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五周年】烧书者(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五周年】烧书者(散文)


作者:大路白杨 进士,11494.4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36发表时间:2020-06-28 09:20:07
摘要:读书人的境界,说起来很玄妙,其实道理特别很简单。能把有字书读到无字书,把书与世界、社会和人生联成一体,把书读进人的肚子里,而不是狗肚子,这才是世界对读书人的最高奖赏。

1
   大凡世人遇喜事、难事和失意事,甚至一时间身处不平之中,总会涌起焚烧东西的欲望,尤其是喜爱烧书,那一番情景自然能快乐入心,呈现着一份痛快淋漓的畅意。
   亲手烧书,的确是一件激情的事情。火光照耀之中,尸首或柴禾一般的书籍纵横堆卧在火苗之下,蓬蓬大火里,燃过的纸屑黑灰四处乱飞,隐藏于书中的文字裂散开来,犹如铁犁用力插入于泥土,深藏于下的各类昆虫蛹卵,在烟雾里腾卷间惊恐慌乱地四处飘舞;无数的字节顿然扭曲随即殒毁,一张张书页在烧焚中发出快乐的呐喊,搅入油墨的燎焰里,烘然发出一阵阵腐木般冲鼻呛人的气味。
   那些烧书者手持木叉,用力地挑动着隐藏于火光之下的书本。这些年轻人表情庄严,健康伟岸的身体,透着庄稼人才有的质朴气息。在指挥者指斥方遒的率领下,恪守着他们认为需要弘扬的道德,需要继续纯洁的正统思想,在做着铲除邪教歪理的事业。围观人越来越多,羡慕或惊讶的目光下,烧书者面带红光,如逢春意盎然正时的雨林。这是一幅充满着惬意饱满的画面,洋溢之中不泛轻盈的快感,如大片快步如飞的腿脚丛林。
   火光冲天的整个世界,烈焰的度温,颠覆着人类所有受于围困的想象。即便是武林江湖、宫廷皇室、山林大王座、阴间阎罗殿等诸多世界,曾经弱不禁风的受压者,成为强者后,于不容争辨间,推倒城阍、冲入朝堂,以强势之力顷刻成为主人,朝着峨嵋高大的它们,狠狠地踩上了沾满泥土猪肥的大脚。
   尚未烧着的书,用完整的焦虑等待着,火中破损的残书发出最后的呻吟。
   我觉得自己,穿越之间脱掉衣服穿上铠甲,成为手持长矛革盾,变身为大秦朝代的一名烧书者。
  
   2
   由天野之末的铁器勒铭石刻,将铭刻者的想法供之通天大众。到仓颉造字后,他的后人手持木块,郑重地刻出第一块反型模版,开始了划时代的活字印刷;再至手持毫毛绒软笔、长袖悬腕于描墨述情的竖行帛书。最终经过油墨浸蚀、木板按压、修复订正、线装为册等诸多手续,文字以自身的扩张,化为一册落字显形的人类书。
   第一次正式成型的书,粗糙之中成为一份特别的功能。不但,完成着书籍进行自我记述的责任,而且,意外地实现人类借助更为长久的载体,找到了一份以书纸为血脉而得以延续的文化生命。
   完全体现出凝聚着劳动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混合体,商品的特性昭然而现。书,不论采取那种层面的评估,从形式到内容,它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包含着人类特殊情感的商品。而且,通过持续的时间、厚重的内心展示、弥久的宗教浸泡、深邃的思想钙骨、叛逆的艺术个性和病态的精神等途径,借助文字、图片和声音逐渐形成,日益成为一个圆满又广袤的庞大世界。与人类其它财富不同,书本身的消费性并不强大,仅仅是一种带着纯粹情感的积累;但是,若是寻其所隐含的危险因素,那种对峙的力量和思想的积累,根本不弱于一座善于保持沉默的火山。
   这是书最初就具备的能力,书写者看到了,读者看到了,统治者看到了,民间力量看到了。
   随着书的出生,源于朝廷和民间的各种图书馆、书楼陆续建立,书在喂养人类精神饥饿之际,也喂养了大批写书、编书、印书、卖书、收书、藏书、然后毁书的人。更多是培育了出一大批通过读书细研,能够及时发现人类多彩的奥妙、体现精神思想的快乐、享受爱情感恩甜蜜的思想者。
   记得很久前,曾经看过的一副相片:“二战”中的大英帝国,一座国立图书馆被炸塌,浩如烟海的书籍或散落或摆放,从战火的硝烟里时隐时现,高耸入顶的书架前,站立着一群手捧着书籍细读品尝的读者。他们尽管贫困交加、面露菜色,甚至要面对下一刻突如其来的炮弹袭击,却始终一袭西装、皮鞋领带衣冠整洁,保持着绅士特有的典雅和矜持。
   要想知道,英国人为什么没有被德国纳粹打败,除了不惧牺牲坚持到底的勇气以外,还有他们的国家图书馆拥有着近亿册的藏书量,这才是英国人从不会颓然、倒下的秘密和力量。
   当然,只有站在炮火的呼啸里,他们才能成为书的真正朋友和亲密恋人。
  
