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寻路(职场亲历)

编辑推荐 【春秋】寻路(职场亲历) ——我所经历的集体小厂


作者:秦川牛 布衣,304.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68发表时间:2019-08-08 17:58:01


   (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如果能在报纸上看到招工广告,那绝对是个奇迹!那天,公元一九八四年二月七号这天,春节刚过,哥哥来到我烧锅炉的地方,从棉衣口袋抽出一张报纸:“好消息,一个街道塑料厂招工,不限户口。要求高中毕业,凭考试成绩择优录取。虽说是个集体单位,但毕竟是个单位。你这样整天飘着总不是个事。”顿了顿,哥哥接着又说:“只是要求缴纳两千块钱集资款,不过集资款承诺在一年内偿还。”
   “要交那么多钱,算了,算了。”一听说要交钱,我放弃了。打工三年了,总共存了一千三百块钱。父亲早就等着这笔钱回家盖房子呢。
   “找几本高中课本,复习复习,试试吧。这或许是个机会,钱不够我想办法。房子可以晚几年盖,这事我给父亲写信解释一下。”哥哥的话语很坚定。
  
   我明白哥哥的意思,打工这几年,因为没有城市户口,一直从事着城里人不愿干的建筑、装卸等繁重体力劳动,日晒雨淋,干一天算一天,没有保障,还时常遭人歧视受人虐待。每年一到冬天,室外活停工,工作更难找,到处求人。即使有单位招工,本市户口是前提。而这次,竟在报纸上刊登招工广告,而且不限户口,恐怕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本市招工史上破天荒的一个例外吧!
  
   离开学校三年多,除聊以寂寞浏览过一些小说杂志,整天忙于生计很少读书,数理化书本摸都没摸过。离招工考试不到一星期时间了,匆忙借了几本高中课本浏览一番,就进了考场。还好,两张试卷,语文政治和数学物理各一张。应该说,考题并不难,但因为三年多没有摸过书,有些习题硬是想不起来公式来,很是沮丧。再看看周围其他考生,人人穿戴整体,个个脸庞稚嫩,一看就是今年刚毕业的学生,咱哪有资格和人家同场竞技。本来打算开春烧锅炉的活儿结束就回家盖房子,因为这次招工的事特地给家里写信不回家了。出了考场,又推翻决定:锅炉一停,还是回家盖房吧。
  
   通知三天后公布结果,因为不抱希望,所以直到一个星期后的一天下午,鬼差神使地还是去了招工点。办公室站满了人,一堆人围在办公桌旁在交钱。原来已被录取的人已经开始交集资款了。再一看墙上帖的大红纸上的名单,居然有自己的名字和成绩——高出录取分数线二十七分。考试成绩前十名者要派去武汉塑料厂学习(这前十名成绩也不是真实的,其中一位河南打工者考了第二名因为没有本市户口,依然不在武汉学习者之列),其余人等待通知。我不着急,烧锅炉可以干到四月中旬。眼下重要的是让哥哥帮忙筹钱。
  
   这是一家有着五年历史的卫生材料厂,属某街道办管辖的集体企业。厂子位于乌鲁木齐市区东南方、一个叫碱泉沟的地方,其时正是积雪融化污水横流的四月下旬。从公路到厂区二三百米路程全是泥泞。有好心者星星点点在泥泞路上撂了砖头,行人在砖头上舞蹈着双脚小心翼翼通过。当然,经常有人因为踩空摔倒,男士还好,女士们一旦脚踩不稳或跌倒,要么花容失色大叫一声,要么泪珠涟涟梨花带雨。
  
