的,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死心塌地似的效忠;凡对自己有利的,达到自己满意的,就赞美龙,把龙歌颂得没大没小,死去活来。凡对自己不利的或达不到自己意愿的,就立马翻脸,把龙咒骂得体无完肤,生不如死。最让人出乎意料的是,一旦人得到了龙的恩惠,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日子好过了,就胡吃海喝,还要用龙肝凤胆来下酒,至于熊掌、驼蹄、虎鞭、鹿筋更不在话下。在中国当一条龙也不容易,真可谓是伴君如伴虎的前传。有时怀疑这世上真的有过龙和凤,只不过都被人们吃光了,绝种了!
从红山文化的考古得知,最初的龙形是猪首蛇身,因为猪是最早被人驯化的动物,可见那时的人雄心勃勃——造出神的同时就暗含着要驯化它,让其为自己服务。归根到底,人类最为崇拜的还是自己。从其它的神化记载中也得知,传说中的华夏族的祖先女娲和伏羲是人首蛇身。西方的人祖亚当夏娃是被蛇所诱惑,这蛇可是人类最初的“亲密”之物了,可能来自畏惧之心的崇敬。中西文化不同的是:早先的西方人把蛇作为他们的祖先,后来西方人的宗教又把蛇作为撒旦来诅咒;最早的中国人也把自己的祖先当成蛇,后来的宗教进而以此把蛇上升格局改变成神龙。龙的前身是蛇,所以有人说我们是龙的传人是对的,民间称蛇是小龙。把蛇加上猪首,鹿角,鱼鳞,鱼尾,鸡爪或鹰爪就成了龙,这就有了神性,龙就成了神物,和闪电时的条形枝杈相似,让人惧怕。在天象最恐怖的时候,连帝王都惧怕,要下“罪己昭”来平天怒,尽管他把自己当成了一条“龙”。
三
说了这么多龙,就是想说端午节的“赛龙舟”。据现有的资料说:“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代就已有的习俗,是一种娱神娱人,半宗教、半娱乐性的节目。也有一些地区说“龙舟竞渡”是一种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动,是水乡湖村里特殊的祭祖祈福仪式。
可以这样分析一下。
人类的初期必定是愚昧无知的,在崇拜自然神的同时,将自然物、自然现象和自然力“神灵化”起来,逐步将人格,物格,神性,神职融进与神共处的关系中,并将这种“神灵化”以善的想象来祈祷,让其为自己排忧解难,消灾降福。这种现象至今还有,如节日的仪式和祝愿,人们的内心还是有相当的祈盼的。这种现象就是人类心灵的返祖,像婴儿般的想得到母亲的照顾,所以人间女神多。当然节日里还有一些禁忌,就是用于警告人类不可肆意妄为,无法无天,否则会有报应,降祸于人间。要与神为友,不可与神为敌。神谕就是真理,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人类在祈祷神灵显圣的同时,也给自己套上了精神枷锁。
人的祭祀活动是多种多样的,这取决于地理位置和生存环境。在山区就祭山神,在水乡就祭水神,在林区就祭树神,在猛兽出没的山区就祭猛兽或猛禽。人类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大起来,一些祭祀活动就转化成了一种风俗和纯粹的娱乐活动,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泼水节、火把节……等等。端午节后来的一系列活动,其实是与祭祀水神有关的一种仪式。从现象和本质的考察中发现,所有的民俗活动都带有半人半鬼,半人半神的神灵化精神,这其中的故事还会随着时代的不同,人们的需求认知不同,而不断地添加更改,让人眼花缭乱,找不到谱系。
祭祀水神,不由得让人们想起了西门豹治水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史记·滑稽列传》,大家都熟悉,在此就不复述故事情节了。我只想说几个要点:首先是为河伯娶媳妇的时候,那场面上依次是女巫、三老、官员、有钱有势的人和地方上的父老,还有就是看热闹的老百姓。女巫就是法师、祭司或萨满,用女性来充当巫是世界各地巫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母系时代的遗存。关键是“三老”的排序,所谓“三老”是古代执掌教化的乡官;大家分析一下,一个地方祭祀仪式的头面人物是女巫,然后依次是执掌教化的乡官、官员、有钱有势的人、地方上的父老;这些人都在鼓吹“假如不给河伯娶媳妇,就会大水泛滥,把那些老百姓都淹死”的恐怖消息。然后把小户人家的漂亮女子,像嫁女儿一样嫁给河伯当了祭品,最终的目的就是借此向老百姓征收大量的赋税搜刮钱财。
如果给河伯当媳妇是好事,为何大户人家的漂亮女子不去充当祭品呢?西门豹把女巫投进河里,又把她的三个弟子和三老也投进河里。西门豹说:“巫婆、三老都不回来,怎么办?”想再派一个廷掾或者豪长到河里去催他们。这些人都吓得在地上叩头,而且把头都叩破了,额头上的血流了一地,脸色像死灰一样。从这一点来看,自古那些掌握话语权的人从来就不信邪,所有的教化理念就是愚弄百姓,然后借机搜刮老百姓的钱财。许多神化故事的编造来自庙堂,就是为了愚民后再敛财!
