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林则徐纪念馆(随笔)

编辑推荐 【晓荷】林则徐纪念馆(随笔)


作者:刘开阳 秀才,195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99发表时间:2020-07-30 15:45:22


   从寓处顺着福州路向南走大约一公里,就来到林则徐纪念馆。
   纪念馆门头不算大,但里面占地不小,园区内绿树成荫、安静肃穆。面南背北的主体展厅方方正正,门口的楹联是林则徐的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展馆的内容以林则徐的生平为线索,介绍了林则徐的丰功伟绩。大概是展馆位于伊宁的缘故,所以展览馆一半以上的内容,都是在介绍林则徐在新疆的所作所为。虽然林则徐在新疆只生活了三年,但做出的贡献却令后人景仰。
   在我看来,林则徐在新疆的精神遗产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第二部分是对待各民族的公正态度;第三部分是鼓励多出人才的人才观。这三部分的重要性几乎是等量齐观的,然后组成一个完整的林则徐。
   林则徐在来到新疆之前,主持了虎门销烟,抗击了英国入侵,并且全都获得成功。他那时候已经是中国的民族英雄,更是世界知名的禁毒先锋。今天,世界禁毒日就是虎门销烟成功的最后一天。除了这些功绩,在行政职务上来说,林则徐是朝廷的一品大员,两次担任钦差大臣,还担任过湖广总督。位高权重、德高望重这些词语,加在他的身上一点儿也不过分。
   就是这样一个人,仍然要像前朝无数先贤一样,遭人诬陷,然后衰病之年万里贬谪。如果是一般人,也许早就心怀怨怼。就算没有不怨恨,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优哉游哉,可以卒岁”,都可以算作是修养深厚的君子。然而,林则徐没有因此沮丧失意,虽然在所写的诗文中流露出些许悲观的情绪,但是他对待人生没有半点懈怠,依然是积极向上。一个坚信崇高的人,才能实现崇高的事业;一个坚信崇高的民族,才能永远蓬勃向上。
   从这一点来说,林则徐真是个了不起的人,让我们这些生在太平年代,缺少困难磨砺,知难而退、遇事而惧,年纪轻轻就想退休的人汗颜。也许我们有一千个理由抱怨身边的环境,然而,难道不正因为民生尚有瑕疵,才值得我辈更加努力,让它变得更美好吗?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初,清廷以伊犁“开垦地亩,垒著成效”为由,下旨新疆地区仿效推广。林则徐得知垦地消息后,不顾自己年近六十且衰弱多病,主动向布彦泰提出认捐阿齐乌苏垦地的要求。此议被采纳后,他即在这年冬天,组织当地民众,开始了阿齐乌苏废地的初垦。初垦首要解决的是灌溉问题,林则徐主动要求认修艰巨繁重的引水渠龙口工程。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林则徐亲自带领民工,挑沙挖石,建坝筑堤,钉桩抛石,经四个多月的辛劳,终于筑成一条长六里多,宽三丈有余的大水渠,渠首修得十分坚固。水渠修通后,溉田面积将近二十万亩。新疆各地随即仿效,出现了垦荒的新高潮。
   从当时留下的照片中可以看出,林则徐在修沟渠的时候,真的是身先士卒。林则徐一直在民工中间,既是劳动者又是协调者,还是指挥者,有问题立刻就能解决,正因为如此,所以问题解决快,在群众中的威信高,无论到哪里都让人敬服。
   其实在内地的时候,身居高位的林则徐就已经这样做了,以致于很多修河渠的民工都不知道身边的人竟然是个大官。
   在今天,这样身先士卒的干部在神州大地大有人在。可是在林则徐时代,在那个被曾国藩形容为“无论何事,均黑白不分;善良的人越来越谦虚客气,无用之人越来越猖狂胡为;问题到了严重程度之后,凡事皆被合理化,一切均被默认,不痛不痒、莫名其妙地虚应一番”的末世环境里面,在举国上下不知道为什么就陷入麻木不仁困境中的时候,林则徐这样的人就显得非常难得。
   少年时候的林则徐,就受“经世致用”思想影响,认为做学问就是为了学以致用,所以林则徐不尚空谈,不论是做事、做学问,都不“以玄相高”。纵观晚清历史,不论是晚清四大名臣,还是林则徐、胡林翼等人,他们都是经世致用学派的人物。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时代的车轮发展到晚清,只有这样的人物才会可能有所建树。那些守旧派的人士,只会被时代所淹没。
   在过去,社会发展慢,社会形势变化慢,除了对外发动战争,各级官员主要是坐在庙堂之上,等待下级人员上报问题,然后处理问题。但是现代社会不一样,整个国家、社会、民众更看重的是“官员”的决策能力,也就是引导国家、社会、民众向正确方向前进的能力,提前发现问题,提前解决问题的能力,出现事故苗头,立刻纠正错误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就是典型的“经世致用”。
   最近我们集团公司,因为安全管理需要,要求大家上班时间穿安全反光背心。穿反光背心确实能起到警示作用,更好地保护人身安全。但是,那种塑料反光背心不透风,穿上之后很不舒服。特别是在印尼这样的热带国家,环境温度在40℃以上,职工穿上工作服之后,再穿上反光背心,真是热得苦不堪言。走出办公室不过几步,就会汗流浃背。职工对此多次提意见,但一直没有改变。
   为什么明知道有问题还不纠正?就因为制定这项措施的人是一直坐在办公室办公,他根本体会不到,也不想体会职工的辛苦。而之所以一再坚持,是因为这些人认为,穿上大红、大黄的反光警示背心之后,每个人都像一面面移动的旗帜,可以提升公司的形象。
   这些坐办公室的人认为,现场工作的职工是在“绣带飘扬”,而印尼当地人却把咱们满头满脸大汗的职工当成猴子赏玩,在这种情况下,又如何能提升公司的形象?其实这个问题也很好解决,很多公司都有成功的做法,那就是在工作服上缝上反光条,既安全又简便,可是始终不被采纳。
   这只是我们身边一个很小的例子,类似的事情在我们身边数不胜数。毛主席说,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去尝一尝,可是很多人根本连梨树都没见到,就敢制定各种策略,进而成为了形式主义的渊薮。我觉得形式主义的来源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制定措施的人根本没看见梨树;第二是非得要梨树上结出桃子,而且要求又甜又大、形神兼备。
   或许会有人说,分工细致是工业化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才是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其实是在偷换概念,他们把企业或者科研与政府单位的管理模式混淆了;把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混淆了。
   与林则徐经世致用态度形成对比的当时的满族人。八旗子弟在经历二百多年优选地位熏陶之后,许多人整天“赌博、玩票、斗蛐蛐、放风筝、抽大烟、提笼架鸟”,混吃等死成了这些人的生活写照。在国家政治方面,那些满族的王公贝勒,虽然占据先天优势,表现却差强人意,在清末风云急剧变化的时代,不但不能有所建树,反而成为国家改革的绊脚石。
   在中英鸦片战争。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成功之后,截断了英国人的财路,英国人展开了疯狂报复。然而严阵以待的林则徐、关天培等人,让英国人一再吃瘪,于是英国人只好开着战舰继续北上,寻找大清的破绽,而所有满族人镇守的港口,几乎都成为英国人的突破口……
   脚踏实地,是林则徐脱颖而出的法宝,也是当时满清政府最致命的短板之一。
  