   厂大门的一边门柱上新挂起了“某某塑料厂”的白漆刷底的黑色楷书字样木牌子,和另一边的“卫生材料厂”牌子相对应。厂区内一片地势高处,坐落着几排低矮陈旧没有人住的土房子,有的连门窗都没有了。新招来的五十名工人是给塑料厂准备的。一间大约一百平米的厂房,是卫生材料厂刚竣工的,原打算扩大规模因被公司否决,现在成了塑料厂的厂房。一台足有一米五高,六、七米长的多色印刷机,横卧在车间中央。其他几台热熔机、挤出机、粉料机只能依墙而居。武汉塑料厂来了几个技术工人负责安装调试,那十个学习归来的技术骨干干劲十足地帮着忙。这间不大的厂房安装了这几台机器,十多个人站在里面,一下子显得逼仄拥挤。其余四十个工人皆有不同分工:维修厂区路面的,购买办公用品的,收拾集体宿舍的……大家热情洋溢充满信心。只有被分配在厂区外垃圾堆旁边,利用消融的雪水清洗收购来的废旧塑料纸的十多个女职工牢骚满腹消极怠工。但对于这来之不易的工作,也只能忍气吞声。我因从事过建筑,则被分配维修集体宿舍。
  
   年轻人,易于交流。不几天,我就和身边几个熟悉了,原来,这次招的工人很多都是外地户口,有一个叫刘军的和我是老乡。经过交谈,经历和我差不多,都是高考落第后投靠亲戚来疆打工,都是从事过建筑、装卸等繁重体力劳动……来到这里都奢望着一份相对稳定体面的工作。
  
   工作性质三班倒,因此,解决宿舍是目前紧迫之事。经过近半个多月忙活,宿舍破败的门窗修好了,破损的火墙打好了。我和刘军因为在外租房子,所以还没有把全部宿舍维修好,就迫不及待地搬来住下了。半个月后机器开始正式运转,上班开始了。先将回收来的废旧塑料清洗干净晾干,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状,添加需要的颜色添加剂,经过挤出机加工成条状,然后切碎成颗粒,颗粒状的塑料通过热熔机热熔,最后流入不同磨具做成需要的塑料零件。
  
   因为是集体单位,生产资料不受国家保护,产、供、销全靠自己。可能考虑我曾经有过几年社会经验,被厂长抽调搞供销。半年不到,来疆几年都没有跑的地方,短短几个月奎屯,石河子,农六师等跑了个遍。印象最深的是102团的“梧桐窝子”可别小看这个不起眼的梧桐窝子,地方不大,疆内很有名望的梧桐化工厂就在此。还有塑料厂、食品厂等等。参观了人家的塑料厂,感觉我们的厂子简直就是小作坊。晚上住在团部唯一的招待所,招待所环境和企业形成鲜明对比。条件极其简陋,房间除了两张铺就是一只暖瓶、两只喝水杯。取暖有火墙,炉子在过道,由服务员负责添加煤块供热。比石河子、奎屯的旅社差远了。但很干净,混凝土地面因为勤于拖洗,光洁程亮,四十瓦的灯泡照上去也能泛起光。在过道墙上无意中发现一幅牌匾,落款是“肖尔布拉克”剧组字样,一打听才知道,这个剧组曾在102团拍过不少镜头,期间剧组人员就住在这个招待所。这下子,我似乎找到了宽慰。《肖尔布拉克》小说我读过,在新疆呆了几年,走了一些地方,了解了一些风土人情。对作家张贤亮在这篇小说里描写的情景应该说比较熟悉——电影至今没看过。不是不喜欢看电影,我一向认为,相对于电影电视剧,觉得小说更有意思,更能表现故事的特点及完整性。
  
   不久,刘军也调来干供销。两个人几乎把首府周边所有的塑料厂以及使用塑料产品的单位跑了个遍,一边了解市场信息一边寻找销路。那时年轻无畏信心十足。似乎找到了人生目标,看到了熹微曙光。整天马不停蹄东奔西跑,为此,厂里给我们每人每月除了五十元工资,又额外补贴十块钱。
  