   3
   然而,在诸多现实表象的背后,各类事物的生命演化,总会在结尾里伴生着令人意外的惊喜。书也一样置身事局之央,难逃一种被意料不到的结局。
   到了首府城市,为了弥补生活的孤独,或者为了心中某份缈然的希望,我沉浸于读书的生活状态。在很长的几年里,我给自己制定了硬性的读书计划,从阅读数量到读书质量,从重点阅读到浏览阅读,甚至包括手机或电脑里碎片化的阅读(其实,电脑或手机里的文字并非全部的碎片化)。有计划的读书行为带给我一份不约而至的深入思考。书带给人类的最大世界,不仅仅有着广袤无垠的空间地域,而且有着无以计数的让林林总总的念头,背影秀驻留在如天文星辰的文字里;同样,也以烙印的深刻或痛疼,凝聚在文字背后的所有空间,隐含在无数代仁人志士不断思考和生命延续的逐步递进中。这的确是一种肉看难以看见却能深深感受到的一方广袤空域
   书,印造出来并布之于世,并不一定就代表是好事,更不会如同春秋战国时代霸主似地代表着优秀先进的思想,甚至有大量的糟粕隐于字里行间。较大多数所谓的正统作家写出的令人也令自己犯困瞌睡的著作,流通于市场并被广为传播过几年就自然销声匿迹的畅销书,为生存需要或出于某种功利而去读去记去考试的书,甚至被某种诱惑反复鼓动或暗示吸引你挑灯夜读的书,林林总总;这些著书多是出于每个人不同的目的,抑或是思考观察呈现的角度不同,代表着某种具有个人特性的观点。总体来说,这些书籍并不具备生存的普世价值;更多的时候会因为维护统治需要强行出版、硬性推广,并刻意去做麻醉灵魂的蒙蔽之术。这样的书并不真正具有什么意义,甚至教化或商业的意义大于书本来的意义。相比于人性需求、善良做事为人,甚至与最早之书的初衷,肯定是相向而悖,多有一种阴谋颠覆或反动原书的寓意。
   因为书本文化内涵的承载层面不同,阅读的读者秒同,与其它历史资料或史志类形成着截然不同的阅读结果;更多的书籍因为具备一定的政治意识和艺术情操的倾向,跟着著书人的思想漫步旅行。很多人眼里那结成形的书,往往会因为隐于期间的叛逆思想的诱惑而存在,有着令人暗暗窃喜的收获,从而成为人类思想世界中一种精神的炼丹术。因此,并非所有的书,都会构成人类灵魂一步一进的台阶。
   这种思想与学术的杂芜,极容易造成被焚烧的结局。
   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上,有过多次程度不同的焚烧书籍行为。其中规模最大的四次烧书,仅秦朝就有过史书记载的屡次焚书事件,秦孝公时的焚书,由于书不太多,而且读书人不多,所以这种初期执行的烧书并不太过于认真,留下的影响不大。他的后代秦始皇虽然因为烧书而名声很大,并留下了焚书坑儒的恶名,然而,他焚烧的书籍数量也不大,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的书目并不多。五代十国时期的梁元帝,在推行独裁统治过程中,为净化民间思想组织的焚烧行为,据记载大约14万册左右。
   借助各种正当的理由公开焚烧书籍扼杀不同思想,规模最大的当属近代的大清封建王朝,其中乾隆皇帝的焚烧行动最为著名,组织编纂《四库全书》时,借修书之名大量毁书,除了删改、修正、歪曲原书的本来面目,记录大清屠杀暴行真相、宣扬民贵君轻书籍外,针对大量不利于王朝专制和统治驭民的需要、民间流行的歪理邪说的书册,更是毫不珍惜历史孤本,往往集中起来大行焚烧,在1773-1782年10年间,仅浙江一省就毁书24次,被毁书籍达到538种13862部,整个乾隆时期共焚毁图书71万册卷之多。
   还有就是当代“文革”期间,著名的以破“四旧”为名的焚烧书籍行为。
   在阅读焚书坑儒这一段落历史时,我常想,身负恶名于世的焚书坑儒,或明或间系秦始皇帝的公开所为。他敢于这么去做天下读书人之大不韪的事,肯定会有自己深层次的想法。他肯定会占据有利平台,通读普通人所不能读到的书册,懂得博览读书、通晓天下之道理的力量,深知思想学术的影响才是危险之中最为危险的大事。即使他深谙历史的真相或真理的公道,却肯定不喜欢留下那些特立独行的读书人,不敢留下危害到王朝统治权术施实的书册。
   当洋洋大观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书册隆重地摆上书案时,留给清醒者的思考,往往大于对书册大典的赞叹。可以说,封建王朝每一次大兴图书编纂之风,必定是中华历史公平正义和思想世界追求真理之说惨遭彻底洗劫之时,这才是承载思想之精华书籍的不幸。
  
