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雅香】一路走过四十年(散文)

编辑推荐 【雅香】一路走过四十年(散文)


作者:黑人阿明 秀才,1861.4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96发表时间:2020-12-29 13:42:58
摘要:四十年前,我们举行婚礼的日子是周日(1980年2月10日),四十年后的这一天是周一。四十年的婚姻历程——周日到周一,昨天到今天,难道中间只隔了一个洞房花烛夜?难怪月牙儿与黑人碰杯时说:这日子过得也忒快了!一切恍若昨天。

四十年前,我们举行婚礼的日子是周日(1980年2月10日),四十年后的这一天是周一。四十年的婚姻历程——周日到周一,昨天到今天,难道中间只隔了一个洞房花烛夜?难怪月牙儿与黑人碰杯时说:这日子过得也忒快了!一切恍若昨天。
   1968年的秋天,黑人在营口十二中文艺宣传队里见到了不久前随她爸爸到我们家串门的月牙儿。那次见面,他们吃掉了我家的“二黄”,我让她想起了“谢老转儿”。一年后,我们欢送她们去了市歌舞连。后来由月牙儿主演芭蕾舞剧《白毛女》,黑人在东方红影剧院看了一场又一场,切齿仇恨黄世仁,隐隐的也有些嫉妒大春。
   1972年的秋天,中学毕业两年后,宣传队的同学第一次聚会。这时的月牙儿是参加省妇代会、青代会的先进典型,黑人是纺织厂军工车间比较消极的学徒工。大概就在这个时期,黑人给月牙儿写了一封信,回信让人失望且沮丧。月牙儿说“让我们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黑人觉得这是一种“婉拒”,黑人的爸爸却不这么认为,他没有女儿,一直很喜欢这个丫头。此后一段时间,黑人喜欢上了“杭州表妹”,但是这段感情遭到了双方家长的无情打击和有效阻击,一如落英缤纷。这段伤心的故事被黑人写如自己的文集,题为《梧桐雨》。
   1974年的初冬,经过一番波折,黑人和月牙儿正式谈恋爱。这一年黑人二十岁,已调团市委工作;月牙儿十九岁,因伤离开了舞台。那段时间我们经常到公园拍照,御用摄影师是下乡在营口郊区的杭州表哥。那时候一部海鸥相机价值超过如今的一台海马轿车。
   1975年的冬天,在沈阳辽宁宾馆门前黑人和月牙儿拍了一张合影。当时月牙儿被保送到辽宁大学读书,生活艰苦。黑人搭爸爸的车去沈阳看她,住在辽宁宾馆,于是约她来住处改善伙食,还美美的洗了一个热水澡。
   1975年的冬天,我们俩第一次到照相馆正式合影,摄影师说我们俩穿的外套颜色太素了,于是脱下外套的朴实模样,很像当时一个电影《喜盈门》的剧照。
   1977年春天,黑人和月牙儿第一次携手同游。那天早上天还没亮,我们便从各自家中跑出来,在火车站会合,坐五点多钟最早一班火车去鞍山。那时候去鞍山,就像去很远的地方。山泉真爽。早上没洗脸就跑出来了,怎么有点私奔的感觉。山花真美,山路真深,山寺真静……下山后又跑到二一九公园,当晚住在她的大学同学家。为了这趟擅自行动且夜不归宿的千山之行,受到了爸爸的严肃批评。
   1978年,黑人在团市委青工部工作,月牙儿在化纤厂化验室工作。本来从文工团出来,月牙儿是可以去市文联工作的,可是她的父亲,一个在文革中被打倒的“走资派”,说什么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宝贝女儿再当干部。
   1979年,黑人和月牙儿开始谈婚论嫁。当时,月牙儿在南方学习,黑人每三天都要寄出一封信,也会收到一封信。
   1980年初,黑人和月牙儿去拍结婚登记的合影照片,这时候的照相馆师傅已经认识我们了,并且动员月牙儿拍婚纱照,当时在营口穿西服的人还不多,拍婚纱照的几乎没有,我们那组结婚照片在照相馆的橱窗里摆放了很久。
