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漠上花开(随笔)

精品 【星月】漠上花开(随笔)


作者:田有发 童生,602.1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56发表时间:2020-12-23 15:09:12


   “我去过祖国很多地方,可我最深爱的还是生我养我的家乡”,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总觉得它是有出处的。有谁不爱自己的母亲?有谁不挂念那方植根于彼的热土?或许这就是“乡情”相通的原因吧!曾几何我们坚守着“父母在不远游”的教条,又不知从何时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四处漂泊。对于每一个在外闯荡的人,在心中总有那么一块地方捂了又捂热了又热,父母在者称之为家乡,父母逝去者称之为故乡。
   思乡是一种心情,或早或晚,或浓或淡都适宜。写乡就不同,因了有圣洁的膜拜在,总让写作者产生犹豫。下笔前的踌躇好似婴孩吃奶时抱着母亲急切地找寻却又一时间不可得的感觉。写下这些文字,也许是某个夜晚的月光破窗,也许是某个清晨的鸟鸣蛙唱。在这数十万人扎堆的城市里,有时候一句“土土”的乡音就能使人心潮澎湃。
  
   一、有一座城叫三角城
   河西走廊西部有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金昌。公元一九八一年建市,因盛产金属镍而闻名故又被称之为“镍都”,或许在部分人的偏见里“新城”一定是没有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其实不然。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金昌境内有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汉明长城文化、晋唐佛教文化、战国农耕文化等历史久远的文化积淀。在诸多的历史文明当中,位于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三角城村北侧的三角城遗址所属的沙井文化就是一部巨著一条长河,溯源而上直至西周、春秋时期。“对三角城遗址的研究和深入探索就是对沙井文化内涵、河西走廊史前文化以及先秦时期西北少数民族史的发掘补充,也许这是揭示早期河西城郭建设以及北狄、月氏、乌孙、匈奴等西北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所未能发现的秘密的一个突破口。”
   正如古人诗中所写的“天山明月照孤堡”那样,三角城是孤独的。每晚第一颗跃上来的星星恰好悬挂在正对着南门入城口的地方,忽明忽暗,犹如一颗充满好奇和疑惑的眼睛。等满天的星星都出齐,沉寂了一天的三角城才会长长地舒一口气活了过来,仿佛是一个刚从睡梦中醒来的人。只剩下断垣残墙的城郭自然无须防务,所有的活动都来去自由不会受到约束。最先有响动的是那些生活在城墙根下的蛐蛐,它们总是会在外出觅食之前先到破败的城墙顶上振翅喊上几嗓子,貌似在替城主发声在宣誓主权。它们已经在城墙根生活了不知道多少辈,只知道这些蛐蛐与这座城的渊源早于目前还在城周围劳作生活的人们的先民,或许更早更久远。三角城的孤独源自于创伤被揭开后再无后续的慰藉,孤独源自于无法自我陈述和被冷落。
   说到三角城的孤独不得不提到那个叫安特生的人,是他的考古试掘打破了三角城的平静,让一座城在死了数千年后再遭“掠夺”,那种只带走文物而对遗址不加以保护的大规模考古发掘等同于让她再死一次。或许在某个寂静的月夜坐在那仅剩下根基的黄土夯筑的古城墙上你会听到叹息声从西岗、柴湾岗、蛤蟆墩、上土沟……各处传来,最后汇聚在这呈不规则三角状,东北部略微倾斜的城池底部。虎噬鹿被带走了,将军的金印被带走了,只剩下城内堆积的文化和遍地灰陶和石棒的碎片留了下来。还有几处已经不能发烟发光的灰烬,惨白地好似证人的脸庞。
   了解一座古城当时的规模,墓葬群是最好的人口底册。西岗、柴湾岗、蛤蟆墩、上土沟虽然有着不同的地名,可在当年这些地方的作用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墓葬之地。三角城遗址及周边西岗、柴湾岗、蛤蟆墩、上土沟的墓形态各异,主要以竖穴土坑墓、偏洞墓居多,鲜有双竖井过洞墓。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些墓中所安葬者有老人青壮有男人有女人也有孩童,可几乎见不到合葬墓,难道他们不可能是父子、兄弟、夫妻、母子?还是另有隐情?这不合乎人伦理常的埋葬方式,不由使人想探究他们的身份。在众多的墓葬之中蛤蟆墩墓群是不一样的存在,当年发掘此处,出土的铜连珠牌饰、动物饰、管状饰、绿松石珠以及皮革和纺织品等文物,还有墓穴内的殉葬动物头骨,无一不将此处墓穴的主人身份指向少数民族。按照史料《中国历史地名词典》记载:“武兴郡,十六国前凉置,治所在晏然县。北周废。”武兴郡辖县焉支、新障、大城、平狄等在金昌市境内。难道这些亡人和被大月氏驱走的乌孙,和被匈奴击破的月氏,和入侵昌宁湖的蒙古哈喇慎部均有关联?尸骨犹存,葬人者不知所踪。所有的迷结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团,谁又是抽丝剥茧找到真相的人?
