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漠上花开(随笔)

精品 【星月】漠上花开(随笔)


作者:田有发 童生,602.1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17发表时间:2020-12-23 15:09:12


   前些天,我沿着戈壁中的即成道路去了一趟。头几年栽种的梭梭已具备自我生存的能力,放眼望去一片葱茏。沙丘上随时可见翻飞的食蛇鸟和大山雀,被车声惊起的野兔高高跃起又腾跳而去,驻车四望,无边无际的绿映衬着高远洁净的蓝,如果留心观察还能发现黄羊的足印。这都是戈壁生态得到恢复的例证,只有足够的植被存储量才能引来大型的野生食草动物,食草动物安下根来,狐狸、狼这些处于生物链上端的猎手就会纷至沓来,这样的戈壁才是能够循环发展的戈壁。
   在我离开的时候,远处还是有提锹被袋的人类在活动。如果这些来来往往穿梭于戈壁的人能够明白:天空高过戈壁,戈壁高过死亡,死亡高过我们。那该多好!敬畏关乎生死!
  
   三、坚守乡土的是老人
   “那些年老的乡亲正走在从幸福滑向痛苦边缘的路上”,想到以这样一句话做文字的开头使得我的头颅沉重。那不是背负重物不堪劳累的重,而是头颅内部巨大的压力宣泄过程中不断地撞击的疼痛。
   短短几年的光景,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长的柏油或是水泥路面的街道笔直平整,路两旁的庄舍也都是清一色新盖不久的砖房。从东至西两列高高的路灯是前年架设的,太阳能蓄电池供电,干净环保。这些都是新农村建设的福利,让依旧坚守在农村里的乡亲们过上了舒适的有品质的生活。可是除去春种秋收的大忙季节,这街道上很少有人走动,崭新的庄院里也是人烟稀少。倒是成群的野狗结队在大街上招摇过市,斑鸠、麻雀安居在屋檐仓房之下。
   在农村,家养的狗承担着看家护院的职能,由于自小不让见生人所以很凶,一般用链绳拴起。人有一口饭它就有一口食,家养的狗对主人忠诚也亲近。这些招摇街头毛色糟污目光里充满饱受颠沛流离后对人类极度不信任的狗都是流浪狗。这些狗都是有来路的,原来都是从庄子里出去在城市里生活的那部分人的宠物。养烦了,回村看老人时顺便就遗弃在村里。失去宠爱缺少喂养的艰难生存境遇丝毫不影响它们以最快的速度繁殖,久而久之队伍便壮大了起来,除了游荡在田间地头捉鼠抓鸟还学会了偷鸡摸兔,胆子大些的会窜进无家狗看护的羊圈抢走刚出生不久的羊羔。好像它们也知道,年青人出去的多,即便留下来的也是忙着挣钱,对它们无暇顾及。至于那些腿脚不便的老人,它们骨子里是无视的。
   在村里,说老人不能完全以年龄来判断,还要考虑是否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是否身体健康等各种因素。有些人虽说年过七旬可依然强健,自家的土地流转了精力却不能浪费,便四处给承包户租户打散工,因为对他们而言自生到死都离不开这片土地。况且对这些老人来说儿孙们进了城好像一下子都变得不宽裕起来,城市里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就连一把自家菜园子里顺手可摘的香菜韭菜都要钱来买。即便是这些子女有着稳定的工作不错的收入,可他们还是要去自己挣钱。挣钱来开销药费和维系各种婚丧嫁娶的亲戚关系,不给子女添麻烦。
   在农村,真正的老人是那些已然失去劳动能力,无法自主满足衣食医养的上了岁数的人。在庄子上转一圈,你会发现谁家有这样的老人谁家门口向阳面就会摆放着一具或长或短的破旧沙发。当然这些破旧沙发也是从城里淘汰下来的。只要是天气晴好,你就会发现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的老人,基本上是以左舍右邻为主,因为再远的距离靠一根拐杖是无法到达。
   太阳或毒辣或柔和,这些是老人们无法选择也无法左右的。他们坚持每天出现在门口是向外界传达一种信息:他们还活着。那些老人是不怕死的,因为他们已经死过一回了。他们基本上是那个啃树皮挖野菜的大饥荒里逃命下来的人,对死亡已经无所畏惧。因此,这些老人的存在更像是为了证明一种存在和延续。可即便是苟延残喘的坚守,也阻挡不住村庄持续地空下去的势头。这种空是自内而外地流失,潜移默化地摘取。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了过高的奢望,吃过了满腹的肉,穿过了时兴的衣服,住过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对他们来说就是享过了人间所有的福。物质的丰富和经济的宽裕确保这些老人有尊严地活着,甚至可以体面地死去。可是他们还是抱怨自己活得太久,活得太久就要见证很多的东西先于自己逝去。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曾经屹立在田间地头的树没有了;机械化的高度利用使牛马骡这些大牲口也没有了;到城市去发展让这些老人的孙辈不愿再回到村里安身。没有了人口的活动,没有了牛马的喧腾,村庄不再像个村庄。虽然目前还有那知冷知热的太阳依然保持对那些老人不离不弃,可他们持续地衰老却是无法阻挡的事实。有朝一日,这些坚守着村庄,坚守着根脉的老人集体搬到了村西头的山里面(那是村里的坟场),村庄将由谁来继承?难道就让她和那三角城一样沉沉睡去,命运交给岁月和时光?
   历史是一条无法复转的长河,漫天的星斗也不能将自己的影子刻画停留在某一段水面上。根文化的兴起能不能唤醒人们的回归意识?那些在外漂泊的“候鸟”们能否真正结束漂泊扎根农村造福乡梓也是个未知数。
   发展和前进是历史的必然,在这个过程肯定会有阵痛和教训,每一座新城每一处村庄都要直面选择的犹豫和取舍的磨砺。时间是最好的老师,它将教会我们优雅地转身,成功的变形。那时我一刻也不敢忘记的家乡将会迎来“陌上花开蝴蝶飞”的崭新机遇,谱写更为华丽的篇章。
  

共 7101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在甘肃省,有一个著名的城市,历史悠久,又是当年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上的主要城市,也是我国著名的“镍都”。作为西昌人,回忆起曾经的三角城,沿着历史的脉络,慢慢走来,自然是充满着骄傲与自豪。可那地处一望无垠的戈壁也曾由四季的不同风景到一度地萧条,好在而今又是放眼望去一片葱茏。虽然说曾经的萧条让那些年老的乡亲正走在从幸福滑向痛苦边缘的路上,令人看了心痛,但是,毕竟一直有坚守故土的人。要问对这片土地的感情要说谁最真,谁最厚,那要数坚守故土的老人了。所以,作者满带着自豪回忆曾经的辉煌,满带着敬畏走进这片广阔的戈壁,又满带着敬意把笔触转向坚守故土的老人们。字里行间满是对故土深深的爱。推荐欣赏。【编辑:快乐永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1229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田有发        2020-12-23 17:53:16
  谢谢社长亲自编辑
2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20-12-23 20:42:02
  曾经大漠,而今花海。金昌宝地,辈出人才。
3 楼        文友:雪舞流年        2020-12-24 07:56:10
  谢大哥支持,准备好哦,我和晴若去金昌找你,嘻嘻
雪舞流年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