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书香】古河、老坑和沉钟(散文)

编辑推荐 【书香】古河、老坑和沉钟(散文) ——故乡记忆之五


作者:北方天马 举人,3452.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62发表时间:2020-11-24 10:32:50
摘要:不聚风聚水,必然散风散水,此消彼长。画圆,转圈,走弯路,历史中大大小小开过多少次这样的玩笑,而人总难跳出这个怪圈。

【书香】古河、老坑和沉钟(散文) 一、
   大凡古河,都演绎着历史,见证了风云变幻。我故乡的古河,现在风华已逝,像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悠久的岁月消瘦了它的身体,仅剩的一丝灵脉,躺卧在那里,气若游丝,勉强度日,但,依然努力地为两岸百姓做着贡献。
   古河故道,宽约一两公里,蜿蜒东北而去,虽然几近干枯断流,但因地势低洼,遇雨季或丰水之年,也会出现一些水泊,滋生些芦苇水草,传出阵阵蛙鸣,有时还能生出一些鱼虾。干旱季节,河道内则飞沙起烟,浮土扬尘,所以两岸的百姓称其为“大沙河”。
   据现代考证,大沙河是古赵王河的北支,曾经烟波浩渺,水大河宽,是漕运的黄金水道。现在镇政府的住地,原名叫红船口,就因为古时是渡口,舶过大红船,而得名。在故河道中也曾发现过古代沉船,满载燧石(古代取火用的一种石头)。这些都说明了古河的历史和繁荣。
   河的南岸有孙老家村,是古军事名家孙膑的故里,新建的孙膑纪念馆气势恢宏,重檐琉瓦,辉煌大气,大殿前有众多将军名人题词立碑,形成百名将军碑林。一代兵家大圣,为世界留下了宝贵遗产,为民族闪现出一片光辉,他的故事妇孺皆知,为人们千年传颂。我的故乡之村,居于河北岸的高地之上,隔河相望,多少沾有灵气,也心感自豪。
   从记事起,就知道村前空旷之处,是一座古庙遗址,稀稀落落几棵老树,东南角有一口古井,古井紧邻一方坑塘,俗叫“官坑”,估计因是庙地,不属于私人所有,村民经年累月建房垫院,都来此取土,坑的规模越来越大,所以称之为“官坑”,这里的“官”,是大家共同拥有的意思。其余没有任何庙的痕迹。至于是什么庙,也非常模糊,有说是泰山奶奶庙,有说是土地公公庙,莫衷一是。据传,早先庙宇辉宏,香火旺盛,庙内有一口大铜钟,撞击时声音洪亮,数里可闻。
  
   二、
   岁月悠悠、沧海变桑田,时过境迁,村民繁衍一代又一代,他们始终守护着这片黄土,尽管艰难贫困,依然不离不弃,生于斯,长于斯,终老黄土埋于斯。古河新老,官坑渐变,古庙大钟不见了踪影,这些都成了村民的传说,老人留一段佳话,新人继续传承。
   那年全国农业学大寨,村支书心血来潮,为了跟形势,突现政绩,发动全村劳动力,苦战一冬春,连春节也不休息,终于填平了大坑,致使村里多了十八亩田地,成为全县学大寨的先进典型。而支书也一跃成为公社常委,县委委员,变成农村户口且不脱产离家的国家干部,这是那个年代的传奇,连身为国家副总理的陈永贵大叔,都是农民户籍,何况我们的村支书?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村里年年冬季整治大沙河,村民手上磨出一层层老茧。大沙河慢慢地变为耕地,倒也收获了一些粮食,但依然粮食没有与干劲行成正比。大沙河越整治,水流越小,大坑填平后,耕地是多了一些,但依然没解决村民的生活艰苦,没有脱掉贫穷的帽子,而且,好像越加显示粮食危机,生活困难。年年救济粮,年年糠菜参半,一穷二白是当时最好的写照。
   千百年来,文化落后的农民,还没有完全改变迷信风水的思想,也可能厌倦了辛苦的劳作,私下有人议论:大沙河自古是灵脉,改变它会破坏风水。“官坑”是一村的风水之眼,填平它,未必就是好事。年少不更事的我,对风水之说,不懂,生活的艰难好像也不关心,只是感觉到,没有了“官坑”、大沙河,夏天洗澡、玩水,少了好去处,也毁灭了抓青蛙,捕蜻蜓的少年乐趣。
   后来国家拨乱反正,那个靠激情起家但没文化的支书,被撸下台又变为普通村民。新一届支书紧跟党中央,改革开放,实行联产责任制,分田到户,不几年,村民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广义讲,风水之说也不能全归属迷信的范畴,其中有“道”,有哲学的理念和自然规律。自从填平大坑后,每遇大雨,村中排泄积水,就成了一个问题,紧接着,稍稍富裕起来的村民,起屋盖房,筑墙垫院,取土又成了一个问题。至于大沙河,人们更是期盼它返老还童,好借它的乳汁,抚育两岸土地。县里也统筹规划,从上游引黄河水续流,使我们村,可以用机器抽水灌溉,那几年庄稼获得了令人心花怒放的丰收。
   民以食为天,老百姓温饱之后,第一个必然考虑的是住房改善。人口增长,生活艰难,住房问题早就困扰着人们。建房必须用土,一个老坑被填平,村四周不经意间冒出更多的坑,看趋势,老天大自然好像要索回那十八亩土地。这也许可以归纳到民间看重的风水之说,不聚风聚水,必然散风散水,此消彼长。画圆,转圈,走弯路,历史中大大小小开过多少次这样的玩笑,而人们总难跳出这个怪圈。这可能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实在令人无奈。
  