   1980年2月10日是个星期天。大清早黑人坐一台辽老四,去月牙儿家把她接来,这一天主要是在新房里迎来送往,反反复复上楼下楼腿都木了。当时要求喜事新办,家里只准备了面包和汽水。收到的最贵重的贺礼是团市委同志齐钱(每人一元)买的气压水壶和任民老师送的一套中国文学史。好不容易捱到了天黑,可有几个发小就是打发不走,非要在这喝两口。于是月牙儿炖了一条大魯子鱼,又炒了几个小菜,结果他们没怎么样,竟然把新郎喝的酩酊大醉,醒来竟是次日上午,这就是我们的洞房花烛夜……至今黑人还在埋怨那些不懂事或者太懂事的发小。
   1981年3月,一个细雨蒙蒙的春晨,我们的女儿大声“歌唱”着,手舞足蹈的来到了这个万物复苏的世界,故起名为雨萌。女儿不知道,她的出生险些要了妈妈的命,后来她也深深伤了爸爸的心。
   1988年,宣传队的同学再次聚会,庆祝宣传队的二十岁生日。可能是“审美疲劳”,也可能是“兔子不吃窝边草”,整个宣传队只成了一对儿夫妻。每当和老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俩就暂时“离婚”,重返少年,再谈恋爱,那种感觉挺好的。
   2003年的国庆节,也是黑人父母的金婚纪念。全家人(包括我的岳父岳母一家)在营口国际酒店贵宾楼欢聚一堂。其中,黑人的父亲和岳父是同乡、同学、同志、同事、多年好友、儿女亲家,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儿女亲家,是我娶了她家的大女儿,我的弟弟娶了她家的二女儿(如果我们还有妹妹的话,估计也会嫁给她们的弟弟)。这样,我和弟弟既是兄弟,也是连襟,她和妹妹既是姐妹,也是妯娌。后来,我们生了女儿,他们生了儿子。再后来,我们的女儿生了儿子,他们的儿子生了女儿。正因为这样的关系,这一大家子总是要在一起过年过节,想不过都不行,打断骨头连着筋。
   2007年初夏,在我们结婚二十七年后,我们的女儿也结婚了。二十七年前后的两个婚礼似有天壤之别,婚姻的意义和价值也有很多不同。在上台和孩子合影的时候,我们的手也不由自主的握到一起。我们祝愿孩子一生幸福,也尊重孩子的任何选择。
   2010年的春天,因为办理相关手续,这才发现搬来搬去的我们结婚证找不到了。于是后怕,这不是非法同居吗?最后只好补办(补照),这张照片就贴在补办的结婚证上,一看就是“二婚”甚至“三婚”的年龄,此时,距离“一婚”的时间整整过去三十年。三十年的风霜雨雪,都印在了我们的脸上。这一年,黑人五十六岁,月牙儿五十五岁。
   三十年,我们一同走过了人生最美好的季节。在这三十年里,我们各自有不同的事业和世界,尽管都在路上,也都朝着同一个方向,但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忙忙碌碌,分分合合……各有各的圈子,各有各的行程,所以留下的合影并不多,只是从最近这些年开始,我们在各自的事业和世界之外,找到了共同的爱好——文学与音乐;也找到共同的朋友——发小与歌友;更找到了共同的行程——聚会与旅行。我们一起参加文学笔会,我们一起参加合唱比赛,我们一起参加各种各样的旅行团,我们一起参加“边走边唱”的朋友圈……
   于是,黑人热爱的也是月牙儿的热爱,月牙儿热衷的也是黑人的热衷,黑人的歌友也是月牙儿的歌友,月牙儿的旅伴也是黑人的旅伴。当我的手牵着她的手漫步在三亚海滩的时候,当我在高速路上开车她做为副驾递过咖啡的时候,突然又找到了当年在辽河边上躲着人走,在地震棚里挨着说悄悄话的感觉,这种感觉久违了,这种感觉很温暖,于是绕了一大圈的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原点。只是头发白了,只是眼角皱了,好在初心依旧。