   几个月下来,渐渐明白,像我们这样的小厂根本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真正的国企是不会用我们的产品的,只有从集体小厂或者私人厂子寻找销路。终于,一家私人瓜子作坊同意订购一万只瓜子包装袋,并承诺以后会陆续订货。包装袋需要图标,没有专业设计人员,刚好厂里有位学过画画的职工,鸭子上架似的总算设计出了图案。疆内制不了版,最近的也只有陕西印刷机械厂能制版,这个机械厂正好在我老家,不用说,这趟差事非我莫属。这趟出差回老家是我离家四年后第一次,父母姐姐听说我是出差,高兴极了,在他们眼里,“出差”这两个字只有“公家人”才配得上有。短短几天相处时间,几乎每天都能听到父亲诸如“好好珍惜这份工作”,“好好干别辜负领导的信任”等等教诲。母亲更是高兴的每天合不拢嘴,张罗着要给我介绍对象……
   可我心里非常明白,这样的集体单位前途非常渺茫,它根本无法和国企相提并论。这一切我没有告诉父母。告诉他们只能增加他们的担忧。毕竟还有两千块钱的巨款在厂里呐!
  
  
   (下)
  
   厂里从甘肃甘谷油墨厂进了几桶各色油墨。从乌鲁木齐一家国企塑料厂进了一批合适尺寸的塑料卷筒,那台庞然大物的塑料印刷机这才开始了运转……
   这是塑料厂第一次出产品,尽管包装袋图案单调死板、套色不匀,但因为上面有“乌鲁木齐七道湾某某瓜子厂”字样,老板很是满意。毕竟,周边数十个瓜子作坊给自己专门印制包装袋的,他是第一个。后来又陆陆续续订了塑料瓶饮料袋等产品,都是集体或私人厂家的订单。这样的小打小闹也维系不了工人每月五十块钱的开资。很多人看不到前途,辞职了。为稳定军心,减少职工负担,厂里办了食堂,规定每顿饭只收五毛钱,但几乎每顿都吃不饱,在家住的职工只有带饭,住宿舍的又开始做饭吃,食堂不久就关闭了。做饭人一多,用的柴火成了稀罕物。夏天还好,马路边折几根树枝,不远处垃圾场捡几节木板就能对付过去。很多住宿舍的女职工专门买了柴油炉做饭,为节约能源,基本上都是做一顿吃一天。冬天一到最难熬,大家只有把手伸向锅炉房后面的煤堆。烧锅炉师傅属卫生材料厂职工,本来塑料厂占了卫生材料厂厂房,材料厂从厂长到职工都心里不高兴。现在车间暖气白用也就罢了,职工宿舍烧火墙取暖,又把手伸到锅炉房,那怎么行?但新疆冬天零下二三十度,房间没有火炉还不把人能冻死。再难也没有被冻死人更难的事了吧。因此,一次次偷煤,一次次和烧锅炉师傅发生冲突,依然锲而不舍屡屡不断。一位男职工就因为半夜偷煤被烧锅炉师傅追着打,差点引起群殴事件……女职工就没有这个胆量了,只有从周边住户家讨要一点煤,晚睡前把房间“烘”一会儿了事。后来,公司肖经理亲自出面,材料厂这才勉强允许住宿的职工拿点取暖烧饭的煤。好在住的是老式土房子,墙厚保暖,有一点温度也能保证不受冻。
  
   因为订单少,原材料又是高价买进,厂子经营难以为继,经常放假。最后连每月五十块钱工资也常常拖欠。很多本市户口的职工有不少被招工招干甚至考学走了,剩下的多数都是像我这样外地户口职工。早期走的几个人,很快把集资款退还了,后面辞职的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我的集资款离开后两年多、分几次才要完的),公司肖经理一句“集资款都买了机器了”的话顶了回去。一年后,首次招来的五十个人几乎走了一大半,每个人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被蒙骗的感觉。
  