   三、
   老庙旧址,由于闲置和村民共拥有,当然也没逃脱被取土而成坑的命运,随着坑的日渐变大加深,有一天,人们突然挖出些青砖烂瓦。
   青砖很大,有的布满稀奇古怪的花纹,老人们断言,这肯定是老庙上的东西。一座老庙湮灭在黄泛的沉沙中,里面肯定埋藏了许多往昔的故事?村民猜测、议论,但好像没人关心保护。那时候,人们普遍没有文物意识,国家也不怎么重视,破砖烂瓦对农民来说,一文不值,谁在乎它,新鲜劲过后,随意抛到一边,任其风吹日晒自生自灭。有胆大的,弄去建猪圈,修院墙。可怜佛地清净之物,沦落污浊猪圈之处,看来人有劫,天有劫,佛也有劫。
   砖头瓦片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有人发现一口青铜大钟,一下轰动三乡五里,人们争相来看,一时议论纷纷。
   大钟为青铜铸造,锈迹斑斑,高近及人,最大直径近两米,重不可知,上有吊扭,扭座是两个跪姿人模样,颇具艺术风范。钟面上密密麻麻的小文字,(有人认为是佛经)我看不懂,只认得上面一周,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八个大字。
   古钟现世,正逢国家改革开放的东风劲吹,农民稍为温饱的一九八二年,人说,世道要大兴,时代要巨变,农民会更富,现在佛家现灵,来教化众生。于是在坑中,有人用残砖烂瓦垒起一座小庙,孤零零,像城市拆迁地的钉子户,显得不伦不类,十分不协调。当然,每到初一十五,也有不少老年妇人前来烧香膜拜,燃起的袅袅青烟,使小庙方显得有些神圣。
   对于大钟的年代,有的说是明代,有的说是宋代,还有人说是三国,理由是,鄄城(此地归属的鄄城县)是三国陈王曹植的封地,他文、武、音律皆精,治下修庙铸钟,是理所当然。但没有专业的考古,只是村民猜议,当然不可信,也许一段历史就封存在古庙沉钟之中。
   历史风云变幻,黄河母亲哺育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岁月漫漫,有很多次黄河母亲发怒,滚滚的黄沙湮灭了辉煌,多少遗迹仍然深埋在黄土之下,连大沙河都改变了昔日的面容。中国的历史很大一部分就是黄河文化,黄河是华夏之根,民族之魂,此地向西三十华里,古籍记载,古有雷泽,是华胥部落,尧舜帝生活的地方,现在泽不见踪影,先祖故地只存在地名、古籍和传说之中。
   那时的年轻人,都在“破四旧”的熏陶中长大,思想意识里根本不懂文物的重要,也不关心历史,没有人上报,也没人提出保护,基于好奇和民间传说,几十个年轻人,费几牛二虎之力,把铜钟悬挂起来,任顽童敲打,听那悠悠钟声,感受新鲜的快感和乐趣。
   老辈人传说,早先我们村每每撞钟,居北面不远的朱河湾村,因为全村为朱姓,朱猪同音,钟声会惊乱朱(猪)窝,破坏他们的风水宁静,人会发疯,锅碗器具会莫名地共响,以致生灾生难,于是就献来三牲美酒,请求停止撞钟,免得他们降临灾难。也有人说,这只是托词,真实原因是,明末朱帝皇室的一支贵族,为避清廷追杀,隐蔽在朱河湾,钟声一响,他们以为是清军杀来,心惊胆战,久而久之,他们忌讳敲钟。
   这些传说的真假,不得而知,但村民们相信。那几十个年轻人,也许为了验证传说,期盼分享他们送来的美酒;也许纯粹是好奇,荷尔蒙过盛而无目的作为,总之开始时钟声不断。洪亮的钟声,不时飘扬在村里,传向四方,其音域浑厚,悠长回荡,震撼空宇,余音绕梁。
   时间一久,一切又归于平静,村民逐渐淡忘。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时疾风火燎,闲时,聚聊打牌,一点小事顷刻传遍村头村尾。
   一个暴风雪之夜,天亮后全村都在议论:大钟在夜间被人砸了,碎了很多块。谁砸的,不言而喻,无非是北村朱河湾的人。血性的年轻人,骂声不绝,呼吁组织一些人,抄家伙要大闹朱河湾村。幸亏支书和几个老人劝阻,才免去两村人的流血械斗。
   一件文物就这样消失了,消失在风水迷信和文化落后中,正像它出土时一样,惊奇现世,轰然而失。沉睡不知多少年的大钟,是黄河留给我们的历史,也许它见证了古大沙河的繁华,记录着先人的慷慨悲歌与繁衍浪漫。也许它是一方民族的精神寄托,或信仰圣物。
   大钟和大坑,一个消失在时代形势下,一个毁灭在迷信愚昧里,慢慢都成为故事,慢慢都湮灭在时间的长河之中。唯有古河,被改头换面残存下一道淡淡的踪迹。地貌变化往往伴随时代发展,多利于人类,若是自然变迁,人们无奈。但文物不会再生,不该人为地毁弃,一旦失去,深感惋惜,留下的遗憾,会一直压抑在心头。
  