   这种感觉很特别,也很想与我们的朋友分享:要想重温旧梦吗?要想再续前缘吗?那就和爱人一起上台唱歌,一起上路旅行,最好是一起驾车跋山涉水,一起聚会吃喝玩乐。
   2018年,是营口市十二中文艺宣传队成立五十年,也是黑人和月牙儿相识五十年。那年她爸爸带着宝贝女儿到我家做客,吃掉了我家一只下蛋的母鸡,让我印象深刻。而月牙儿说,她认识我的时间更早些,那是上小学的时候,她是中队文体委员,我是大队文体委员,每当做课间操的时候,都是她站在排头,我站在台上;还有就是,当时由我主演的小话剧《一百分不算满分》在她那里有些印象;最主要的是,在她家住的海关院里,听人喊我的外号,是个挺好玩的外号,就一下子记住了“谢老转儿”。如今,夫妻俩个能够和儿时的小伙伴儿们一起庆祝共同携手走过的五十年,的确是一件挺好玩的事情。
   2020年的六一儿童节。在一帮小学同学的聚会中,我们仿佛又回到了五十五年前的红旗小学。每每做课间操时,月牙儿是站在排头的中队文体委员,黑人是站在台上的大队文体委员。
   手足之情——
   黑人家因为父亲是独生子,母亲是独生女,到我们这辈又是哥俩娶姐俩,所以家中的亲戚不多。几十年来,走的比较近的是杭州的舅舅一家。此外父亲还有一个干女儿,我们又认了一门农村亲戚。黑人和月牙儿很早就和这些兄弟姐妹来来往往,结下手足之情。
   同窗之情——
   半个多世纪前,黑人和月牙儿在一个小学读书,黑人读五年级的时候,月牙儿读四年级。后来,黑人跳级提前一年跨入中学,月牙儿也跳级来到黑人原来的班。所以,月牙儿的新同学,也是黑人的老同学。这些同学中有一部分始终保持联系,无论天南地北,始终亲密无间。
   前面说过,黑人和月牙儿的小学同学相互交叉;到了中学,黑人和月牙儿在同在一个文艺宣传队;黑人的大学同学中也有月牙儿的同事和朋友;如今黑人的同学群《一路同行》中还有月牙儿的发小和邻居。这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抓来转去,还在一起。所以,小学、中学和大学同学聚会,黑人和月牙儿经常是一起出席。
   忘年之交——
   1994年,弃官经商的黑人在一个证券部里过的四十岁生日,身边一大群二十多岁的男孩女孩,从此结成忘年之交。一路风雨,不离不弃,如今二十六年过去,他们对黑人的称呼有所改变:由谢经理到谢总,由谢大哥到老大;可是对月牙儿的称呼缺一直没变,就是“嫂子”。于是,我们成了兄弟姐妹,谁也离不开谁。和他们在一起,我们就觉得自己年轻了许多,更觉得晚年不孤独,余生不寂寞。
   从1994年到现在整整过去二十六年,那时的中年人现在是老年人,那时的青年人现在是中年人。但是这些弟弟妹妹们对黑人和月牙儿的感情一直没有变,只是从友情不断加深为亲情。唯一让黑人难过的是,竟有两位弟弟走在我的前面。这是难以平复的伤痛。
   文心之约——
   2001年,月牙儿引导正处于人生低谷的黑人,登录文学网站《榕树下》,又用笔名佯装热心读者(阿籁)不断评论黑人的文章,鼓励黑人的写作。后来又和另外几个至爱亲朋共同创造了网络文学社团《雀之巢》。从此,夫妻二人携手走上网络文学之路,一起写作,一起编辑,一起评论,一起参加网络文学社团的各项活动,一起经受这个虚拟世界中的风风雨雨,成为《雀之巢》中的比翼鸟之一。
   前进之友——
   2006年,黑人和月牙儿相继参加了有辽沈地区合唱标杆之美誉的《前进之友》合唱团,共同成为女指挥家张琨老师的学生和朋友,再次成为“同桌的你”。从此一起排练,一起演出,一起参加各种合唱大赛,一起和团友们载歌载舞,纵情欢笑,不知不觉,又回到了少年钟情、少女怀春的中学文艺宣传队。黑人已将这段生活经历做成美篇《一路风景一路歌》。
   友谊之花——