   厂子经营如此凄惨,人人骚动不安。公司肖经理似乎不为所动,每天坐着公司唯一的一辆“巡洋舰”这儿那儿地跑个不停。没有人知道他在忙些什么。各种负面传言在职工中不胫而走:一忽儿说,从武汉买回来的机器都是人家淘汰的旧机器,经理得了不少好处;一忽儿又说,大部分钱被经理私存起来了。还有人有鼻子有眼地说,有一次亲眼看到经理办公室里间的床上,摆着一堆捆扎好的一沓一沓的“大团结”,见他进去,赶忙用被子盖住了。到了后来,甚至传出办事处领导打算解雇肖经理的传闻。
  
   国庆节期间,不知道肖经理处于什么心态。或许是为了提振士气;或许是为了平息传言,特地请来了某单位的西洋乐队,在公司会议室举办舞会。因场地有限,每个厂子根据人数比例只给了几个名额。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进入舞场;第一次看到架子鼓、圆号、小号、手风琴等西洋乐器;第一次看到穿着西装革履油头粉面的男士们,很自然地伸出手,倾身邀请坐在凳子上并不认识的陌生女子,然后牵起手相拥着款款进入舞池,很洒脱地翩翩起舞。而女士并没有显出丝毫的难为情,满面春光地起身,大大方方伸出双手,很自然地搭在男士双臂。年近半辈的肖经理,拥着一位面容姣好的妙龄女子一曲不拉地跳个没完。那娴熟的舞步一看就明白,年轻时的他绝对是个风流倜傥魅力十足的男人。后来听说那位一直陪肖经理舞蹈的妙龄女子是他的外甥女,更让我大跌眼镜,舅舅竟然搂着外甥女跳舞?感觉自己就像刘姥姥第一次进了大观园。一切都令我耳目一新,一切都令我不可思议。不知怎的,整整一个下午,那首古诗电影般地一遍遍出现在脑海: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多年后,当我拥着陌生女士在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时,觉得那时候的自己迂腐得有些可笑。但当时,我是真切感觉到那样的境况下,作为公司经理竟然能心安理得地举办舞会,真有些“商女不知亡国恨”是意味。
  
   表面上的繁华热闹无法掩饰公司真实现状。公司经理只有拆东墙补西墙,除要求原有的几个厂子多上交管理费,又多次去乌鲁木齐周边农村以及石河子兵团招工。而且招工范围是公司下属的所有厂子(还有印刷厂、纸盒厂、材料厂)。当然也考试,但成绩已不重要,只要多集资款就行。集资款翻了一倍(四千——五千)。其中有两位呼图壁县农村的余家姐妹就是在这期间被招进来的。肖经理把厂长炒了一个又一个,依然毫无起色。三年后,只好自己炒了自己的鱿鱼,灰溜溜地走了。好在主管方是政府所属的街道办,虽说拖了几年,最终还是把全部的集资款一分不少退还了。

共 746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写实的文章,是作者将自己职场的经历书写了出来让我们能够了解到当时的年轻人是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寻找工作的经过。仔细阅读本文,倍感亲切:开放初,中国的小企业都在努力的寻找出路,招收员工,可是这些企业多数因为没有好的业务,又缺乏技术,加上资金紧张,多是没有前途。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人都是在自己的环境里运作的,受环境限制,难以发展。后来,他们这个“塑料厂”里的人离开了这个厂,自己寻找职场,还都有了不错的前途。文章朴实流畅,是我们喜欢的好文章。谢谢作者、【编辑:河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秦川牛        2019-08-08 21:53:31
  谢谢河扬编辑!辛苦了。
2 楼        文友:河杨        2019-08-08 22:27:31
  不客气,你的文章就是好,我给你点赞,并且祝贺你!
3 楼        文友:北极主人        2019-08-12 10:33:07
  曾经的往事,令人感慨。
北极主人
回复3 楼        文友:秦川牛        2019-08-17 15:03:40
  谢谢北社!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