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向夏天学点什么(随笔)
时光如同手中的砂砾,越是紧握,流失的便越快,与其用尽力气,不如享受这缓缓流失的过程。转眼间,又是一年火热的夏季,假如问我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就是:我希望从中学到点什么。
谈到夏季,浮现在脑海的第一念头便是火热。2012年那会,我还在修理厂,有一天厂里通知来了一位大学生,据说是从佛山工厂带着“先进”生产工艺过来的。随着接触和交流,这位工作了两年的大学生,慢慢成了修理工师傅们口中的高材生。受到了认可,就容易激发干劲。记得那会,厂里隔几天就会有小改变。很多思维活跃的年轻修理工,不是给他提建议就是跟着一起搞优化。按照当时的说法,厂里的生产模式过于简单、粗劣,需要学习佛山工厂先进的标准化生产工艺。年轻人虽然干劲十足,但随着老物件不断被换掉,熟悉的工作流程频繁被修改,老师傅们就接受不了,说这不是在搞优化,而是在反传统,折磨老同志。一时间厂里被弄成了两派,优化派和保守派。员工分派自然是不讨喜的,厂部很快介入,批评他做事方法不当,不够接地气,决定放缓优化的进度。受挫的他如泼冷水,顿时散了那火热的激情。
虽然说老地方不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是传统文化教给我们的是循循渐进。对于一个几年难得一变的老厂来说,企图套用西方的理论进行急速改革,犹如对一位长期服用中药的人的说“现在停药,改用吊瓶。”确实令人受不了。不过所幸的是在修理厂,倒没捅出什么大篓子。
如果说火热是夏的第一种力量,那么接下我想谈谈它的第二种力量。一种将春芽推向了秋收的力量,也就是成熟的力量。
三伏天的修理厂,不同于佛山工厂的标准化车间,只有一个数米高的屋顶遮阳。长时间窝在地沟里干活,是件很闷热而又难受的事情。为了提高效率,工作期间回休息室喝水解暑已是常态,但这在他看来,却是浪费时间。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作业需要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操作步骤。休息室,只属于规定的时间。工作之中擅自休息,不仅容易犯错还会影响工作效率。为了让老师傅们认识到这个问题。有一回,他趁修底盘的老师傅去喝水。偷偷把老师傅未做完的活给接了过去,准备三两下完工,然后等着老师傅回来讨论效率问题。哪知,老师傅未能领悟他的良苦用心,时间未到,就回到车间,瞧见自己未完的活在别人手上做着,更是把毛巾往肩上一搭,飞奔向前,指着他气呼呼的喊道:“你在干吗?”随后不由纷说,直接夺过工具,将装上去的螺丝拆卸下来,然后像查赝品似的,重新检查每个步骤。干完后略带怨气的说道:“你干你的活,我做我的事,每辆经过我手的车,都必须过了我的关才能算完工,我可不能丢人。”说罢,便将他晾在一旁,自个回休息室去了。
虽然改变了工作方法,但效果依然不佳,此刻的他才真正意识到。对于工作这件事,厂里的老师傅和他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对于他来说,工厂意味着产出,不断的提升效率才是工作的重点。而厂里的老师傅更看重的,是每辆从自己手中出去的车辆,在厂里甚至有这么个说法,车辆有什么问题,不用查记录,谁修的车,师傅们一看就清楚。
为了做出成绩,他总是忙于灌输效率先行的理念,而选择性的忽略了老师傅们心中对口碑的重视。回顾当时初入社会时给自己期许,不就是希望在社会中体现价值留下口碑么,如同万科创始人王石所说:“在只讲求效率、减少成本的当下,市场的利益驱动,常常会让人忘了自己的初心。”
东拉西扯这么多,现在让我们回归正题。在这高速发展的时代,生活中到处都是渴望成功的人们。是否应该带着火热的激情和成熟稳健的步伐紧随,并以采摘成功的果实来体现生活的价值,这点我无法确定。我唯一能确定的是,夏季给人们展示的是个由稚嫩转向成熟变化过程,而正是这每一份宝贵的过程才体现出了生命的精彩。如同开篇所说,与其用尽力气,不如享受这当下缓缓变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