   人的降临本身是无罪的,可我们却在不断地创造罪行。等惩罚来临,我们又在想尽一切办法来消除原罪。当年的三次发掘,包括铜器、铁器、石器、陶器、卜骨、贝币、以及毛织品悉数被装箱封运。留下那一座座被“洗劫”过的墓穴和森森白骨昭然曝晒于西北强烈的阳光之下,被风蚀被氧化。三角城遗址在一段时期内是处于无人管护被遗弃的状态,周边的村民保护文物古迹的意识也较为淡薄。为耕种车辆借道就能随意在城墙上开出缺口来,为保持牲畜圈舍干燥就能随意在岗坡上取土。对三角城遗址,尤其是柴湾岗和上土沟遗址最大的一次人为破坏是在修建那条给村民出行带来极大方便的贯村公路。装载机重型卡车轰鸣了数月,路倒是修通了,可半个柴湾岗和部分上土沟遗址被深深地压在那乌黑的柏油之下,留下一个挨着一个的坑口就像是数百口张着的嘴在无声呐喊。尸骨风化无存遗址被毁,人们用进步和文明野蛮地犯下了无法弥补的罪过。
   幸好人是最懂得反省的动物。近年来文化旅游的兴起逐步激发了人们对历史发掘和对文物古迹保护的热情。没有人去追究“边城何萧条”,改过是犯错者刻不容缓的救赎。2011年,三角城村筹集资金建起了甘肃省第一家由村委会创建的文物遗址展览馆——三角城遗址展览馆,因当年发掘的包括虎噬鹿在内的大量文物仍存于甘肃省文物研究所,在村委号召下当地村民无偿捐献了石器、陶器、青铜器、玉器等文物近200件。后政府改造利用原尚家沟小学旧址修建了金川区博物馆,几经交涉省文物研究院交还文物一批。文旅部门动用人力将三角城遗址包括附属的西岗、柴湾岗、蛤蟆墩、上土沟墓葬群进行了围挡隔离,形成了约430万平方米的保护区,并派专人进行看护。虽然下一步的抢救和保护方案还在酝酿当中,起码终止了人类继续对其造成破坏的行动。
   一轮红日从西山坡上滚下去,倒像是将一块巨石投入墨海。黑色从西边蒸腾而起,先是把泛着红光的云彩洇染成淡淡的墨色,之后持续地在整个天空漫延开来。天逐渐暗了下来,归巢的鸟疾如箭簇朝着轮廓模糊的林地或是庄舍投射而去。每一只鸟嘴里都含着一块黑布,天空被黑布遮掩便没有了飞翔的鸟儿。炊烟伏在房头上召唤在田间耕作的人们回家,软踏踏的样子比劳累了一天的农夫还要显得乏力。等最后一只羊羔找到母亲的乳头,喧嚣就彻底平静了下来,隐退在暮色之中。距城最近的居民点也有一公里远,除了夜晚给麦田浇水的人顶着头灯偶尔会活动之外,再不会有人类来打扰月夜里活过来的三角城。
   将来是个未知数,作为三角城的子民,我为三角城自生自灭的处境担忧、为一段历史不能盖棺定论着急、也为没有一个三角城人潜下心来研究三角城而羞愧。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是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但愿回忆的鞭子能够使人觉醒。
   转眼已是沧桑,那座叫三角城的古城只要耐心地等待,春天总会来。
  
   二、村庄的西边是戈壁
   三角城是大西北河西走廊的一个自然村,村庄很小,小到晚饭时分这家的炊烟可以搭在那家的房头上,小到张家的大人教训孩子的说辞可以翻过院墙顺道震慑了李家的孩子,小到每流失一口人就会在庄子上形成一块大大的空白。这小小的村庄却置身于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的包围当中。