   4
   停滞、落后甚至倒退的社会现象,构成了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的最大特征。每一朝代的统治,每个王朝的灭亡,并不会因为书册越烧越多而变得统制长久,更没有因为一次次书册的清理焚烧,真正让这个民族和读书人变得越发的健壮、健全。
   好书,自然会在时间之中渐渐地成为阅读的经典,成为广大民众书架上的喜爱读物,成为知识分子追求真理、鼓舞人心、独立人格的精神力量。什么是坏书?我没有彻底弄的明白。我只知道,封建时代的每一个王朝,当不好的书被一次次烧掉后,整个国家的民众并没有变得纯净积极起来,反而是迎来了万马齐喑萎缩停滞的时代,创造力的完整毁灭和思想真理的干净扼杀,只要稍读史书的人,看到这样的结局并不陌生。一个没有敢说国家不好的反动者,一个没有敢对政府发表评论的敌人。王朝专制统治和民众治理的压力小了,治下的臣民人人只能学会和身向自我的冥想。
   阉割自己,思想一统的单调和专制形成的理想社会,统治社会的最大成功莫过于此。
   书,成为一种隐藏于民间的消遣,甚至成为一种通向娱乐的渠道,往往构成了书与世界的最硬隔离,也构成了封建社会文化残缺的最大特征。读书是很有艺术的一件事,更讲究和注重怎样学会去读懂书的真实含意。很多的书不仅要正着看,从文字与内容去看,从极力提倡的角度去看,更需要像鲁迅那样透过纸墨反着去看,从字里行间不说的片言只语,从没有被说透的地方看,你才能真正看出其中的名堂。你看天天被提倡的事,书中被讴歌赞美的人,可能恰恰就是世界上最缺少的东西;相反,很多书中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或是隐含其中故意不说透的事情,才是著书人源心、原本和真正想说的意思。有时,读书不仅是学习的艺术,更是一种理解人生、勘破人生的学问。
   从一定意义上讲,书最可怕的敌人,不是来自于草野莽汉,不是不学无术之徒,从来不是从不读书的那些人,而是那些真正读透读懂把书读进了世界、读入了人性的读书人。
   只有他们才是书籍最大的掘墓人,才是攻心杀人的真正烧书者。
  