   二
   林则徐来到新疆之后,兴修了很多水利设施,大力推广坎儿井,做了很多有益于当地民众的事情。而在这一过程中,维族人出力甚多,功不可没。
   林则徐能在来新疆不久就能团结维族人,并且利用好维族人,其实并不容易。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心,是丝绸之路的枢纽,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儿民族众多,各种民族矛盾交织缠绕,加上战争频仍,经常出现整个族群不得不远走他乡的情况。因为缺少主体统治力量,所以当时的社会形势非常混乱,以致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行政区划上属于郡县制,但中央政府采取的主要是羁縻政策。所谓羁縻政策,说到底就是,只要对方不反攻内陆,其它要求并不高,哪怕是领土丧失。大漠高山的阻隔,距离统治中心万里迢迢的路程,让这儿成为“化外之地”。而从满清立国开始,新疆就没有安定过,先是准格尔叛乱,接着是大小和卓叛乱,接着大和卓之孙几次组织叛乱。其中,针对葛尔丹部的平叛战争,更是前后历时70年。老子说,“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是凶年。”战争对生产的破坏是巨大的,而长期处于战争中的人,不论是军队士兵,还是普通百姓,心里都会发生变化,战战兢兢、阴暗残忍、目无法纪,是不可避免的后遗症。而林则徐在1842年来新疆伊犁的时候,是新疆暗流涌动的时候。满清国力江河日下,英国人打开了中国东南海疆的大门,俄罗斯正积极谋划分裂中国,加上本来就有的各种矛盾,让新疆各族人民彼此深相猜疑。
   那么,处于贬谪之中的林则徐,是如何能组织起新疆各族人民的呢?因为他坚持的原则就是八个字,“不分汉回,但分良莠!”
   这八个字,直到今天仍然让人振聋发聩。
   1845年,林则徐深入南疆,不仅受到各地官员的支持,更在沿途得到维吾尔民众大力帮助,这些维族人担任向导、翻译、车马夫,一路上投宿之处多为维吾尔村庄。林则徐正是怀着对维吾尔人民的感情,写出《回疆竹枝词》三十首,诗中用了45个维吾尔词语,反应维吾尔族的风土民俗及人民生活艰辛之情。下面是其中的两首:
   (一)
   桑葚才肥杏又黄,甜瓜沙枣亦糇粮。
   邨邨绝少炊烟起,冷饼盈怀唤作馕。
   (二)
   豚彘由来不入筵,割牲须见血毛鲜。
   稻粱蔬果成抓饭,和入羊脂味总膻。
   在新疆,馕瓜杂食是新疆少数民族的主要饮食方式,但在从精粮细面的内地饮食方式看来,确实是非常艰辛的。林则徐注意到了回部的不食猪肉和只吃活畜宰杀后的肉,而和入羊脂的抓饭总是飘散着腥膻味,也与林则徐的饮食习俗不相容纳,“味总膻”体现出作者无法适应的痛苦,引发了作者深厚的同情。客观真实地评价当地人,不夸大、不贬低,做到这一点其实非常难。
   从几千年开始,对“胡人”的夸大或者贬低就一直存在。干宝的《搜神记》,宋朝的《太平广记》,都对胡人或者胡地进行了夸大,要么昆仑山能产不死药,要么胡人善于识宝等等,很多说法都荒诞不经。而在历代的史书记载中,是胡人如何不知礼仪,如何见利忘义的记载,一味将他们归之于蛮夷,却没有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爱欲其生,恨欲其死”是好多人对待问题的习惯。从我读的书来看,能公正看待胡人的,第一位是纪晓岚,第二位就是林则徐了。不偏不倚、不厚不薄去平视别人,真是一种了不起的本领。
   我是2019年5月份来到伊宁的,转眼间在这里的时间已经超过一年。在这里,谈起三五年前,或者更早前的伊宁,当地的汉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从全国来说,民族人是少数民族,可是在伊犁,他们可不是少数民族啊。”
   为什么这些人有这些感慨,因为从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的好些行政机关总是一屁股坐在天平的另一端。民族人跟汉人打架,不论是非曲直,都要汉人向民族人道歉,对民族人进行赔偿。民族人和汉人发生纠纷,只要告到法院,全是民族人占上风。法官的第一句话就是:“他们是民族人,是少数民族,咱们得让着他们。”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是民族人走路的时候能占满整条马路,开车的时候不管红绿灯,打架动不动就拔刀子。一再的忍受,还有土耳其等国外势力在后面煽风点火,再加上在经济大潮中,缺少一技之长的民族人没有挣钱的手段,生活不见起色,而汉人生活却蒸蒸日上,所有这些夹杂在一起,后来终于酿成了各种暴恐。
   而现在,行政机构的屁股又坐在天平的另一端了……
   所以,“不分汉回,但分良莠!”林则徐的八字方针,真的是治疆良言,到现在仍然有现实意义。
  