   戈壁是沙漠和村庄之间的分割带。也许只有戈壁一望无垠的大才能配得上那蓝的透明的天空,所以戈壁大的有些空旷。就连那乘着狂风飞翔的沙粒飞累了,都会在这儿歇下脚等候另一场风起。有些沙子就像是个偷懒的孩子,落下来就不愿离开了。任凭风如何催促都不启程,只是躲在沟岸下、石头间、草窠里。越来越多的沙和稀薄的尘融为一体便成了可以长出植物来的土。有了植物就能招来动物,常见的体型小一点的有倒撅着屁股挖沙的甲壳虫、身手敏捷的壁虎和地龙、尖嘴细尾的食蛇鸟,体型大一点的有戒心很重的沙鼠、善于伪装的野兔、一骑绝尘的黄羊。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戈壁上的植物还承担着人类以散养方式寄托在大漠里的羊群和驼队。
   戈壁的风景四时不同,春的凌冽、夏的酷热、秋的生机、冬的萧瑟,像是一首交叉递进的歌,还像是一幅层次分明的画。由于需求的区别,每个季节去戈壁的人动机也有所不同。有人奔着吹风看景而去、有人奔着玛瑙和“沙漠玫瑰”而去、有人奔着锁阳沙棘果这些山货而去、有人奔着打破自身禁锢而去。其实在前往叨扰的人中,盲目者居多。真正懂得戈壁的人,每个季节每一次进入所选择的时机都非常的“巧”,而不是一哄而起的蜂拥而至。真正懂得戈壁的人就是祖辈生活在边缘上的那些村民以及他们的后裔,浩瀚的沙漠和辽阔的戈壁曾经是他们先民们抵御外侵的天然屏障,也是在艰难岁月里济生度命的天然粮仓。他们能感受戈壁的心跳脉搏,他们也熟悉戈壁的性格脾性。
   虽然从十一岁就被送进了城,可是我恰好就是戈壁边缘三角城村的后生,恰好有一位十五岁就在那茫茫大漠中讨生活的父亲,恰好那父亲虽年逾七旬却偏爱运动且健步如飞。多年的言传身教,让我相对地了解戈壁更加透彻一些。在合适的时机一旦进入戈壁我就像是一尾重归大海的鱼,游刃有余。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戈壁里去非要得到些什么的心境已经很淡了。再者,现在的生活很好,基本上从解决生存问题转向如何享受生活,到那儿去无非是按照节令,在谷雨前掏摸几穗锁阳让父母炸一顿油饼解馋,在立夏后䵵几把沙葱让父母下饭,在重阳时捋几簸箩沙棘果让父母熬茶。冬天我是极少去那里的,除非父亲想用三九天的锁阳泡一壶老酒,除非是他确实猫冬到闲极无聊,父子俩才会不顾母亲的责骂任性一回。
   戈壁的春天复苏过程总是很慢很长。先得几场呼呼有声的春风呼唤,再有几场春雨的滋润,沙葱、羊胡子这些外形纤弱的草才能探出头泛出绿来,至于碱蓬、白刺、红柳、芨芨这些还要等上一阵。每年的春天,戈壁大漠就像是在经受一场炼狱,随处可见胎死腹中的生命和因为悲伤而嘶鸣的母亲。整个冬天靠嚼食碱柴和刺蓬度日如年,食草动物们早已将体内的营养消耗殆尽。驼峰倒塌成空空的皮囊歪歪斜斜地挂在背脊上,羊群骨肉如柴好像细长的脖颈都无法承受末端的脑袋,熬到能吃上一口春天的沙葱羊胡子才能得以活命,沙葱、羊胡子是骆驼和羊群的救命草,也是戈壁恢复生机的晴雨表。要等到时过立夏,大漠戈壁才算是真正地活了过来。