之所以想起西门豹治水的故事,就是由此想到了水与人,人与人,人与鬼,人与神的关系。人类是择水而居的,水在人们心目中就像是一个神,水的特性也极为像神,因为它集合了所有事物的特征,简直就是一个人类思想的发源地,所有的哲学意义都可以从水中获得。难怪老子要说:上善若水。然而,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上善若水何其难!
把水搞浑,让其不能展示本来面目,就是一个好办法,“上善若水”就成了女巫、三老、廷掾或者豪长们给百姓炮制的精神指南,并掌握了解释权。
四
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龙舟竞技”的活动。划龙舟应该发源于远古,就是一种对水神的祭祀活动仪式,就像是陆地上的人们祭祀山神一样。对水神的祭祀,也许是在特定的某日为死去的人招魂,也许是为共同的守护神献祭,也许是为了加强统治而愚民,也许兼而有之让诡谋更像智谋……为此就让部落族群各打造一只龙舟,在溪水河流里寻找魂灵呼喊水神并献祭品,后来逐渐演化成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动。祭水神就要把祭祀用的食物用蒲草包扎起来投入水中,以免失散让水神无处下口,这就是粽子的雏形。
在中国许多地方还保留着一些古老的祭神活动,从南方个别地方的祭祀活动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早晨起来通过一系列祭奠仪式,由各乡村的人从祖庙里请出代表自己乡里的神像,放置在一个轿子似的架子上,由四个青壮年抬着走。众人一路相随,锣鼓喧天,鞭炮乱响,烟雾缭绕,喜气洋洋。回自己的村里,在村里绕到各家各户送福驱邪,还能收取各家赠送的财礼。关键是在最后,所有的神像必须要在下午五点前送回庙里,哪个村送的最早,哪个村今年就有祥瑞。
这个风俗有意思吧。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最初的仪式可能没有最后的要求,那些人抬着神像在村里转,乐不思蜀,很晚才送回来,这边庙里的人等不到神像归来就不能结束仪式。就有巫师提出新建议,从此就有了所有的神像必须要在下午五点前送回庙里,哪个村送的最早,哪个村今年就有特别的祥瑞。在最后送回神像的场面里,那就是一场竞技比赛,都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抬着神像飞奔快跑,在通往神庙的小巷里,各乡村的送神队伍互相拥挤,逞强好胜,热闹非常。我真怕那些人把神像颠坏挤坏了,但估计还有一条规矩,把神像颠坏挤坏了那就要遭灾了。所以在热闹中掌握一个恰好的度,是祭神的关键。凡事只要立下规矩就好办,这些不断完善的祭神规矩就成了风俗。
赛龙舟的风俗也是如此而来,祭祀水神不能由着性子在水里划船祈福,也要有个结束的时间,这个时间由萨满来定,还要看谁守规矩,回来的又快又安全,这龙舟竞技的雏形就开始了。试想,所有的人都想最大限度的让神灵在自己身上附体,就要尽可能的延长祈福热闹的时间,这样必定会拖延了祭祀结束的仪式。因此,最后的结束议程就有了快速抵达的要求,一种竞技仪式就这样形成了。我上中学住校时,哪个班最先整齐排队到达餐厅门口,就可以最先去打饭;那时我们都是下了课,就迅速拿上饭碗整队跑步去餐厅,一路上就看到各班的队伍也来了,不由得就加快了脚步成了竞技赛跑。这也是一种祭祀活动的需要,祭祀的是填饱肚子的“五谷神”。需要是一切规矩的出发点和终结线。
五
在多神崇拜的时候,任何祭祀活动都喜欢附会一个形象,这属于符号学的范畴。多神崇拜属于低级崇拜,附会的是半兽半人的低级神,如华夏族的祖先女娲和伏羲是人首蛇身。到了后来,人的意识发展进步了,自信心的增强让半神半人的高级神显灵了,这就是后来的宗教。宗教的诸神基本上都是半神半人的模样,也就是人们在自己的身上注入了神性,让一种浪漫的色彩开始在人间出现,此时的代表人物就是人们内心的需求,如玉皇大帝、观音菩萨、龙王爷、太白金星……如屈原。
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从我国新疆出土的《伏羲女娲交尾图》,在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希腊都有同样的传说和图形。伏羲和女娲,是中国神话传说里面的人物,被认为是中国人的始祖,女娲不仅造人,还有补天的功绩,拯救了苍生。伏羲创造了太极八卦,文字,渔猎,婚姻等,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初始。传说中我们都是伏羲女娲繁衍的后代。女娲和伏羲的形象是半人半蛇,是人类低级崇拜的认知。记得前面说的话吧:蛇是龙的前身。
感谢红袖主编又来支持!问好朋友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