   三
   林则徐的人才观,是他思想体系中最了不起的部分,因为独木不成林,只有形成肩并肩站在一起的林木,才能抵挡风雨。林则徐有一种神奇的本领,就是除了那些大奸大恶之辈,他能团结身边所有的人,然后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这中间,首先是林则徐自身的修养如同磁石一样,能吸引众人,还在于他博大的胸怀,能够奖掖后进,鼓励百舸争流。
   1850年1月3日,65岁的林则徐卸任回籍,船过湘江,亲自邀见38岁的一介布衣左宗棠。两人从未谋面,却一见如故,在舟中彻夜长谈。十个月后,林则徐病逝,左宗棠悲痛不已。正是被林则徐称为绝世奇才的左宗棠,30年后完成了收复新疆的大业。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主要是讲人心难测,而中心思想就是,面对官长的时候,要蠢一些,再蠢一些,让领导放心,让领导安心,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这样才有上升的空间。那些不知道“忌讳”的人,全都没有好下场。
   其实,我们周围也有很多事情在反复印证这一“道理”,枪打出头鸟,甚至成为某些领域的主旋律。屠呦呦一直评不上院士,更成为标志性的事件。
   这一道理真的对吗?它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又会带来什么影响?会对中华民族的未来产生什么影响?这其中的道理,大概不需要我来赘述吧。而思想向内塌陷,它所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们的管理水平、制造水平会一直在低水平的圈子里徘徊。

共 675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文杂笔,描述了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后被派往新疆大刀阔虎的改革事迹。文中讲了林则徐的三个部分,工作态度,公正态度,鼓励人才。林则徐不仅是民族英雄,还是新疆的工匠,他大力新修水利,保证了西部开垦的灌溉用水。同时林则徐的人才观念,也让新疆改善人才缺乏的境况。作者用笔很细腻,博古通今。通过事例和举证生动的刻画出了一个不一样栩栩如生的林则徐。也让读者认识到另一面的林则徐。文章写得不错,很详细,正能量满满。好文推荐共赏!【编辑 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0-07-30 15:47:15
  如果不是老师的来稿,我还真不知道民族英雄还有这样的一段精彩人生。
山本无忧,因水成泛……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