   四十年,我们一路同行,各自的人生经历和兴趣爱好都有很多交集,因此我们也有许多共同的朋友:她的同学也是我的同学,我的老师也是她的老师;她的闺蜜也是我的偶像,我的哥们儿也是她的粉丝;她的歌友也是我的歌友,我的文友也是她的文友;她的同事也是我的知己,我的旅伴也是她的熟人。说一句俗话,这都是缘分。
   四十年,我们携手前行的道路两旁开满了友谊之花:从邻居到发小,从同学到队友,从纺织厂到歌舞团,从团市委到化纤厂,从干部专修班到辽大中文系,从省国投到计生委,从监察厅到政研室,从美洲大陆到澳洲草原……这一路花开似锦,这一路花香袭人。真正的友情,定会是爱情的花园,也会是亲情的苗圃。对于天南地北的老友新朋,我们的心里充满了感念和感恩。
   同行之路——
   伴随我们从昨天走到今天的有两个重要的朋友圈:一个叫做“一路同行”,都是有着五十年以上交情的发小,既是黑人的同学,也是月牙儿的同学;一个叫做“边走边唱”,都是有着上万公里行程的旅伴,既是黑人的歌友,也是月牙儿的歌友。2019年的夏天,在棋盘山的碧月潭,这两个朋友圈重叠在一起,至此,友谊之树和艺术之花将黑人和月牙儿紧紧簇拥,成为一种不可复制的美丽。
   携手之行——
   一路相携相搀
   四季防暑防寒
   风来不动不摇
   雨到有膀有肩
   并肩之行——
   一路相随相伴
   三生有情有缘
   风雨不离不弃
   心灵无隙无间
   执子之手——
   (一)
   喜怒哀乐四十年
   悲欢离合情意绵
   他日化作赤山土
   黑泥红蔷皆欣然
   (二)
   晴晴雨雨四十年
   断断续续费缠绵
   洋洋洒洒尘与土
   抖抖落落始净然
   (三)
   岁月如梭四十年
   光阴似箭惊无眠
   马上青梅尚挂土
   镜中白发自泫然
   (四)
   梦萦魂牵四十年
   柳城未老亦吹棉
   黑人愿做桂下土
   月牙把酒一醺然
   1980年2月10日,地处三干线宾馆附近的营口市委机关宿舍楼,俗称拐把子楼,七栋七号的新房里欢声笑语,温暖如春,因为新郎黑人是共青团的干部要带头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不收彩礼,不办酒席,只给来宾准备了面包和汽水,却也丝毫没有影响满堂满心的欢喜,当然也丝毫不会影响新娘月牙儿的幸福憧憬。
   黑人与月牙儿,一对被大家很是看好所谓郎才女貌的新人,经过漫长而曲折的恋爱之路,终于携手走进了朝思梦想的婚姻殿堂。

共 672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作者回顾作者自己与爱人相爱、相守、相知一生旅程,一起走过四十年,人生许多不易,难得俩人不离不弃,平平淡淡都是真。正如作者所说::“爱情是感性的,婚姻是理性的。爱是权力,也是责任,更是艺术。”祝愿黑人与月牙儿走到金婚,走到钻石婚、走到白金婚,和和美美过一生。作品语言流畅,字里行间透着一股真诚,细节描写生动感人,是一篇文辞华美的好作品。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0-12-29 13:45:08
  感情真挚的好作品,感谢作者支持社团,感谢精彩作品赐稿社团。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2 楼        文友:黑人阿明        2020-12-29 16:51:08
  把四十年的生活写在一篇文章里,很难。但是,站在人生的高处,回望弯弯曲曲的上山之路,还是一目了然的。其中自然会有许多遗憾,唯有一点问心无愧,那就是一心向善,一路向前。还有一点此生无悔,那就是不离不弃,不分不散。感谢闲妹及其社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