共 35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悠悠岁月,悠悠黄沙风尘,沧海桑田,岁月跌宕,千年历史而过,有多少传说随风而去,有多少历史的脚印被黄沙湮没,但历史和时代的车轮不会停止,缅怀历史,抽取历史的点点滴滴进而再度审视,是为缅怀,更是为鞭挞今天。散文《古河、老坑和沉钟》以三千多字、三部分,分别对故乡的古河,老坑和沉钟做出了厚重的纪录。古河有着昨日的繁华和历史交给它的重任,但沧海桑田,如今已然风华不再,但古河的历史不会丢失,古河的精神不会消失;老坑实在太过普通和平凡,但它的出现似乎带有一定的必然和不可或缺。用十八亩地换掉老坑,看似可以增加那么点粮食,但实际带来的是更多的坑。“这也许可以归纳到民间看重的风水之说,不聚风聚水,必然散风散水,此消彼长。画圆,转圈,走弯路,历史中大大小小开过多少次这样的玩笑,而人总难跳出这个怪圈。”沉钟太老,老到无法追究它的出处,但老钟或许仅仅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象征,钟可以老旧,但人的精神必须与时俱进,否则愚昧主导了行为,即使是老钟再现,依旧会灰飞烟灭。作品三个主角,三个角度,古河代表了一方土地的历史与文化,老坑代表了一方土地的发展与经济,而老钟则显示了这一方土地上人的精神与灵魂。作品浅入深出,写故乡,更是在写历史和百姓的烟火世事。佳作,推荐文友共赏。【编辑:雪凌文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0-11-24 10:34:20
  以不同的角色,书写同一地方的文化,民风和发展,是一个新的角度,新的方式,有历史的厚重感,更有文字深处的厚度,佳作!问候安好!
著文写诗,记录生活,更是记录人生!
回复1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0-11-24 18:38:31
  谢谢精彩解读,使本文生辉,一地域有一地域风光,一方人有一方故事,时代变迁,与时共进,演绎春花秋月,讲古论今,借签历史,成就美好未来。明天生活更美好。编辑辛苦,祝安。
2 楼        文友:空山月影        2020-11-24 19:07:51
  老师的文章与历史融合一起,写出了风物人情,且引人深思,文风矫健,学习了!
回复2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0-11-24 19:29:07
  文友鼓励就是动力,共同学习,建设书香。顺祝康乐,创作愉快。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11-24 20:56:30
  郓城没有去过,从天马老师的文字里可以感知其丰厚的历史,那条河,流淌的是历史和风情,那个老坑,岂止是十八亩地可以使其天翻地覆,那口沉钟,曾经应该回响着雅颂的余音。文章写得很厚重,赞。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0-11-24 21:44:03
  谢谢老师来访留玉,咱山东的历史特别厚重。老师之处,可能离九夷之地近,我家乡古有大雷泽,为华胥部落,是尧舜帝生活的地方。邻近的巨野大野泽,是炎帝部族发祥地,纣王后人曾流放此处,再后更是文化厚重。喜欢山东,赞颂齐鲁大地。顺祝康安。
4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0-11-25 00:50:08
  历史文化的厚重,积淀的非常深,需要珍惜需要爱护,文章的结尾让人觉得有些伤感。失去了永不再有,那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我们没有资格去破坏。发人深省的一篇文,赞一个!谨祝老师文丰笔健!
回复4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0-11-25 17:54:05
  谢谢来访留玉,是的,失去的很无奈,但无能为力,史实往往不随人意,只能感到遗憾。祝安朋友
5 楼        文友:林间风吟        2020-11-25 11:34:50
  一篇深沉厚重的散文,古河、老坑和沉钟书写了一方水土的人文气息,好一篇献给故乡的美文!
回复5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0-11-25 17:58:06
  是厚重的历史凝落笔端,记录全是史实。谢谢朋友来访留玉,顺祝快乐
6 楼        文友:宁夏旅行者        2020-11-25 15:11:49
  文章演绎了时代的变迁,文化厚重,文字精美,拜读欣赏!佳作!问候冬安!
回复6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0-11-25 18:03:18
  这几十年的变迁,我们都有经历,中国历史在任何时代,都没有我们这代,发展迅速,兴盛繁华,虽有无奈遗憾,仍然感谢社会,感谢时代,,祝安朋友,欢迎佳作。祝安。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