   5
   人类从不缺少追求读书功利和读书境界的人。
   有些读书人,不一定就是好人,许多原本不错的普通人,读着读着就在生活的逼仄间,把自己读成了不好的人。但是,这个世界的进步和生命的价值,就是因为还有好人的存在,尤其是读书人,很多用心读过读进好书的人,即使曾经当过透顶的坏蛋,读书后肯定不一定不想当好人。所以,这个站满了生命个体的世界,最坏的人,最能杀人心者,可能还是要属读书的人。
   为写官方文章,我采访了边远地区一些人物,其中就遇到过烧书人。那一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寒,道路被封、救援无着,时间长达数月。这家伙被漫长的雪灾彻底困住。他先是焚烧仅存的一堆木柴,然后烧木箱柜、木凳子和木制桌椅,然后再烧床板床头,最后便开始烧书。他把上级单位发下来还没来得及分配到所属单位的满满一房子书,一本一本撕开填进了大肚子铁皮炉。烧书取明,烧书取明,使用书纸和油墨贡献出来的烈焰热量,富翁一样地做饭烧水洗脚涤衣裤,最终救下了自己这一条并不值钱的狗命。
   还有一个家伙,他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人。逢年过节有时间了就会定期烧书,单位发配下来的书,别人读过了他也不要的书,他自己读过后认为不好的书,就烧书祭典年节之神,以此清污除垢,给自己家中腾空间。凡是能找到的书,他都会选择取舍后加以烧掉。他把自己一生中工资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用来买书。他以为这样的为是要替天行道,祭祀书神和纯洁天堂,他当然知道自己并没有什么天堂。有些时候,他觉得自己身体不好,只能呆在空里养病,没事时,喜欢读书以此来脱离巨人的现实的压力。就像银行储蓄有钱存款那样,给另一个世界不时地送去他过滤下来的好书。他准备了很多读过的好书,甚至这些书不久就成为经典图书。有时就到图书城批发图书,一次批来两本,一本烧掉,一本放在手头上看。当一本书在崭新的火焰里,变成一片青烟,上了开堂,以准备将来自己去了天堂后,有事可做,有书可读,不必读分发配备下来的那些狗屁文章,考试参考以后干脆丢掉,免得占地方,费力气去搬移。他烧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书,有时偶尔烧重复书名,这是别人不明白,永远不会不知道的事情。他知道。

共 612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这篇散文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地论述了文字的产生变成书籍以后其实也就变成了思想,历史长河中因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桎梏人思想的需要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焚书。无论是这种焚书,还是有目的的大规模删改、选择性修书,其实都是对思想的大的摧残,也是文化和文明的大倒退。倘若这世界只剩下一种文化,一种声音,那么这世界也是无比孤独,无比寂寞而悲哀的。我们学习读书,不仅要学会从表面去理解,更应该学会读懂背后潜藏的意思。每一本书的流传问世,其实都是写者思想的真实表达,反映出时时代的信息,思想虽有高下之别,文化却无优劣之分,至于是精华还是糟粕,对于持各种想法目的的烧书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老师文采斐然,详实精深地叙述,让人深刻学习,受益匪浅。佳作力荐欣赏。【编辑:萧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萧垦        2020-06-28 09:22:37
  老师创作愉快,期待更多精彩后续。
2 楼        文友:老来        2020-06-28 12:08:22
  学习了,问好!
3 楼        文友:何叶        2020-07-01 17:29:56
  大路老师文章厚重精彩,学习了!
何叶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