   在所有适宜进入大漠戈壁的季节里我偏爱夏天,夏天是戈壁最富有生气的季节。所有的植被都绿了,所有的花都开了,所有的动物都淹没在了过于旺盛的精力之中。在所有的花中最先开放的是马莲,它是戈壁上最会藏水的植物之一,一旦怒放便会蔓延成花海。马莲开过后,蓝刺头、刺旋花、猫头刺、蝎虎蹄瓣这些花也相继开放了。粉的如婴面、红的似火焰。此时在戈壁上像骆驼那样游荡的人一定别忘了采上一把沙葱花,用胡麻油炝后拌上一碗西北特有的拉条子那就是无与伦比的美味。沙棘、碱柴、红柳这些木本植物变得茂盛,它们也会开花。它们的花都比较小,细细碎碎隐藏在叶子中间,就像是被精心呵护的孩子。夏天的锁阳和苁蓉顶出土很久了,大多的人只关心它们肉质的茎却很少有人观察它们装满孢子的花。沙漠里的植物大多植株矮小且花多带刺,花期也很短,这与严酷的生活环境不无关系,防御是动物的本能也是植物的本能。戈壁上的生机收缩的很快,刚进秋天草叶就开始枯黄,等采过了那饱满圆润入口生津的“酸胖”,戈壁慢慢地变得萧条起来。初冬,风变得凛冽的时候,戈壁就进入了漫长而肃杀的休眠期。
   村庄西边的戈壁有着宽阔的甘于奉献的胸怀,她也是一位被所哺育的孩子深深伤害着的母亲。早些年人们的生态环保还是欠缺,过度放牧造成了草场的超量承载,“断根式”的挖掘造成了植被破坏无法繁衍,最终带来的结果就是急速的沙漠化。只要起风就会有沙尘,铺天盖地的沙尘暴扑向周边的村庄,也扑向远处的城市,是灾害也是警告。疼痛是最好的警醒药,痛过之后当地政府迅速采取了“封山禁牧”“人工增绿”等措施,使得戈壁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对于这些措施,懂得戈壁重要性的周边村民是支持的,他们积极地处置了也许是祖上留下来的最为珍贵的羊群和驼群,另辟副业。倒是那些城市人,受锁阳和沙棘果各种药用功效的蛊惑,常常结伙潜入戈壁腹地进行破坏性的采挖,屡禁不止。常有人戏谑此类现象,说是保护戈壁和草原当防两物,一是蝗虫二是城里人。

共 710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在甘肃省,有一个著名的城市,历史悠久,又是当年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上的主要城市,也是我国著名的“镍都”。作为西昌人,回忆起曾经的三角城,沿着历史的脉络,慢慢走来,自然是充满着骄傲与自豪。可那地处一望无垠的戈壁也曾由四季的不同风景到一度地萧条,好在而今又是放眼望去一片葱茏。虽然说曾经的萧条让那些年老的乡亲正走在从幸福滑向痛苦边缘的路上,令人看了心痛,但是,毕竟一直有坚守故土的人。要问对这片土地的感情要说谁最真,谁最厚,那要数坚守故土的老人了。所以,作者满带着自豪回忆曾经的辉煌,满带着敬畏走进这片广阔的戈壁,又满带着敬意把笔触转向坚守故土的老人们。字里行间满是对故土深深的爱。推荐欣赏。【编辑:快乐永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1229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田有发        2020-12-23 17:53:16
  谢谢社长亲自编辑
2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20-12-23 20:42:02
  曾经大漠,而今花海。金昌宝地,辈出人才。
3 楼        文友:雪舞流年        2020-12-24 07:56:10
  谢大哥支持,准备好哦,我和晴若去金昌找你,嘻嘻
雪舞流年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